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仲凱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符淮青先生(2006)以“詞義成分和詞的結(jié)合詞語的界限”為對象,研究了釋義中模糊問題。邏輯上說,詞的概念義在本質(zhì)上是有定的,但人們對事物特征的了解具有無定性。符先生引用和解釋了利奇的觀點,深刻地指出:“人們經(jīng)常為確定某個特征是一個意義的標準成分,還是一個含蓄特征而猶豫,利奇認為,這種模糊是語言所特有的?!盵1](P181)在同義詞釋義中,模糊問題體現(xiàn)在,某個特征是同義詞意義內(nèi)的標準成分,還是一個含蓄的個性特征?!边@在不同詞典中,常有不同認識。
詞典對同一組詞的釋義有所不同,原因是“雖然詞典對詞語意義的解釋是以客觀存在的語言事實(言語作品)為依據(jù),但是語言事實是無限多的,詞典的編者只能依據(jù)部分語言事實來解釋語義,不同編者依據(jù)的語言事實就會有差異,都可能有主觀片面性。再加上編者的認識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是有差異的,結(jié)果就會造成語義解釋的差異。”[2](P31)
以“深奧、深邃”這組同義詞在不同詞典中釋義為例,提取釋義“模糊”。選取詞典為:陳泊西等編著的《中華同義詞詞典》(2009,簡稱《中華》)、朱景松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同義詞詞典》(2009,簡稱《現(xiàn)代》)、張志毅等編著的《新華同義詞詞典》(2005,簡稱《新華》)、程榮主編的《同義詞大詞典》(2010,簡稱《辭海版》)以及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12,簡稱《詞典》)。
一、釋同部分的模糊性
釋同部分,幾部詞典對“深奧”“深邃”釋義都包含“高深,不易了(理)解”。“高深”同具有反義關(guān)系的“易了(理)解”組成“二分的表性狀的詞”。“所謂二分,指語言的詞表示某方面的形狀,只用對立的兩項,如大——小/高——低(矮)/深——淺/長——短/寬——窄/重——輕?!盵1](P173)這種“二分”,本身具有模糊性。無法確定相互對立兩項之間的界限。“道理、含義”達到什么程度算“高深”,不僅在于客觀對象本身的模糊性,還受知識接受者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等主觀因素影響。詞典釋義經(jīng)常使用在“二分”詞前面加否定性詞語的方法,減少釋義模糊性。在“易了(理)解”前加否定詞“不”?!安灰琢?理)解”不等于“高深”,范圍比“高深”大。二者在釋義上互相補充,減少模糊性。
《中華》和《新華》都有“空間(的)距離大”。不同之處,《中華》落筆于程度,在“深”前加程度副詞“很”?!昂苌睢斌w現(xiàn)模糊性。我們無法確定“深”與“淺”劃分范圍是什么。 “深”是“具有跨界狀的詞語”,具有模糊性?!缎氯A》著眼于延伸方向,即“向里”。“向里”和“很深”相比,更強調(diào)直觀理解。
對“道理、含義”的處理,幾部詞典有不同方法,《中華》、《詞典》帶括號,“(道理、含義)”,《新華》、《辭海版》不帶括號。一般認為,帶括號是詞的常用結(jié)合詞語,不帶括號則是詞義成分。但是二者區(qū)分不明確?!翱醋髟~義成分或常用結(jié)合詞語都有理由,正是詞義成分和詞的結(jié)合詞語界限模糊的地方”[1](P187)?!吧願W、深邃”釋義中,都包含“道理、含義”,區(qū)別在于是否帶括號,體現(xiàn)了詞典釋義對詞義成分和結(jié)合詞語區(qū)分不明確,具有模糊性。
二、釋異部分的模糊性
釋異部分,“不易理解、高深難懂”等釋義,幾部詞典相通。但各部詞典在釋義中又獨具特色,側(cè)重點不同。《中華》“精深”“玄秘莫測”將“深邃”之“邃”和“深奧”之“奧”凸顯?!掇o海版》著眼于共素詞間不同語素意義的區(qū)分,“‘深奧’側(cè)重于‘奧’,含義深……‘深邃’側(cè)重于‘邃’,精深”。
對詞語色彩辨析存在模糊性。只有《中華》《辭海版》兩部詞典指出色彩義區(qū)別?!吨腥A》指出褒貶色彩差異,“(深邃)含褒義;‘深奧’往往不含褒義”?!鞍x”具有模糊性?!吧铄洹薄吧願W”兩個詞沒有貶義色彩,《中華》指出“深邃”有褒義,“深奧”色彩釋義使用模糊性“往往”?!掇o海版》指明書面語、口語差異,“‘深奧’可用于書面語,也可用于口語;‘深邃’只用于書面語”。書面語、口語區(qū)分具有模糊性,書面語可能出現(xiàn)在口語中,口語常運用于書面語?!吧铄洹睅в忻黠@書面色彩,“只用于書面語”。“深奧”書面語色彩不強烈,口語會用到。
釋異部分的模糊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結(jié)合詞語和詞義成分模糊。如下所示:
《中華》 深邃:目光 、洞察力、思維
《現(xiàn)代》 深奧:道理、問題、學科
深邃:哲理、內(nèi)容、意境;目光
《新華》 深奧:山谷、洞穴、房間、眼睛;理論、道德等
深邃:夜空、山洞、峽谷、樹林等;道理、哲學等
《辭海版》 深奧:道理、學問、文句、問題
深邃:知識、哲理
詞典列舉詞語目的在于區(qū)分“深邃”和“深奧”的結(jié)合詞語。幾部詞典所列詞語有差別,造成詞語搭配對象模糊,給讀者查閱詞典帶來不便。
其次,指示語不統(tǒng)一?!吨腥A》“用來比喻”,《現(xiàn)代》“多用于,還可以形容”,《新華》“常形容”,《辭海版》“(多)指”。指示語使用的模糊不清,導(dǎo)致對結(jié)合詞語和詞義成分區(qū)分沒有明確標志。
冉永平先生(2008)《論詞匯信息的松散性及其語用充實》中指出“在話語理解中,人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多數(shù)語境下說話人不可能通過詞匯、結(jié)構(gòu)以及話語傳遞等量的字面信息,也即不是真與假、正確與否的二元問題;信息處理時,聽話人不能刻意追求它們的解碼信息,或等量的組合語義,而是根據(jù)語境需要,推導(dǎo)出接近于或超出語義原型的范圍、等級或程度所指?!盵3]辭書釋義存在模糊、松散特征,詞典編纂需要重視配例。
《中華》《新華》主要使用引證,且注明出處,具有權(quán)威性。《現(xiàn)代》《辭海版》和《詞典》使用自編例證,具靈活性。釋同部分,配例用來補充釋義模糊。“深奧”釋為“(道理、含義)高深不容易了解”,配例為:
不要寫得太~,叫一般人看不懂,那樣,就會失掉它的作用。(臧克家《懷念逐日深》)
同義詞辨析涉及詞義側(cè)重點、范圍、用法、色彩等方面。釋異部分,配例圍繞這幾方面模糊補足。
1.《中華》配例:詞義側(cè)重+用法+色彩(褒、貶)
詞義側(cè)重方面:“深奧”釋義為“語意中還含有不易理解,玄秘莫測的意思?!?/p>
深奧的公式定理令人感到乏味(√)/深邃的公式定理令人感到乏味(?)
用法方面:“深奧”不形容具體事物。
深邃的海洋(√)/深奧的海洋(?)。廣袤深邃的宇宙太空(√)/廣袤深奧的宇宙太空(?)。
色彩方面:“深奧”不含褒義。
深邃的智慧(√)/深奧的智慧(?)。深邃的詩詞意境(√)/深奧的詩詞意境(?)。
2.《現(xiàn)代》配例:詞義側(cè)重+常用結(jié)合成分+用法
詞義側(cè)重方面:“深奧”釋義為“不易弄懂”?!吧铄洹奔础安灰桌斫馔笍亍?。
要理解現(xiàn)代場論的深奧知識,中國古代的元氣學說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發(fā)。
因為畫面開闊,意境深邃,他們一時抓不住要領(lǐng),所設(shè)計的草圖多次都不滿意。
常用結(jié)合成分方面:“深奧”用于道理、問題,“深邃”用于內(nèi)容、意境。
什么話讓你一說,都賦予深奧的哲理了。
畫面氣勢恢弘,意境深邃,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
用法方面:“深邃”可以形容目光。
他的眼光深邃而敏銳,帶著一種穿透似的熱力。
3.《新華》配例:詞義側(cè)重+常用結(jié)合成分
詞義側(cè)重:“深奧”釋義為“強調(diào)思想內(nèi)容高深”。
作者引用的許多~的哲學著作,我全沒有讀過。(巴金《談<滅亡>》)
4.《辭海版》配例:詞義側(cè)重
詞義側(cè)重:“深奧”側(cè)重“奧”,“深邃”側(cè)重“深”。
科學是抽象的,也是深奧的。
這篇講話思想深邃,論述精辟。
配例圍繞同義詞辨析幾方面要素展開,在詞典釋義中占據(jù)重要地位。配例讓讀者對同義詞差異具有直觀感受。詞典中配例對釋義模糊具有補充作用。
[1]符淮青.詞義的分析和描寫[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2]吳振國.漢語模糊語義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冉永平.論詞匯信息的松散性及其語用充實[J].外語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