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軍 鄒天仕 林 穎 張 琦
社會在發(fā)展,人類在進步,環(huán)境問題也日益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一大因素,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肺炎[1]和肺癌[2]在近幾年來已經(jīng)被世界公認為嚴重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其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直線速度上升。肺炎是指由細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以及吸入性異物等理化因素引起的終末氣道[3]肺泡和肺間質(zhì)的炎癥[4],臨床上主要癥狀為發(fā)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有時會伴有胸痛或呼吸困難等癥狀。一般肺癌處于中晚期往往會出現(xiàn)肺癌合并胸腔積液,此階段由于胸腔積液發(fā)展迅速會導(dǎo)致患者呼吸困難以及循環(huán)障礙,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為了減輕患者痛苦、延長壽命、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zhì)量,攻克肺炎及肺癌伴胸腔積液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為此選取我院治療的62名患者做了以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報告如下。
隨機選取2012年2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肺炎及肺癌合并胸腔積液的患者62例,其中肺炎合并胸腔積液的患者(肺炎組)有31名,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齡12~58歲,平均(35.9±2.1)歲;肺癌合并胸腔積液的患者(肺癌組)有31名,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齡13~59,平均(36.6±2.0)歲。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組患者均采用抗炎、強心、利尿治療??寡祝鹤笱醴承锹?lián)合頭孢抗菌素;強心:前1周每日口服地高辛0.25 mg 1次,螺內(nèi)酯20 mg、氫氯噻嗪25 mg 2次;利尿:前3天每天靜脈注射呋塞米20 mg,每日1次。除此之外,每天要限制液體的出入量,所有患者液體的攝入量均保持大致相同。若患者在治療1周后胸腔積液癥狀沒有任何改變,則采取持續(xù)胸腔閉式引流的方法引流患者的胸腔積液,每日引流量不得超過2 000 ml。
肺炎療效評價指標:顯效:胸水消失,陰影大部分消散;有效:胸水大部分消失,陰影少部分消散;無效:胸水少部分消失,陰影少部分消散;肺癌療效參照WHO評定標準,胸腔積液治療標準:完全緩解(CR):胸水消失,至少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胸水顯著性減少,超過1/2以上,至少維持4周以上;無效(NC):未達到顯效和有效標準。在患者入院后查患者的BNP、CRP、PCT的濃度,治療1周后再次查患者的BNP、CRP、PCT濃度,比較治療前后的差距。正常參考值:BNP<100 ng/L,CRP<10 mg/L,PCT<0.5 ng/L。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對計數(shù)資料使用t檢驗,對計量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2組患者采用抗炎抗感染、強心、利尿治療后,肺炎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77%,肺癌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7.42%,肺炎組明顯高于肺癌組,2組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計算,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
表1 肺炎療效比較(例,%)
2組患者采用抗炎抗感染、強心、利尿治療后,肺炎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7.10%,肺癌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32.26%,肺炎組明顯高于肺癌組,2組數(shù)據(jù)經(jīng)統(tǒng)計學(xué)計算,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見表2。
表2 胸腔積液療效比較(例,%)
2組胸腔積液患者治療前后血漿PCT、BNP濃度的變化,見表3。
表3 2組胸腔積液患者治療前后血漿PCT、BNP濃度的變化
注:a為與肺癌組比較,P<0.05;b為與治療前比較,P<0.05。
胸腔積液是目前呼吸系統(tǒng)中常見的疾病,由于其致病因素不同,各年齡段均有發(fā)病的可能,在臨床上由肺炎和惡性腫瘤引起的胸腔積液因素導(dǎo)致[5]較為多見。一般肺癌處于中晚期往往會出現(xiàn)肺癌合并胸腔積液,此階段由于胸腔積液發(fā)展迅速會導(dǎo)致患者呼吸困難以及循環(huán)障礙[6],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嚴重的將危及患者生命。BNP能夠反映左室收縮功能障礙、左室舒張功能障礙、瓣膜功能障礙以及右室功能障礙等情況,因此它可以作為心衰定量[7]標志物。雖然性別、年齡、肥胖、支氣管疾病、肝腎功功能都會影響血漿BNP的值,但BNP是HF最強大的預(yù)測物,在指導(dǎo)治療慢性HF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當一種名叫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8]的蛋白水平升高時,說明在人體內(nèi)存在嚴重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以及膿毒癥和多臟器功能衰竭。而自身免疫、過敏、病毒感染、局部有限的細菌感染、輕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癥不會導(dǎo)致PCT升高。細菌內(nèi)毒素[9]在整個誘導(dǎo)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CT水平的高低反映出炎癥的輕重,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類型、細菌的種類、炎癥的程度和免疫反應(yīng)的狀況等因素都能影響PCT水平的高低。PCT水平的升高說明患者可能出現(xiàn)了嚴重休克、全身性炎癥反應(yīng)綜合征和多器官功能紊亂綜合征,可鑒別診斷細菌性和非細菌性感染和炎癥。
本文對胸腔積液采用不同的分類方式,按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按病理分分為滲出性和漏出性[10],不同類型胸腔積液的治療效果和方法都有所不同。通過以上表格分析得知,對于肺炎及肺癌伴胸腔積液的患者,在采用抗炎抗感染、強心、利尿治療后[11],肺炎組的治療肺炎總有效率為96.77%,肺癌組治療肺炎的總有效率為77.42%,肺炎組的總有效率遠遠高于肺癌組。2組患者在胸腔積液的比較上,肺炎組的顯效率為77.42%,總有效率為87.10%,無效率為12.90%;肺癌組的顯效率為3.23%,總有效率為32.26%,無效率為67.74%;肺炎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肺癌組,而無效率肺炎組遠遠低于肺癌組。在BNP方面,治療前肺炎組血漿BNP(581.75±125.50)ng/L明顯高于肺癌組(145.72±42.56)ng/L,P<0.01;與治療前比較,肺炎組治療后血漿BNP(224.62±131.33)ng/L明顯降低(P<0.05),而肺癌組(149.43±51.10)ng/L無明顯變化。在PCT方面,治療前肺炎組血漿PCT明顯低于肺癌組(P<0.05);治療后2組患者PCT下降到或接近正常生理范圍。
綜上所述,血漿BNP和PCT濃度的變化對于胸腔積液者心功能不全的篩查和強心、抗炎治療效果的評估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1] 呂玉寶,莫淑明,董競成,等.中醫(yī)肺腎相關(guān)的現(xiàn)代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yī)藥,2013,8(7):734-737.
[2] 張明發(fā),沈雅琴.薏苡仁油抗肺癌藥理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yī)藥,2012,7(1):87-89.
[3] Lee JY,Hwang SJ,Shim JW,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n patien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lobar pneumonia〔J〕.Korean J Lab Med,2010,30(4):406-413
[4] 謝 剛. 晚期肺癌并發(fā)癥辨治探析〔J〕.四川中醫(yī),2010,28(6):35-37.
[5] Okimoto N,Hayashi Y,Ishiga M,et al.Procalcitonin and severity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J Infect Chemother,2009,15(6):426-427.
[6] 周敬華,鐘 理,張 斌,等.肺癌風險因素的相關(guān)研究〔J〕.新醫(yī)學(xué),2010,41(5):345-347,封3.
[7] 朱 鵬. 探討非小細胞肺癌的基本特點在治未病的應(yīng)用〔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38(8):1526-1527.
[8] 孫璽媛. 益肺解毒方對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2,39(11):2176-2178.
[9] 劉慧琳,劉桂花,馬青變,等.降鈣素原對急診膿毒癥患者早期診斷的價值〔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xué),2012,24(5):298-301.
[10] 張 晶,傅向華,樊欣娜,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急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shù)期應(yīng)用重組人B型鈉尿肽的心腎保護效應(yīng)〔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xué),2010,22(11):669-673.
[11] 李召輝,肖 軍,李金澤,等.血漿N末端B型鈉尿肽前體對重癥患者預(yù)后的預(yù)測價值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xué),2011,23(3):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