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秀
摘 要:辨析病句是中高考語文試題中的常規(guī)題,考生應對辨析病句題,首先要考慮考綱所列舉的六種常見類型;其次要掌握識別病句的方法:品味語感,判斷語義是否暢通、句意是否符合邏輯;找到句子主干,判斷主謂賓是否完整、句子成分間搭配是否恰當;理清句子枝葉,判斷定語和狀語語序是否合理,修飾語是否準確;梳理結構,判斷句子結構是否雜糅;援詞析理,探究病因。下面筆者根據教學實踐,結合高考試題,為考生辨析病句總結了“十注意”。
關鍵詞:辨析;病句;短語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5-074-02
一、當聯(lián)合短語充當句子成分時,考生應注意聯(lián)合短語中的某個詞語與后面或前面短語是否搭配
例1、來這里聚會的無論男女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開朗的性格、樂觀的情緒及堅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2006全國卷II第三小題)
題中介詞“被”后面的“清晰的思路、開朗的性格、樂觀的情緒及堅定的信心”是聯(lián)合短語,其中“性格”“情緒”“信心”可以感染別人,但不能說“思路”感染別人,“思路”只能引導或啟發(fā)別人,因此原句犯了搭配不當的錯誤。
例2、漫步桃園,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樹樹的桃林讓人流連忘返;中餐后還可以自費采摘,那柔軟多汁的大桃更讓你大快朵頤(2006年北京卷第五小題)
題中“一排排、一行行、一樹樹”組成的聯(lián)合短語來修飾中心詞“桃林”。我們知道“桃林”是成片的,用“一排排”、“一行行”來修飾是不錯的,而用“一樹樹”來修飾就不行了,因為既然是“林”就不能用“樹”來限制。
二、當句中出現(xiàn)兩面詞時,考生應注意是否亂用了兩面詞
例3、天安門廣場等七個紅色旅游景點是否收門票的問題,國家旅游局發(fā)言人已在記者招待會上予以否認。(2006年全國卷I第三小題C項)
題中出現(xiàn)了兩面詞“是否收門票”包括了“收”和“不收”兩層意思,后面卻予以否認,到底是否認了“收”還是否認了“不收”呢?根據句意推測,應該是否認了“收門票”,原句犯了不合邏輯的錯誤,刪掉原句“是否”句意就明確了。
例4、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有沒有希望,關鍵在于既要堅定地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廣泛的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文化。(2006年四川卷第四小題A項)
題中前半句出現(xiàn)了兩面詞“有沒有”,而后半句“關鍵在于既要堅定地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要廣泛的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文化”。只回答了“有希望”卻忽視了“沒有希望”的那一面,就造成了兩面對一面的錯誤,因此刪去“有沒有”這對兩面詞,句意就明確了。
三、當句中出現(xiàn)介詞時,考生應注意介詞是否誤用,特別是句首有介詞時,考生應注意句子是否缺主語
例5、隨著通訊日漸發(fā)達,手機幾乎成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關于手機質量的投訴也越來越多。(2006年浙江卷第五小題B項)
題中出現(xiàn)了介詞“關于”,“關于”表示涉及的事物,“關于……”構成介詞短語作狀語時,只能用在主語前,而本句“關于……”不屬于句首狀語,因此,原句犯了亂用“介詞”的錯誤,我們只要把“關于”改成介詞“對”就行了。
例6、由于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提高和普及,為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多媒體教學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006年江西卷第五小題A項)
本題句首出現(xiàn)了介詞“由于”,導致了全句缺少主語,我們只要去掉“由于”,主語“提高和普及”也就顯現(xiàn)出來了。這種病句比較典型,請考生要特別注意句首的介詞是否把主語掩蓋,還有本題的“提高和普及”的語序也不對應該是先“普及”后“提高”。
四、當句中出現(xiàn)否定詞時,考生應注意原句字面意思于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否一致。
例7、很多人利用長假旅游,怎樣避免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有關部門對此作了相關提示。(2006年江蘇卷第四小題D項)
題中出現(xiàn)了“避免”和“不”這兩個否定詞,按原句“怎樣避免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字面的意思:合法權益應該受到侵害,這顯然與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相悖。造成錯誤的原因誤用雙重否定,導致了句意相反,原句去掉后一個否定詞“不”后,就符合作者表達的意思了,原句可改為“怎樣避免合法權益受侵害”。
五、當句中出現(xiàn)關聯(lián)詞時,考生應注意關聯(lián)詞的位置是否正確或關聯(lián)詞搭配是否合理
例8、由于技術水平太低,這些產品質量不是比沿海地區(qū)的同類產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地區(qū)的高。(2004年北京卷第五小題C項)
題中出現(xiàn)了關聯(lián)詞“不是”、“就是”,語意上沒有錯誤,錯在了關聯(lián)詞的位置?!安皇恰睉旁凇斑@些產品”的后面,因為前分句的主語如果是“質量”,顯然后一分句的主語是“成本”兩個分句不是一個主語,那么“關聯(lián)詞”應放在“這些產品”前面??墒亲屑毞治鼍渥咏Y構,前后分句又是同一個主語,那就是“這些產品”,因此,“不是”應放在“這些產品”后面、“質量”前。關聯(lián)詞的位置是這樣的:如果前后兩個分句是同一個主語,那么配對使用的第一個關聯(lián)詞在前分句主語的后面,第二個關聯(lián)詞在后分句的句首;如果前后兩個分句主語不同,那么配對使用的關聯(lián)詞,各自位于每個分句的主語之前。
例9、人們認為,團隊有效性的關鍵因素不只是個體貢獻的簡單相加,而是能使隊員團結一致、互相配合的團隊協(xié)作技能。(2006年湖南卷第四小題B項)
題中關聯(lián)詞“不只”與“而是”搭配不當,一般說來,“不只”與“而且(還、又)”,搭配表示遞進關系;“而是”與“不是”搭配,構成“不是……,而是……”的格式,表示并列關系。根據原句意思,前后分句構成遞進關系,因此,原句關聯(lián)詞語“而是”換成“而且是”就可以了。
六、當句中出現(xiàn)判斷動詞“是”時,考生應注意主語與賓語是否搭配
例10、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遠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奏效的。
此句是由兩個分局構成的復句。后分句“它遠不是一兩句話就能奏效的”沒有語病,前分句“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判斷動詞“是”,我們找出句子主干——“問題是過程”句子的毛病就顯而易見了。“問題”不能“是過程”,主語和賓語不搭配,,把原句的問題刪除改為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句子就順暢了。
七、當句中出現(xiàn)代詞時,考生應注意指代對象是否明確
例11、今天老師又在班會上表揚了自己,但是我覺得還需要繼續(xù)努力(2005年全國卷II第4小題B項)
題中出現(xiàn)了人稱代詞“自己”,令人費解?!白约骸比绻侵复袄蠋煛?,那不就成了“老師”自己表揚自己,這不合乎常理;如果指代后分句的“我”,“自己”又在前分句做謂語“表揚”的賓語,而主語又是“老師”,解釋不通。因此,“自己”指代不明,應把原句“自己”改為“我”。這樣前后兩個分句的“我”保持了指代對象的一致性。
八、當句中出現(xiàn)約數詞時,考生應注意語意是否明確
例12、與空中航路相對應,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間隔300公里左右就設有一處雷達、通訊導航和眾多空管中心等設備,為“天路”上的飛行提供服務。(2005年湖北卷第4小題D項)
原句,“平均間隔300公里左右”的“左右”用錯了,從而造成語意不明。因為“平均”數是確定的,也就是說,平均數值是一個準確數,不可能是約數,“左右”是一個約數詞,與“平均”矛盾,所以應刪去“左右”
例13、國產轎車的價格低,適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貝貝”市場統(tǒng)一售價才6.08萬元,“英格爾”是6.88萬元,新款“桑塔納”也不過十幾萬元左右。(2006年重慶卷第5小題D項)
原句“也不過十幾萬元左右”,“十幾萬元”就是約數,再加上“左右”這個“約數”就造成前后語意重復,應刪去“左右”,語句就簡潔了。當然原句的主語也不明確,應刪去“國產轎車后的“的”字,主語就明確了。
九、當句中出現(xiàn)數量詞時,考生應注意語序是否恰當
例14、如果把天津建衛(wèi)600年比作一部恢弘的史詩,那么三岔河口就是這部史詩的主旋律和最激昂的篇章。(2006天津卷第4小題)
題中“天津建衛(wèi)600年”的數量詞“600年”,就造成了語序不當的毛病,應改為“建衛(wèi)600年的天津”,這樣才能與史詩相契合。
例15、美國2003年調整了簽證政策,規(guī)定申請留學簽證的申請時間要在所申請學校開學前三個月到兩個星期內進行。(2006年甘肅卷第六小題B項)
題中“三個月到兩個星期內”的數量詞的語序顛倒了,計算時間應該是從短時到長時,可改為“兩個星期到三個月內”。當然,這個句子還有個毛病是“句式雜糅”,應去掉句尾的“進行”。
十、當句中出現(xiàn)表示倍數的詞時,考生應注意語意表達是否準確
例16、工廠實行了生產責任制以后,效率有了顯著的提高,每月廢品由原先一千多只下降到一百多只,廢品率下降了九倍。(2006年廣東卷第四小題B項)
題中九倍用錯了。一般說來,增加用倍數表示,下降用分數表示,原句可改為“廢品率下降了十分之九”。
以上對試題中的辨析病句題進行了例析,為考生歸納了十種辨析方法,請考生根據文中提供的方法,對考題中的此類題,一一分析歸類,這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