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洪
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有所了解的人,應該對馬識途不會陌生。筆者記得兒時讀書,小學課本里就有馬識途的一篇散文,那時老師就講馬識途是位老作家。眼下幾十年過去了,筆者早已過了不惑之年,而曾經(jīng)的老作家馬識途依然健朗,只是耳朵有點背,但帶著助聽器也能正常與人交流,這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今年迎來百歲壽辰的馬識途,就像一條流淌了一個世紀的長河,也像一本撰寫了一百年的厚書,其內(nèi)容磅礴而繁雜,其生命的厚度與高度都令人仰慕。
馬識途原名馬千木,1915年出生于重慶市忠縣,16歲便尋求救國之道,游學于京滬寧,投身于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5年畢業(yè)于昆明國立西南聯(lián)合大學文學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四川省建議廳廳長、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全國第六、七屆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聯(lián)主席、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作家協(xié)會理事。
作為一位杰出的作家,馬老自1935年起至今,已在全國報刊雜志發(fā)表長短篇小說等文學作品19部。1961年,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出版發(fā)行,震動全國。70歲后,馬老以驚人的毅力和意志開始學習電腦,且很快就熟練掌握,成為中國作家中年齡最長的換筆人。87歲以后,30萬字的電視劇本《沒有硝煙的戰(zhàn)線》就是他以電腦打字完成的。
在百歲之際,馬老依然筆耕不輟。近日,他22萬字的新書《百歲拾憶》,即將由三聯(lián)出版社出版。《百歲拾憶》是百歲老人的回憶錄,馬老從他的童年開始寫起,用樸實的語句講述不平凡的人生。馬老自言:“我已百歲,垂垂老矣,如日薄西山,夫復何為?我偏不認命,還把往年的生活碎片拾掇起來,便是這本《百歲拾憶》的書?!被蛟S正是這種“不認命”的心態(tài),讓馬老在百歲高齡,看上去依然是那么富有精氣神,那么健朗豁達,甚至還透出一股豪邁之氣。
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馬識途已經(jīng)邁上一百歲的高度,確實令人驚嘆羨慕。如此高壽的背后,一方面可能跟馬老的家族基因有關,因為他103歲的哥哥也健在;另一方面,顯然跟馬老特別注重養(yǎng)生有關。
馬老的作息時間非常有規(guī)律,尤其是離休后的這幾十年,他養(yǎng)成了有計劃作息的好習慣。他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并準時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lián)播》;早飯后,讀書看報,上午11點休息一會兒;午飯后,他一般不會馬上休息,會先寫寫字,看看書報,下午2點左右午休,4點起來看書、寫字或接待來訪的朋友同仁;晚飯后,他會雷打不動地收看《新聞聯(lián)播》,晚上10點之前便上床睡覺。這些年下來,他幾乎不用鐘表了,生物鐘會準確地告訴他作息時間。
90歲前,馬老每天都要到外面去散步1個小時,后來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就不上街了,但他購置了跑步機、扭腰機,每天堅持活動半個多小時。這每日半個小時的鍛煉,還讓馬老找到了寫作的內(nèi)容,他根據(jù)室內(nèi)健身的體驗,編寫了老年軟體操“十段錦”,順序是從頭頂?shù)侥_面、洗面、揉眼、搓臉、揪耳、敲腿……
馬老精練地總結出一首朗朗上口的《長壽三字訣》:“不言老,要服老。多達觀,去煩惱。勤用腦,多思考。能知足,品自高。勿孤僻,有知交。常吃素,七分飽。戒煙癖,飲酒少。多運動,散步好。知天命,樂逍遙。此可謂,壽之道。”如今,這首《長壽三字訣》已經(jīng)在老年朋友中廣泛傳播,成為大家每天必誦的“長壽經(jīng)”。 【編輯:修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