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慕黎
新課程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引導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那么,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我們如何去尊重學生,絕不傷害呢?
一、在個性發(fā)展中尊重學生而不傷害學生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我們應該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有的學生內向、愛靜;有的學生外向、好動。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我們要因人而異,采用不同的方式對待。不能強求學生整齊劃一地按照老師的意愿行事。例如:開展生物實踐活動,我們先要尊重學生的意見,多聽聽學生的想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然后按學生意愿來組織安排活動。這樣做,學生才會感興趣,生物實踐活動才會有意義。
在個性發(fā)展中尊重學生就是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需要對學生因材施教。所謂因材施教,就是學生的學習可分層次進行。我們可以根據(jù)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學生可提出不同的生物學習要求。如生物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層次的生物問題,盡可能的為每位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布置生物作業(yè),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或自選作業(yè)。讓優(yōu)等的學生有發(fā)揮的余地,讓后進學生也有自由選擇的機會。
二、在情感表現(xiàn)中尊重學生而不傷害學生
在情感表現(xiàn)中尊重學生,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中學到生物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思維能力。為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我們應該認識到絕大多數(shù)同學對老師的情是真誠的。在生物課上,當學生回答生物問題時,老師如果給他們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句賞識的話,此時學生就能體會到老師給他的贊許和鼓勵,也會更加激勵他們更加愛學習。
三、在自主教學中尊重學生而不傷害學生
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發(fā)展的人。主體性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自主性。如果一個人不能自主,像奴隸一般受制于人,則只有奴性而無主體性。所以只有提高人的自主性,培養(yǎng)其自尊、自主、自強的個性品質,才能提高人的主體性。但同時,人的這種自主性的發(fā)展深受社會歷史發(fā)展和學校教育狀況的制約。在我們學校的個別生物課堂上所出現(xiàn)的老師講學生聽、無視學生接受與否的滿堂灌、教師說了算學生跟著轉,都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此,必須大力培育與弘揚學生的主體性,根本改變學生在生物教學活動中的被動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位學生參與到自己的生物學習活動中去,人人學有價值的生物,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生物,不同的人在生物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四、在教師行為中尊重學生而不傷害學生
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或者斥責、侮辱學生是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早已明令禁止的。從提出這樣的“禁令”中,我們也足以看出不尊重學生現(xiàn)象存在的普遍性和嚴重性。體罰學生的例子,媒體多有報道,影響相當惡劣,不僅違背了新課程的要求,更違背了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究其思想根源,其實仍是部分學生家長頭腦中作祟。恰恰就是這些做法,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尊,侮辱了學生的人格,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
自尊心是人們希望得到別人認可和重視以及自我肯定的一種積極情感,是不斷追求、進取的動力,是生活的精神支柱。有了自尊心,人才能夠自愛、自重,做了錯事才能自責,才能自我評價和自我監(jiān)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每個學生都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有著自己的理想和尊嚴,他們渴望得到屬于自己的各種權利,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認可和尊重。這種自尊心正是進步的內驅力。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做到尊重而不遷就、寬容而不放任。建立在“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的發(fā)展”之上,教師的一個贊許的目光、一條中肯貼切的評語、一次蹲下來與學生的對話,都將滲透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達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五、在師生互動中尊重學生而不傷害學生
互動,意味著相互的溝通和交流。按照社會學的觀點,溝通方式是構成社會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類社會交往和共同活動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這種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是平等,是相互尊重、相互傾聽。教學活動中的這種建立在尊重基礎上的互動、溝通,主要表現(xiàn)在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和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營造積極互動的課堂生活。許多教師的成功做法充分體現(xiàn)出這一思想。
因而,我們在生物教學中應努力做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新知的學習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以使溝通和互動變?yōu)榭赡?。生物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六、在學習成果中尊重學生而不傷害學生
對學生的尊重,還表現(xiàn)在肯定、賞識學生的學習成果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贊賞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從成功中增強自信,享受成功的快樂。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運用了“你真棒!”“你的感悟能力真強!”“你提的問題十分有價值!”“你的想法很有創(chuàng)意,老師也沒想到?!薄?這些語言雖然簡單,但對于學生來說十分在意,它能鼓舞學生斗志,增強學生自信,激發(fā)學生潛能,碰撞出學生生物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長期如此,學生必將終身受益。
我們都知道每個學生身上都或多或少地蘊藏著閃光點。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平時的生物課堂教學中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嘆息。不要遇到問題總是怪罪于學生,怪學生懶惰,怪學生腦子笨,怪學生缺乏家庭教育……教者應多從自身找原因,要看到學生人人有才,但人無全才,不必要求太高,應揚長避短,多加培養(yǎng),使他們人人成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