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崇鵬
我們知道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教學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在教學改革中信息技術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和教師教學的引導性、趣味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在信息技術的平臺上,學生和教師的視野和能力都得到了發(fā)展和提高。黑河小學每個班級都有電子白板和投影儀,這給我們的教學帶了方便,遇到問題和學生們一起上網查閱解決,英語課教學也因為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而充滿快樂和趣味,在信息技術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培養(yǎng)。
一、模仿表演英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
英語學習中模仿是很重要的。原聲電影的語音語調很優(yōu)美,學生在欣賞片段的同時,教師組織學生模仿電影中的臺詞,短短的幾分鐘,學習英語的效果卻是影響深遠的!我一直堅持這樣做,并提供優(yōu)秀的電影給學生,到五六年級,他們已經能自己找到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原聲電影看了,還會和我溝通他們的心得。
二、播放英語歌曲,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
歌曲的魅力在于動聽的、扣動人心弦的旋律。我給六年級的學生代課時,我要求他們學習一首英語歌曲,下課后,班長立刻打開了班級電腦百度搜索,最后決定學習唱《My Love》。歌詞、視頻網上下載,每節(jié)英語課前聽唱5分鐘,2周下來,一首英語歌被他們演繹的絲絲入情。因此說,信息技術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方面提供了便利條件。
三、利用計算機的自身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
1.錄音功能
學生英語課聽錄音是聽力訓練的必備方式。教師錄音的作用是對聽力材料的補充,應該讓學生多聽多看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教師的錄音只是對教學內容需要的補充。錄音功能可以替代過去的磁帶,并且使用方便。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英語不提倡留書面作業(yè),提倡學生以口頭的形式完成作業(yè),讀課文,家長可以簽字,也可以為孩子錄音,通過網絡給老師發(fā)過來。我們學校每個班級都可以上網,老師下載學生的錄音并播放。被播放錄音的同學,一定是很驕傲的。同時,學生的錄音資料也豐富了班級的英語聽力材料,學生在聽的過程中,也會聽出自己和他人的發(fā)音錯誤,有利于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
2.繪畫功能
在學校的微機課中,即使是學前班的小朋友,也會利用計算機的繪畫工具,畫出顏色艷麗,形象逼真,富有童真的讓我們成人贊嘆的繪畫作品。于是,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英語的圖形和顏色這一相關內容時,我給學生們留的家庭作業(yè)就是:利用微機課學習的繪畫知識結合今天的英語學習內容,繪制一幅繪畫作品。下一節(jié)課,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英語介紹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了什么顏色和圖形。在這個作業(yè)中,學生們認為很有趣。英語課留的作業(yè)是微機課的電腦繪畫,非常有趣,所以很愿意完成這項作業(yè)。同時,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為了展示的過程中作品的與眾不同和介紹時的大方流利而用心的去復習微機知識和英語知識。
3.表格功能
中高年段的孩子,在微機課上具備了一定的表格繪制能力,在英語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我常常要求學生列表格。人物、時間、事件等,學生的表格有手寫,也有電子版。手寫的表格,我利用班級配備的投影儀進行放大,展示給大家,電子版的表格,我請學生們下載到電腦展示給大家看。
四、利用網絡,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
1.QQ英語對話
鼓勵學生在QQ中盡量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得到學生的允許后,可以公布他們的談話內容。在學習五年級上冊關于朋友的內容時,我的作業(yè)是請在QQ中用英語和你的朋友聊天,或者用英語對你的朋友描述你的同學。第二天,在班級的電腦上,大家可以一起展示和評價自己在QQ平臺上完成的英語作業(yè),學生覺得作業(yè)的形式很特別,很有趣。
2.E-mail英語作業(yè)
五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很多自己的秘密了,當然,偶爾也出現(xiàn)逆反等現(xiàn)象。動筆寫作業(yè),對他們來說,似乎是很痛苦的事情。因此我規(guī)定只要所完成的作業(yè)是對當天所學習內容的復習,作業(yè)的形式學生自己可以選擇,電子郵件就是一個很好的形式。在每個單元的知識點總結作業(yè)時,學生基本是用E-mail發(fā)給我。整理知識點的同時,在鍵盤上找字母拼出單詞,也是對單詞的一種復習和記憶。
五、利用錄像機錄制英語節(jié)目,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興趣
利用錄音機錄制英語節(jié)目,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具體做法如下:英語歌曲的錄制并播放;英語短劇的錄制并播放;日常課堂的錄制并播放;家庭英語學習的錄制并播放等。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我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充滿了快樂,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完成的作品更是讓教師從學生的身上學習到了很多。學生的閃光點不同,但他們都是金子。但是,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一種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的媒介,不能太頻繁和機械的運用,否則,不但不會促進學生的學習,甚至會阻礙師生間的和諧溝通。
(責任編輯 劉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