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紅 新
廣東省工業(yè)技術研究院(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650
吸金樹脂是一種球形陰離子交換樹脂,分為強、弱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混合型陰離子交換樹脂及其他人工合成樹脂等,其結構類似于塑料結構,粒度在0.2~1.2 mm之間,廣泛應用于溶液中金的回收與富集,所以準確測定吸金樹脂中的金量對貿(mào)易和回收都具有重要意義.吸金樹脂基體由苯乙烯和對二乙烯苯的共聚物組成,具有高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這樣試料很難化學溶解,給檢測造成極大的困難.目前,吸金樹脂檢測前的處理方法有離子交換法[1]、火試金法[2]、灼燒灰化法和濕法[3],但離子交換法流程長、操作繁瑣,灼燒法會造成有毒煙塵環(huán)境污染,濕法檢測結果不穩(wěn)定.目前,樣品中金的富集方法有試劑萃取[4]、吸附[5]、液膜分離富集[6]、離子交換[1]及火試金法[7];金的測試方法有經(jīng)典的重量法[7]、容量法[8]、分光光度法[1]、原子吸收光譜法[9]、等離子發(fā)射光譜法[10]、等離子質譜法[11]、極譜法[12]、原子熒光[13]、中子活化[14]及X射線熒光光譜法[15]等.本方法采用經(jīng)典的鉛試金富集-重量法測定吸金樹脂中的金,測定結果準確穩(wěn)定、且操作簡單.
碳酸鈉(工業(yè)純,粉狀);氧化鉛(工業(yè)純,粉狀,wAu<0.02 g/t);硼砂(工業(yè)純,粉狀);二氧化硅(工業(yè)純,粉狀);無水硫酸鈉(工業(yè)純,粉狀);面粉;硝酸(分析高純);鹽酸(分析純);(1+7)硝酸溶液;(1+1)硝酸溶液;醋酸(分析純);純金 (wAu>99.99%) .
金標準溶液(1mg /mL):稱取0.1000 g純金(wAu>99.99%)置于100 mL燒杯中,加15 mL王水,再加2滴質量分數(shù)5%氯化鈉溶液,低溫加熱溶解,冷至室溫后移入100 mL容量瓶,添加5 mL鹽酸,以去離子水定容、搖勻.
超微量電子天平(感量0.001 mg);試金電爐(最高加熱溫度1200 ℃);灰吹爐(最高加熱溫度1000 ℃);耐火粘土坩堝(容積300 mL);鎂砂灰皿(取85份磨細煅燒鎂砂(要求有63%以上通過0.074 mm的篩孔)和15份水泥,混合均勻后,加入8%~12%的水,用灰皿機壓成灰皿或手工制造,陰干一個月后使用);試樣粉碎機;300 mL磨口玻璃瓶;電烘箱(帶數(shù)字顯示).
1.2.1 樣品的制備
將吸金樹脂樣品在100 ℃恒溫箱中烘干,冷卻后裝入塑料袋密封,并存于干燥器中.
1.2.2 配料
按照表1稱取試料與試劑,放入混樣磨口玻璃瓶內,混勻,然后轉入試金坩堝中,以少量無水硫酸鈉清洗混樣磨口玻璃瓶并轉入試金坩堝中,最后在上面再覆蓋一層無水硫酸鈉.
表1 試劑配比Table 1 Reagent ratio
1.2.3 熔融
將坩堝放入900 ℃的試金爐中,升溫35 min至1100 ℃,保溫10 min出爐,在石棉板上輕敲幾下,冷卻后,將鉛扣與熔渣分離,除去鉛扣表面粘附的殘渣.
1.2.4 灰吹
將鉛扣放入預先在900 ℃預熱30 min的灰皿中,關閉爐門1~2 min,待鉛扣熔化,鉛液表面黑色膜脫去,爐溫降至830 ℃灰吹.當合粒出現(xiàn)閃光后,將灰皿移至爐門口,放置2 min后取出,冷卻后從灰皿中取出合粒.
1.2.5 分金
將銀合粒錘扁,清除銀合粒表面粘附的殘渣后,放入100 mL燒杯中,加體積分數(shù)20%醋酸溶液30 mL,加熱煮沸10 min,冷卻后取下.先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再以去離子水將燒杯和銀合粒洗干凈.加入50 mL(1+7)硝酸溶液,置于電熱板低溫微沸溶解30 min,待反應停止后(如銀沒完全溶解,可補加(1+7)硝酸溶液繼續(xù)溶解),將溶液倒出.再加入(1+1)硝酸溶液20 mL,置于電熱板低溫微沸溶解20 min,取下冷卻,倒出溶液.用去離子水清洗金3次,再置于電熱板上加熱烘干20 min,取下冷卻后,稱重,精確至0.001 mg.
吸金后的樹脂易潮濕,樣品各部分的濕度存在差異.試驗表明:由于稱樣量較少,如果稱取潮濕樣品直接進行測定,會導致結果不穩(wěn)定,其標準偏差大于干燥樣品標準偏差.故測定前應先將樣品在100 ℃恒溫箱中烘干,烘干的樣品比較均勻,稱取的試料更有代表性.烘干的吸金樹脂吸水性強,冷卻后應裝入塑料袋密封,并存于干燥器中.
稱取不同質量的同一樣品,按照上述試驗方法和操作步驟進行測定,測定結果列于表2.
表2 稱樣量對測定結果的影響Table 2 The influence of sample weight on determination results
由表2可知, 0.2~3.0g稱樣量對測定結果無明顯影響,6次單獨測定的相對平均偏差為0.10%.在實際測定過程中,可根據(jù)樣品含金量的高低確定稱樣量.含金量低,可增加稱樣量;含金量高,可減少稱樣量.但稱樣量過少,試料代表性差;稱樣量過大,高溫有機物反應劇烈,樣品容易外溢損失,所以稱樣量一般控制0.2~3.0 g.
火試金富集是根據(jù)試樣性質選擇不同的硅酸度,而硅酸度則通過調整試劑的配比來調節(jié).吸金樹脂主體大部分為有機物,只是吸附少量的金屬離子,其中有機物在高溫條件下全部灰化,對硅酸度無明顯影響.在碳酸鈉20 g、硅酸鈉10 g、無水硼砂10 g的條件下,通過添加不同質量的氧化鉛來調節(jié)硅酸度.稱取相同質量的同一試樣5份,在不同硅酸度的條件下進行測定,測試結果列于表3.
表3 硅酸度對測定結果的影響Table 3 The influence of silicate degree on determination results
由表3可知,5次測定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為0.13%,測定結果無明顯差異.為節(jié)約成本,減少鉛污染,確定氧化鉛質量為100 g.
在火試金富集金的過程中需添加銀,金屬銀起載體和灰吹保護作用.但對于金銀合金,如果銀量小于三倍的金量,則銀不能溶解于硝酸,需要再添加部分銀,以鉛皮包裹,重新灰吹.銀量可按以下公式粗略計算:3×m×15%(其中m為試料質量;15%為吸金樹脂含金量;3為3倍試料中的金量).
對于吸金樹脂,主體大部分為有機物,熔融過程會產(chǎn)生大量氣泡,為防止熔體飛濺,需在坩堝上增加覆蓋劑無水硫酸鈉,故對覆蓋劑的用量進行了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測定結果隨覆蓋劑用量增加而增大,當覆蓋劑用量達到50 g時,結果恒定.
火試金鉛扣質量一般要求30 g左右,過小富集不完全,過大灰吹時間長、金損失增加,而且灰皿容量有限.通過還原力試驗,可調整面粉加入量,控制鉛扣的大小.分別稱取試樣1 g、碳酸鈉20 g、硅酸10 g、無水硼砂10 g、氧化鉛100 g進行還原力試驗,按照火試金法,得到鉛扣質量約為8 g,則面粉加入量為(30-8×m)/12(其中30為鉛扣質量,8為吸金樹脂還原力,m為試料質量,12為面粉還原力).
通過對殘渣的二次試金分析,可以判斷火試金富集效果.二次試金試驗方法如下:去掉坩堝表層硫酸鈉覆蓋劑,將熔渣和灰皿砸碎磨細,加入40 g碳酸鈉、10 g硼砂、20 g二氧化硅和3.0 g淀粉,混勻后轉入坩堝,上面覆蓋一層10 mm厚無水硫酸鈉,然后進行試金、灰吹和溶解,最后通過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其中的金.通過對三個樣品試金后殘渣的二次試金分析,試驗結果列于表4.
表4 二次試金試驗結果Table 4 Results of the secondary assay test
由表4可知,殘留于殘渣中的金均小于30 μg,表明金殘留低,富集效果好,相對于高含量的吸金樹脂殘留金可以忽略不計,結果無需二次試金補正.
將2份質量相同的同一試料分別盛于2只試金坩堝中,在其中一個坩堝中加入一定量的標準溶液,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測定,根據(jù)兩個測定結果計算回收率.分別對兩個試樣進行回收試驗,試驗結果列于表5所示.
表5 回收試驗結果Table 5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
由表5可知,加標回收率均大于98%,回收率高,說明該方法準確可靠.
采用火試金富集-重量法及灼燒灰化-AAS法分別對2個樣品進行測定,測定結果列于表6所示.
表6 方法比對試驗結果Table 6 Results of methods comparison test
由表6可知,本法的測定結果與灼燒灰化-AAS法測定結果無明顯差異,結果一致.
按照試驗方法與步驟分別測定2個不同的樣品,每個樣品分別平行測定8次,測定結果列于表7.
表7 精密度試驗結果Table 7 Results of precision test
由表7可知,對2個樣品分別進行8次平行測定,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0.2%,說明該法可靠,測定結果穩(wěn)定.
采用火試金富集-重量法測定吸金樹脂中的金,測定結果與灼燒灰化-AAS法的測定結果一致,無雜質干擾,結果準確穩(wěn)定,且操作簡單.本法測定的相對標準偏差小于0.2%,加標回收率大于98%.
參考文獻:
[1] 賀仕軍.PVC-尼龍6樹脂分離富集TMK光度法測定金的改進及應用[J].湖南有色金屬,2009,25(1):45-48.
[2] 李小玲.火試金法測定樹脂中的金[J].黃金,2010,31(4):54-55.
[3] 楊平平,田新娟,李波,等.灼燒法與硝酸-高氯酸法處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樹脂中的金[J].冶金分析,2013,33(6):23-26.
[4] 鄭若鋒,陳萬年,孫中華.萃取還原重量法測鉑鈀物料中的金[J].四川化工與腐蝕控制,2004,3(4):3-5.
[5] 李小紅,儲溱,張蕾.泡沫塑料富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地質樣品中痕量金[J].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2006,20(3):229-331.
[6] 王獻科,李莉芬.液膜分離富集金[J].湖南冶金,2006,36(6):24-26.
[7] 甘建壯,管有祥,李楷中,等.火試金法測定金錫合金中金含量[J].貴金屬,2008,29(4):34-36.
[8] 袁文明,黃樹茂.容量法測定金合金中的金[J].貴金屬,2006,27(3):50-53.
[9] 肖紅新.濕法分離-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雜銅中的金[J].貴金屬,2013,34(1):67-68.
[10] 楊麗飛,陳焱,馬德起.改性木質素富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法測定銅精礦中金、鉑、鈀[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1,47(3):339-341.
[11] 李小紅,儲溱,張蕾.泡沫塑料富集-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地質樣品中痕量金[J].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2006,20(3):229-331.
[12] 張利,朱化麗,宋光良.極譜絡合吸附波測定痕量金的研究[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5,41(10):748-750.
[13] 李洪芳,高樹林.原子熒光光譜儀在黃金礦山金測定中應用[J].吉林地質,2011,31(4):89-92.
[14] 王晶雯,肖度元.中子活化分析法測定金屬礦床中金含量[J].同位素,1997,10(2):93-96.
[15] 吳奕陽,葉曉珉,方名戊.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光譜法測定純金中金[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3,39(1):63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