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菊+殷娟+劉紅
關鍵詞:基層流動圖書館;規(guī)范化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
摘要:基層流動圖書館是擴大公共圖書館服務面,提高圖書利用率的重要渠道。文章通過對基層流動圖書館規(guī)范化管理的探討,以重慶圖書館基層圖書流通點的服務發(fā)展為例,給出了推進基層流動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5-0021-02
收稿日期:2014-03-05
作者簡介:趙德菊(1982-),重慶圖書館助理館員;殷娟(1970-),重慶圖書館館員;劉紅(1960-),重慶圖書館館員。1基層流動圖書館的發(fā)展歷程與規(guī)范化模式的確立
1.1基層流動圖書館的發(fā)展歷程
基層流動圖書館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公元10世紀中葉,汽車尚未普及,波斯帝國就已有了駱駝圖書館。19世紀中葉,英國出現了馬車圖書館。美國第一批有組織的流動圖書館服務于1905年出現在俄亥俄州和馬里蘭州。20世紀20年代,蘇俄就有了城市流動圖書館25,579個,鄉(xiāng)村流動圖書館4,343個。幾個世紀以來,交通工具幾經換代,為了不斷擴大圖書館知識傳播功能的輻射力與影響力,汽車圖書館快速發(fā)展。尤以日本為最。在日本,各公共圖書館大多設有汽車圖書館,多則兩三輛,至1996年3月,日本2,336個公共圖書館共有流動圖書館近3,000個。滿載著書籍的汽車,把圖書送到有需要的地方,也把希望帶進了每個人的心田。
我國流動圖書館起步較晚,不過發(fā)展較快。上世紀60年代,上海圖書館開始利用汽車為市郊群眾服務。1999年,沈陽市圖書館在康平縣設立了為農民兄弟服務的“農民流動圖書館”,為11個鄉(xiāng)、村服務,至今已拓展至8個區(qū)縣,各投放圖書10萬冊。
1950年8月西南圖書館成立后,按照黨將圖書送到工農群眾中去的要求,截至同年12月,共建立流通站30個,擁有讀者16萬人。其中,工廠流通點占同時期發(fā)展的30個站的43%。但由于當時只顧建設不顧管理,有的站沒過多久就停止了。重慶圖書館于80年代初開始拓展基層流動圖書服務點,主要著重于機關、軍隊和司法系統,90年代將服務延伸至社區(qū)。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文化建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強,文化事業(yè)經費的逐年增加,為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實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重慶圖書館的基層流動圖書服務點也從2007年前的9個擴展到現今的50個。由機關、軍隊、監(jiān)獄圖書流通點擴展到社區(qū)、學校、福利院、區(qū)縣街道辦事處、山區(qū)學校、游輪等圖書流通點。
目前,重慶圖書館流動圖書館主要有兩種形式:①定期交換圖書的基層圖書流通點44個。②現場辦證、即時借還、現場咨詢的流動圖書車服務點6個。這兩種流動服務方式作為圖書館集成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向基層延伸和普及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使命,是傳播知識、播撒文明的重要載體。
1.2基層流動圖書點的管理模式
目前重慶圖書館的基層圖書流通點的管理主要是根據農家書屋的管理模式進行運行的,即通過對其設立的基層圖書流通點的相關人員進行圖書分編、陳列、借閱、管理等業(yè)務培訓后,采取“自主管理、自主服務、定期檢查、定期上報借閱數據”的模式進行管理。
1.3基層圖書流通點服務規(guī)范化探索
1.3.1基層圖書流通點管理現狀。在進行圖書交換,定期檢查的過程中,筆者發(fā)現了如下三種問題:①一些流通點在圖書流通方面存在信息封閉的問題,附近的服務對象幾乎不知道有這么好的一個惠民文化工程,圖書成了部分流通點迎接上級考核的形式。②部分基層流通點對本區(qū)域服務對象的閱讀需求了解不夠,導致其在交換書的時候出現了圖書針對性不強,圖書使用率不高等現象。③管理人員更換較快,導致接替者對圖書分編業(yè)務不熟,不知怎樣陳列與管理圖書,給當地讀者借閱帶來了困難并影響了圖書的流通。
1.3.2規(guī)范化管理的必要性。由于目前進行定期圖書交換的基層流通點存在以上問題,個別圖書流通點在文化服務方面并沒有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圖書館只有對各基層流通點的管理人員每年定期進行圖書管理的相關業(yè)務培訓,進行制度化管理,制定相關考核目標進行監(jiān)督考核評估,才能對基層圖書流通點的運行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2制定規(guī)范化管理制度
2.1建立制度規(guī)范管理
基層圖書流通點建設和持續(xù)化發(fā)展需要完善并嚴格執(zhí)行的管理制度來規(guī)范開放時間、服務內容、讀者權利、管理員職責、圖書和設備安全等諸方面事項。如:制定《基層圖書流通點管理制度》《基層圖書流通點借閱制度》《基層圖書流通點管理員崗位職責》《基層圖書流通點讀者借閱須知》等規(guī)范化的管理制度,為基層圖書流通點的有序進行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2加強培訓適時輔導
熟悉圖書館相關業(yè)務,才能更好地開展讀者服務工作。因此,各基層圖書流通點應配備一到兩名文化服務員。重慶圖書館應每年定期、統一、集中地為文化服務員提供圖書管理、讀者服務等方面的業(yè)務培訓,并加強業(yè)務溝通,隨時幫助各基層流通點進行業(yè)務輔導。
3持續(xù)化多元化發(fā)展思路
3.1了解需求,明確圖書配置
3.1.1了解閱讀需求。在定期交換圖書的過程中,經過與各點的文化服務員的交流筆者得知,目前基層圖書流通點的閱讀主體主要是老年人、未成年和極少數中青年。老年人主要關注養(yǎng)老保險相關政策、養(yǎng)生保健、歷史傳記;中青年主要關注就業(yè)技能學習、高新科技等實用性圖書;未成年主要關注科普、漫畫、文學等方面的圖書。
3.1.2定向配置相關圖書。根據各基層圖書流通點的讀者閱讀需求,在圖書的準備過程中,在豐富圖書品種的同時,應專門針對性地配備相應的圖書。重慶圖書館2012年8月在長江黃金游輪上設立的圖書流通點根據該點游客的閱讀需求情況,配置了我國各時期的法語、德語和英語類譯本,滿足了各國游客的閱讀需求,進而為中華文化和重慶本土文化的傳播開辟了新途徑。
趙德菊,殷娟,劉紅:推進基層流動圖書館規(guī)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趙德菊,殷娟,劉紅:推進基層流動圖書館規(guī)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3.2以點帶面,先試點再推開
圖書館可以根據各基層圖書流通點的運行情況,集中組織各點的文化服務人員對一兩個規(guī)范化運行的基層圖書流通點進行參觀并開展經驗交流會,由被參觀圖書流通點的負責人和文化服務人員向其他負責人介紹經驗。如:重慶圖書館的大環(huán)機械廠基層圖書流通點為了讓附近工廠的農民工共享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不惜把馬路旁邊年租金5萬元的上下兩層門面用作職工書屋,并與當地政府機關加強聯系,積極爭取將該圖書流通點增設為公交車站點。同時,大環(huán)機械廠基層圖書流通點還通過其轄區(qū)的《經濟報》對圖書流通點進行宣傳,吸引更多的農民工讀者利用空余時間自我充電。為此,2011年底,重慶圖書館以年終流通點工作總結會為契機,以大環(huán)機械廠為陣地,在大環(huán)機械廠圖書流通點舉行了經驗交流會。會上由大環(huán)機械廠的負責人李總、圖書管理員小王同志負責向大家介紹經驗。通過經驗交流,重慶圖書館其他43個定期交換圖書的基層圖書流通點以大環(huán)機械廠為鏡子,在推廣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上深入發(fā)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2年,重慶圖書館各基層圖書流通點累計借出圖書17,369冊次,9,658人次;閱覽35,689冊次,23,109人次。
3.3開展活動,大眾參與,加強互動
圖書館可以以基層圖書流通點為陣地,協助其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讀者,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或者其他惠民活動。如:重慶圖書館的“4.23”征文活動、“一個年齡段,一本書”,以手工書、海報、漫畫、多媒體等不同形式展示了讀者的閱讀心得,并選出了優(yōu)秀作品刊登在圖書館網站上,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讓其他讀者也參與其中。
3.4以文化共享工程為契機,做好信息服務
圖書館還可以以建設文化共享工程為契機,為基層圖書流通點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基層點,讓各點的服務對象不但能閱讀到豐富的紙質書刊資源,還能借助網絡的力量獲得各類信息和知識。
3.5送公益講座,提升精神文化
圖書館可以根據各流通點讀者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機關事業(yè)單位的基層流通點送去法律講座;為福利院的老年人送去養(yǎng)生保健講座;為工廠送去《我讀書,我快樂,我進步》的講座,讓讀者進一步體會到讀書給工作和生活帶來的樂趣。通過送公益講座活動,可以進一步提高讀者對基層圖書流通點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基層圖書流通點的人氣,進一步擴大公共圖書館文化服務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3.6借助媒體力量,擴大宣傳
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報道。重慶圖書館與當地媒體力量聯系緊密,借助網絡媒體的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了公共圖書館,共享了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
基層圖書流通點作為圖書館服務體系延伸和拓展的重要途徑,是推廣閱讀的保障工程?!蛾P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指出:免費開放的根本目的是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方便地參與文化活動,保護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為此,要保持基層圖書流通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除了政府財政的繼續(xù)支持外,公共圖書館也應積極發(fā)揮作用,通過針對性地配備圖書,大眾化的讀者活動,探索服務新模式,規(guī)范各基層圖書流通點的管理,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2]張常明.基層流動圖書館服務點建設思考[J].圖書與情報,2010(5):125.
[3]邵康慶.重慶圖書館館史:1947-2007[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26.
[4]文化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EB/OL]. [2011-02-17].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gggs/t1155320.htm.
[5]覃朝膺.淺談如何提高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質量[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9):l12-113.
[6]周利紅.農村圖書流通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對策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5):9-11.
(編校:嚴真)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