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衛(wèi)英
想當年,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執(zhí)著真誠卻急躁。對學生播撒的一片責任之心,常常被我急躁而過于較真的表達方式給毀了。
那時,因為我要求過嚴,急于求成,方法簡單、單一,很少從學生角度考慮問題,很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反感,造成師生之間的隔閡和矛盾,自己變得越加急躁;有時,因為我備課疏漏,講解有誤,引來學生非議,我為了自己的顏面會惱羞成怒;有時,因為任務(wù)重、壓力大,偶爾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有段時間里,也曾頻繁叫學生家長。結(jié)果,有位家長對我說:“我不需要我孩子的成績有多好,順其自然。這個世界之所以是多元的,就是因為人是多元的,因為多元化所以世界才會豐富多彩!”他一連對我說了多個“多元”,我無言以對地愣在那兒。那時我心里真不是個滋味,覺得學生難教、家長難纏、老師難做,甚至想過放棄。
后來身為教師的父親給我講了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只小狗偶然闖入一間房屋,屋內(nèi)墻壁四周裝滿了鏡子,這只狗對著鏡子汪汪亂叫,鏡子中的狗也報以狂吠;小狗開始對著鏡子的影像攻擊,鏡子中的狗群起攻之;小狗碰得頭破血流,最后氣絕身亡。第二只小狗也進入這間屋子,它對著鏡子又是伸舌頭,又是搖腦袋,又是聳身作揖,又是親昵觸摸,鏡中的小狗也友善地同它戲耍。小狗快快樂樂地玩耍一陣,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夢幻小屋。
兩只小狗置身相同的情境,一只一命嗚呼,一只活蹦亂跳;同樣一間小屋,對第一只狗而言是墳場,對第二只狗卻是游樂場。原因何在?答曰:心態(tài)使然。第一只狗以敵對的態(tài)度對待同類,故而只能生活在焦慮、恐懼和絕望之中,最后自決狗世;第二只狗以友善的態(tài)度對待同類,故而生活得自在、輕松、愜意,對生活充滿留戀。
聽完這個故事,我突然意識到,“愛之深,責之切”在這樣一群孩子身上已經(jīng)行不通了,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表達愛,如何讓他們感受到愛。于是我開始慢慢改變自己,把我對他們的愛付諸于課堂內(nèi)外的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里,每一件不經(jīng)意的小事上,這種無聲的行動勝過大聲說教百倍。
現(xiàn)在的我很少抱怨所教的學生。對于他們,多了一份真誠平靜的愛和應(yīng)有的寬容。我班里有個女同學,各科成績都差,理解能力較差,反應(yīng)慢,思維比較遲鈍;課上沉默寡言,不會聽講,經(jīng)常走神;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一般,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有自卑心理。從與她的幾次談話中了解到,她認為自己特別笨,智力不如人,老師、同學會看不起她,上課不敢接觸老師的眼光,平時不愿與同學接近,學習上有困難也不問老師、同學。尤其她因為壓力大,頭頂都有些禿,更使她自慚形穢,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為了引導、開導她,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常對她講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聰明在于勤奮”的道理,課堂上有意對她投送親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讓她回答一些較容易的問題,答對了便進行表揚、鼓勵,還安排課余時間耐心幫她補習基礎(chǔ)知識,經(jīng)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因勢利導,讓她感受到“老師關(guān)心幫助我、愛我”的溫暖;從而恢復了自尊心,對老師從“戒心”變?yōu)椤百N心”,從“疏遠”變?yōu)椤坝H近”,學習成績有了明顯進步,人也變得開朗起來,在班里常能聽到她和同學玩耍時發(fā)出的銀鈴般的笑聲。2013年,她順利考上了舞蹈學校,人也更自信了。
正如教育家保羅弗萊蕾說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怕煩地耐心工作。不是因為沒有難教的學生,不是因為沒有難管的學生,現(xiàn)在的我常反問自己:我又何德何能,成為這樣一群孩子的老師?有人這樣描述女人:不漂亮沒關(guān)系,只要有氣質(zhì),沒氣質(zhì)沒關(guān)系,只要聰明,不聰明沒關(guān)系,只要勤快,不勤快沒關(guān)系,只要本分。而我常這樣安慰自己,沒才能不要緊,只要真誠地愛護。對于他們,我有一種淡淡的似細水長流的感情。愿我心田的涓涓細流能夠滋養(yǎng)他們中學三年甚至以后更久。
這便是我作為老師的全部,擁有他們,便已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