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璟 程燕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 天津300193; 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天津300150)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發(fā)病率高,容易引起暴發(fā)流行或大流行。中醫(yī)學稱之為時行感冒,具有流行性,傳染性,季節(jié)性等特點。其與普通感冒比較,病情較重,發(fā)病急,全身癥狀顯著,可以發(fā)生傳變,繼發(fā)或合并它病。[2]
筆者對本院收治的甲型流感患兒的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及辨證論治進行了分析總結,探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60例均為本院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并確診的甲型流感患兒。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1-10歲,均為非輸入性病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衛(wèi)生部《流行性感冒診斷與治療指南(2011年版)》[1](以下簡稱《指南》)。甲型流感病毒快速檢測陽性(試劑盒來源于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及其他實驗室檢測指標,均為確診病例。
1.3 臨床觀察方法 按照《流行性感冒診斷與治療指南》中中醫(yī)癥狀和證候的分類制定《臨床病例觀察表》,詳細記錄患兒癥狀、體征、舌象、脈象(指紋)。
1.4 辨證論治
1.4.1 外感風寒型 癥見發(fā)熱無汗,惡寒,鼻塞聲重,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指紋浮紅。治以辛溫解表。予荊芥敗毒散加減:羌活10g,柴胡6g,前胡10g,獨活6g,枳殼6g,茯苓10g,荊芥6g,防風6g,桔梗10g,川芎6g,甘草6g。寒閉重加炙麻黃5g、桂枝3g;挾濕,舌苔白膩加紫蘇葉6g、 陳皮6g、半夏6g;表濕較重表現為身痛重加忍冬藤6g或羌活勝濕湯(羌活10g,獨活6g,藁本6g,防風6g,甘草6g,蔓荊子6g,川芎6g);濕阻中脘表現為納差或有便溏,加蒼術6g、厚樸6g。溫服,頻服,至額頭微微出汗為佳。此方服用持續(xù)時間較短,中病即止。注意保暖,以免復受寒邪侵犯。
1.4.2 外感風熱證 癥見發(fā)熱惡風,流濁涕,咳黃痰,舌紅苔薄黃,脈浮數或指紋浮紫。治以辛涼解表。予銀翹散加減:連翹10g,金銀花12g,桔梗10g,薄荷6g,淡竹葉10g,甘草6g,荊芥穗6g,淡豆豉10g,牛蒡子6g,青蒿10g。
1.4.3 外寒內熱 癥見高熱,惡寒無汗,肢體酸痛,目痛鼻干,心煩,咳嗽氣急,舌紅苔微黃,脈數。治以解肌清熱。予柴葛解肌湯加減:柴胡6g,青蒿10g,葛根10g,甘草3g,黃芩6g,羌活6g,白芷6g,白芍6g,桔梗6g,生石膏10g,生姜3片,大棗2枚。寒閉重加麻黃3g(使用時間短,一般2劑即可);肺閉重(肺閉明顯表現為咳嗽氣急,肺氣瘀閉)者加麻杏石甘湯(炙麻黃5g,苦杏仁6g,甘草6g,生石膏15g)或前胡10g、桑皮10g。
1.4.4 熱毒內閉(重型) 癥見高熱,煩躁,咳喘氣急,舌紅苔黃燥,脈滑數或指紋紫。治以清熱解毒,瀉肺開閉。予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生石膏15g,知母12g,甘草6g,粳米9g,黃連9g,黃芩10g,黃柏10g,梔子6g。
1.4.5 氣陰兩傷,留熱未清(恢復期) 癥見無痰、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納差,體倦,口渴,舌紅少津,脈細數或指紋色淡。治以清解余邪,益氣養(yǎng)陰。予沙參麥門冬湯加減:沙參9g,麥冬10g,半夏6g,竹茹6g,太子參6g,甘草6g,粳米3g。
2.1 臨床癥狀、體征觀察結果 見表1。
表1 60例甲型流感患兒臨床癥狀、體征觀察結果 例
輕癥患兒觀察期為7天左右,重癥患兒觀察期為14天左右。由于大多數患兒年齡較小,所以對“身痛” 、“咽痛”、“頭痛”、“心悸”等癥狀不能準確的理解與表達,對觀察結果有所影響。
2.2 舌象、脈象(指紋)觀察結果 見表2。
表2 60例甲型流感患兒舌象、脈象(指紋)觀察結果 例
由于3歲以下小兒觀察指紋,3歲以上小兒切脈。因此表2中脈象與指紋觀察病例數相加為總觀察病例數(即n=n1+n2)。
2.3 中醫(yī)辨證分型結果 見表3。
表3 60例甲型流感患兒中醫(yī)辨證分型結果 例
對于時行感冒,古代文獻多有記載。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時氣病諸候》曰:“時行病者,是春時應暖而反寒,夏時應熱而反冷,秋時應涼而反熱,冬時應寒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夫時氣病者,此皆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jié),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奔匆烟崾酒鋵佟皶r行病”之類,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感冒之名,首見于北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其在論述參蘇飲時提到“治感冒風邪,發(fā)熱頭痛,咳嗽聲重,涕唾黏稠”。至清代,林佩琴《類證治裁·傷風》曰:“時行感冒,寒熱往來,傷風無汗,參蘇飲,人參敗毒散,神術散。” 明確提出了 “時行感冒”之名。
甲型流感因其發(fā)熱、傳染性強,屬中醫(yī)學“瘟疫”范疇。明·吳又可《溫疫論·原序》曰:“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敝赋霭O氣是有別于六淫而具有強烈傳染性的外感病邪。對于甲型流感,當今學者們提出了“風熱疫毒”[3]和“風寒疫毒”[4]致病2種觀點。
對于此次的觀察結果,筆者有如下體會:其一,從臨床中來看,疫病多兼時令之邪,即與發(fā)病季節(jié)等因素相關。本組病例的證型分布多以外感風寒、外寒內熱為主,與先前多數地區(qū)觀察所得病例結果有所不同,不同之處在于可考文獻觀察結果多為外感風熱型??紤]或與此次甲型流感在天津的發(fā)病季節(jié)及此組病例的觀察時間相關(此時期天津地區(qū)氣溫較低,風力偏大),即時疫之邪兼夾風寒之邪。其二,在臨床癥狀中,此次收治的60名患兒均出現了發(fā)熱、鼻塞、咽紅,58例出現了流涕,54例出現了咳嗽,與《指南》[1]中提及的一般健康兒童感染流感病毒的表現相同。其三,患兒舌苔多有白膩的表現,部分患兒分別出現了納差、惡心嘔吐、腹痛、便溏、腹瀉等癥狀,表明患兒兼夾濕邪,筆者認為與寒邪凝滯,傷及脾胃運化,影響津液輸布有關。其四,本院此次收治的甲型流感患兒,在西醫(yī)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結合中醫(yī)分型辨證論治,所有患兒均預后良好。
由于觀察到的重癥病例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不能較全面的反應此觀察期內天津兒童甲型流感重癥病例的全部臨床癥狀及中醫(yī)辨證論治特點。另外,由于條件所限,本次研究使用的病原學檢測方法具有局限性,不能檢測出此組甲型流感病例的具體亞型,所以對于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與甲型流感亞型的關系還需臨床進一步研究總結。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流行性感冒診斷與治療指南(2011年版)[S].世界感染雜志,2011,11(2):141-151.
[2]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5,1:65.
[3]周平安,楊效華,焦揚.甲型 H1N1 流感防治述要[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0,3(2) :114-116.
[4]阮永隊,魏文著,馬春玲.以寒疫論甲型H1N1流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2,16(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