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琳
【摘 要】近10年來,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我國的“粉絲”已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群體。本文以百度貼吧中韓劇《繼承者們》的粉絲為研究對象,探討在貼吧中,粉絲之間是如何進行互動,如何發(fā)揮粉絲的影響和作用,又是如何體現(xiàn)約翰·費斯克的粉絲生產(chǎn)力理論的。
【關鍵詞】貼吧 粉絲 《繼承者們》
一、韓國電視劇的發(fā)展
1、電視劇在韓國國內的發(fā)展
電視劇是一種表達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產(chǎn)品,可反映出某個時代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由此,它受到政治、經(jīng)濟、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
韓國在1945年擺脫日本殖民統(tǒng)治以后,一直處于頻繁政權交替的不穩(wěn)定狀態(tài)……直至20世紀90年代金泳三“文人政府”上臺,電視劇的多元化、商業(yè)化與民主化才得以全面貫徹①。1999年是韓國電影恢復自主權的一年。在異常艱難的條件下電影人團結在一起,堅守銀幕配額制,并進一步發(fā)展成了防止美國電影壟斷市場的自主的文化運動……韓國電影開始具備了自生力,資本的流入和影院設備的改善和擴充,終于使韓國迎來了全盛期②。
韓國電視劇一方面在本國國內引發(fā)收視高潮,另一方面,向東南亞鄰國的影片輸出成績也有目共睹:波及中國、日本和東南亞等地,且流行的電視劇類型主要為家庭倫理劇和青春偶像劇。
2、韓國電視劇在中國的發(fā)展
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開始刮起“韓流”。電視熒屏上每天都有韓劇的身影,《藍色生死戀》不僅打開了中國大陸的韓劇電影市場,也成了韓劇的經(jīng)典代表。此后,韓國的青春偶像劇在中國大陸一直受到年輕人的極大關注。如2003年的《閣樓男女》、《大長今》;2004年的《巴厘島的故事》、《巴黎戀人》;還有國內韓劇迷熟悉的《愛上女主播》、《對不起,我愛你》、《人魚小姐》、《原來是美男啊》等。
電視劇《繼承者們》于2013年10月9日在韓國SBS電視臺首播,2013年12月12日播放結束。2013年10月10日在中國大陸土豆、搜狐、愛奇藝等網(wǎng)站首播,2013年12月13日播放結束。根據(jù)百度貼吧的官方統(tǒng)計,喜愛《繼承者們》的電視劇迷們,截止2014年6月10日18:33分,共有主題數(shù)46245個,貼子數(shù)5095362篇,Heirs數(shù)(《繼承者們》粉絲謔稱自己為Heirs——筆者注)372721人。
3、韓劇《繼承者們》
《繼承者們》為水木迷你連續(xù)劇,由韓國金牌編劇金恩淑執(zhí)筆,導演姜信孝拍攝,是一部描繪韓國財閥子弟高中生活的青春浪漫校園劇。學校中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皆為各著名企業(yè)的繼承人。而校園中財閥子弟的戀愛關系也直接與家族企業(yè)利益相聯(lián)系。劇情便是在代表財閥利益的父輩與追求自由浪漫愛情的高中生子女之間的矛盾中展開。最終男女主人公突破現(xiàn)實的層層阻力、跨越階級的區(qū)隔,生活在一起。
4、百度貼吧
之所以選擇百度貼吧中的電視劇迷作為研究對象,是基于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貼吧是有著共同愛好的用戶較為固定的互動平臺,其具有廣泛的覆蓋性、便捷的操作性和相對自由的話語氛圍,一直為網(wǎng)友所堅守的網(wǎng)絡社群;二是百度貼吧擁有眾多的興趣吧,討論的范圍較為寬泛,粉絲的聚集數(shù)量多。而2005年湖南電視臺的《超級女聲》選秀節(jié)目,更是奠定了百度貼吧“明星粉絲集中營”的地位。
在百度貼吧,用戶可以搜索感興趣的關鍵詞尋找志同道合的同類迷。截止2014年6月13日19:25分,已建立了8193955個興趣吧。貼吧里,用戶只要注冊用戶名,就可以對某一主題內容進行跟帖留言、頂貼回復,還可以對某一話題或者觀點進行討論、投票的活動。
二、粉絲的文本生產(chǎn)力
1、粉絲的定義
“粉絲”是英語單詞“fans”的諧音,“fan”是“著迷、癡迷”的意思。所以,“film fan ”是“影迷”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某某迷”或者“某某追星族”一類意思④。
上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學者對受眾進行研究,關于粉絲的定義和界定,學術界存在多種版本。約翰·費斯克從大眾文化理論出發(fā),認為粉絲是積極的受眾,文化的主動生產(chǎn)者。丹尼斯·麥奎爾在《受眾分析》一書中,也對粉絲的概念和特點進行了分析。同國外學者相比,國內關于粉絲的研究在2005年湖南電視臺選秀節(jié)目《超級女聲》后才逐漸增多,但相對缺乏系統(tǒng)。
究竟何為粉絲,以筆者現(xiàn)階段的理解,較為贊同約翰·費斯克的觀點:粉絲是過度的讀者,他們只是普通讀者的升級版,存在程度上的差異。
那么由此可知,粉絲對自己的粉絲客體(歌影星、影視劇或者其他文化產(chǎn)品)擁有更為熾熱的感情投入,甚至從喜愛、酷愛的情感級別,達到迷戀的級別,如2008年劉德華粉絲楊麗娟事件。
2、粉絲的生產(chǎn)力
費斯克將粉絲的生產(chǎn)力劃分為符號生產(chǎn)力、聲明生產(chǎn)力和文本生產(chǎn)力三個類別。在三個類別中,本文著重討論文本生產(chǎn)力。
(1)符號生產(chǎn)力。費斯克認為符號生產(chǎn)力是大眾文化具有的特征。它是從文化商品所特有的符號資源中,創(chuàng)造出大眾所認同的共通意義。而這符號資源,為粉絲所消費。
波德里亞認為:消費文化就是在消費社會里人們消費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文化,消費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一方面,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jīng)濟基礎之上,并受到上層建筑所倡導或限制的,因而與社會的宏觀結構相聯(lián)系;另一方面,消費文化又直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方式之中,對后者有著導向和定位作用。因而又與人們的微觀生活行為相聯(lián)系。
施泰格指出,“在每一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曾經(jīng)是某種程度的粉絲”⑤。粉絲的符號生產(chǎn)力,一方面是為了表達對粉絲客體的喜愛,另一方面也是向其他粉絲“炫耀”自己的粉絲身份,從而獲得一種自我的滿足或是支持。
(2)聲明生產(chǎn)力。符號生產(chǎn)力從本質上來說,是內部的。當創(chuàng)造出來的意義被討論和傳播時(費斯克特別強調是面對面的口述討論動作發(fā)生),即是“聲明生產(chǎn)力”的公共形式。其次,聲明只有在直接的社會關系里才會發(fā)生,在言說的瞬間而存在,這也限制了聲明只能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內(粉絲社群、聚會)傳播。但正是因為這個空間的狹小,所以強化了粉絲間互動的效果,粉絲的投入會得到快速回應。
在百度貼吧中,最熱鬧的時候(頻繁的互動)莫過于粉絲在貼吧中為自己喜愛的偶像投票、為選手寫打氣的帖子等。
(3)文本生產(chǎn)力。文本生產(chǎn)力與官方文化的藝術生產(chǎn)力很接近。但二者有一個重要區(qū)別,即粉絲的文本生產(chǎn)不是出于盈利目的。文本生產(chǎn)力不僅表現(xiàn)在新創(chuàng)造出的文本上,也表現(xiàn)在粉絲對原始文本的積極重構上。通過參與性,粉絲將商業(yè)化的敘事或表演轉化為通俗文化。
在百度貼吧這個虛擬的討論區(qū)中,粉絲可以無所顧忌的對官方文本意義進行解碼和再創(chuàng)造。德賽都將粉絲的文本再創(chuàng)造行為,視為類似兒童拼圖的文化拼貼。將原始文本打成碎片,然后根據(jù)自己知識框架內的理解,將用來理解或消費的個人生活經(jīng)驗的碎片重新組合并進行新的意義編碼。
再有,用戶名“為落在天空_葉子”從2014年5月17日始不定期的發(fā)表《早安,Darling》劇本:
羽毛般的白雪,灑在地上,落在樹上,飄在風里,唯美的景色。
溫暖的小屋里,恩尚睜開惺忪睡眼,啊——好久沒睡得這么舒服啦。
“I'm a big big girl,In the big big world ……”輕快的鈴聲響了起來。恩尚忘了一眼手機,“嘆”這個字映入眼簾。恩尚甜甜一笑,接起電話。
“早安,Darling_想我了嗎?”電話那頭傳來金嘆溫柔又略帶調皮的親密問候。
“我才沒有想你嘞”恩尚俏皮地偷笑。
“呀!車恩尚!你敢想別的男人就死定了!”金嘆站在雪中,面露怒色。⑦
在該劇本中,“為落在天空_葉子”將劇中的人物,設定為是已經(jīng)確定了戀愛關系的高中生,劇中的情節(jié)都是在這個前提下展開。
粉絲的獨特之處,是他們利用文本盜獵者的身份,運用自己的獨特創(chuàng)造力,將文本的盜獵發(fā)展成了一種文化(藝術形式)。粉絲也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文化——粉絲文化,這是一種與官方文化的機制相呼應的大眾文化形式,一種可以填補合法文化(官方提供正式版本)遺留下的空白的文化勞動。也正是在這個空白地帶,不能滿足粉絲對未延伸意義的需求,從而也提供了粉絲生產(chǎn)力發(fā)揮的舞臺。粉絲對文本意義的再生產(chǎn),通過調動和組織情感投入,可以建構出個人的身份和權利感。如:
七年了七年(男主人公李敏鎬進入娛樂圈第七年——筆者注)了啊?。?!好激動的好嗎~ 李敏鎬越來越耀眼越來越完美了我越來越愛他了啊啊
——李大萌萌翻你
昨晚清晰地夢見李敏鎬,在特別燦爛的夕陽下,他問我:喜不喜歡貓,我說:喜歡,小時候我養(yǎng)的貓被媽媽送走了,我都哭了。他笑著說:是哭了一個星期嗎?我說:那倒沒有。他調皮的笑真的無比燦爛,比陽光還燦爛。他的工作人員過來接他回房間,說天黑了,我急切地指著太陽說:你看還沒黑天,還很亮。那時急切的樣子就如金嘆在加利福尼亞家里要留住恩尚時的心情。夢醒來。突然想生平第一次追劇,深陷在其中無法自拔?!笆遣皇乾F(xiàn)在可以走出來”“繼續(xù)前進”因為昨晚的夢中有“你”
——顏控心隨
以上兩位粉絲強烈的抒發(fā)了自己對李敏鎬的迷戀之情,從而獲得了情感結構上的快感;粉絲生產(chǎn)力并不只局限于新的文本生產(chǎn):它還參與到原始文本的建構當中,從而將商業(yè)化的敘事或表演轉化為大眾文化。粉絲都具有積極的參與性⑧。
結語
在媒體時代,粉絲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只會追逐明星的群體,伴隨著網(wǎng)絡的繁榮,為粉絲間的互動及自身能動性的發(fā)揮提供了強有力的媒介支持。
粉絲文化與文化工業(yè)的商業(yè)利益密切相關。對于文化工業(yè)來說,粉絲成為一個額外的市場,他們不僅經(jīng)常大量購買衍生產(chǎn)品,而且提供了許多寶貴而又免費的有關市場趨勢和偏好的反饋。
筆者以研究粉的身份,參與到百度貼吧《繼承者們》主題群中,了解了粉絲間的互動與粉絲生產(chǎn)力的運作??梢哉f,今日的粉絲擁有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和情感力?!?/p>
參考文獻
①董暘:《韓劇攻略:當代韓國電視劇研究》[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②金鐘元、鄭重憲 著,田英淑 譯:《韓國電影100年》[M].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341
③http://tieba.baidu.com/ 2014-
6-13
④http://baike.baidu.com/view/
118187.htm 2014-6-2
⑤陶東風:《大眾文化教程》[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86
⑥http://tieba.baidu.com/p/3073
673920 2014-6-13
⑦http://tieba.baidu.com/p/304
8413421?pn=1,2014-6-2
⑧陶東風主編:《粉絲文化讀本》[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2
(作者:同濟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新聞傳播學碩士)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