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藥敷穴預防腦卒中急性期患者便秘效果

2014-08-30 23:41:39徐紅衛(wèi)陸金英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4年4期
關鍵詞:便秘腦卒中中藥

徐紅衛(wèi) 陸金英

[關鍵詞]腦卒中;便秘;中藥;腹部穴位;貼敷療法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_816X(2014)04_0351_02

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率較高,文獻報道達65.3%[1]。蘇永靜等[2]報道,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風險以發(fā)病后7天內(nèi)為最高。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會使腹壓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致血壓急劇上升,從而增加腦卒中復發(fā)的風險,甚至可誘發(fā)心絞痛、心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保持大便通暢對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口服藥物、開塞露塞肛、灌腸等方法來解除便秘癥狀。但口服番瀉葉后患者可出現(xiàn)腹瀉;開塞露塞肛后,由于高濃度的甘油刺激腸壁可引起大便次數(shù)過多,老年人肛門括約肌松弛甚至出現(xiàn)大便失禁;手指摳挖通便則會使患者感肛門疼痛不適;灌腸會使患者感腹脹,甚至可引起腹瀉和脫水等并發(fā)癥。如何安全、有效地為腦卒中患者解除便秘是護士應關注和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筆者應用腹部穴位中藥貼敷預防腦卒中急性期便秘,療效顯著?,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22例,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有關腦卒中診斷要點[3],并經(jīng)頭部CT或MRI檢查確診為缺血性或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病例入選標準:發(fā)病后48小時內(nèi)入院,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排除標準:明確有胃腸道器質(zhì)性疾病者;有慢性便秘、腹瀉者;腹部皮膚破潰等不宜敷貼療法者。病例中缺血性腦卒中89例,出血性腦卒中33例,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用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便秘”進行診斷[4]:①排便時間延長,3d以上1次,糞便干燥堅硬;②重者大便艱難,干燥如栗,可伴有下腹脹急,胃納減退等癥;③排除腸道器質(zhì)性病變。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除行常規(guī)護理外,結(jié)合腹部穴位中藥貼敷。觀察兩組患者排便情況,并每天記錄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連續(xù)7天。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1)指導和協(xié)助患者床上翻身和活動四肢,翻身時應保護頭部,動作輕柔,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頭15~30度,促進腦部血液回流,減輕腦水腫。(2)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發(fā)生便秘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定時排便鍛煉。(3)做好情志調(diào)護,給予安慰和心理疏導。(4)做好飲食調(diào)護,指導患者進軟食,多食蔬菜、水果、粗糧等含纖維高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每天飲水1000~1500ml。吞咽困難者采取鼻飼給食,鼻飼患者增加新鮮果蔬汁的攝入,如鮮梨汁、胡蘿卜汁、芹菜汁等。(5)每天晨起做以臍為中心,腹部按摩6分鐘,用手掌根部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頻率60~70周/分,使腹部下陷1cm為度。(6)人院后3天未排便者,第4天給予開塞露輔助排便。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患者入院后即予腹部穴位中藥貼敷。腹部穴位取中脘、神闕、天樞;自擬中藥貼敷處方由生大黃、芒硝、厚樸、枳實4味藥。各取30g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調(diào)和成厚膏狀,制成3cm×3cm大小,厚度約0.3cm藥餅?;颊呷⊙雠P位,用溫水清潔穴位貼敷處皮膚,將藥餅放在中脘穴、神闕穴、雙側(cè)天樞穴,然后用透氣敷貼外敷固定并輕輕按壓,勿使中藥膏外滲。藥餅貼敷每天一次,10小時后取下。敷貼藥餅每天更換,連續(xù)貼敷7天為1療程。腹部穴位貼敷注意事項:(1)用藥前詢問藥物過敏史,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教,說明中藥穴位貼敷目的、方法及注意點,使其理解和配合。操作時體貼和關懷患者,做好隱私保護,避風寒、防外感風邪。(2)敷貼期間經(jīng)常詢問患者局部有無紅腫、疼痛、瘙癢等藥物過敏現(xiàn)象,如有貼敷處皮膚過敏則停用。(3)貼敷10小時后揭下透氣敷貼、去除藥餅,用溫水輕輕洗凈皮膚并擦干,觀察局部有無紅疹、水泡。

1.3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擬定。痊愈:排便正常,臨床癥狀消失;顯效:便秘明顯改善,排便間歇時間及便質(zhì)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間歇時間在72小時以內(nèi),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間歇時間縮短1天,或便質(zhì)干結(jié)改善,臨床癥狀均有好轉(zhuǎn);無效:便秘及臨床癥狀均無改善。

1.4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分析均由SPSS16.0版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便秘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1例中藥貼敷第3天局部皮膚過敏退出;對照組1例住院4天自動出院退出,這樣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進行比較。觀察組痊愈36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59例,總有效率98.33%。對照組痊愈20例,顯效17例,有效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47例,總有效率78.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χ2=5.82,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2.2兩組便秘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發(fā)生便秘8例(13.33%),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8例(46.67%),兩組便秘發(fā)生率比較(χ2=7.94,P<0.01)。

3討論

3.1便秘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腦卒中后需靜臥少動,活動量少,腹肌收縮無力致排便困難。中醫(yī)學認為,卒中后半身不遂,情志不暢,氣機郁滯,使大腸傳化功能失調(diào)形成便秘[6]。腦卒中患者大便不通暢時,腸道便不能順利地排污去濁,如進食多量高蛋白食物,腸道內(nèi)未被消化的蛋白質(zhì)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經(jīng)腸道細菌作用產(chǎn)生的氨大量積聚,被吸收入血液,于是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便會產(chǎn)生損害,可影響腦卒中患者大腦功能的恢復。患者在用力排便時還會導致血壓、顱內(nèi)壓升高,引起腦卒中病情的惡化[7],影響疾病的轉(zhuǎn)歸和預后。

3.2作用機理:穴位的刺激與調(diào)節(jié)作用與藥物吸收后的藥效作用與兩者的綜合疊加效應。臍為任脈要穴神闕穴所在,神闕穴表皮角質(zhì)層最薄,皮下無脂肪組織,血管分布豐富,利于藥物穿透彌漫、吸收入血發(fā)揮藥物的直接作用。神闕穴與脾、胃的關系最為密切,通過神闕穴疏通三焦氣機,使藥直入手陽明大腸經(jīng),使秘結(jié)糞便致瀉、除滿,從而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中醫(yī)認為便秘病位主要在大腸,《素問·靈蘭秘典論》謂“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便秘的病機關鍵為大腸傳導失常?!端貑枴の迮K別論》又謂六腑“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傳化物而不藏”。大腸為六腑之一,為“傳導之官”,變化糟粕為糞便,并傳導糞便以排除體外[8]。天樞穴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主治胃腸疾病,具有疏調(diào)腸腑、理氣行滯、消食的功效。中脘穴為任脈上的要穴,主治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生大黃大苦、大寒,歸脾胃大腸經(jīng),有較強的瀉下通便、蕩滌胃腸積滯作用,是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芒硝性寒,為瀉下、攻下藥,主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厚樸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之功效,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枳實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之功效,主治積滯內(nèi)停,痞滿脹痛,大便不通。厚樸和枳實相伍,可增強行氣消脹之力。生大黃、芒硝、厚樸、枳實中藥合用貼敷神闕、天樞、中脘通過改善胃腸道功能,改善患者排便情況,有效地預防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郭佩宣.腦卒中病人住院期間便秘原因的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7,10(8):70-71.

[2]蘇永靜,張振路,張小燕,等.卒中病人便秘影響因素分析及函數(shù)預測模型[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4,1(9):415-418.

[3]王新德.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101.

[6]張兆蓬.從中醫(yī)病機角度談便秘對腦中風患者的影響[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29(12):134.

[7]張遠玲,朱詩文,劉素芳.中醫(yī)護理干預中風病人便秘的效果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20(3):101-102.

[8]郭永勝,張思超.從大腸“體陽用陰”理論探討便秘的辨治思路[J].江蘇中醫(yī)藥,2014,46(4):10.

(收稿日期:2014-4-7)endprint

[關鍵詞]腦卒中;便秘;中藥;腹部穴位;貼敷療法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_816X(2014)04_0351_02

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率較高,文獻報道達65.3%[1]。蘇永靜等[2]報道,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風險以發(fā)病后7天內(nèi)為最高。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會使腹壓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致血壓急劇上升,從而增加腦卒中復發(fā)的風險,甚至可誘發(fā)心絞痛、心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保持大便通暢對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口服藥物、開塞露塞肛、灌腸等方法來解除便秘癥狀。但口服番瀉葉后患者可出現(xiàn)腹瀉;開塞露塞肛后,由于高濃度的甘油刺激腸壁可引起大便次數(shù)過多,老年人肛門括約肌松弛甚至出現(xiàn)大便失禁;手指摳挖通便則會使患者感肛門疼痛不適;灌腸會使患者感腹脹,甚至可引起腹瀉和脫水等并發(fā)癥。如何安全、有效地為腦卒中患者解除便秘是護士應關注和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筆者應用腹部穴位中藥貼敷預防腦卒中急性期便秘,療效顯著?,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22例,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有關腦卒中診斷要點[3],并經(jīng)頭部CT或MRI檢查確診為缺血性或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病例入選標準:發(fā)病后48小時內(nèi)入院,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排除標準:明確有胃腸道器質(zhì)性疾病者;有慢性便秘、腹瀉者;腹部皮膚破潰等不宜敷貼療法者。病例中缺血性腦卒中89例,出血性腦卒中33例,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用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便秘”進行診斷[4]:①排便時間延長,3d以上1次,糞便干燥堅硬;②重者大便艱難,干燥如栗,可伴有下腹脹急,胃納減退等癥;③排除腸道器質(zhì)性病變。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除行常規(guī)護理外,結(jié)合腹部穴位中藥貼敷。觀察兩組患者排便情況,并每天記錄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連續(xù)7天。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1)指導和協(xié)助患者床上翻身和活動四肢,翻身時應保護頭部,動作輕柔,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頭15~30度,促進腦部血液回流,減輕腦水腫。(2)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發(fā)生便秘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定時排便鍛煉。(3)做好情志調(diào)護,給予安慰和心理疏導。(4)做好飲食調(diào)護,指導患者進軟食,多食蔬菜、水果、粗糧等含纖維高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每天飲水1000~1500ml。吞咽困難者采取鼻飼給食,鼻飼患者增加新鮮果蔬汁的攝入,如鮮梨汁、胡蘿卜汁、芹菜汁等。(5)每天晨起做以臍為中心,腹部按摩6分鐘,用手掌根部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頻率60~70周/分,使腹部下陷1cm為度。(6)人院后3天未排便者,第4天給予開塞露輔助排便。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患者入院后即予腹部穴位中藥貼敷。腹部穴位取中脘、神闕、天樞;自擬中藥貼敷處方由生大黃、芒硝、厚樸、枳實4味藥。各取30g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調(diào)和成厚膏狀,制成3cm×3cm大小,厚度約0.3cm藥餅。患者取仰臥位,用溫水清潔穴位貼敷處皮膚,將藥餅放在中脘穴、神闕穴、雙側(cè)天樞穴,然后用透氣敷貼外敷固定并輕輕按壓,勿使中藥膏外滲。藥餅貼敷每天一次,10小時后取下。敷貼藥餅每天更換,連續(xù)貼敷7天為1療程。腹部穴位貼敷注意事項:(1)用藥前詢問藥物過敏史,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教,說明中藥穴位貼敷目的、方法及注意點,使其理解和配合。操作時體貼和關懷患者,做好隱私保護,避風寒、防外感風邪。(2)敷貼期間經(jīng)常詢問患者局部有無紅腫、疼痛、瘙癢等藥物過敏現(xiàn)象,如有貼敷處皮膚過敏則停用。(3)貼敷10小時后揭下透氣敷貼、去除藥餅,用溫水輕輕洗凈皮膚并擦干,觀察局部有無紅疹、水泡。

1.3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擬定。痊愈:排便正常,臨床癥狀消失;顯效:便秘明顯改善,排便間歇時間及便質(zhì)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間歇時間在72小時以內(nèi),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間歇時間縮短1天,或便質(zhì)干結(jié)改善,臨床癥狀均有好轉(zhuǎn);無效:便秘及臨床癥狀均無改善。

1.4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分析均由SPSS16.0版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便秘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1例中藥貼敷第3天局部皮膚過敏退出;對照組1例住院4天自動出院退出,這樣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進行比較。觀察組痊愈36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59例,總有效率98.33%。對照組痊愈20例,顯效17例,有效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47例,總有效率78.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χ2=5.82,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2.2兩組便秘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發(fā)生便秘8例(13.33%),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8例(46.67%),兩組便秘發(fā)生率比較(χ2=7.94,P<0.01)。

3討論

3.1便秘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腦卒中后需靜臥少動,活動量少,腹肌收縮無力致排便困難。中醫(yī)學認為,卒中后半身不遂,情志不暢,氣機郁滯,使大腸傳化功能失調(diào)形成便秘[6]。腦卒中患者大便不通暢時,腸道便不能順利地排污去濁,如進食多量高蛋白食物,腸道內(nèi)未被消化的蛋白質(zhì)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經(jīng)腸道細菌作用產(chǎn)生的氨大量積聚,被吸收入血液,于是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便會產(chǎn)生損害,可影響腦卒中患者大腦功能的恢復?;颊咴谟昧ε疟銜r還會導致血壓、顱內(nèi)壓升高,引起腦卒中病情的惡化[7],影響疾病的轉(zhuǎn)歸和預后。

3.2作用機理:穴位的刺激與調(diào)節(jié)作用與藥物吸收后的藥效作用與兩者的綜合疊加效應。臍為任脈要穴神闕穴所在,神闕穴表皮角質(zhì)層最薄,皮下無脂肪組織,血管分布豐富,利于藥物穿透彌漫、吸收入血發(fā)揮藥物的直接作用。神闕穴與脾、胃的關系最為密切,通過神闕穴疏通三焦氣機,使藥直入手陽明大腸經(jīng),使秘結(jié)糞便致瀉、除滿,從而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中醫(yī)認為便秘病位主要在大腸,《素問·靈蘭秘典論》謂“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便秘的病機關鍵為大腸傳導失常?!端貑枴の迮K別論》又謂六腑“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傳化物而不藏”。大腸為六腑之一,為“傳導之官”,變化糟粕為糞便,并傳導糞便以排除體外[8]。天樞穴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主治胃腸疾病,具有疏調(diào)腸腑、理氣行滯、消食的功效。中脘穴為任脈上的要穴,主治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生大黃大苦、大寒,歸脾胃大腸經(jīng),有較強的瀉下通便、蕩滌胃腸積滯作用,是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芒硝性寒,為瀉下、攻下藥,主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厚樸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之功效,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枳實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之功效,主治積滯內(nèi)停,痞滿脹痛,大便不通。厚樸和枳實相伍,可增強行氣消脹之力。生大黃、芒硝、厚樸、枳實中藥合用貼敷神闕、天樞、中脘通過改善胃腸道功能,改善患者排便情況,有效地預防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郭佩宣.腦卒中病人住院期間便秘原因的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7,10(8):70-71.

[2]蘇永靜,張振路,張小燕,等.卒中病人便秘影響因素分析及函數(shù)預測模型[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4,1(9):415-418.

[3]王新德.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101.

[6]張兆蓬.從中醫(yī)病機角度談便秘對腦中風患者的影響[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29(12):134.

[7]張遠玲,朱詩文,劉素芳.中醫(yī)護理干預中風病人便秘的效果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20(3):101-102.

[8]郭永勝,張思超.從大腸“體陽用陰”理論探討便秘的辨治思路[J].江蘇中醫(yī)藥,2014,46(4):10.

(收稿日期:2014-4-7)endprint

[關鍵詞]腦卒中;便秘;中藥;腹部穴位;貼敷療法

中圖分類號:R74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9_816X(2014)04_0351_02

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率較高,文獻報道達65.3%[1]。蘇永靜等[2]報道,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風險以發(fā)病后7天內(nèi)為最高。便秘患者用力排便會使腹壓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致血壓急劇上升,從而增加腦卒中復發(fā)的風險,甚至可誘發(fā)心絞痛、心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保持大便通暢對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至關重要。以往臨床上多采用口服藥物、開塞露塞肛、灌腸等方法來解除便秘癥狀。但口服番瀉葉后患者可出現(xiàn)腹瀉;開塞露塞肛后,由于高濃度的甘油刺激腸壁可引起大便次數(shù)過多,老年人肛門括約肌松弛甚至出現(xiàn)大便失禁;手指摳挖通便則會使患者感肛門疼痛不適;灌腸會使患者感腹脹,甚至可引起腹瀉和脫水等并發(fā)癥。如何安全、有效地為腦卒中患者解除便秘是護士應關注和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筆者應用腹部穴位中藥貼敷預防腦卒中急性期便秘,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22例,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有關腦卒中診斷要點[3],并經(jīng)頭部CT或MRI檢查確診為缺血性或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病例入選標準:發(fā)病后48小時內(nèi)入院,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排除標準:明確有胃腸道器質(zhì)性疾病者;有慢性便秘、腹瀉者;腹部皮膚破潰等不宜敷貼療法者。病例中缺血性腦卒中89例,出血性腦卒中33例,按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用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便秘”進行診斷[4]:①排便時間延長,3d以上1次,糞便干燥堅硬;②重者大便艱難,干燥如栗,可伴有下腹脹急,胃納減退等癥;③排除腸道器質(zhì)性病變。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除行常規(guī)護理外,結(jié)合腹部穴位中藥貼敷。觀察兩組患者排便情況,并每天記錄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連續(xù)7天。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1)指導和協(xié)助患者床上翻身和活動四肢,翻身時應保護頭部,動作輕柔,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頭15~30度,促進腦部血液回流,減輕腦水腫。(2)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發(fā)生便秘的可能性及其危害,定時排便鍛煉。(3)做好情志調(diào)護,給予安慰和心理疏導。(4)做好飲食調(diào)護,指導患者進軟食,多食蔬菜、水果、粗糧等含纖維高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每天飲水1000~1500ml。吞咽困難者采取鼻飼給食,鼻飼患者增加新鮮果蔬汁的攝入,如鮮梨汁、胡蘿卜汁、芹菜汁等。(5)每天晨起做以臍為中心,腹部按摩6分鐘,用手掌根部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頻率60~70周/分,使腹部下陷1cm為度。(6)人院后3天未排便者,第4天給予開塞露輔助排便。

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患者入院后即予腹部穴位中藥貼敷。腹部穴位取中脘、神闕、天樞;自擬中藥貼敷處方由生大黃、芒硝、厚樸、枳實4味藥。各取30g研成粉末,加入凡士林調(diào)和成厚膏狀,制成3cm×3cm大小,厚度約0.3cm藥餅?;颊呷⊙雠P位,用溫水清潔穴位貼敷處皮膚,將藥餅放在中脘穴、神闕穴、雙側(cè)天樞穴,然后用透氣敷貼外敷固定并輕輕按壓,勿使中藥膏外滲。藥餅貼敷每天一次,10小時后取下。敷貼藥餅每天更換,連續(xù)貼敷7天為1療程。腹部穴位貼敷注意事項:(1)用藥前詢問藥物過敏史,向患者及家屬做好宣教,說明中藥穴位貼敷目的、方法及注意點,使其理解和配合。操作時體貼和關懷患者,做好隱私保護,避風寒、防外感風邪。(2)敷貼期間經(jīng)常詢問患者局部有無紅腫、疼痛、瘙癢等藥物過敏現(xiàn)象,如有貼敷處皮膚過敏則停用。(3)貼敷10小時后揭下透氣敷貼、去除藥餅,用溫水輕輕洗凈皮膚并擦干,觀察局部有無紅疹、水泡。

1.3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擬定。痊愈:排便正常,臨床癥狀消失;顯效:便秘明顯改善,排便間歇時間及便質(zhì)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間歇時間在72小時以內(nèi),臨床癥狀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間歇時間縮短1天,或便質(zhì)干結(jié)改善,臨床癥狀均有好轉(zhuǎn);無效:便秘及臨床癥狀均無改善。

1.4統(tǒng)計學處理:所有分析均由SPSS16.0版統(tǒng)計學軟件完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便秘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1例中藥貼敷第3天局部皮膚過敏退出;對照組1例住院4天自動出院退出,這樣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進行比較。觀察組痊愈36例,顯效13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59例,總有效率98.33%。對照組痊愈20例,顯效17例,有效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47例,總有效率78.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χ2=5.82,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2.2兩組便秘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發(fā)生便秘8例(13.33%),明顯少于對照組的28例(46.67%),兩組便秘發(fā)生率比較(χ2=7.94,P<0.01)。

3討論

3.1便秘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腦卒中后需靜臥少動,活動量少,腹肌收縮無力致排便困難。中醫(yī)學認為,卒中后半身不遂,情志不暢,氣機郁滯,使大腸傳化功能失調(diào)形成便秘[6]。腦卒中患者大便不通暢時,腸道便不能順利地排污去濁,如進食多量高蛋白食物,腸道內(nèi)未被消化的蛋白質(zhì)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經(jīng)腸道細菌作用產(chǎn)生的氨大量積聚,被吸收入血液,于是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便會產(chǎn)生損害,可影響腦卒中患者大腦功能的恢復?;颊咴谟昧ε疟銜r還會導致血壓、顱內(nèi)壓升高,引起腦卒中病情的惡化[7],影響疾病的轉(zhuǎn)歸和預后。

3.2作用機理:穴位的刺激與調(diào)節(jié)作用與藥物吸收后的藥效作用與兩者的綜合疊加效應。臍為任脈要穴神闕穴所在,神闕穴表皮角質(zhì)層最薄,皮下無脂肪組織,血管分布豐富,利于藥物穿透彌漫、吸收入血發(fā)揮藥物的直接作用。神闕穴與脾、胃的關系最為密切,通過神闕穴疏通三焦氣機,使藥直入手陽明大腸經(jīng),使秘結(jié)糞便致瀉、除滿,從而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中醫(yī)認為便秘病位主要在大腸,《素問·靈蘭秘典論》謂“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便秘的病機關鍵為大腸傳導失常?!端貑枴の迮K別論》又謂六腑“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傳化物而不藏”。大腸為六腑之一,為“傳導之官”,變化糟粕為糞便,并傳導糞便以排除體外[8]。天樞穴屬于足陽明胃經(jīng),主治胃腸疾病,具有疏調(diào)腸腑、理氣行滯、消食的功效。中脘穴為任脈上的要穴,主治腹脹、腹痛、便秘等癥。生大黃大苦、大寒,歸脾胃大腸經(jīng),有較強的瀉下通便、蕩滌胃腸積滯作用,是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藥。芒硝性寒,為瀉下、攻下藥,主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厚樸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之功效,主治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枳實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之功效,主治積滯內(nèi)停,痞滿脹痛,大便不通。厚樸和枳實相伍,可增強行氣消脹之力。生大黃、芒硝、厚樸、枳實中藥合用貼敷神闕、天樞、中脘通過改善胃腸道功能,改善患者排便情況,有效地預防腦卒中患者便秘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郭佩宣.腦卒中病人住院期間便秘原因的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7,10(8):70-71.

[2]蘇永靜,張振路,張小燕,等.卒中病人便秘影響因素分析及函數(shù)預測模型[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4,1(9):415-418.

[3]王新德.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4]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101.

[6]張兆蓬.從中醫(yī)病機角度談便秘對腦中風患者的影響[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29(12):134.

[7]張遠玲,朱詩文,劉素芳.中醫(yī)護理干預中風病人便秘的效果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8,20(3):101-102.

[8]郭永勝,張思超.從大腸“體陽用陰”理論探討便秘的辨治思路[J].江蘇中醫(yī)藥,2014,46(4):10.

(收稿日期:2014-4-7)endprint

猜你喜歡
便秘腦卒中中藥
中藥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嗎,沉香也是一味中藥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中醫(yī),不僅僅有中藥
金橋(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中藥貼敷治療足跟痛
大黃附子湯治療犢牛便秘研究
生大黃臍療對COPD穩(wěn)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療效觀察
藏藥三果湯治療便秘40例臨床療效觀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06:56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gòu)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平远县| 菏泽市| 衡山县| 溆浦县| 司法| 内丘县| 尼勒克县| 灵宝市| 南涧| 威海市| 邛崃市| 高平市| 浦东新区| 阳新县| 浪卡子县| 洛川县| 堆龙德庆县| 洞头县| 青冈县| 兰西县| 玛纳斯县| 曲周县| 顺义区| 丰宁| 屏山县| 南城县| 南汇区| 万山特区| 丰镇市| 永胜县| 霍州市| 浦东新区| 奉节县| 临洮县| 东海县| 新邵县| 普格县| 龙里县| 四会市| 黑水县|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