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寶華,周小燕 ,樊 霞,白莉莉
(延安大學醫(yī)學院預防醫(yī)學教研室,陜西 延安 716000)
社會支持的強弱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密切相關,良好的社會支持可以促進健康老齡化,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本研究調查了陜北農村地區(qū)60歲以上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狀況,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在調查點內居住6個月以上的60歲以上的老人。 采用分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在延安地區(qū),抽取安塞縣、洛川縣,在抽取的兩個縣隨機抽取其一個鎮(zhèn)及鎮(zhèn)下所屬的一個村莊,每一個鎮(zhèn)及鎮(zhèn)下所屬的一個村莊共抽取100名老人(先在村上整群抽取,然后在鎮(zhèn)上隨機抽取,共100名);在榆林地區(qū),抽取靖邊縣和綏德縣及神木縣,在抽取的三個縣隨機抽取其一個鎮(zhèn)及鎮(zhèn)下所屬的一個村莊,每一個鎮(zhèn)及鎮(zhèn)下所屬的一個村莊共隨機抽取110名老人(先在村上整群抽取,然后在鎮(zhèn)上隨機抽取,共110名)。
1.2.1 調查工具 ①自編調查項目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居住情況、勞動(或工作)情況、月收入水平、家庭關系、慢性病情況。②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該量表包括10個項目,即客觀支持(3項)、主觀支持(4項)、對支持的利用度(3項)3個維度,10個項目計分之和即為社會支持總分,滿分為66分,總分≤22分為低等水平,23~44分為中等水平,45~66分為高等水平,評分越高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
1.2.2 調查方法 調查時間為2012年7月至8月。由經過培訓的醫(yī)學院大三學生入戶逐個發(fā)放問卷,當場測試,當場回收。對于文盲或填寫困難者,采用調查者問訊的方法幫助填寫。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統(tǒng)計方法采用統(tǒng)計描述、t檢驗和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共發(fā)放問卷530份,回收有效問卷514份,回收率96.9%。男256人,女258人;年齡60~93(69.68±6.915)歲;文化程度:文盲小學的432人,初中高中的80人,大專以上的2人;喪偶176人,未喪偶338人;居住情況:不與子女同住的302人,與子女同住的212人;月收入小于1000元386人,1000~2000元103人,2000元以上25人。家庭關系差的16人,一般的267人,好的231人;未患慢性病的205人,患一種慢性病的209人,患兩種慢性病的62人,患三種以上慢性病的38人;勞動(或工作)的87人,無勞動(或工作)的427人。
社會支持總分范圍13~52分,平均(34.25±7.24)分,其中客觀支持7.28±2.64,主觀支持20.15±4.44,對支持的利用度6.82±2.16。老年人中獲得的社會支持處于低水平的有26人(5.06%),中等水平的有453人(88.13%),高水平的有35人( 6.81%)。老年人社會支持總分與國內常模(34.56±3.73)[1]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962,P=0.337) 。
以社會支持總分為因變量,采用逐步多元回歸分析法,考察常居住地、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關系、勞動(或工作)情況、居住情況、月收入和患慢性病情況共10個方面的個體背景因素對社會支持各維度及社會支持總分的回歸效應。影響社會支持及各維度的入選因素見表1??陀^支持的影響因素的校正決定系數(shù)=0.091,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3.038,P=0.000);主觀支持的影響因素的校正決定系數(shù)=0.096,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1.223,P=0.000);對支持的利用度的影響因素的校正決定系數(shù)=0.008,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F=4.770,P=0.029);社會支持的影響因素的校正決定系數(shù)=0.096,方程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3.716,P=0.000)。
表1 社會支持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n=514)
注:1 喪偶=1,未喪偶=2;2 不與子女同住=1,與子女同住=2;3 文盲小學=1,初中高中=2,大專以上=3;4 差=1,一般=2,好=3;5 小于1000元=1,1000~2000元=2,2000元以上=3;6 未患慢性病=0,患一種=1,患兩種=2,患三種以上=3;7 女=1,男=2。
社會支持是指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給予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幫助和支持,對應激狀態(tài)下的個體提供保護,既可作為心理刺激的緩沖因素或中介因素,又可維持良好的情緒體驗,從而有益于健康,它主要來自家庭成員、親友、同事,團體或組織[2]。本研究結果顯示,陜北地區(qū)農村有近95%的老年人的社會支持達中等以上水平,說明社會支持狀況較好,與有些學者[3-4]的調查結果相似。這可能與陜北地區(qū)民風相對樸實,尊老愛幼、性格豪爽、愛好唱歌跳舞的傳統(tǒng)文化有關,因此老年人能夠得到較多的社會支持。
有配偶對老年人社會支持得分貢獻率最大。夫妻朝夕相處,生活模式相互適應,配偶可以給老人精神支持和日常生活照顧,而且配偶提供支持的持續(xù)時間最長、可能性最大并且支持范圍也最為廣泛,使他們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社會適應狀態(tài)。應鼓勵和幫助單身老年人“再婚”,教育其子女改變傳統(tǒng)觀念。
家庭關系的好差也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狀況,這可能因為在所有的社會關系中,夫妻關系及其和子女的關系是最為核心的。家庭關系越好,老人從家庭成員中獲得的主觀支持和客觀支持越多,也就是可得到更多來自家庭的理解、關心、鼓勵和幫助。
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和子女一起居住獲得社會支持較多,說明農村老年人獲得的社會支持除了來自配偶以外,主要來自孩子。和孩子居住在一起,老年人可以獲得來自子女的關心和幫助,使老年人感受到溫暖的親情,從而獲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安慰,減輕心理壓力,改善情緒功能,從而提高其生活質量。說明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能提高老年人的社會支持。
年齡與社會支持得分呈負相關,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與國內有些學者[4-5]研究結果類似??赡芤驗殡S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活圈子縮小,社會活動與人際交往也相應減少,老年人獲得的來自社會的支持減少,說明老年人是社會支持的弱勢群體,尤其是高齡老年人。
月收入也是影響農村老年人的一個重要因素,月收入越高老人心理上越安全,生活質量有保障,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和老伴的生活。另外老年人月收入高可以減輕兒女的經濟負擔,有時還可以接濟兒女,兒女就有更多的精力來照顧老人,這樣老人可獲得來自家庭的更好支持。
對支持的利用度分析,發(fā)現(xiàn)其與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年齡和性別有關。社會學認為,一個人所受教育越多,精神需求就越高,就越愿意和他人進行交往,擁有更多的社會支持資源,而且對擁有的資源能很好地利用起來。老年人隨年齡的增長對支持利用度逐漸下降。男性老年人比女性老年人社會適應能力強,常會主動尋求社會網絡的支持,比如:看報、下棋等。因此,社會和家庭應給予老年人較多的關心,尤其應關注文化低高齡女性老年人。
研究表明,陜北地區(qū)患慢性病情況對老年人社會支持、客觀支持及對支持利用度方面影響不顯著,只影響主觀支持,患慢性病種類越多獲得各方面的關心、安慰、鼓勵越多。
綜上所述,應從家庭、社區(qū)、單位、國家各方面構筑一個醫(yī)療、保健、心理健康相結合的老年人的社會網絡的支持系統(tǒng),盡可能多地分擔家庭養(yǎng)老負擔,鼓勵“再婚”,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等形式,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促進老年人的健康和長壽。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88.
[2]韋艷,劉旭東,張艷平.社會支持對農村老年女性孤獨感的影響研究[J].人口學刊,2010,4(1):41-47.
[3]黃曉霞,顏艷.家庭支持對長沙市社區(qū)老年人健康自評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23):3090-3092.
[4]王艷梅,李萍,李巧印等.烏魯木齊市社區(qū)老年人社會支持狀況調查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23):2952-2955.
[5]劉新研,王春穎,王靖宇等.黑龍江省617例城鄉(xiāng)老年人社會支持狀況調查[J].醫(yī)學與社會,2011,24(9):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