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珠
一、實踐操作,激活思維
在教學實踐中,計算教學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抽象,不容易掌握。有相當多的教師認為計算教學枯燥乏味,很少有教師在公開課、競賽課上講授計算內容。其實,計算教學同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這樣才能達到算得準、算得快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蘊含在知識本身之中的,我們必須挖掘教材的魅力,用教學內容去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踐證明,知識本身的魅力比分數(shù)和考試的刺激更吸引人,是推動學生努力學習更持久、更深刻的強大動力。
例如:教學“有余數(shù)的除法”
活動一:用10根小棒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學生們紛紛動手操作,每個學生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有的5根為一份擺出兩個正五邊形,有的擺出兩個小杯子。課堂氣氛非?;钴S,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
活動二:用10根小棒擺三角形、正方形。學生動手后發(fā)現(xiàn)10根小棒可以擺三個三角形還剩一個小棒;擺正方形可以擺兩個又剩余兩根小棒。
討論交流后,學生發(fā)現(xiàn)前后幾次擺小棒,悟出“平均分”時,有時正好分完無剩余,有時分完后還有剩余。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出現(xiàn)剩余部分無法繼續(xù)分的情況,使學生產(chǎn)生了解決這種問題的強烈要求,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這類除法的學習興趣。
二、直觀感悟,內化思維
小學生對抽象的知識記得快,忘得也快。若是學生理解了的知識不僅學得快,記得也牢固,還能靈活運用。因此,計算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在算理與算法之間架起橋梁,溝通直觀具體的算理與抽象的算法之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有幾瓶牛奶”一課,關鍵是使學生感受到“湊十法”的便捷。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看生活中10個一份、一包的實物圖,增強對“十”的敏感性。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出示一個正好10個格子的牛奶盒子且放了9瓶,盒子外放4瓶,思考一共是幾瓶牛奶?讓學生先用語言敘述,同時用拿出小棒擺一擺(先擺9根,再擺4根)。
學生敘述:再放1瓶就裝滿了(就是10個)。問:從哪兒去拿“1”呢?(從盒外的4個里去拿)。再問9﹢4等于幾,你是怎么計算的,(9+1+3)。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十格的盒子里還是放9瓶牛奶,不斷變化盒子外面的牛奶數(shù)量,讓學生動手演示“湊十法”的計算過程,不斷強化“湊十”的動作、思維。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熟練地掌握“湊十法”,真正領會算理。學生就容易接受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了,也為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三、積累經(jīng)驗,提升思維
計算要經(jīng)過觀察、比較、想象等一系列思維活動,因此,計算教學的過程也可視為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過程。沒有數(shù)學思維,就沒有真正的數(shù)學學習。離開了數(shù)學思維的動手操作是非數(shù)學活動。動手操作活動應與數(shù)學思維緊密結合。如果學生的動手操作變成了簡單地執(zhí)行老師的任務,變成了一種對書本的模仿與復制,只需要手的運動而不需腦的興奮,那么它的功效將會大大降低。動手操作,需要一定的思維空間與思維坡度,需要一種積極探索的心理狀態(tài),需要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思維活動。
例如:在“買鉛筆”一課(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中,“破十法”是最優(yōu)化的計算方法,在教學時我沒有急于把現(xiàn)成的“破十法”灌輸給學生。而是按如下過程展開教學: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老師有15支鉛筆,獎勵給學生9支,還剩多少支?怎樣列式解答?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動手擺小棒,準備15根小棒,從中拿出9根,你是怎樣拿?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生1:我把整捆拆開再和5根合起來,就是15根,然后數(shù)出9根,剩下6根。
師:這個方法是數(shù)出了9根。還有其他比較快的辦法嗎?
生2:我先拿5根,再從10根里面又拿出4根,這樣就是拿走了9根。
師:分兩次,很清楚自己要拿走9根。還有別的方法嗎?(繼續(xù)鼓勵有不同方法的學生交流)
生3:我直接從一捆里(10根)拿出9根,還剩1根,與5根合起來有6根。
師:這種方法,你們感覺如何?快嗎?(學生鼓掌了)誰聽明白了這種方法?也來說一說。我們一起把這個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好嗎?
生:先寫10-9=1,再寫1+5=6。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又出13-9,讓學生再次動手操作,體驗這種最優(yōu)化的計算方法。接著要求擺脫小棒,訓練學生將操作的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最后學生口算的速度就逐步加快了。
這個過程的實質是引導學生把動手操作的過程內化為思維活動的過程,從而實現(xiàn)質的飛躍,體現(xiàn)了“計算教學是數(shù)學思維活動的教學”的思想。在交流反饋時,學生在相互之間的思維撞擊中學會了知識,獲得了積極的成功體驗。
(作者單位:福建泉州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