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
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賞析】
林景熙的《溪亭》是一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好詩。詩人在描摹客觀景物的同時,又把自己的獨特感受傾注在景物描寫之中,使讀者從思想上受到感染,藝術(shù)上得到享受。
首聯(lián)“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破題,直敘其事,語淡辭婉,于平淡之中留下意余象外的情韻。詩人獨倚溪亭,觀覽景色,思緒紛披,直至日暮,尚徘徊不下。乍讀起來,似有恬靜閑適的印象,細細品味,又覺不然。作者是南宋末年愛國詩人,宋亡后棄官不仕?!扳潘肌辈皇悄欠N多愁善感的“悲秋”,而是指詩人在南宋滅亡之后,時時所懷有的舊君故國之思。透過迷蒙的景色依稀可以窺見詩人的悠悠孤憤和高潔品格。
接下去,作者以溪亭為中心,逐一描繪周圍的清秋初月的景色。
頷聯(lián)“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緊承一二句寫景并刻畫作者的精神狀態(tài)。高高樹巔掛著一彎潔白的初月,在微風吹拂之下,詩人酒意初醒。此時,詩人心緒不寧,故國之思縈繞于懷。詩人這種半醉半醒的精神狀態(tài),不正說明他感慨至深嗎!
頸聯(lián)“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寫詩人舉止。“獨行穿落葉”,踽踽獨行之狀如見,“穿”字尤妙?!伴e坐數(shù)流螢”,獨坐無聊,只得借數(shù)流螢以遣悶,其侘傺不平的心情可以想見,用一“數(shù)”字,更見生動。這兩句詩把其復(fù)雜的矛盾心情注入形象鮮明的畫面,不難看出,其中隱現(xiàn)著詩人對生活的感受和時代離亂的影子。
尾聯(lián)“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以景襯情。一聲聲悠長的漁歌,打亂了詩人的冥思遐想,舉目四顧,只有遠處水面上飄動著一點若明若暗的燈火,此情此景,倍添凄涼孤寂,蘊含著國破家亡、漂泊無依之感。
通觀全詩,以景傳情,用富有象征意義的景物描寫,寄寓詩人的感慨馀思,情韻深長,頗具特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