劉海芳 馬小燕
摘 要:理科普遍給學生一種抽象、難懂的印象,再加上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課堂上基本呈現(xiàn)的都是教師照本宣科地教,學生死記硬背地學,之后便是學生處在題海當中無法自拔。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越來越看不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打造高效而精彩的理科課堂。
關鍵詞:理科;新課程;思想;目標;方法;評價
長久以來,理科學習給人的印象就是多做題,對不會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并做好筆記,反復看錯題,這便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核心內容。但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方法也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煩心理。因此,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作為理科教師的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變革來為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做出相應的貢獻。
一、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在新課程改革下,不論是課堂教師的教學思想,還是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又或者是課堂評價模式等都從某種程度上發(fā)生了一些轉變。因此,對于我們教師來說轉變教學觀念就成為首要任務。如,課堂不再是教師主宰的平臺,而應該認真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教師目標的完善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數學教師還是化學教師又或者是物理教師,我們關注的都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多少分數。這樣片面的教學智慧讓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是“高分低能”。所以,在新課改理念的影響下,我們要不斷完善教學目標,將其拓展,讓學生在教師“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設立下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三、教師方法的選擇
作為理科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將“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學生能夠普遍接受的新的教學方法貫徹落實的課堂當中,進而,讓學生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四、完善評價體系
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重拾學習的信心,使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是有效評價應該實現(xiàn)的目標。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分析,以促使學生能夠找到自我,最終,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將新課程基本理念貫徹落實到課堂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以促使學生能夠真正喜歡上理科,喜歡上學習。
(作者單位 山西省臨汾市隰縣黃土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