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瓊瑤
鴨形玻璃注長20.5厘米、腹徑5.2厘米,重70克,造型及裝飾藝術(shù)風格皆屬羅馬玻璃器皿系列,是中外現(xiàn)存的羅馬玻璃器中的瑰寶。
在我國出土的古代文物中,經(jīng)常會見到金玉、陶瓷、青銅等材質(zhì)的文物,但玻璃材質(zhì)的文物十分罕見。不過,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上,一件玻璃制品的文物吸引了眾人的目光,這就是堪稱國寶的鴨形玻璃注。
鴨形玻璃注的得名來自于它的造型——瓶口如同鴨嘴一般,有著長長的瓶頸和飽滿鼓脹的腹部,還拖著一條細細的“尾巴”。
不過,令人驚奇的是,盡管鴨形玻璃注是北燕時期的文物珍品,深埋地下達1500余年之久,但它仍然保持了完好的造型,淡綠色的玻璃光明透亮,隱約還可以看見微微的銀綠色銹浸。那么,這件難得一見的玻璃文物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呢?追溯由來,還得提到兩個人——十六國時期的北燕國皇帝馮跋及其長弟馮素弗。
公元409年,馮跋發(fā)動政變推翻后燕,在眾人的擁護下登基成為北燕皇帝,馮素弗也成為北燕宰相,輔佐哥哥一起治理北燕,兄弟二人相互扶持,感情很好。不過幾年之后,馮素弗去世,悲痛萬分的馮跋下令厚葬馮素弗,許多珍寶作為陪葬從此長埋地下,其中就包括鴨形玻璃注。據(jù)史料記載,玻璃器在當時非常少見,只有王公貴族才有可能擁有,而擁有者往往也秘而不宣,只有在貴族們“斗富”時才會被拿出來當做籌碼。馮跋肯將這么珍貴的器皿拿來給弟弟陪葬,足見這位皇帝對弟弟感情非常深厚。
鴨形玻璃注一埋就是1500多年,直到上世紀60年代,馮素弗的墓在遼寧被發(fā)掘,鴨形玻璃注才得以重見天日,而它一出土,立即成了專家們研究的至寶。經(jīng)過研究,一件更令人驚奇的事被發(fā)現(xiàn)——這件舉世無雙的寶貝竟是連接北燕與古羅馬帝國的歷史見證。
專家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外觀造型還是裝飾,鴨形玻璃注都有著濃烈的古羅馬風格,其吹管成型、熱貼玻璃條等工藝,最早產(chǎn)生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的古羅馬帝國,是當時制作玻璃的常用技術(shù),被稱為“鈉鈣玻璃”器皿。而以北燕當時的制作工藝,是生產(chǎn)不出古羅馬帝國的鈉鈣玻璃器皿的,因此,專家們推測,十六國時期,北方游牧民族強大,開辟出了一條被稱為“草原道”的道路,越過草原將東亞與歐洲聯(lián)系了起來,鴨形玻璃注極有可能就是經(jīng)過這條道路,從東羅馬一路到達北燕。
不過,鴨形玻璃注的珍貴之處不僅在于它是來自東羅馬的玻璃器,同時還是一件欹器——一種重心在前的汲水罐器。它未裝水時,罐身略微前傾;隨著水流進入腹部,重心后移,才能平穩(wěn)地放置;而一旦灌滿水,罐身就會由于重心失衡而傾倒,將內(nèi)部的水倒干,代表著“滿招損,謙受益,戒盈持滿”的道理。多重的歷史及文化意義,也讓這件罕見的玻璃文物成為遼寧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成為“首批一級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