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桂鳳
一、研究背景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人類用以進行思維活動、表達思維成果的載體。“思維決定語言,思維影響著語言的產生和發(fā)展,語言只不過是思維的表現形式,它服從于思維并為思維服務”(王德春,2002)。思維對語言起著制約作用,一個人思維水平的高低,影響到他的語言能力的好壞:思維概念模糊,表現為用詞不準確,詞不達意;思維缺乏條理性,說話時會層次混亂,顛三倒四;思維缺乏嚴密性,說話則前后不連貫,抑或自相矛盾;思維方法片面性,極易出現強詞奪理或不能自圓其說等現象。因此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誰要想發(fā)展學生的語言,首先應該發(fā)展他的思維能力,離開了思維單獨地發(fā)展語言是不可能的?!?/p>
在教學研究實踐中,筆者發(fā)現,應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語篇教學,能夠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和思維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過程的“最優(yōu)化”,使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步發(fā)展。
思維導圖是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巴贊(Tony Buzan)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其核心內容是以主題為中心,把抽象的信息變成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彩色的圖,將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的層級圖表現出來,在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之間建立記憶鏈接,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思維的規(guī)律,實現左右腦的協調發(fā)展,幫助人們改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托尼·巴贊,2000)。
二、案例分析
本文以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6A At Christmas A板塊的教學過程為例,探討如何在應用思維導圖開展語篇教學的同時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此板塊的話題是談論物品的歸屬,通過Jim一家在圣誕節(jié)互贈禮物這一情景引出主要的學習內容。該語篇中有5個人物(Jim,Father,Mother,Grandpa,Grandma),7件禮物(a watch,a wallet,a hairdryer,a teapot,some tea,a calculate,a skateboard),他們既收到了禮物,也送出了禮物,目的語句型是Whose ... is it/are they?Its/Theyre ...第一課時是通過語篇的學習,整體感知本單元的語言功能,并學習對話中出現的詞匯,培養(yǎng)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
(一)閱讀前激發(fā)興趣,激活背景,緊扣話題,導入語篇
課前準備:播放歌曲“Merry Christmas ”。
心理學家指出,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能否自然而然地涌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如能在有聲有色的語言環(huán)境下學習,就能更好地激發(fā)求知欲。英語歌曲的播放,既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營造和諧的英語學習情境,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渲染了節(jié)日的氣氛。
1.T:What date is it today?
S:Its ...
T:Christmas is coming. Do you know Christmas?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通過詢問日期引出即將到來的Christmas,并以此為話題讓學生開展頭腦風暴。)
T:Yes. People always give presents to each other at Christmas. Its very important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在學生描述圣誕節(jié)的相關信息之后,教師在黑板上畫出表示禮品的盒子,見圖1,點明本課的中心詞。)
【分析】從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得知,學生是否具備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及能否及時激活這些知識是學生學習新知的關鍵。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筆者聯系生活實際,設計了與語篇相關的開放性的問題(Please say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這個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通過該問題的討論,教師既了解了學生與本課有關的背景知識,又很自然地輸入了與本課主題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建立起閱讀文本與學生已有知識或經驗的聯系,為下面的閱讀教學做好鋪墊。
2.T:Look. Ive bought some presents as Christmas presents.(教師出示三個禮品盒)What are they?Please guess. I will give you some clues.(1)The present is for a man.We can put money in it.(2)We can use this one to dry our hair.(3)We can use it to work out the Maths problems.
S:Guess.
T:Yes.They are a wallet,a calculator and a hairdryer. They are for my family. Which one is for my father?Which one is for my mother?Which one is for my son?You can say ‘The ... is for your ....(學生猜測)
T:Why do you think that?(學生述說理由)
T:Yes.The presents are quite suited for my family. And they will be very happy. So when we give presents for others,we should choose suited presents.(課件上出示文化小貼士1,見圖2)
■
【分析】人類知識的積累始終遵循著“從已知領域擴展到未知領域”的認識規(guī)律,此處的教學活動利用學生的已知,即對圣誕節(jié)及其相關習俗的了解,來鋪墊部分新的內容,該環(huán)節(jié)的情境貼近實際生活,與本課的教學內容相關,能讓學生在真實的感受中產生用英語表達的欲望,達到用語言交際的目的,而且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相關舊知識,為后續(xù)學習做鋪墊,一舉多得。
(二)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理解語篇,學習語言,培養(yǎng)聚合性思維
1.初讀有所思。
T:We talked about some presents about Christmas just now. 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is picture?(課件出示文本插圖。)
S1:Theyre talking about Christmas.
S2:We can see a Christmas tree and some presents boxes.
Ss:...(根據插圖描述出when,who,where,what等相關信息。)
T:Who is right?Lets watch the cartoon then answer.
【分析】教材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色彩豐富的插圖也是一種隱性信息,是對文字的有效補充和延伸,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寶貴的課程資源。小學生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六年級學生經過三年多的英語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英語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推斷并做出正確的判斷。觀看并討論插圖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進行猜測,獲得大量與語篇有關的內容,還能極大地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和視野,激活學生的認知圖式,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產生閱讀了解文本信息的愿望,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勤于觀察和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在看圖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著眼整體設計的問題(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讓學生初讀課文,既是對討論的驗證,也通過初讀了解語篇的大概內容,形成整體感知,做到初讀有所思。
2.品讀有所解。
問題設計在語篇教學中至關重要,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有效的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陳則航、王薔,2009)。在學生初步了解語篇大意的基礎上,教師緊緊圍繞“禮物”這一主題,設計了一組整體性、層次性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抓住主干,由表及里,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幫助學生把握語篇的脈絡,理解語篇,學習語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聚合性思維。
第一問:Theyre talking about Christmas presents. What presents are they talking about?(課文中涉及的禮物有部分生詞,課件上出示可供選擇的禮物降低該問題的難度)。
Ss:Discuss and check. There is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課文中所提到的禮物,完成思維導圖的二級概念,見圖3,并結合板書教學a skateboard,a tea pot等生詞。)
第二問:Who are the presents from?(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思維導圖的三級概念,見圖4)
■
第三問:Who are the presents for?(指導學生用本課的目的語句型The ... is/are for ...描述禮物的歸屬。并用“Whose ... is it/are they?Its ...”幫助學生理解目的語his,hers等名詞性物主代詞的含義,見圖5~6。)
■
第四問:Do they like their presents?How do you know?討論結果見圖7。在學生找出各自對禮物的態(tài)度后,教師適時進行中西方文化的滲透。
T:In the Western countries,when you get presents,you should open the boxes and enjoy the presents. Dont forget to say‘Thank you.課件出示文化小貼士,見圖8。
■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的同時,還應了解語言所承載的豐富的文化內涵,識別和對比不同文化的異同,并學會把與語言相關的文化知識恰當地應用到交流中去。兩個文化小貼士能讓學生明白本語篇蘊涵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分析】布魯納和皮亞杰都提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建構信息或意義,通過外部的操作活動或者內部的觀念活動的多次交替、轉化,逐步形成與完善自我(王策三,1985)。在閱讀過程中,筆者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思維的發(fā)展點和新舊知識的聯接點設計了一組問題,在學生思考這組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指向明確、思路清晰、具有內在邏輯的問題鏈時,教師適時進行尋讀、略讀、猜讀、精讀等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猜測、聽說、比較、判斷和歸納等思維活動,做到品讀有所解。在討論的同時應用思維導圖,借助線條、箭頭、分支等對文本信息進行有效整理,把所有零散語言系統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并以圖形的方式記錄下思維過程,達到記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見圖3~7)。
師生共同完成的這幅思維導圖簡潔明了地展示了課文中談到的所有禮物,禮物的來源和歸屬,以及各人對禮物的評價,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對教學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準確地反映語篇的主題,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樣的教學設計能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便于學生把握教材內容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抓住語篇主要內容,構建知識框架;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理解、吸收、記憶、復述、背誦所學知識,形成長效記憶,促進思維發(fā)展。如此既有利于學生語言體系的形成,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聚合性思維,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過程。
3.朗讀有所感。
(1)Read after the computer,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跟讀課文。)聽錄音跟讀課文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聽讀材料,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記憶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掌握英語中的習慣用法,把握英語的語言規(guī)律,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篇章的整體印象,強化學生對部分知識點的學習,為接下來的復述課文做好準備。
(2)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 then choose one role to act and introduce your familys Christmas presents.(復述課文。)復述是一種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口語練習活動,此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來描述自己和家人的禮物,不是對課文簡單、機械地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已學課文內容,是大腦思維的過程。運用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可以使學生有綱可循,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它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和記憶能力,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重要途徑。
(三)閱讀后運用思維導圖鞏固語篇,拓展提升,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Please talk about your presents of Childrens Day/... in groups and draw a mind map.
【分析】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通過閱讀語篇獲取信息并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更強調的是學生通過整體理解和學習,能用所學的語言在一定語境中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培養(yǎng)學生在恰當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該環(huán)節(jié)筆者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鼓勵學生圍繞“presents”這一話題,抓住本課重點句型,小組合作討論自己或朋友在兒童節(jié)互相贈送的禮物,并制作成思維導圖。這樣的拓展活動是把對話文本活化為生活中的真實語言,將生活融入到學習任務中,為學生學習語言補充更多貼近生活的資源和內容,使學習英語的過程成為其體驗生活的過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生活情況。整個討論、繪制思維導圖都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這一過程既有個體的思維過程,又可以通過交流,發(fā)展學生對信息的篩選、甄別和歸納的能力以及繪制圖片的能力。
在交流、討論并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課文中所學內容與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每個成員都有話可說,體現了小組成員的主人翁意識。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加深了對課文結構和層次的理解認識,又能將已經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轉化成相關語言運用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復習了很多單詞,擴大了詞匯量,發(fā)展了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促使學生的思路由書中提供的一個“點”發(fā)散出去,努力擴展至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線”和“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圖9是對學生討論修正、提煉的結果。
三、結束語
布魯納說:“教學生任何科目,絕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fā)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學習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于他自己的知識”(轉引自莫雷,2002)。應用思維導圖的語篇教學正是如此,它強調以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內化新知識,不僅關注知識本身的結構與系統,更關注學習者自身的認知經驗和水平,不僅關注知識的內容,更關注于知識教與學的過程、方法、技能以及情感價值觀,不僅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有利于學生減負,更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整個英語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總之,它是值得嘗試的一種方法,可以有效促進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陳則航,王薔.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的現狀、原則與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9(11).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英)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李斯,譯.作家出版社,2000.
[4]王策三.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語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立項課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C-c/2011/02/034。
2.品讀有所解。
問題設計在語篇教學中至關重要,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有效的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陳則航、王薔,2009)。在學生初步了解語篇大意的基礎上,教師緊緊圍繞“禮物”這一主題,設計了一組整體性、層次性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抓住主干,由表及里,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幫助學生把握語篇的脈絡,理解語篇,學習語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聚合性思維。
第一問:Theyre talking about Christmas presents. What presents are they talking about?(課文中涉及的禮物有部分生詞,課件上出示可供選擇的禮物降低該問題的難度)。
Ss:Discuss and check. There is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課文中所提到的禮物,完成思維導圖的二級概念,見圖3,并結合板書教學a skateboard,a tea pot等生詞。)
第二問:Who are the presents from?(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思維導圖的三級概念,見圖4)
■
第三問:Who are the presents for?(指導學生用本課的目的語句型The ... is/are for ...描述禮物的歸屬。并用“Whose ... is it/are they?Its ...”幫助學生理解目的語his,hers等名詞性物主代詞的含義,見圖5~6。)
■
第四問:Do they like their presents?How do you know?討論結果見圖7。在學生找出各自對禮物的態(tài)度后,教師適時進行中西方文化的滲透。
T:In the Western countries,when you get presents,you should open the boxes and enjoy the presents. Dont forget to say‘Thank you.課件出示文化小貼士,見圖8。
■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的同時,還應了解語言所承載的豐富的文化內涵,識別和對比不同文化的異同,并學會把與語言相關的文化知識恰當地應用到交流中去。兩個文化小貼士能讓學生明白本語篇蘊涵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分析】布魯納和皮亞杰都提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建構信息或意義,通過外部的操作活動或者內部的觀念活動的多次交替、轉化,逐步形成與完善自我(王策三,1985)。在閱讀過程中,筆者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思維的發(fā)展點和新舊知識的聯接點設計了一組問題,在學生思考這組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指向明確、思路清晰、具有內在邏輯的問題鏈時,教師適時進行尋讀、略讀、猜讀、精讀等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猜測、聽說、比較、判斷和歸納等思維活動,做到品讀有所解。在討論的同時應用思維導圖,借助線條、箭頭、分支等對文本信息進行有效整理,把所有零散語言系統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并以圖形的方式記錄下思維過程,達到記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見圖3~7)。
師生共同完成的這幅思維導圖簡潔明了地展示了課文中談到的所有禮物,禮物的來源和歸屬,以及各人對禮物的評價,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對教學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準確地反映語篇的主題,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樣的教學設計能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便于學生把握教材內容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抓住語篇主要內容,構建知識框架;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理解、吸收、記憶、復述、背誦所學知識,形成長效記憶,促進思維發(fā)展。如此既有利于學生語言體系的形成,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聚合性思維,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過程。
3.朗讀有所感。
(1)Read after the computer,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跟讀課文。)聽錄音跟讀課文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聽讀材料,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記憶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掌握英語中的習慣用法,把握英語的語言規(guī)律,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篇章的整體印象,強化學生對部分知識點的學習,為接下來的復述課文做好準備。
(2)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 then choose one role to act and introduce your familys Christmas presents.(復述課文。)復述是一種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口語練習活動,此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來描述自己和家人的禮物,不是對課文簡單、機械地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已學課文內容,是大腦思維的過程。運用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可以使學生有綱可循,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它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和記憶能力,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重要途徑。
(三)閱讀后運用思維導圖鞏固語篇,拓展提升,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Please talk about your presents of Childrens Day/... in groups and draw a mind map.
【分析】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通過閱讀語篇獲取信息并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更強調的是學生通過整體理解和學習,能用所學的語言在一定語境中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培養(yǎng)學生在恰當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該環(huán)節(jié)筆者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鼓勵學生圍繞“presents”這一話題,抓住本課重點句型,小組合作討論自己或朋友在兒童節(jié)互相贈送的禮物,并制作成思維導圖。這樣的拓展活動是把對話文本活化為生活中的真實語言,將生活融入到學習任務中,為學生學習語言補充更多貼近生活的資源和內容,使學習英語的過程成為其體驗生活的過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生活情況。整個討論、繪制思維導圖都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這一過程既有個體的思維過程,又可以通過交流,發(fā)展學生對信息的篩選、甄別和歸納的能力以及繪制圖片的能力。
在交流、討論并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課文中所學內容與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每個成員都有話可說,體現了小組成員的主人翁意識。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加深了對課文結構和層次的理解認識,又能將已經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轉化成相關語言運用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復習了很多單詞,擴大了詞匯量,發(fā)展了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促使學生的思路由書中提供的一個“點”發(fā)散出去,努力擴展至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線”和“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圖9是對學生討論修正、提煉的結果。
三、結束語
布魯納說:“教學生任何科目,絕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fā)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學習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于他自己的知識”(轉引自莫雷,2002)。應用思維導圖的語篇教學正是如此,它強調以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內化新知識,不僅關注知識本身的結構與系統,更關注學習者自身的認知經驗和水平,不僅關注知識的內容,更關注于知識教與學的過程、方法、技能以及情感價值觀,不僅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有利于學生減負,更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整個英語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傊?,它是值得嘗試的一種方法,可以有效促進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陳則航,王薔.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的現狀、原則與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9(11).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英)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李斯,譯.作家出版社,2000.
[4]王策三.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語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立項課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C-c/2011/02/034。
2.品讀有所解。
問題設計在語篇教學中至關重要,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有效的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陳則航、王薔,2009)。在學生初步了解語篇大意的基礎上,教師緊緊圍繞“禮物”這一主題,設計了一組整體性、層次性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抓住主干,由表及里,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幫助學生把握語篇的脈絡,理解語篇,學習語言,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聚合性思維。
第一問:Theyre talking about Christmas presents. What presents are they talking about?(課文中涉及的禮物有部分生詞,課件上出示可供選擇的禮物降低該問題的難度)。
Ss:Discuss and check. There is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課文中所提到的禮物,完成思維導圖的二級概念,見圖3,并結合板書教學a skateboard,a tea pot等生詞。)
第二問:Who are the presents from?(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思維導圖的三級概念,見圖4)
■
第三問:Who are the presents for?(指導學生用本課的目的語句型The ... is/are for ...描述禮物的歸屬。并用“Whose ... is it/are they?Its ...”幫助學生理解目的語his,hers等名詞性物主代詞的含義,見圖5~6。)
■
第四問:Do they like their presents?How do you know?討論結果見圖7。在學生找出各自對禮物的態(tài)度后,教師適時進行中西方文化的滲透。
T:In the Western countries,when you get presents,you should open the boxes and enjoy the presents. Dont forget to say‘Thank you.課件出示文化小貼士,見圖8。
■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的同時,還應了解語言所承載的豐富的文化內涵,識別和對比不同文化的異同,并學會把與語言相關的文化知識恰當地應用到交流中去。兩個文化小貼士能讓學生明白本語篇蘊涵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分析】布魯納和皮亞杰都提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結構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主動建構信息或意義,通過外部的操作活動或者內部的觀念活動的多次交替、轉化,逐步形成與完善自我(王策三,1985)。在閱讀過程中,筆者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興趣點、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思維的發(fā)展點和新舊知識的聯接點設計了一組問題,在學生思考這組突出重點、攻克難點、指向明確、思路清晰、具有內在邏輯的問題鏈時,教師適時進行尋讀、略讀、猜讀、精讀等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有序地進行猜測、聽說、比較、判斷和歸納等思維活動,做到品讀有所解。在討論的同時應用思維導圖,借助線條、箭頭、分支等對文本信息進行有效整理,把所有零散語言系統地串聯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知識網絡,并以圖形的方式記錄下思維過程,達到記得牢、不易忘、易提取的效果(見圖3~7)。
師生共同完成的這幅思維導圖簡潔明了地展示了課文中談到的所有禮物,禮物的來源和歸屬,以及各人對禮物的評價,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對教學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準確地反映語篇的主題,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這樣的教學設計能給學生強烈的感官刺激,便于學生把握教材內容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抓住語篇主要內容,構建知識框架;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考,有利于學生理解、吸收、記憶、復述、背誦所學知識,形成長效記憶,促進思維發(fā)展。如此既有利于學生語言體系的形成,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聚合性思維,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過程。
3.朗讀有所感。
(1)Read after the computer,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跟讀課文。)聽錄音跟讀課文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聽讀材料,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記憶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掌握英語中的習慣用法,把握英語的語言規(guī)律,還能幫助學生加深對篇章的整體印象,強化學生對部分知識點的學習,為接下來的復述課文做好準備。
(2)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 then choose one role to act and introduce your familys Christmas presents.(復述課文。)復述是一種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口語練習活動,此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角色來描述自己和家人的禮物,不是對課文簡單、機械地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已學課文內容,是大腦思維的過程。運用思維導圖復述課文可以使學生有綱可循,有詞可用,有話可說。它能促進學生的思維和記憶能力,是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重要途徑。
(三)閱讀后運用思維導圖鞏固語篇,拓展提升,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
Please talk about your presents of Childrens Day/... in groups and draw a mind map.
【分析】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通過閱讀語篇獲取信息并進行語言技能的訓練,更強調的是學生通過整體理解和學習,能用所學的語言在一定語境中交流思想和傳遞信息,培養(yǎng)學生在恰當運用所學語言的能力的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該環(huán)節(jié)筆者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鼓勵學生圍繞“presents”這一話題,抓住本課重點句型,小組合作討論自己或朋友在兒童節(jié)互相贈送的禮物,并制作成思維導圖。這樣的拓展活動是把對話文本活化為生活中的真實語言,將生活融入到學習任務中,為學生學習語言補充更多貼近生活的資源和內容,使學習英語的過程成為其體驗生活的過程,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生活情況。整個討論、繪制思維導圖都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這一過程既有個體的思維過程,又可以通過交流,發(fā)展學生對信息的篩選、甄別和歸納的能力以及繪制圖片的能力。
在交流、討論并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會將課文中所學內容與已有知識經驗聯系起來,每個成員都有話可說,體現了小組成員的主人翁意識。學生通過交流、討論加深了對課文結構和層次的理解認識,又能將已經獲得的語言知識和技能轉化成相關語言運用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復習了很多單詞,擴大了詞匯量,發(fā)展了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促使學生的思路由書中提供的一個“點”發(fā)散出去,努力擴展至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線”和“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圖9是對學生討論修正、提煉的結果。
三、結束語
布魯納說:“教學生任何科目,絕不是對學生心靈中灌輸些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fā)學生主動去求取知識與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的書櫥,而是教學生學習如何思維;教他學習如何像歷史學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樣,從求知過程中去組織屬于他自己的知識”(轉引自莫雷,2002)。應用思維導圖的語篇教學正是如此,它強調以學生已有的知識來內化新知識,不僅關注知識本身的結構與系統,更關注學習者自身的認知經驗和水平,不僅關注知識的內容,更關注于知識教與學的過程、方法、技能以及情感價值觀,不僅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有利于學生減負,更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整個英語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傊侵档脟L試的一種方法,可以有效促進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陳則航,王薔.小學英語課堂提問的現狀、原則與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9(11).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英)托尼·巴贊.思維導圖[M].李斯,譯.作家出版社,2000.
[4]王策三.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5]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語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注: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立項課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為C-c/2011/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