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富 黃廣琳 蔣 葵 梁明康 楊 瑞廖彥博 蘇 陽 張 玲 李 坤
(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530000;2.廣西中醫(yī)藥科學實驗中心,廣西 南寧 530001)
皮下脂肪作為人體構(gòu)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機體物質(zhì)代謝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皮褶厚度值的大小則是反映人體皮下脂肪含量及其發(fā)育分布狀況,由于基因遺傳、地域差別、飲食習慣等方面的不同,體脂分布狀況可能存在各自的特點。目前,對我國青少年的皮脂發(fā)育水平的研究較多[1-5],對 60歲以下成人皮脂發(fā)育狀況也有不少報道[6-12],但對世居廣西巴馬的人群,特別是60歲以上的長壽人群其體脂發(fā)育及年齡變化特征仍缺乏研究報道。為此于2009年7月對巴馬世居人群的皮褶厚度及年齡變化狀況展開了調(diào)查研究。
對居住在廣西巴馬縣甲篆鄉(xiāng)(坡月、平安、巴盤、弄勞、百馬、甘水等)共992例(男463人,女529人)20~110歲的世居人群進行6項皮褶厚度(面頰位、肱二頭肌位、肱三頭肌位、肩胛下位、髂前上棘位、腓腸肌位皮褶)的測量。被測者世代居住巴馬,無身體異常,以農(nóng)作者居多,按性別、年齡(每10歲為1組)分組,90歲以上合為1組。
測量工具:仿日本榮研式改良皮褶厚度儀(精確到0.5mm)。測量方法:(1)面頰皮褶(T1)將拇指固定在被測者嘴角外側(cè),食指正對耳垂,兩指夾捏起皮膚和皮下組織;(2)肱二頭肌皮褶(T2)在肩峰點與橈骨連線中點的肱二頭肌肌腹處,皮褶方向與上臂長軸平行;(3)肱三頭肌皮褶(T3)在肩峰點與尺骨鷹嘴連線的中點處,皮褶方向與上臂長軸方向平行;(4)肩胛下皮褶(T4)在肩胛下角下方,皮褶方向向下外45°角;(5)髂前上棘皮褶(T5)在髂前上棘上方,皮褶方向向下內(nèi)45°角;(6)腓腸肌皮褶(T6)在小腿直徑最大處內(nèi)側(cè),皮褶方向與小腿長軸平行。人體皮褶厚度值呈非正態(tài)分布,采用幾何均數(shù)計算,公式:通過Brozek改良公式計算體脂百分含量。
巴馬世居人群皮褶厚度測量結(jié)果見表1。
巴馬世居人群男女6項皮褶厚度的年齡變化見圖1和圖2。
表1 巴馬成人皮褶厚度測量結(jié)果(±s,l/mm)
表1 巴馬成人皮褶厚度測量結(jié)果(±s,l/mm)
*P<0.05, **P<0.01 famale vs male in same age
Sex Age N T1 T2 T3 T4 T5 T6 Body fat(%)Male 20~ 69 12.28±3.42 7.00±3.06 9.87±3.78 13.80±4.24 9.67±3.79 8.82±4.79 15.95±3.38 30~ 68 11.95±3.62 5.28±2.00 8.36±4.15 13.71±5.35 9.47±4.63 7.61±3.77 15.44±4.15 40~ 62 11.95±2.96 5.63±2.41 7.91±3.22 13.64±4.88 9.63±4.54 8.04±3.88 15.04±3.52 50~ 64 11.87±3.15 5.48±1.97 8.02±3.42 12.03±5.21 8.51±4.69 7.88±5.20 14.41±3.81 60~ 64 11.80±3.27 5.82±2.29 8.00±3.00 12.21±4.16 8.55±3.84 8.03±3.15 14.29±3.03 70~ 62 11.60±2.99 5.17±2.09 8.08±3.18 11.91±3.95 8.66±3.97 7.89±4.34 14.18±3.09 80~ 51 10.62±2.57 4.58±1.93 7.04±2.63 10.75±4.21 8.50±4.67 7.34±3.76 13.15±2.96 90~ 23 10.76±2.82 4.09±1.63 6.92±2.35 11.69±2.83 8.26±3.76 6.83±3.85 13.34±2.22 Female 20~ 62 14.54±3.20 11.09±4.87 15.22±5.08 15.33±5.25 16.32±6.05 19.64±5.49 22.39±5.28 30~ 71 14.14±3.52 9.73±4.76 13.56±5.58 14.40±5.47 14.85±6.82 18.07±5.91 21.09±5.69 40~ 68 15.37±3.17 12.01±5.33 15.42±5.48 16.41±5.58 18.38±6.84 18.28±6.72 23.53±6.65 50~ 66 14.97±3.56 10.51±5.59 15.04±6.18 15.43±5.21 16.31±6.23 13.95±6.27 22.92±6.76 60~ 64 14.68±3.54 8.86±5.09 12.85±4.60 13.02±4.65 14.19±6.58 14.13±6.28 19.69±4.63 70~ 68 13.74±3.71 7.89±4.14 12.05±5.97 12.04±5.16 13.72±5.75 13.67±5.35 19.05±5.64 80~ 64 13.12±2.74 6.88±3.85 11.09±4.41 10.54±5.14 13.08±5.73 13.04±6.87 17.54±4.52 90~ 66 12.32±2.80 6.29±3.65 9.14±4.80 10.53±4.17 12.21±5.11 11.54±5.42 16.43±4.39
圖1 巴馬男性6項皮褶厚度的年齡變化
圖2 巴馬女性6項皮褶厚度的年齡變化
(1)男性:表1和圖1可見6項皮褶厚度值在4.09~13.80mm之間,其以肩胛下位最大,其次是面頰位、髂前上棘位、肱三頭肌位、腓腸肌位,而最小值是肱二頭肌位。由于面頰皮褶厚度值能總體地反映面部皮下脂肪的發(fā)育水平;肩胛下、髂前上棘皮褶厚度主要反映軀干皮下脂肪的發(fā)育水平;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腓腸肌皮褶厚度大體反映四肢皮下脂肪的發(fā)育水平。因此,通過圖表顯示可以大體得出,男性軀干背部皮下脂肪最厚、四肢較薄尤其以上肢皮下脂肪最薄,面部、腹部居中。
(2)女性:表1和圖2可見6項皮褶厚度值在6.29~19.64mm之間,總體以髂前上棘位、腓腸肌位、面頰位皮褶厚度值較高,肩胛下位、肱三頭肌位次之,而肱二頭肌位皮褶厚度值最小。除肱二頭肌皮褶外,其余5項皮褶厚度值較大,且分布較集中,5條曲線互相交錯重疊,顯示除上肢前部皮下脂肪最薄與男性相同外,相同年齡段女性腹部、下肢、面部、背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值相當,相互間差值不大,均較豐厚,分部較均勻。表1及圖1、2顯示,男女間相對應年齡段的皮褶厚度值,女性均高于男性,這是由男女之間生理差異所決定的。
(1)男性:表1和圖1顯示,6項皮褶厚度最大值都出現(xiàn)在最年輕的20~29歲年齡組。反映四肢皮下脂肪發(fā)育水平的肱二頭肌位、肱三頭肌位、腓位3項皮褶厚度值,隨年齡增長,在30歲前就已有下降趨勢,30歲以后則保持在較平穩(wěn)水平,至70歲以后又呈小幅下降狀態(tài)。而反映軀干背、腹部皮下脂肪水平的肩胛位、髂前上棘位 2項皮褶厚度值,在40歲以前一直保持較高水平,40歲以后有較明顯的下降幅度,至50歲以后維持一定低水平。面頰部皮褶厚度隨年齡增長,持續(xù)保持較平穩(wěn)的水平狀態(tài),至70歲以后有小幅下降趨勢。
數(shù)據(jù)顯示,隨年齡增長,男性6項皮褶厚度曲線總體呈下降趨勢,但降幅均較小,說明男性一生的皮脂變化不大。四肢皮脂較軀干的皮脂提早10年變薄,而面部皮脂到70歲后才變薄。這可能與巴馬的長壽因素有關(guān),巴馬世居人群處在氣溫和濕度調(diào)節(jié)合理的自然環(huán)境,以玉米、豆類為主食,火麻仁、芝麻、黃豆油為主要食用油,從而使其營養(yǎng)吸收合理。加上巴馬人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一生不忘勞作的傳統(tǒng)習慣,使其體脂于20歲以后消耗稍大于蓄積,體脂呈現(xiàn)較為平穩(wěn)綬慢的下降過程為其特點。
(2)女性:表1和圖2顯示, 6項皮褶厚度值曲線在40歲以前均呈現(xiàn)“V”形的波動形態(tài),底值位于30歲年齡組,隨年齡增至40歲組可見曲線回升達到各自的高峰值(除腓腸肌位外),40歲后6條曲線呈波浪式持續(xù)下降,至90歲各組達最低值,體脂百分含量也最小。提示女性在40歲年齡段,皮下脂肪出現(xiàn)較明顯的堆集增厚的高峰期,以腹部脂肪增加最明顯,此后各處體脂持續(xù)的下降,其幅度明顯大于男性。女性皮褶厚度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分別為:面頰位 3.05(男1.66)、肱二頭肌位5.72(男2.91)、肱三頭肌位6.28(男2.95)、肩胛下5.88(男3.05)、髂前上棘位6.77(男1.41)、腓腸肌位8.1(男1.99)、體脂%率女7.1(男2.8)。數(shù)據(jù)顯示,女性一生皮下脂肪變化較大,形成先小幅降后回升又下降的過程。這與女性內(nèi)分泌變化雌激素水平有顯著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
廣西巴馬世居人群與廣西東部壯族[6]、布依族[7]、鄭連斌數(shù)據(jù)中的北京漢族[8]、俄羅斯族[9]、烏孜別克[10]、仫佬族[11]的皮褶厚度資料對比分析。男性:面頰位、肱三頭肌位皮褶厚度均大于上述前五個民族;髂前上棘位、肱二頭肌位皮褶厚度均小于上述后兩個人群;而肱三頭肌位、肩胛下位、髂前上棘位、小腿腓腸肌位皮褶厚度與俄羅斯族[9]、烏孜別克[10]等其他民族差別不大。廣西巴馬世居人群成人皮褶厚度均高于布依族[7](除了髂前上棘位、腓腸肌位外)和廣西東部壯族[6](除了肱二頭肌位外)兩個民族。女性:面頰位、肱三頭肌位、腓腸肌位皮褶厚度均大于上述前四個民族;髂前上棘位、肱二頭肌位、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均小于上述后兩個人群。數(shù)據(jù)顯示特點明顯有別于李坤[7]有關(guān)“皮下脂肪的厚度寒冷的北方地區(qū)比溫帶或熱帶的南方地區(qū)發(fā)達”的論述。與上述六個人群相比較,廣西巴馬世居人群成人皮下脂肪發(fā)育面部和上肢最為發(fā)達,下肢次之、軀干最薄。本次調(diào)查對象廣西巴馬世居人群,地處平均海拔 435~698米(最高海拔1216米)。石山高聳延綿,四季常青,雨熱同季,冬暖夏涼,氣溫氣濕調(diào)節(jié)合理,飲食以低脂肪、低動物蛋白、多蔬菜類型,熱量攝入主要來源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節(jié),不妄勞作,大多從十多歲直到60多歲甚至一百零幾歲還從事體力勞動。有晚婚晚育的傳統(tǒng),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男27歲,女23歲。性格樂觀開朗,安于現(xiàn)實,思想單純。由于遺傳、氣候環(huán)境、生活習性、營養(yǎng)狀況等長壽因素的影響,使廣西巴馬世居人群的皮下脂肪發(fā)育水平稍差于北方的北京漢族、大連漢族,而與北方的俄羅斯族、烏孜別克族相近,優(yōu)于布依族及廣西東部壯族。
[1]韋榮耀,黃秀峰,韋經(jīng)富,等.百色市壯族青少年皮褶厚度與體成分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33(3): 334-335.
[2]黃擁軍,李傳健,蘇成柏,等.廣東瑤族中小學生皮褶厚度變化規(guī)律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2,33(11):1387-1388.
[3]胡富松,馬維民.亞熱帶不同年齡青少年皮下脂肪發(fā)育狀況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6):75-81.
[4]肖艷杰,席煥久.西藏7-18歲藏族學生皮褶厚度與體成分研究[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7):1236-1238.
[5]竇義蓉 曹型厚 唐平.重慶市7-22歲學生皮褶厚度及其與生長發(fā)育的關(guān)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33(5):619-620.
[6]李坤,劉鵬,黃廣琳等,等.廣西東部壯族成人皮褶厚度及其年齡變化特征[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26(3):399-401.
[7]張淑麗,鄭連斌,陸舜華,等.布依族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齡變化[J].人類學學報,2005,24(1):58-63.
[8]鄭連斌,朱欽,王樹勛,等.達斡爾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其年齡變化[J].人類學學報,2003,22(1):45-50.
[9]索利婭,陸舜華,鄭連斌,等.俄羅斯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其年齡變化[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5,21(3):103-108.
[10]鄭連斌,栗淑媛,陸舜華,等.烏孜別克成人皮褶厚度的年齡變化[J].解剖學雜志,2004,27(4):438-440.
[11]鄧瓊英,龔建古,周麗寧,等.廣西仫佬族成人皮下脂肪發(fā)育趨勢的研究[J].解剖學研究,2011,33(1):49-51.
[12]鄭連斌,李詠蘭,宇克莉,等.貴州屯堡人皮褶厚度的研究[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7):97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