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
大部分人對海南的唯一印象就是海,但走過海南中線才知道,海南還有眾多關(guān)于山的傳奇:傳說中壓了孫悟空500年的五指山,深山黎村里繡面紋身的黎族老嫗,還有神秘的蛇圖騰,盛大的“鬧軍坡”……那罕見的奇風(fēng)異俗,都能在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南中線上體驗到……
海南中線,指的是從三亞向北,穿越五指山、瓊中、屯昌等地到達??诘穆糜尉€路。這一區(qū)域的地理特征主要是多山,因而成為喜歡探險登山的背包族的最愛,著名山脈包括海南第一高山五指山,以及黎族的始祖山黎母山——中線區(qū)域是黎族人的世代聚居區(qū),這里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黎族風(fēng)情。
2014年初,我們一行3人,騎著三輛租來的山地車踏上海南中線的探訪之路。我們的目的地眾多:熱帶雨林、蝴蝶王國、楓林鹿場……同時,還要尋訪中國最后的黎族紋面女……從三亞出發(fā)后,首先迎接我們的是擁有眾多頭銜的五指山——它是中國面積最大、熱帶植被種類最多、海拔最高的熱帶雨林地區(qū),其中,亞高山矮林也是世界獨有的……
三亞→五指山:
五指山及周邊區(qū)域的熱帶雨林是蝴蝶的棲息地,這里生存有600多種蝴蝶,占全國蝶類的50%,其中70%為觀賞性蝴蝶,其中鳳蝶、蛺蝶、粉蝶等還是稀有珍貴品種,“太遺憾了,雨天蝴蝶都潛伏著沒出來……”
縱觀海南全島,生活在海南城市里的人們或許去過歐美,但卻少有人來到這里——除非有親戚。我所接觸的海南本地人多認為,中部地區(qū)交通特別不方便,而且跟黎族人語言不通,“那里整個就一荒蠻之地”。
從三亞出發(fā)一路向北,到達的第一站就是著名的五指山市。五指山位于市郊的水滿鄉(xiāng),全國雖有好幾座長得像五根手指頭的“五指山”,不過最有名的應(yīng)該還是海南的這座,比如那位叫湯顯祖的文學(xué)大家,就曾在泛舟游海南時,對五指山美景贊不絕口,在山下茅廬喝了一碗海南土酒后,揮毫了一篇詩作《五指山》,向這座大山致敬。
沿著224國道北上,穿過呀諾達熱帶雨林,很快就進入了五指山地界——在許多人眼中海南島是沒有冬天的,但這五指山卻似乎永遠在下雨,所以當(dāng)?shù)厝苏f,只要發(fā)現(xiàn)太陽不見了,毛毛雨開始不斷,就代表走進五指山山區(qū)了。隨后,我們把車放在一戶農(nóng)家院子里,出發(fā)去拜訪第二指——它是五指山的最高峰,海拔1867米(據(jù)說曾經(jīng)的最高峰是第三指,但被雷劈斷了一截,失去了地位)。
3個人順著山坡一個勁往上爬。五指山森林密布,熱帶植物瘋長,其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和茂密的森林資源, 贏得了“天堂別墅”和“翡翠城”的美譽。不過,我們卻不敢過多停留,心中謹記出發(fā)時老板的囑咐:“必須在天黑前回來,晚上的山里又冷又危險?!?/p>
下午3點后,我們可謂是一路小跑在山間——相比沉浸在霧霾中的北方城市,明顯可以感覺到山中空氣含氧量高出許多,行走其中就像戴著純氧制造機,非常舒服。站在第二指的峰頂,只見群山安靜地享受著云霧的擁抱,白色和綠色暈染得相得益彰,如童話世界一般。朋友對我說,那如來佛祖真是打心眼里疼愛孫猴子啊,讓他在這么秀美宜人又有靈氣的地方生活了500年。
五指山的天空比沿海地區(qū)黑得快得多,我們下山時已是伸手不見五指。大家靠著微弱的頭燈光摸索下山,因為怕蟲、怕蛇、怕低飛哀號的烏鴉,還有那傳說中的搶劫者,大家累了僅僅休息兩三分鐘,然后繼續(xù)奔跑。直到看見山門口小賣部的燈光,心里那塊大石才算落地,我跟同行的另一位姑娘已經(jīng)累得不行,不顧形象癱坐在地上,頭發(fā)被霧氣打濕,亂糟糟的,好不狼狽。
旅店的老板娘是一個黎族婆婆,她好心地給我們打來熱水洗腳——在中線的許多黎族村寨是沒有熱水器的,一是雨林氣候用不著,二是條件不夠買不到。婆婆聽完我們的行程后遺憾地說,我們?nèi)サ巧降臅r間沒對,與潛伏中的蝴蝶王國錯過了——五指山及周邊區(qū)域的熱帶雨林是蝴蝶的棲息地、這里生存有600多種蝴蝶,占全國蝶類的50%,其中70%為觀賞性蝴蝶,其中鳳蝶、蛺蝶、粉蝶等還是稀有珍貴品種,“太遺憾了,雨天蝴蝶都沒出來……”
五指山→瓊中→黎母山
黎族少女多是被文婆用樹枝削成的針尖,強制在身上文刺出各種圖案,尤以蛇圖騰的紋路居多。由于沒有注射麻藥,這個過程可謂疼痛錐心,據(jù)說那些全身大面積紋身的女孩,都是被綁在樹上完成的。
由于前一天太累,我們睡到第二天早上10點才從五指山出發(fā)去瓊中,目標(biāo)是探尋那座神奇的黎母山。
黎母山是海南島綿延最長的一組山脈,自古以來被視作黎族圣地,黎人的始祖山——傳說當(dāng)年七仙女來此游玩,迷戀這大美勝景,化為金南蛇生下一位少女——她便是黎族人的祖先黎母。也正因為有了這個傳說,黎母山中至今隨處可見蛇圖騰,每年農(nóng)歷的三月十五,黎母山中各村寨還會舉行盛大的祭拜黎母活動,如果那時看到蛇,便認為是祖先顯靈。
黎母山山勢險峻,林海茫茫,在跨過幾條瀑布之后,我們開始進入黎族村寨,去觸摸這座山的靈魂。作為海南島最早的原住民,聚居在黎母山中的黎族人占了全國最大的比例。他們精于樂器與紡織,著名的“崖州被”和“雙面繡”都是出自他們之手,以技術(shù)精巧細密,花色艷麗又富于特色而聞名世界。
有點遺憾,我們錯過了黎族的“三月三節(jié)”,據(jù)說那是黎族的狂歡節(jié)。節(jié)日那天,海南所有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都會帶著粽子和糕點,從四面八方來到黎母山。白天小伙子們或下河捕魚,或背槍荷箭到深山密林去狩獵,姑娘們煮飯烤魚,一起祭拜祖先。當(dāng)夜晚來臨,大家便在山坡上、河岸邊燒起熊熊篝火,姑娘們身著艷麗的七彩衣裙,手戴各式鐲頭,小伙子腰扎紅巾、手執(zhí)花傘,在節(jié)奏明快的樂曲聲中,跳起古老獨特的竹竿舞、銀鈴雙刀舞、檳榔舞……氣氛歡快熱烈,令人陶醉。
我們此行還有一個目的,是尋訪黎村中最后的繡面紋身女。黎族人稱繡面紋身為“開面”。他們認為這是祖先定下的規(guī)矩,女人如不繡面紋身,死后祖先便不相認。在海南的黎族五大族群(即賽黎、潤黎、美孚黎、杞黎、哈黎)中,只有賽黎沒有發(fā)現(xiàn)婦女繡面紋身的現(xiàn)象,其他四個族群則都有記錄。
一位紋面的阿婆告訴我們,對于未經(jīng)世事的黎族少女而言,這項儀式是可怕的——她們多是被父母請來的文婆,用樹枝削成的針尖強行在身上刺出各種圖案,尤以蛇圖騰的紋路居多。女孩基本都沒有注射麻藥,活生生被刺著肉體,疼痛錐心,尤其那些全身性紋身,甚至都是將女孩綁在樹上完成的。不同的黎族族群,不僅方言有差異,紋面的圖式也不相同。在外人看來分別不大的繡面紋身,族群人看來卻是區(qū)別很多——他們甚至能通過紋面,一眼分別出這個女性是哪個族群、哪個村落的人……
瓊中→楓木鹿場→屯昌
頗具血腥意味的“穿鐵絲”表演在軍坡節(jié)中上演。據(jù)說表演者從小都是吃素的,用鐵絲橫穿嘴角不會疼也不會流血,他們更是相信,在這盛大而虔誠的節(jié)日里表演,神靈一定會帶給他們好運。
告別了黎族村寨與和藹的黎族老奶奶,我們繼續(xù)上路,接下來迎接我們的是以“鬧軍坡”聞名于世的屯昌縣。
從瓊中出發(fā),沿著224國道進入屯昌縣境后,首先要經(jīng)過楓木鎮(zhèn),海南著名的楓木鹿場就位于此地——它是中國南方最大的鹿場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水鹿養(yǎng)殖基地,有50多年歷史。
近千頭水鹿、麋鹿、梅花鹿在此和諧相處。值得一提的是,鹿場建場時一頭鹿都沒有,當(dāng)?shù)厝颂岬疆?dāng)年那場龐大的捕鹿戰(zhàn)時總會侃侃而談?,F(xiàn)年70歲的老黃,便是當(dāng)年那場圍獵中的領(lǐng)頭人之一,他指著一群小鹿說,這都是他當(dāng)年捕獲的一頭母鹿的后代——“捕鹿宜先在草木干枯,障礙物稀少的地方進行勘察鹿源,按照不同季節(jié)的活動瞬律性,選擇地勢敲置窖點(即陷阱),通過蹄印可以辨別鹿的公母,依據(jù)鹿的嘶鳴聲可以判斷它年齡的大小,聲音低且粗重的是公鹿,聲音嫩翩而尖銳的是幼鹿……”
離開牧場繼續(xù)北上,半個小時便可到達屯昌縣城。緊趕慢趕總算是沒有錯過那場民俗盛宴——軍坡節(jié)。
海南地區(qū)很多地方都“鬧軍坡”,而其中以屯昌的軍坡節(jié)最為盛大——軍坡節(jié)起源于唐代,是為了紀念南北朝時期的嶺南女英雄冼夫人而衍生來的,傳統(tǒng)延續(xù)已有1300多年。每個地區(qū)將傳說中冼夫人出征到當(dāng)?shù)氐娜兆佣檐娖鹿?jié),所以從每年的正月到五月,全島各地都會有慶?;顒优e行。
軍坡節(jié)時,人們首先會邀請親朋好友在家中團聚,然后殺雞宰豬弄一大桌祭品,抬到軍坡場去祭拜神靈——屯昌縣城和各個村子都設(shè)置有軍坡場,老縣城的軍坡場像祠堂一樣,里面還供奉著冼夫人神像。屆時,幾乎全縣人都聚集在這里,虔心朝拜。
朝拜結(jié)束后便是游行表演。表演人員都盛裝打扮,抬著神像,坐在精心裝飾的“神車”里巡游——那頗具血腥意味的“穿鐵絲”表演,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上演。據(jù)說表演者從小都是吃素,用鐵絲橫穿嘴角不會疼也不會流血,他們更是相信,在這盛大而虔誠的節(jié)日里表演,神靈一定會帶給他們好運。
當(dāng)?shù)嘏笥颜f,到了屯昌不能不吃黑豬肉。在他的帶領(lǐng)下我們坐進了一家極具海南特色的飯館。這里的黑豬肉采用的是腌烤方式,制作過程很簡單:一塊新鮮的豬肉,首先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個圓潤的火腿,灑上白酒除菌,再把鹽均勻地抹上,不施錐針,只用揉、壓,以免破壞纖維。腌制好的黑豬肉,需用火烤熟食用——海南中部木材豐富,熏烤臘肉的燃料以硬木為佳,如茶樹等。熏烤時把腌制好的肉掛在火塘之上,還不斷將松果、茶殼、桔皮等放入火塘,這樣熏烤出來的臘肉,就會帶著茶果的香味,搭配上海南特產(chǎn)的黃辣椒,鮮辣可口,讓人胃口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