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楊
長江 母親河孕育中國繁榮
長江源于青海省西南邊境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經(jīng)當曲后稱通天河;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稱金沙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揚州以下舊稱揚子江。是僅次于非洲尼羅河與南美洲亞馬遜河的世界第三長河,中國第一大河。干流全長6300公里,流域總面積180余萬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約9600余億立方米。以干流長度和入海水量論,長江均居世界第三位。與“黃河”一起被稱為中國的母親河。
一條大河孕育無數(shù)生靈,長江之上,無數(shù)城市在沿岸展開,創(chuàng)造出別具特色的城市風貌,成都、重慶、武漢、南京、上海等,都是長江對人民的絕佳饋贈。試想“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币约啊肮路h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壯闊之景,即可讓人深切感受到長江的的浩瀚無垠,頓生淚意。這條母親河用它的激情與澎湃劃過中國大地,粗美的線條中流淌著最柔情的愛戀。
長江之上,城市應運而生,長江孕育城市,卻隨著城市的不斷發(fā)展成為了城市的交通障礙。為了跨越障礙,橋梁就成為了跨越長江的主要建筑。他們佇立于城市之間,高山之中,把遙遠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
長江于橋梁,一個是自然的饋贈,一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一個有著細水長流的柔情,一個有著鋼鐵的堅韌。而這兩個風格迥異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卻成了一道絕佳的風景線。在長江之上,橋梁數(shù)不勝數(shù),長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水急灘多;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間為中游,曲流發(fā)達,多湖泊(鄱陽、洞庭兩湖最大);湖口以下為下游,江寬,江口有沖積而成的崇明島。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上海至宜賓江段,長江上共有85座大橋(含長江隧道)。而其中,重慶作為橋都,穩(wěn)穩(wěn)地占據(jù)了32座跨江橋梁,其次是湖北境內,有22座跨江大橋。
萬里長江第一隧:上海長江隧橋
上海長江隧橋,又稱崇明越江通道、滬崇通道工程,是上海長江大橋和上海長江隧道的統(tǒng)稱。長江隧橋的建設并不是開創(chuàng)先鋒,但卻經(jīng)歷了長久的等待。建設崇明越江通道的設想1981正式提出,通過長達5年的討論,1986年2月,崇明越江隧道工程項目建議書終獲國務院批準立項。1987年8月中旬,崇明越江通道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在8月中旬正式獲國務院發(fā)改委批準。2004年12月28日,上海長江隧橋東線工程正式奠基啟動??偼顿Y123億元。2009年10月31日晚上18:00正式通車。28年的時間,漫長而值得期待,成就了長江隧橋多個世界第一的輝煌。
上海長江大橋全長10.27公里,起自長興島東北岸,跨越東北港水域,于崇明島奚家港處登陸,接崇明陳海公路立交。橋梁主通航孔和輔通航孔采用斜拉橋形式,斜拉橋主跨670米。隧道盾構直徑為15.2米,是世界上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
鑒于長江上游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長江綜合開發(fā)利用,加之海洋環(huán)境氣候的變化,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考慮這種不利的水文條件對河床的沖刷、對橋梁結構的沖擊以及對工程施工帶來的困難,同時還必須考慮橋梁建設完成后結構對長江口水文的影響。
橋梁結構形式的多樣化和施工方案的多樣化給工程建設帶來很大困難;為了滿足軌道交通的運行要求,長江隧橋在工程建設上嚴格控制了基礎的沉降、梁部結構的變形等,最終完成。
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武漢市內,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我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公路兩橋。
武漢三鎮(zhèn)位居中國腹地、長江中游,漢水由此匯入長江,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曾被孫中山譽為“內聯(lián)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時期,武昌為湖北省會,漢口為商埠,漢陽也發(fā)展了一定的工業(yè)基礎。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而粵漢鐵路也在修建當中,建橋跨越長江、漢水連接京漢、粵漢兩路就成了當下的重點項目。武漢長江大橋于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lián)政府的幫助,蘇聯(lián)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前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在此寫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表達了對武漢長江大橋的由衷贊美。大橋的通車形成了完整的京廣線,是中國南北交通的要津和命脈,同時也是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武漢長江大橋還曾出現(xiàn)于第三套人民幣貳角券背面,體現(xiàn)著武漢長江大橋在中國近代歷史文化及橋梁史上的重要意義。
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約20米,為4車道。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終年巨輪航行無阻。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
神龍之首:四川宜賓長江大橋
宜賓長江大橋,也稱菜園沱長江大橋,坐落于岷江、金沙江兩江匯合口下游,南接菜園沱,北連鑼鍋沱,是連接宜賓下江北與南岸開發(fā)區(qū)的重要通道,也是宜賓市規(guī)劃城市環(huán)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宜賓長江大橋是“萬里長江第一橋”。作為神龍之首,宜賓長江大橋擁有巨大的抗洪能力,北橋塔塔高172米,南橋塔塔高159米,總重量約2100噸。南北兩塔共使用了148根鋼索,形成兩個美麗的扇面,將主橋拉起懸掛于長江通航水位上58米處,橋下通行船只即使在洪水期也能保持了38米的高程,即使三百年一遇的洪水,大橋也能完好挺住。
2008年4月7日,宜賓長江大橋正式通車。這也是四川省道206和省道307的過江通道。它不僅是省道宜瀘公路上的特大型橋梁,也是宜賓市內環(huán)線跨越長江的通道,對該市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大橋通車后,結束了繞行北岷江大橋和南門橋的困擾,節(jié)約十幾公里彎路。此外,觀斗山隧道連通后大橋將內宜高速的部分車流進行了分流,大大緩解了市區(qū)交通擁堵現(xiàn)象,實現(xiàn)南北直通。
從上海的長江隧橋到四川宜賓的宜賓長江大橋,一座座雄偉壯闊的橋梁各具形態(tài),各有所長,他們縮短了高山與湖海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人們的生活,他們像長江的骨骼一樣支撐在河流之上,也寓意著中國的生命力永遠強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