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滸傳》田虎王慶故事與《平妖傳》關(guān)系考論
·林嵩·
“插增本”王慶故事中存在的人物性格不鮮明甚至前后不一、情節(jié)始末交代不完整等問題,實際上是早期白話小說的通??;由此可以反映出“插增本”王慶故事之古拙。與后出的“袁楊本”相比,“插增本”與其謂之“簡”,不若謂之“拙”。梳理田、王故事從“拙本”到“通行本”的演變過程,有助于我們深入了解早期長篇白話小說的成書經(jīng)歷與共性特征。
《水滸傳》 《平妖傳》 簡本 插增本 袁楊本
《水滸傳》中的征田虎、王慶故事,目前主要有兩大系統(tǒng),即屬于“簡本”序列的“插增本”系統(tǒng)①(余象斗雙峰堂的“評林本”亦可歸入此系統(tǒng))與屬于“繁本”序列的“袁楊本”系統(tǒng);二者中以“插增本”時代為早,“袁楊本”的田、王故事則是在“插增本”基礎(chǔ)上大幅改寫后的產(chǎn)物,這已是學界的共識。
由于《水滸傳》與《平妖傳》的題材與時代大體相近,胡適、羅爾綱、呂乃巖、侯會等學者先后就此二書做過一些比較性的研究②;在研究方法的層面上,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們認為,“插增本”的田、王故事與“袁楊本”田、王故事之間的關(guān)系,大體上可與《三遂平妖傳》與《新平妖傳》之間的關(guān)系相當。在進行比較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又特別注意到,由馮夢龍增補的《新平妖傳》中的部分情節(jié)與文字,和“袁楊本”《水滸傳》中的田虎、王慶故事存在著不少相似或雷同的地方。這里先就我們目前所見的比較典型的幾處,表列于下:
《水滸全傳》(袁楊本)《新平妖傳》(墨憨齋本)(1)當下地文星蕭讓對眾頭領(lǐng)說道:“這雪有數(shù)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兒,二片的是鵝毛,三片的是攢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喚做梅花,六片喚做六出。這雪本是陰氣凝結(jié),所以六出應(yīng)著陰數(shù)。到立春以后,都是梅花雜片,更無六出了。(1)一片的是蜂兒,二片的是鵝毛,三片的是攢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喚做梅花,六片喚做六出。這雪本是陰氣凝結(jié),所以六出應(yīng)著陰數(shù)。到立春以后,都是梅花雜片,更無六出了。(2)喬道清又捏決念咒,把手望北一招,喝聲道:“疾!”只見北軍寨后五龍山凹里,忽的一片黑云飛起,云中現(xiàn)出一條黑龍,張鱗鼓鬣,飛向前來。公孫勝呵呵大笑,把手也望五龍山一招,只見五龍山凹里,如飛電般掣出一條黃龍,半云半霧,迎住黑龍,空中相斗。喬道清又叫:“青龍快來!”只見山頂上才飛出一條青龍,隨后又有白龍飛出,趕上前迎住。兩軍看得目瞪口呆。喬道清仗劍大叫:“赤龍快出來幫助!”須臾,山凹里又騰出一條赤龍,飛舞前來。五條龍向空中亂舞,正按著金木水火土五行,互生互克,攪做一團,狂風大起。兩陣里捧旗的軍士,被風卷動,一連顛翻了數(shù)十個。(2)張鸞大怒,抖擻精神,口中念念有詞,舉手向北方一招,大呼:“黑龍快來!”那瘸子聽得,便在壇上黃龍的頭上打?qū)⒁幌?。只見先前飛去行雨的那條黑龍半云平霧飛向壇來,這里黃龍鼓鬣張鱗,就地騰起,迎住黑龍,在空中相斗。自古道土能克水,黑龍敵不過黃龍。張鸞又叫:“青龍快去相助!”瘸子又把白龍一掌。那青龍才飛起去,白龍又去迎住。惱得張鸞咬牙切齒,急喚赤龍幫助。五條龍向空中亂舞,正按著金木水火土五行,互生互克,攪做一團??耧L大起,布幔架子都吹倒了。(3)席間公孫勝對喬道清說:“足下這法,上等不比諸佛菩薩累劫修來,證入虛空三昧,自在神通;中等不比蓬萊三十六洞真仙,準幾十年抽添水火,換髓移筋,方得超形度世,游戲造化;你不過憑著符咒,襲取一時,盜竊天地之精英,假借鬼神之運用。在佛家謂之金剛禪邪法,在仙家謂之幻術(shù)?!?3)原來這白云洞法,上等不比諸佛菩薩累劫修來,證入虛空三昧,自在神通;中等不比蓬萊三十六洞真仙,費幾十年抽添水火,換髓移筋,方得超形度世,游戲造化;他不過憑著符咒,襲取一時,盜竊天地之精英,假借鬼神之運用。在佛家謂之金剛禪邪法,在仙家謂之幻術(shù)。
需要說明的是,《水滸傳》與《平妖傳》中還有許多重出的詩贊;考慮到說書人所用的詩贊往往有固定的“套路”,相互間因襲借鑒十分常見,因此我們沒有把詩贊作為重點考察的對象。這里舉的四個例子,都不是特別常見的“套路”,但它們在具體的文字鋪敘方面有明顯的雷同。
造成雷同的原因,無非有兩種可能,其一是二者之間有直接的因襲關(guān)系,其二是二者同繼承自更早的文字材料。第二種可能性并非完全不存在,如墨憨主人所評的《石點頭》卷十三《唐玄宗恩賜纊衣緣》中亦有“一片蜂兒,二片蛾兒,三是攢三,四是聚四,五是梅花,六是六出”的說法③。但從總體上看,兩書有多處文字雷同,而這些雷同又都源自更早的文字材料——要注意,這些“更早的文字材料”并不出自同一種書,而是分散在多種書中——從概率上說,第二種可能性要遠遠小于第一種可能性?!堕她S漫錄》曾云:
吳士人袁無涯、馮猶龍等酷嗜李氏(引者按:指李卓吾)之學,奉為蓍蔡,見而愛之,相與校對再三,刪削訛繆,附以余所示《雜志》、《遺事》(引者按:指《癸辛雜志》、《宣和遺事》),精書妙刻,費凡不貲,開卷瑯然,心目沁爽,即此刻也。④
傅承洲從這則材料出發(fā),詳細考察了馮夢龍與袁無涯、楊定見等人的交游情況及其文學思想上的相通之處,認為造成這些雷同現(xiàn)象的原因是馮夢龍參與了“袁楊本”的整理與改編⑤。
當然,僅憑一則筆記的記載與文學思想的近似,以及幾處文字上的雷同,就斷定“袁楊本”《水滸》中有馮夢龍的手筆,顯得證據(jù)單薄了一些。目前我們已知的《新平妖傳》的最早刊本是明泰昌元年(1620)的“天許齋本”(今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從時間上看,《新平妖傳》應(yīng)較《水滸》晚出。馮夢龍增補《新平妖傳》的特色之一是從歷代的筆記、方志、類書及同類作品中汲取了大量的素材,許多看似平常的文字,實則均有材料上的依傍⑥。因此倒很有可能是馮夢龍在增補《新平妖傳》的過程中,借鑒了“袁楊本”田、王部分的某些文字。
無論如何,從上表所示的情況看來,特別是再結(jié)合馮夢龍與袁無涯等人的交游來考慮,《新平妖傳》與“袁楊本”田、王故事中的部分文字存在著一定的因襲關(guān)系,這是可以確定的。而從深層次上說,馮夢龍增補《新平妖傳》的手法與“袁楊本”改造舊有“插增本”系統(tǒng)田、王故事的方法,也有很多共通之處。
首先是二者都在改編過程中明確了作品的主題與立場。早期白話小說中的“英雄好漢”,多是一些智謀出眾、手段高強的人物,至于其行為是否合乎社會道德、有無合法性,則不為敘事者所關(guān)注。《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里的趙正攪鬧了東京城的治安,可敘述者卻津津樂道于他殺人越貨的本事?!端疂G傳》里的時遷也是一個神偷,但其偷盜的對象并不僅限于惡霸土豪,很難說他的一切行為都能符合“替天行道”的梁山準則?!段饔斡洝防锏膶O悟空官封“弼馬溫”,不僅屈才而且?guī)в幸欢ǖ奈耆栊?,他第一次反出天宮是有道理的??墒撬蛔馂椤褒R天大圣”之后,已經(jīng)受到了禮遇,僅僅因為沒有受邀參加蟠桃會而再次造反,其理由并不冠冕堂皇;特別是在這過程中他還欺騙了老實的赤腳大仙,又盜取了太上老君的仙丹,這兩位仙家完全是被無辜殃及的。正如林庚所說,孫悟空鬧天宮、趙正鬧東京,都沒有什么“政治上的目的和結(jié)果”,而敘述者卻以艷羨甚至是贊賞的眼光來描述他們“神偷的伎倆和靈巧善變的手段”⑦??梢姡狈Α八枷胄浴被蛘哒f“政治性”不強、立場不明確,可以說是早期白話小說的特征之一。
這一現(xiàn)象同樣也表現(xiàn)在“插增本”田、王故事與二十回本的《三遂平妖傳》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作為被鎮(zhèn)壓的一方,“插增本”系統(tǒng)中的田、王和《三遂平妖傳》中的王則,都顯得不夠“壞”。田虎陣營中的主將們與梁山好漢經(jīng)歷相似,這自不必言。王慶的軍師李杰甚至還曾傳下這樣的軍令:“第一不許殺人放火,第二不許小嘍啰奪人妻女。第三不許胡亂打劫客商。違者依軍法治?!雹噙@簡直是又一伙梁山好漢。《三遂平妖傳》中的王則、胡永兒等也都有他們正義的一面,圣姑姑更是沒有什么特別昭彰的惡行。到了“袁楊本”與《新平妖傳》中,這些內(nèi)容有的被刪去,有的盡管還保存下來,但做了淡化的處理;同時為了突出官軍鎮(zhèn)壓起義的正義性,新的本子增加了對田虎、王慶、王則等人稱王之后荒淫無恥生活的描寫,特別是逼死烈女、戕害百姓等罪狀被強調(diào)了出來。
其次是隨著主題與立場的明確,“袁楊本”與《新平妖傳》在人物塑造方面,開始注意到了性格與形象的一致性問題。馬幼垣指出“插增本”系統(tǒng)的王慶故事存在“重要人物欠照料”、“新王慶忘恩的性格”、“人物性格和形象不符”、“情節(jié)時間觀念大亂”等四大破綻,認為這是因為“插增本”的作者沒有認真閱讀講述王慶反叛前經(jīng)歷的幾回書,“以致弄出好一堆明顯錯誤和不銜接的地方來”,并由此認定“插增本”的王慶是個“假王慶”⑨。這四大破綻的核心實即“插增本”中存在著人物形象與性格前后不一致的問題;但此類問題其實是早期白話小說的通病,而非“插增本”王慶故事所獨有。例如《三遂平妖傳》中的胡永兒,原本是一個善良賢慧的女子。她在私走鄭州的途中偶遇客商卜吉。卜吉好心用車載她,可她卻故意抵賴川資,并用法術(shù)誘使卜吉下井,平白使一個誠實的商販吃上官司,乃至被逼上絕路。這一情節(jié)可以說完全不符合胡永兒形象與性格發(fā)展的邏輯。這類情節(jié)到了袁無涯與馮夢龍等人的手里,盡管囿于舊有的故事格局,無法放開手腳做徹底修改;但袁無涯等人無疑已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因此“袁楊本”中的王慶成了好酒貪花之徒,《新平妖傳》中的胡永兒則成了狐妖轉(zhuǎn)世。
其三是在整理、增補舊本的過程中,“袁楊本”與《新平妖傳》采取了一些很近似的手法。如通過夢兆和讖語來勾連重要的關(guān)目。又如在人物設(shè)置方面注意刪繁就簡,例如《三遂平妖傳》中的包拯在為如何捉拿彈僧而無計可施時,有一個道人前來獻計。這個道人無名無姓,又來得不明不白;《新平妖傳》中便把這個道人去掉,把獻計的人改為冉貴?!安逶霰尽崩锒舅罏趵囊彩且粋€無名無姓的“醫(yī)士”,這么重要的事情交由一個來歷不明的醫(yī)士來完成,確實不合情理;因此“袁楊本”便把無名醫(yī)士改為梁山神醫(yī)安道全?!度炱窖齻鳌分杏幸晃蛔筘┫鄥雾樤诨实勖媲氨Ee了文彥博,呂順這個人物和包拯有一些類似,并且只在書里出現(xiàn)一次;于是在《新平妖傳》中呂順的事跡就合并到包拯的身上。“插增本”中王慶有兩個對頭,一個叫龐元,一個叫黃達,這兩個人也有許多重合的地方,不論是性格還是事跡都很相似;于是“袁楊本”也把黃達的事跡合并到了龐元的身上。
最后是“袁楊本”與《新平妖傳》對于舊作均從主題、文字、人物、情節(jié)等各方面做了全面的潤色與提升。在所有這些整理工作中,比較明顯的是對詩詞贊語的增潤;而改動幅度最大的則要屬對軍事活動與戰(zhàn)爭場面的敘寫?!安逶霰尽敝械奶?、王部分,最大的弱項就是征王慶部分的作者幾乎不會寫戰(zhàn)爭與打斗的場面。《三遂平妖傳》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度炱窖齻鳌返拈L處在于對人情世態(tài)的細致描摹,而真正涉及“平妖”的內(nèi)容,也就是鎮(zhèn)壓貝州起義的部分,只有短短的五回。而其中第十六回《王則領(lǐng)眾貝州造反,永兒率兵擄掠州縣》的篇幅更比其它各回出奇地少,只有千字左右?;啬可系摹坝纼郝时鴵锫涌ひ亍甭鋵嵉轿闹兄挥小昂纼侯I(lǐng)妖兵擄掠郡邑鄉(xiāng)村;招降人馬,多得錢糧,變得勢力大了”⑩這寥寥的幾筆,和其他各回中鋪敘有致的文字相比,有明顯的差距。我個人認為,造成此種差異的一大原因在于大型的軍事斗爭比較難寫,它要求作者通軍事、知兵法、曉計謀,而一般的書會先生不一定有這方面的知識儲備。袁無涯和馮夢龍是一流的通俗文學家,正是由于他們的加入,才有了“計鴆鄢梨”、“水灌太原城”以及“三敗劉彥威”等精彩的斗智與爭戰(zhàn)情節(jié)。
這里我想順帶談一談研究田、王故事的學者們普遍關(guān)注的一個問題,即“簡本”、“繁本”究竟孰先孰后的問題。以聶紺弩為代表的一些前輩學者認為“繁本”是由“簡本”加工來的,其理論依據(jù)是早期白話長篇小說的完成過程“是一個文字技術(shù)逐漸精細,故事情節(jié)逐漸合理,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逐漸提高的過程”。從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來講,當然應(yīng)該是“后出者轉(zhuǎn)精”,《水滸》故事的發(fā)展也不能例外,類似《宣和遺事》這樣的作品,便可以看成是一種草創(chuàng)時期的文字。但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簡本”,經(jīng)過文字與版本上分析,多數(shù)學者更傾向認為它們是晚出的刪削本。馬幼垣指出:這些“充塞不合邏輯、違背文理、漠視文法句子的本子是寫不出來的,而只可能是胡刪一頓的產(chǎn)品”,“原存的繁本以容與堂本最為純正完整,以之和插增本相較,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兩種插增本據(jù)以各自發(fā)展的原始簡本即使不正是從容與堂本刪出來的,那刪削所依的本子也必定和容與堂本十分接近”。
針對這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歐陽健還曾提出一種折中的看法,即“簡本”與“繁本”之間存在著“相互遞嬗”的發(fā)展過程。歐陽健把這種遞嬗過程概括為:從“有田、王而無遼國”之簡本發(fā)展為“去田、王而加遼國”之繁本——由“有遼國而無田、王”之繁本刪節(jié)為“有遼國而無田、王”之簡本——出現(xiàn)“插增舊本田、王部分”之簡本這三大階段。不難看出,田、王故事的有無,構(gòu)成了這一系列遞嬗過程的關(guān)鍵節(jié)點。不過,應(yīng)該指出的是,“有田、王而無遼國之簡本”與“有遼國而無田、王之簡本”,這二者只是歐陽健根據(jù)一些序跋的記載所“構(gòu)擬”出的環(huán)節(jié)。這兩種類型的本子,事實上目前我們都還沒有看到過(除“金圣嘆本”外,各本《水滸》均有“征遼”情節(jié);而現(xiàn)存“簡本”又均為“文簡事繁”本,即帶有征田、王的情節(jié))。
田、王故事對于探討“繁簡先后”而言,無疑是一個關(guān)鍵而又特殊的問題,應(yīng)該作為獨立的單元來加以考察——因為“繁本”《水滸》中并沒這一部分的情節(jié),田、王故事只存在于“簡本”的系統(tǒng)中(“袁楊本”是在“繁本”的基礎(chǔ)上,綴上了重新改寫的田虎、王慶情節(jié),是一種“繁簡綜合本”)?!安逶霰尽敝械奶?、王故事是否也曾有過“繁本”的基礎(chǔ)?或者簡單地說,田、王故事到底是“刪出來”的,還是“寫出來”的呢?
我們平時常說的“簡本”,是一個容易造成誤解的名詞?!昂啞钡某梢蚩梢杂袃煞N:其一是因為尚處草創(chuàng),文字未經(jīng)潤色,這種“簡”的實質(zhì)是“拙”;其二是為了縮減篇幅而做過刪削,這種“簡”的實質(zhì)是“節(jié)”。我個人傾向認為,現(xiàn)存的“簡本”《水滸傳》,就其主體部分而言,是一種“節(jié)縮本”,是從“繁本”刪削而來的;但其“插增”的田、王部分,與其謂之曰“簡”,則毋寧謂之為“拙”。誠然,“插增本”的田、王故事中詩贊比較少,鋪敘描寫的文字也不甚出彩;但結(jié)合《三遂平妖傳》來分析(特別是前文提到的其第十六回),這種“疏能走馬”的敘事以及簡略拙劣的文字表達,未必就是“刪出來”的,也可能是“寫出來”的,只是由于原作者不太會寫,所以沒有寫好罷了。
因此,為區(qū)別于后來的“袁楊本”,并較明確標示“插增本”田、王故事的歷史地位,我們不妨把“插增本”系統(tǒng)的田、王故事稱為“拙本”的田、王?!白颈尽敝凇霸瑮畋尽?,大體上相當于《三遂平妖傳》之于《新平妖傳》。這種“拙本”是作品在成書過程中未獲充分發(fā)展的較原始形態(tài)?!白颈尽惫适轮衅毡榇嬖谥黝}與立場不明晰、人物性格不鮮明甚至前后不一、情節(jié)始末交代不完整、細節(jié)自相矛盾等問題;這些問題實際上也構(gòu)成了早期白話小說的共性問題。
應(yīng)該承認,后出的“袁楊本”在文學性方面較“拙本”有質(zhì)的提高。比起“插增本”中的田、王情節(jié)來,“袁楊本”中的田虎、王慶故事至少可與征遼、征方臘等情節(jié)比肩連貫,而不至令人有難以卒讀之感。雖然其藝術(shù)水平難望前七十回之項背,但畢竟讀者認可了田、王故事是《水滸》情節(jié)的一部分。“袁楊本”能夠有此成績,主要還是因為有了像袁無涯、馮夢龍這樣一批熟悉通俗文學,并有高度文化修養(yǎng)的人參與了整理與再創(chuàng)作的活動。這也標志著在晚明時期,伴隨著“奇書文體”的產(chǎn)生,中國古代長篇白話小說的創(chuàng)作已臻于成熟,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著述規(guī)范與藝術(shù)手法。而梳理從“插增本”到“袁楊本”的田、王故事,對我們深入了解早期長篇白話小說流傳、演變、定型的成書過程也有一定的“標本”意義。
注:
① 對田虎、王慶故事的研究,近二三十年來,以馬幼垣氏用力最多。馬氏用二十多年的時間,分別在法國國家圖書館(巴黎)、牛津大學圖書館、丹麥皇家圖書館(哥本哈根)、梵蒂岡教廷圖書館、德國斯圖加特邦立瓦敦堡圖書館、德國德萊斯頓邦立薩克森圖書館等處,發(fā)現(xiàn)了數(shù)種以往鮮為人知的簡本《水滸傳》的殘卷(或殘葉),馬氏將這些“簡本”《水滸傳》定名為“插增本”。本文所指的“插增本”即沿用了馬幼垣的命名。詳馬幼垣《現(xiàn)存最早的簡本〈水滸傳〉——插增本的發(fā)現(xiàn)及其概況》(《水滸論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51—89頁)。
② 詳胡適《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傳序〉》(《中國章回小說考證》,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3—107頁);羅爾綱《從羅貫中〈三遂平妖傳〉看〈水滸傳〉著者和原本問題》、《關(guān)于用羅貫中〈三遂平妖傳〉對勘〈水滸傳〉著者和原本的問題》(《〈水滸傳〉原本與著者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110頁);呂乃巖《試說羅貫中續(xù)〈水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第66—74頁);侯會《〈水滸〉源流新證》(華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頁)。
③ [明]天然癡叟著、墨憨主人評《石點頭》,明金閶葉敬池刊本。
④ [明]許自昌《樗齋漫録》卷六,《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65子部雜家類(影明萬歷刻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304頁。
⑤ 傅承洲《馮夢龍與〈忠義水滸全傳〉》,《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1期,第75—88頁。按:本文表格中所列的第四個例子,即由傅文首先舉出。
⑥ 胡萬川《〈平妖傳〉研究》一書(華正書局1984年版)的第二篇《〈平妖傳〉本事源流考》對《新平妖傳》的材料來源有詳細的考論,可參看。
⑦ 林庚《西游記漫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15—16頁。
⑧ 《水滸志傳評林》,《古本小說叢刊》第十二輯,中華書局1991年版(影明萬歷二十二年雙峰堂余象斗刊本),第3冊第1047頁。
⑨ 馬幼垣《真假王慶——兼論〈水滸傳〉田虎王慶故事的來歷》,《水滸二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361—363頁。
⑩ 羅貫中著、張榮起整理《三遂平妖傳》,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頁。
責任編輯:王思豪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