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14:理論祛魅語境中的閱讀

2014-09-10 22:34:29思郁
南風窗 2014年26期
關鍵詞:凱蒂理論

思郁

2014年10月,譯林出版社主持的“人文與社會譯叢”出版百種紀念座談會召開。叢書的主編,清華大學教授劉東接受訪談,回憶了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知識界的許多活動,提到八九十年代的文化氛圍中一個重要的區(qū)別就在于,80年代時,知識分子對西方理論有一種極度的饑渴,而到了90年代之后,知識分子變成了對理論的眩暈。筆者可以接上一句,新世紀之后,知識分子對理論的態(tài)度應該是理論的祛魅。

所謂理論祛魅,說白了就是針對具體問題談理論,對理論進行清算;另外一點就是將理論擱置在歷史中進行評議。對理論的歷史梳理才能正本清源,搞清楚理論出處的原始語境,與當下的理論處境進行對照,方能讓理論在現實中落地生根。這大概是剛剛過去的一年里,很多大部頭的理論書籍比如《21世紀資本論》和眾多歷史類圖書比如社科文獻出版社的“甲骨文”系列叢書大熱的原因。本文將談到筆者在今年讀到的印象深刻的思想類著作。

葛兆光在《且借紙遁:讀書日記選1994~2011》中記下了閱讀保羅·湯普遜《過去的聲音:口述史》的筆記,對口述史的重要性進行了概括總結。大意是說,口述史是圍繞著人民而建構起來的歷史,它為歷史本身帶來了活力,也拓寬了歷史的范圍,它認為英雄不僅可以來自領袖人物,也可以來自許多默默無聞的人。它促使師生成為合作伙伴。它把歷史引入共同體,又從共同體中引出了歷史。它幫助那些沒有特權的人尤其是老人們逐漸獲得了尊嚴和自信。在它的幫助下,各階層之間、代際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繼而建立起了相互理解。

01《耳語者:斯大林時代蘇聯(lián)的私人生活》02《且借紙遁:讀書日記選1994—2011》03《小于一》04《抵制與反抗:來自東歐的教訓》

口述史與許多知識分子的回憶錄不同,正如奧蘭多·費吉斯在《耳語者》一書引述了數百份的家庭檔案,但書中關于各個家庭的故事都是從當年幸存者的口述中獲得,“我們在每戶人家仔細采訪年齡最長的成員,只有他們方能解說這些私人文件,并將之與基本上諱莫如深的家史掛上鉤”。也許,本書最大的爭議就源于這種口述史的鮮活性。我們無法得知幸存者的回憶是否真實,不知道他們是否篡改了自己的記憶。當然,回憶永遠都與虛構交織在一起,如何分辨其中的真假,如何學會從歷史中尋找痕跡,或者不為人知的真相,都是寫作的難題。

用口述的方式記錄和寫作,是歷史學家常用的著述方式,《抵制與反抗:來自東歐的教訓》的作者羅杰·D.彼得森,曾在芝加哥大學讀研期間接觸大量東歐移民,與他們的交談激發(fā)了研究二戰(zhàn)期間東歐的普通人如何面對暴力侵襲事件的愿望。他后來選擇了立陶宛作為代表,幾次深入立陶宛做田野調查。與費吉斯《耳語者》類似,彼得森盡可能從農民、學生和工人的角度講述歷史,為了努力重建1940年代的經歷,對40多名立陶宛老人進行采訪,力求精準地呈現這些人在家鄉(xiāng)被占領狀態(tài)下的生活。這本書研究的議題最有意思之處在于,他用社會學方式分析了各個階層面對德國和蘇聯(lián)占領時的不同反應;另外還著重分析了,由于日常屈辱的臣服經歷,憎恨成為一種不同群體面對入侵的共同反應,而且這種憎恨,長期潛入集體意識,成為戰(zhàn)后重建家園過程中對反叛者的討伐。如何化解這種憎惡的力量,就成為每個國家重建過程中需要小心處理的難題。

約瑟夫·布羅茨基在《小于一》中略有些諷刺地說,一個老齡人,如果他仍握著筆,有一個選擇:寫回憶錄或寫日記。順便提一句,布羅茨基的《小于一》是筆者今年讀過的最好的書之一,由著名的詩人翻譯家黃燦然翻譯出版。布羅茨基應該對《耳語者》描述的生活并不陌生,他生于戰(zhàn)爭期間,成長于后斯大林時期,同樣難逃那個體制的命運,1964年因為寫詩和“不勞而獲罪”被流放,1972年被驅逐出國,最終在美國贏得一個詩人應有的榮耀與尊重?!缎∮谝弧分凶詈笠黄兑粋€半房間》回憶童年時期與父母在一起的生活,那是《耳語者》中千百萬普通家庭的真實寫照。

順著布羅茨基的話語分析,寫回憶錄或日記大概是每一個老齡寫作者的終歸之地。與其說這是出于一種寫作的需要,倒不如說是為了總結和回憶自己的人生。但回憶有時候不可靠,同樣回憶也會經過時光的淬煉和發(fā)酵,有著非同一般的光彩。畢竟我們了解過去的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前人的回憶。美國歷史學家威廉·夏伊勒3卷本的回憶錄《二十世紀之旅:個人和時代的回憶》記錄下了一個世紀的風云變遷。夏伊勒身兼記者、作家、歷史學家于一身,經歷了20世紀諸多大事件,后以《第三帝國的興亡》和《第三共和國的崩潰》等著作流傳于世。夏伊勒從一個美國小鎮(zhèn)的畢業(yè)生,到世界中心的巴黎,以記者的手筆記錄下了他所親身體驗過的生活:在倫敦報道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在巴黎報道林德伯格的跨大西洋飛行,在日內瓦報道國際聯(lián)盟的會議。作為記錄者,夏伊勒見證了菲茨杰拉德夫婦、海明威、格特魯德·斯泰因、伊莎朵拉·鄧肯等人的生活片段,這些文字復原了一個個偉大的靈魂。

與歷史學家充滿了抒情性和文學性的回憶不同,經濟學家的回憶大都頗為理性平和,對過去充滿了警醒。德裔美籍經濟學家和思想家阿爾伯特·赫希曼的《自我顛覆的傾向》與其說是回憶錄,倒不如說是對自己一生所堅守的學術志趣和經歷的反省。所謂自我顛覆,簡單說就是自我批評,但是對一個經濟學家而言,自我顛覆意味著在述說自己所堅守的理念之外,重新推翻自己的堅持,站在一個相反的立場和角度上重新思考問題。在赫希曼看來,任何一個普遍有效的規(guī)律,都可能在被一部人堅持的同時,卻被另一部分人摒棄,或者被不同的人以非同尋常的方式堅持。原因很簡單,某些隱含的一般性的規(guī)律只適用于人類社會的某一部分,而不適用于其他部分。在一個人的一生中的某個時刻,自我顛覆可能會成為自我超越的主要途徑,正如維特根斯坦所言,只有改變了自己的哲學立場,發(fā)展某種新的觀點時,才感到自己真正的活力。

作為經濟學家的赫希,從蘇聯(lián)解體和東歐各國的切身觀察中,體會到了他的這種自我顛覆的重要性。東歐劇變后,這些國家的重建面臨眾多任務,孰先孰后,或者齊頭并進,就成了一個多重選擇的難題。只有秉持一種可能性主義的試錯法,才可能真正得知功效如何。社會重建并不根據某種預想的既定序列,按部就班地進行。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所有的過程都是動態(tài)的重建,只能“零敲碎打”,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與赫希曼自我顛覆不同,蒂莫西·加頓艾什在他的文集《事實即顛覆:無以名之的十年的政治寫作》中,開篇就提出事實本身即有顛覆性:事實能夠推翻獨裁者、傳記作家、間諜、英雄,事實能夠推翻謊言、半真半假的東西和神話。所以歷史學家和記者的首要工作就是尋找事實:“事實像鵝卵石,有了它們,我們才能鋪就分析之路;事實像馬賽克瓷磚,我們將它們拼在一起,拼出過去和未來的畫面。對于道路通向何方,以及馬賽克畫面披露的現實或真相,人們會有分歧。事實本身必須接受所有證據的考驗?!?/p>

作為一個自由主義者,一個歐洲人,加頓艾什的大部分寫作記錄下了新世紀歐洲大地上最有意義的10年:塞爾維亞的米洛舍維奇的倒臺、烏克蘭橙色革命、天鵝絨革命的影響、波蘭人萬圣節(jié)、“9·11”事件、歐洲的伊斯蘭……加頓艾什說,作為一個歐洲人,我們浪費了大部分的歲月,未能團結一致應對一個越來越“非歐洲”的世界。

歐洲的重建一直是許多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哲學家關注的中心話題。還記得2003年5月,在哈貝馬斯的精心策劃下,德國大報《法蘭克福匯報》發(fā)表了他和德里達共同署名的文章,談伊拉克戰(zhàn)爭之后的歐洲再生。同一天,美國知識分子羅蒂、瑞士的阿道夫·穆希格、意大利著名作家翁貝托·艾柯、意大利哲學家吉亞尼·瓦蒂莫、西班牙哲學家費爾南多·薩瓦特等人,也分別發(fā)表文章。這些文章各自獨立,但與哈貝馬斯、德里達的文章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喚起一個歐洲國的共識。

但已經去世的美國歷史學家托尼·朱特的《論歐洲》一書,卻認為長期能夠把歐洲各國聯(lián)系起來的恰恰是一種分裂的意識,它們之間唯一的共識就是二戰(zhàn)期間共同抵抗納粹的歷史記憶,而隨著戰(zhàn)后東歐各國被蘇聯(lián)影響,西歐重建發(fā)展經濟,建立了高福利制度,也逐漸暴露出很多問題,中歐各小國甚至在人們的意識中不復存在,他們以前同仇敵愾形成的共識也基本消失了。所以,朱特認為,就算我們如何渴望歐洲獲得統(tǒng)一,鑒于現實問題的種種,倒不如認清現狀,一定程度上恢復和認可民族國家。

當然,朱特的觀點值得商榷,因為在尊重各國歷史的基礎上,建立歐共體一直是歐洲重建的中心。近期,已經85歲高齡的哈貝馬斯接受法國《世界報》采訪,提及歐盟經濟發(fā)展的停滯不前,他并不贊成回到民族國家,他給出的建議是,經由統(tǒng)一貨幣走到政治聯(lián)合,建立一個超國家民主聯(lián)合體。當然,這個超國家民主體與美國的聯(lián)邦制不應混為一談,應該向公民保證,歐洲聯(lián)盟不會變成可怕的超國家,而這種超國家已經在國家范圍內達至危及自由平等的程度。

其實無論是歐洲,還是世界其他國家,隨著全球化的表征愈發(fā)明顯,他們所應對的危機也越來越相似,這是資本在全球流通的影響所致。2014年國內最紅的一本書就重新定義了資本的力量。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厚達700多頁,純經濟學的話題,出版后卻能成為一種現象和話題之作,不得不說有些令人意外。正如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評價的,別的經濟學書也曾經暢銷過,但皮凱蒂的著作是一部能夠改變輿論走向的嚴肅學術作品,大多數暢銷書做不到這一點。不過,看到皮凱蒂所討論的不平等話題與現實生活的密切程度,大概也能窺得一部分暢銷的原因。說起來很有意思,皮凱蒂的書看題目就知道是與馬克思的《資本論》相呼應,但恰恰是蘇聯(lián)解體后一次偶然造訪羅馬尼亞的經歷,讓皮凱蒂意識到,我們更需要私有財產和市場制度,不只是為了經濟效率,而且是為了個人自由。

皮凱蒂此書的一個主要論點就是世襲資本主義,或曰“拼爹資本主義”,世界上很大部分的財富并非源自成功的事業(yè)和拼搏的精神,很可能源自所繼承的巨額財富。這種加劇的不公平是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因為貧富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絕大多數人口收入增長緩慢,而最富有的階層卻收入飛漲。在皮凱蒂看來,不公平本身是可以接受的,它能激發(fā)個人主動性和財富創(chuàng)造,在累進稅和其他措施的協(xié)助下,它能讓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更富有。但他認為極端的不公平只會威脅民主體制,因為民主不只是一人一票,而是承諾提供平等機會。

筆者看到有評論《21世紀資本論》的文章說,必須對皮凱蒂的作品進行反駁,否則“它就會在知識界傳播,重塑政治和經濟觀念,而未來所有的政策論戰(zhàn)都會在這些觀念的基礎上展開”??梢?,觀念的力量不容小覷。

猜你喜歡
凱蒂理論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凱蒂與星夜——凡·高作品之旅
凱蒂與睡蓮池——莫奈作品之旅
凱蒂游倫敦
凱蒂游蘇格蘭
凱蒂的畫中歷險——第一次美術館之旅
凱蒂的倫敦圣誕節(jié)
济阳县| 抚远县| 民权县| 柳河县| 南安市| 延津县| 达尔| 翼城县| 读书| 大新县| 土默特左旗| 安国市| 冷水江市| 区。| 方城县| 怀集县| 建始县| 谢通门县| 莱阳市| 漯河市| 苍南县| 苏尼特左旗| 民勤县| 镇原县| 威远县| 兴文县| 安福县| 新疆| 雷波县| 云浮市| 广丰县| 泰顺县| 合山市| 微博| 永仁县| 广南县| 黎城县| 赣榆县| 隆化县| 苏尼特右旗|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