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華 殷寒秋 曹麗娜 張 婷 李朝虹 蔣培培 殷松樓
(徐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江蘇 徐州 221100)
結締組織病(CTD)是一組多系統(tǒng)、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動脈高壓(PAH)是CTD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其主要特征是肺動脈阻力進行性升高,最終導致患者右心衰竭而死亡。近十余年來,新技術和新藥物不斷出現(xiàn),為CTD相關PAH的治療帶來了一定的療效和希望,但因價格及相關不良反應使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隨著對中醫(y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發(fā)現(xiàn)中藥制劑對PAH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本課題擬研究丹參川芎嗪對CTD相關PAH患者的療效。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60例患者年齡45~75歲,均符合上述標準。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女26例,男4例,年齡(55.2±5.76)歲;對照組女24例,男6例,年齡(53.9±4.85)歲;系統(tǒng)性硬化病25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21例,干燥綜合征5例,混合性結締組織病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1.2.1納入標準 ①年齡45~75歲;②已經診斷為CTD相關性PAH;③心臟彩超:三尖瓣峰流速度>3.4 m/s或肺動脈收縮壓(PASP)>50 mmHg〔1〕;④基線6 min步行距離≥100 m且<450 m。
1.2.2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阻塞性肺部疾?。虎诩被蚵云髻|性疾病(呼吸困難除外)導致患者不能完成研究中所要求的必須堅持項目(尤其是6 min步行距離測試);③有精神疾病、藥物成癮史或其他疾病,患者不能簽署知情同意書或者配合研究試驗;④影響完成6 min步行距離測試的下肢疾病;⑤出血危險性增加的疾患(如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外傷、顱內出血或者其他出血);⑥轉氨酶上升超過正常上限的3倍,血肌酐(Cr)450 μmol/L;⑦患有其他嚴重心臟病的患者,如:嚴重心律失常、嚴重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發(fā)病6個月內的心肌梗死;⑧妊娠、哺乳。
1.2.3藥物及儀器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由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 H52020959 ),5 ml/支;心臟彩超:ViVid E9 由GE公司生產;內皮素(ET)-1由東亞免疫技術研究所提供;一氧化氮(NO)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2.4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抗凝、擴血管、利尿、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予以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鹽水250 ml中靜滴,每日1次,連用2 w。治療期間,患者不用其他降肺動脈高壓藥物。
1.2.5療效評價指標 ①6 min步行距離:由一名指定醫(yī)師進行檢測;②超聲心動圖檢測:連續(xù)檢測5個心動周期,檢測PASP,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舒張早期充盈速度/舒張晚期充盈速度(E/A);由一名指定醫(yī)師進行檢測。③入院次日晨起抽取靜脈血2管,各3 ml,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在-20℃以下保存待測;采用放免法檢測ET-1、硝酸還原酶法檢測NO。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6 min步行距離比較 治療2 w后治療組6 min步行距離(357±16.2)m較對照組(309±15.4)m增加(P<0.05)。治療前治療組6 min步行距離(259±11.8)m與對照組(268±12.3)m無明顯差異(P>0.05)。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比較 治療組PASP較對照組下降(P<0.05);治療組E/A較對照組上升(P<0.05);治療組LVEF較對照組上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結果比較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ET-1、NO含量比較 治療組血清ET-1水平較對照組下降(P<0.05);治療組血清NO水平較對照組上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ET-1、NO含量比較
2.4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 兩組患者在全體治療過程中均未發(fā)生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
CTD相關PAH的流行病學迄今國內沒有確切資料,法國、英國及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注冊研究結果顯示,CTD相關PAH的發(fā)生率為15%~30%,約占所有PAH的10%〔2〕。與特發(fā)性肺動脈高壓相比,CTD相關PAH有如下特點:多為女性,心輸出量低,預后更差〔3,4〕。目前公認的PAH的病理過程是因發(fā)生了肺小動脈內皮損傷、肺血管炎、肺小動脈血栓栓塞、致叢性肺動脈病變、肺小動脈痙攣、肺間質廣泛纖維化以及肺組織的免疫反應等引起了肺實質及肺血管的破壞,從而導致了PAH的形成〔5,6〕。其中內皮受損可引起ET的合成或釋放增加,前列環(huán)素(PGIz)活性增強,血栓素代謝物(TXA)活性減低以及內皮來源的血管舒張因子NO的合成減少等,最終導致肺動脈高壓的發(fā)生〔7〕。
近十余年來,除了傳統(tǒng)治療方法抗凝、氧療、利尿劑、強心苷等外,進展較快的治療藥物有前列腺素及類似物、ET受體拮抗劑,5-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但因價格及相關不良反應使應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丹參川芎嗪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丹參素和鹽酸川芎嗪,靜滴后藥物在體內吸收完全,分布廣泛,其中以心、肺、腦、肝等血流豐富的器官中藥物濃度最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紅細胞流速、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已被用于肺源性心臟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8~10〕。
本研究顯示,應用丹參川芎嗪治療CTD相關PAH可能通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從而降低肺動脈壓,改善患者的運動耐量。另外,該藥物使用過程中無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發(fā)生,且價格合理,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本研究病例尚少,且多為中老年人,希望擴大樣本量,進行多中心研究,進一步深入探討該藥物降低PAH的相關機制。
4 參考文獻
1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07-15.
2張繆佳.加強對結締組織病相關肺動脈高壓的預后評估〔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2;16(8):505-7.
3Raymond L,Dave B,Miller P,etal.Predicting survival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nsights from the registry to evaluate early and long-terra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disease management (REVEAL) 〔J〕.Circulation,2010;122(1):164-72.
4Humbert M,Sitbon O,Yaici A,etal.Survival in incident and prevalent cohorts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Eur Respir,2010;36(5):549-55.
5Cefle A,Inanc M,Sayarlivglu M,etal.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relation with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nd severe disease outcome〔J〕. Rheumatol Int,2011;3(12):183-9.
6Sasaki N,Kamatati A,Sawai T.A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f pulmonary hypertention in connection tissue disease〔J〕.Aller Int,2011;60(4):411-7.
7Sexton P,Wilsher ML.Pulmonary hypertension〔J〕.Respira Med.CME,2010;3(1):1-9.
8王 娥.川芎嗪治療肺心病肺動脈高壓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7;16(2):141-2.
9胡水秀.丹參酮ⅡA磺酸鈉對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栓前狀態(tài)及肺動脈高壓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6;14(9):697-9.
10楊立艷,張慧玲.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心臟X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5):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