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友
蘇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科書配套用書《語文讀本》必修三中的王開嶺《是“國家”錯了》一文中寫道:“(法國)軍方敗訴。法院和政府承認了自己的過失。在法蘭西歷史上,這是國家機器第一次向一個‘個人耷下它的高貴的頭顱??梢哉f,這在世界范圍內,包括現(xiàn)在,也是一件令人側目的稀罕事?!眹覚C器向“個人”低頭認錯,這確實是一件稀罕事,而且根據(jù)作者的意思是一件大好事。但作者說它“令人側目”,這就令人費解了。
“側目”,《辭源》解釋:“㈠不敢正視之貌?!稇?zhàn)國策 秦策一》:‘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㈡嫉視,形容怨恨?!稘h書 三六 楚元王傳 附劉向》:‘時恭顯許史子弟侍中諸曹,皆側目於(蕭)望之等?!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書〉(動)不敢從正面看,斜著眼睛看,形容畏懼而又憤怒。側目而視—世人為之側目?!逼渌~典解釋也大同小異。
根據(jù)這些權威的解釋,可以看出“側目”的詞義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古今詞義基本沒有多大變化。如原初中課本中柳宗元的《童區(qū)寄傳》:“鄉(xiāng)之行劫縛者,側目莫敢過其門?!薄皞饶俊笔遣桓艺?,畏懼的意思。高中文言文練習中出現(xiàn)的《三國志·任峻傳》“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fā)者,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皞饶俊笔窃购蕖嵟囊馑?。報刊的新聞:“火車上脫鞋姐令人側目”、“街頭不文明舉止讓人側目”、“不文明乘車行為引起乘客側目”、“陽臺養(yǎng)鴿子,鄰居側目”等,都是怨恨、憤怒、不滿的意思。從《是“國家”錯了》一文的具體語境看,國家機器向“個人”低頭,維護了公民個體尊嚴,保障了公民權益,是具有非常正面意義的大好事,因此引起人們極大關注是正常的,說它“引人矚目”,或“引人注目”,都無不可,但絕不會“令人側目”,即讓人畏懼、憤怒或怨恨。很明顯這屬于典型的誤用。
之所以說它“典型”,是因為這類誤用非常普遍。如新聞:“重慶女交巡警首日上路,引市民側目?!痹搱蟮勒f因為“她們的坐騎由福特致勝改為沃爾沃。制服上白下黑,腳穿高筒靴”,所以一上路,就“受到市民的熱切關注”。再如:“韓國首爾現(xiàn)透明汽車,行人紛紛側目”、“柳巖機場素顏出行,大秀傲人身材,引人側目”、“倫敦奧運禮服亮相長沙,24K鍍金扣引觀眾側目”、“廈門一女子背起男友走過積水,路人側目”、“46歲溫碧霞性感亮相,引眾人側目”等,都屬于誤用,都可改為“矚目”,或“注目”、“注視”。
[作者通聯(lián):江蘇武進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