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多
摘要:語文這門學科自開設以來,其開設的意義以及教育目標就一直存有爭議。時至今日,教育學者終于意識到語文承擔著工具性和人文性這兩種教育目的。通俗地講,就是語文要教會學生識字、表達,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因此,當前的語文教學必須要滲透進美的教育。
關鍵詞:語文教學;美育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276-01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科的教育目標做了這樣的要求:“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p>
由此可見,作為語文老師必須將美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獲得美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從而完善自我,在品格方面得到升華。那么,教師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品味語言美:斟酌、賞析精彩的語言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在表達的時候可以做到既生動又優(yōu)美。小學語文教材所選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語言精品,不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有的講究韻律格式,表現(xiàn)出一種形式美;有的朗朗上口,洋溢出一種韻律美;有的濃墨重彩,描繪出一種景觀美;有的滿懷覺悟,歌頌出一種人文美……這些無一不蘊含著美的成分,無處不閃爍著美的光芒。總之,語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凝練生動的文學語言和熱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體現(xiàn)了所選藝術作品的美。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品味和欣賞,從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強美的享受。
二、感受意境美: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 ,讓學生深入體會優(yōu)美意境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的確如此,學生學習的力量源泉就是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興趣,而興趣又來源于寓教于樂。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精神愉悅,教師教學就要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對課文的欣賞實踐,教師要指點門徑,啟發(fā)和引導學生去揣摩語感,以景生情,從情聯(lián)想到境。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意境,制造氣氛,表情范讀,看圖描述,配樂朗誦等多種藝術手段,以景動情,使語文教學上升到一個更完美的境界。
就比如教學《荷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首先展示畫面,然后學生隨著輕柔的音樂來到“荷花池”邊。通過畫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動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所描寫的意境之中。
三、體悟情感美:引導、熏陶學生,讓他們領略到其中情感
大凡名篇佳作,無不包含著作者濃烈的情感。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借景抒情;因事緣情者有之,直抒胸臆者亦有之。因此,在教學中要力求準確地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把握住作者情感跳動的脈搏,并把作者創(chuàng)作時那種激奮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讓學生感受到課文中表現(xiàn)出的豐富優(yōu)美的情感,并產(chǎn)生共鳴,從而獲得啟迪和教益。
采用多種方式啟發(fā)體味,引導學生感情體驗,并進一步擴展情思,是培養(yǎng)審美理解力的好方法。正如葉圣陶先生曾說的:“最要緊的在多比較、多歸納、多描述、多體會,一字一句不放過,引導學生揣摩語感,體味感情?!贝蟾胖挥羞@樣,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四、領會形象美:通過言行揣摩,形象直觀地認識人物的形象
課文里面所刻畫的人物往往能夠深刻地影響學生,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從而產(chǎn)生蓬勃向上的熱情和追求正義的感情。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一篇篇課文給我們描寫了眾多的優(yōu)秀人物:有一心為民的孔繁森、大禹,有潛心科學研究的達爾文、愛因斯坦,有勤學苦練的梅蘭芳、懷素,還有深愛自己母親的陳毅、沉香……他們對事業(yè)、對科學、對真理、對人類之美孜孜不倦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無不體現(xiàn)在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好好揣摩他們的言行,并透過表面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運用判斷、比較等方法剖析他們的性格特征,尋找他們的思想根源,從而感知人物的形象與心靈。
綜上所述,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美育滲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課文當中所包含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以及形象美。當然,教師要做到寓教于樂,在這個過程當中要始終讓學生感到是在快樂當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