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巧娟
摘 要:新課標倡導在教學中要改變過去“一言堂”的教學方式,運用新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教學方式;教學效率;有效提問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再次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統(tǒng)一?!毙抡n標倡導的是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教學方式,提倡新的課堂教學方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而轉(zhuǎn)變課堂教學方式不是一句口號,是實實在在的一種行動。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呢?
一、有效的課堂提問
提問是課堂上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也是師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教學中,有效的提問應該是貼近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基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1.準確地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層次
如,在執(zhí)教六年級上冊《分數(shù)應用題——單位“1”》的教學中,我給出了一組對比題:
(1)甲桶有油50千克,乙桶比甲桶多■,求乙桶有油多少千克?
(2)甲桶有油50千克,甲桶比乙桶少■,求乙桶有油多少千克?
當時我提問:這兩道題怎么解決,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一會兒有學生回答,對于第1題學生說得很好,找出單位“1”,并明確單位“1”已知,用乘法計算。到了第2題,過了好久才聽到幾個學生小聲嘀咕,答案不是跟第1題一樣嘛。當我問為什么,他們很自信地回答,乙桶比甲桶多■,不就是甲桶比乙桶少■嘛,所以答案一樣。我聽了很驚訝,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錯誤呢。于是,我開始讓學生讀題,重新提問:“這兩道題的不同點在哪里?兩道題的單位“1”各是誰?”在我的提示下,學生恍然大悟,兩道題的單位“1”不一樣,第一題的單位“1”是已知的,第二題的單位“1”是未知的。課后我仔細反思,發(fā)現(xiàn)原因在我身上,沒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fā),以為一步計算的分數(shù)問題,他們解答起來得心應手,多一步也會順手。其實不然,哪怕多一步,在小學生的思維上就是一座思維障礙的大山。
2.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
如,教學《10的分與合》一課時,在練習階段,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些標注不同價格(不超過10元的整數(shù))的物品,提問:“用10元錢正好可以買到其中的哪兩件物品?”以此復習10的分與合知識。因為一年級的孩子盡管對數(shù)字的分與合不是很敏感,但是有比較強的生活經(jīng)驗,如買東西,這樣設計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學數(shù)學是有用的并且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二、有效地處理學生的回答
在教學活動中,免不了要進行課堂對話,但是教師提問后如何有效地處理學生的回答,卻是一個很值得關(guān)注的課題。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的機會,都有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當學生回答得很好時,我們應該“裝糊涂”“他的意思老師還不明白,你們聽懂了嗎?”這樣可以讓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真正把課堂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有時,面對學生所謂的“答非所問”的回答,很多教師是敷衍的一句“哦”或者是直接忽略,甚至還有一些老師會責備學生的不動腦筋。其實,作為老師的我們?yōu)槭裁床豢梢栽龠m當點撥一下呢?如,在執(zhí)教一年級的《比一比》這單元時,教科書呈現(xiàn)天平比較輕重的那一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沒有接觸過天平,不知道可以用天平來比較輕重。當時教科書上是一架天平,一端放的是西紅柿,一端放的是青椒。我問學生哪個重,理由是什么。很多學生都會回答西紅柿重,理由是西紅柿大。當時我就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玩過蹺蹺板嗎,一個大胖子和一個小瘦子去玩蹺蹺板,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哪一邊沉下去了?”小孩子都說大胖子的那端沉下去了,因為大胖子重。這時我順勢引導,其實天平跟蹺蹺板是一樣的,重的那端會沉下去,輕的那端會翹起來。這時再來回答西紅柿青椒的問題,學生已經(jīng)會遷移了,都會利用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而不是西紅柿比青椒大的生活經(jīng)驗了。
三、在課堂上讓學生有事可做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教師扮演這樣一種角色,教師是課堂舞臺上唯一的主角,從上課說到下課,學生則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不知所云,甚至一節(jié)課學生都沒有動手實踐過。學生只有在做的過程中才能更深刻地認識知識、理解知識。記得在我執(zhí)教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那節(jié)課的時候,學生都會說運算順序以及在遇到分數(shù)除法時可以化除為乘,還很熟練地背誦當時我給他們編的順口溜:一不動,二變號,三顛倒。我以為他們都能掌握分數(shù)四則混合運算,在教學例題時沒有詳細地板書,一些題目沒有讓他們落筆進行計算,結(jié)果作業(yè)錯了一半。因此,我覺得在數(shù)學教學時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去實踐、去體會,只有這樣對他們來說才能掌握并會運用,正如常常有些老師說,對于一個題目老師你講幾遍還不如學生從自己口里說一遍,動手做一遍。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努力實現(xiàn)教學方式的徹底轉(zhuǎn)變: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不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解疑答惑,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究知識。課堂上出現(xiàn)的不再是“教”的盛景,而是“學”的熱情,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教互學的生機勃勃的場面,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龍城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