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秉元
海峽兩岸之間的愛恨情仇,有太多的材料和議題可以發(fā)揮。不過,有一點事實,卻不容忽視。歷史上,臺灣的地位沒有像今天這么重要:不只是關系亞洲區(qū)域性的安全,而且是全球可能發(fā)生軍事沖突的焦點之一。另一方面,歷史上中國大陸的地位,也從沒有像今天這么重要:過去千百年,只是地域性強權,是自我感覺斐然、睡眼惺忪的巨獅,今天,已經(jīng)是全球主要強權之一,軍事和經(jīng)濟上很有地位。
對于兩岸關系和華人地位的解讀,所在多有。由一個社會科學學者、在內(nèi)地及港澳臺高校任教的教師、一個旁觀者的立場,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也許可以稍稍添增新意。著眼的關鍵所在,不是兩岸的政治經(jīng)濟或意識形態(tài),而是華人文化的視角。
解讀兩岸之間的現(xiàn)狀,無可避免要回顧歷史。在歷史的長河里,由哪一點切入較好,自然是見仁見智。由華人文化的角度,十九世紀中葉是關鍵所在。
十九世紀之前,中華大地所上演的,基本上是重復的戲碼:朝代伊始,皇帝登基,銳意革新,勵精圖治,朝政景然,社會氣象一片欣欣向榮。幾十年或上百年后,帝國周邊沒有競爭的壓力,內(nèi)在機制開始腐化。不是宦官就是外戚,要不然就是唯我獨尊的官僚體系,因循茍且而自我腐蝕,朝政腐敗,民不聊生;然后,天災加上人禍,引發(fā)革命。舊的朝代被推翻,黃袍加身于新人;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一切又重新來過!中土所上演的連續(xù)劇,劇情大同小異,只是替換演員而已。然而,工業(yè)革命釋放出的產(chǎn)能,改變了西方,也對古老的東方文明,帶來不可回逆的沖擊。
一八四二年和一八五八年,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清政府和英法先后簽訂了《南京條約》、《天津條約》,開啟了一連串喪權辱邦條約的先河,也預告了幾千年的世襲制度即將崩潰。而后,是甲午之戰(zhàn)、八國聯(lián)軍,一再割地賠款。終于,一九一一辛亥年武昌起義成功,推翻了千年的帝制。一九一二年,號稱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就此誕生,名為中華民國。然而,對抗帝制的權益結構,和治國所需要的權益結構,畢竟大不相同。緊接著,就是復辟鬧劇、軍閥割據(jù)、北伐,不久就是“七七事變”。八年對日抗戰(zhàn),過程備極艱辛。
終于,日本投降,大地回春。可是,由辛亥革命到對日抗戰(zhàn),一直勉強執(zhí)政的國民黨政府,已經(jīng)不堪負荷。勝利后的內(nèi)戰(zhàn),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對抗國民黨的權益結構,和治國所需要的權益結構,又大有區(qū)別。緊接著的,就是“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民眾輾轉(zhuǎn)于溝壑,餓死凍死者甚多,社會秩序幾乎瓦解。終于,一九七八年鄧小平復出,確立改革開放的路線。政治穩(wěn)定之后,經(jīng)濟快速成長。這和國民黨退守臺灣之后,痛定思痛、生聚教訓,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可以說是先后輝映,幾乎是異曲同工。
這么看來,中華文明的近代史,是令人掩卷嘆息的滄桑史,也可以說是一個古老文明自我洗滌凈化的過程。以跑接力賽為比喻,國民黨等于是跑第一棒,推翻清朝帝制和對日抗戰(zhàn);而后,共產(chǎn)黨接著跑第二棒,陣痛之后重建社會秩序和復興圖強。古老的文明,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掙扎,終于掙脫幾千年帝制的包袱,逐漸邁向現(xiàn)代的文明法治社會。由一八四二到一九一二年,再到一九四九和一九七八年,幾乎是一個半世紀!
在內(nèi)戰(zhàn)時,國共彼此如水火寇仇;然而,由華人文化的角度,把國共之間的起伏看成是接力賽,顯然要中性和正面許多。
一九四九年之后,海峽兩邊有兩個政權,使用同樣的語言文字,都尊稱對方為“匪”。元旦文告里的字眼(漢賊不兩立、統(tǒng)一、祖國等等),幾乎無分軒輊;只要換個主詞和受詞,彼此可以通用無礙。然而,兩者之間的關系,其實觸及很多文化里的深層因素。直到現(xiàn)在,還未必為人所知,或可以坦然面對。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美國驚覺對日本了解有限,開始投入人力物力研究。本尼迪克特廣泛搜集資料,完成一代經(jīng)典《菊與刀》。日本人的性格,有如一種對立的組合:既有菊花般的幽雅凄美,又有刀劍般的銳利冷峻。
對于日本人的性格,書中還有諸多有趣的描述:英、法、德等老牌殖民國家,作戰(zhàn)時一旦死傷超過四分之一,指揮官就可以(應該)投降??墒牵毡拒娙藗鹘y(tǒng)的武德是絕不投降。可以切腹、跳崖、投海,但是不投降。不止如此,軍隊里基本上沒有軍醫(yī)──不處理傷殘,任他們自生自滅。
國共內(nèi)戰(zhàn)時,一九四八年的這場惡斗中,號稱國共內(nèi)戰(zhàn)史上的三大戰(zhàn)役之一、為期四個月的“徐蚌會戰(zhàn)”(淮海戰(zhàn)役),戰(zhàn)況慘烈,死傷枕藉。國軍有八十萬人,共軍有六十萬人,結果共軍以寡擊眾,國軍死傷和被俘共五十五萬五千人──內(nèi)戰(zhàn)由此戰(zhàn)局大事底定,國民黨撤守臺灣。
在徐州的“淮海戰(zhàn)役紀念館”里,看到圖表數(shù)字、照片雕像,心里一陣悵然:同一個民族的子弟,骨肉相殘至此。這些歸于塵土的英靈,難道不是別人夢寐所系的子弟父兄良人嗎?當戰(zhàn)局急轉(zhuǎn)直下,傷亡直線上升時,國軍指揮體系為什么不下令投降?華人文化里,關于軍事的教戰(zhàn)守則,“投降”似乎不是標準作業(yè)程序的一環(huán)。為什么?在一個社會的文化傳統(tǒng)里,會不會形成投降這種游戲規(guī)則,顯然涉及很多復雜的因素,不容易一以貫之。然而,以小見大,由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里,也許可以稍稍琢磨可能的曲折。
凡是下過棋、打過撲克牌或其他球類活動,多少都有類似的經(jīng)驗:如果這一局已經(jīng)大勢底定、不可能起死回生,那么干脆棄子投降,重新開始。希望在下一回合里,能夠扳回一城。也就是,只要是多回合賽局(repeatedgame),單一回合的輸贏有限,無需過分計較。
中華地理上是一個完整、自給自足的區(qū)塊,對外征戰(zhàn)的機會不多,和近鄰交手的次數(shù)非常有限?!岸嗷睾腺惥帧钡母拍睿⒉蝗菀仔纬?。在內(nèi)部的摩擦中,多半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成王敗寇、你死我活式的沖突,輸贏在此一舉,沒有多回合賽局可言。因此,環(huán)境使然,不容易雕塑出多回合、重復賽局的傳統(tǒng),對應的“這次投降/下次再戰(zhàn)”的做法,也就無從出現(xiàn)。
相形之下,歐陸地區(qū),國家民族之間的沖突,史不絕書。既然常打仗,就有勝有負;這次輸了,下次再來。無需玉石俱焚,無需不成功便成仁。久而久之,形成彼此都接受的游戲規(guī)則─死傷到一定程度,投降了事。投降,也未必可恥或屈辱。
哪一種文化傳統(tǒng)比較好呢?由旁觀者的角度,其實不容易做出判斷。然而,地球村的出現(xiàn),卻為這個問題帶來新意:任何一個社會,都不得不和其他社會重復交往互動。也許,對于中華這個古老文明而言,也終會慢慢褪去“漢賊不兩立、不成功便成仁”的教條,逐漸琢磨出與時俱進的教戰(zhàn)守則。
在華人文化里,對于立場不同的人,視之如寇仇;單純事件的是非,很快上升為道德上的善惡,已經(jīng)有悠久綿延的傳統(tǒng)。落實到現(xiàn)代社會,特別是政治領域,至少有兩點觀察發(fā)人深省。
首先,自一九五零年起,臺灣推動地方自治,開始選舉地方首長和民意代表。地方自治,觀念上一清二楚:是地方自己處理自己的公共事務,財政上大體自給自足。一九八七年,黨禁解除,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地方自治,只能說符合形式要件,實質(zhì)上還遠遠不足。新政黨成立之后,最明顯的改變,是各級民意機關本身的預算大幅增加。到底是自肥或是工欲善其事,當然各說各話。
其次,臺灣推動地方自治,各級選舉中,也一再出現(xiàn)賄選買票作票的情節(jié)。半個世紀以后,選務工作已經(jīng)大致上軌道;投票過程本身,已經(jīng)爭議不大—只要接生過程順利,不論是男是女都好??墒?,民意代表組成的“議會”(“立法院”),功能卻幾乎近于癱瘓。主要原因,可以說就是文化中延續(xù)下來的成分—彼此不只是立場不同、不只是對公共政策的看法不同,而是視對方為壞人/敵人,杯葛到底。民主的形式(選舉、代議等)已經(jīng)粗具,但是實質(zhì)上能否有效運作,反映民意和分配資源,還依然是漫漫長路。
華人的社會和歷史,在十九世紀中葉之前和之后,可以說是在兩種非常不同的軌跡上移動。之前,是唯我獨尊的地區(qū)性強權;之后,是備受列強欺凌的睡獅。經(jīng)過近一個世紀的自我洗滌過濾,二十世紀中葉開始,又面臨融入國際社會、自我定位等等的考驗。
另一方面,隨著地球村的形成,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也給這個古老的文明帶來刺激和挑戰(zhàn)。有人嘗云:忘卻歷史,就是背叛未來。這句話的真義,不容易掌握。然而,歷史并不會被忘卻,而是通過代代相傳,慢慢地延續(xù)和蛻變。愈能正視歷史,愈知道由何而來、目前的狀況和限制,以及當下可能較好的選項。對華人社會而言,歷史是包袱,也是資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