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穎
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1859~1952)在其著作《學校和社會》中從尊重兒童的天性,促進兒童個性發(fā)展出發(fā),強調教學中經驗指導生活和社會適應性。杜威總結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為“經驗改造”,提出“教育即生活”這一概念。陶行知生活教育內容更是博大精深,“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強調教育與生活的連接,要求教育活動既關心學生未來的生活,也要關心學生的現實生活。目前初中思品課存在知行脫節(jié)的現象,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很多只處于理論認識階段,沒有上升到實踐層次,其所學沒有很好地指導實踐,為我們的生活服務。為此,中學思品課教學有必要向“生活化”回歸,將現實生活引入課堂,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系。
一、教學目標的“生活化”,促使思想品德教學目標具有針對性
生活世界是一個現實的世界,人的現實世界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陶行知先生告誡我們“生活教育是教育的生命”,道德教育不僅要使學生解決知不知、懂不懂的問題,而且更要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所以道德教育回歸生活,用真人、真事、真理、真情去教育學生,就能增強德育的感召力,提高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道德教育的真實性,首先要求教育目標真實。教師必須將理論化的教學目標“回歸”到生活中,使道德教育目標建立在更多地關注和反映受教育者生活上。中學生生活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他們的生活天天在進行,時時在進行,學生的品行、見識和修養(yǎng)等都是在他們自己的真實生活中形成和發(fā)展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從學生感興趣的、為他們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將教學目標“生活化”。
例如:在《維護人格尊嚴》(蘇教七上)一課的教學中,公交公司《員工守則》規(guī)定:服務人員和駕駛員“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用這一案例來分析怎樣維護人格尊嚴這一問題時,我們將教學目標建立在“生活化”基礎上。讓學生擔當“服務員”和“乘客”兩種不同角色,讓他們去感受和體驗維護“勞動者的尊嚴”的意義所在。將本堂教學目標設置在“生活化”基礎上進行,其教學目標就是“能讓學生認識到作為社會人的人格尊嚴的平等性,能樹立起維護勞動者尊嚴的擔當”。因為學生離開學校就會接觸社會,直接或間接面對或者自己面臨這樣的情況,這就使得學生更加關注這一案例情景,從而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有了較深刻的理解。這既對學生進行了道德教育,又運用知識解決了實際問題,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生活化”,提高學生體驗德育的真實性
生活是思品課教學的源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為生活世界服務的課堂,才是具有深厚生命力的課堂。陶行知認為“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這一主張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內容的生活化、現實化。我們傳統(tǒng)的道德教育活動中所采用的內容也來自于生活,但是,這種生活往往不是學生所感受到、所觀察到的生活,不是他們“正在過著的生活?!?/p>
所以,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過程中,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是關鍵,要讓學生體驗感悟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是完全一致的。如果教學內容不是學生生活中觸手可及的,遠離生活實踐,便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標和效果。這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中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領地”,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真實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要讓學生自己認識生活、演繹生活,在主動探索中收獲知識、體驗情感。例如:在《讓人三尺又何妨》(蘇教七上)教學中,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寬容、大度、友善的意義,提高學生謙讓、寬容的意識,可以就班級目前同學間存在的矛盾、不和諧因素進行分析,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使他們在自我剖析中不自覺地樹立起寬容友善的積極心態(tài)。
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根據學生生活體驗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化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所以要想增強道德教育的生命力,提高其實效性,思品課教學內容一定要建立在學生真誠的生活需求上,讓活生生的事實說話。
三、教學過程的“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教學過程的“生活化”,就是教師把學生從“灌輸”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中,親自實踐、感受、體驗、理解。學生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為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真實生活為基礎,并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融會貫通,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課堂討論、游戲激趣、體驗性教學等方式開展教學,讓學生通過情景、游戲和實踐來體驗、內化,促進學生自我“生活化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消除思品課和現實生活間的“鴻溝”。如:在教學《保護我們的家園——保護環(huán)境》(蘇教八下)一課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我們周圍有沒有群眾亂砍亂伐和過度放牧,造成植被、林木嚴重破壞的現象?如何對待城市生活垃圾、空氣污染等問題?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從身邊做起,如何去踐行保護資源環(huán)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對環(huán)境話題的“興趣點”,關注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課堂創(chuàng)設學生發(fā)現、交流、研討的參與性情境。教師不要去設計過多的“陷阱”,也不需要去把“可持續(xù)”建立在高深莫測的理解上,教師的“作為”是引導拓展思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
同時,教學過程要尊重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陶行知說:“師生本無一定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只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不曉得有的時候,教師倒從學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訓?!苯虒W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優(yōu)化師生關系,要把學生看作人,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使課堂氣氛民主化、師生關系朋友化,凸顯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生活化”的過程,只有為學生提供公平參與的機會,讓學生身臨其境、參與其中,方能突破難點,激發(fā)思維,讓思想品德課成為生活的大課堂。
四、教學方式“生活化”,追求“本色課堂”價值
“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快樂中領悟,老師在快樂中教,師生其樂融融”,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在教學方式上進行“生活化”探究,應把握“簡明而不簡單,平實而不平淡,激情而不矯情”的原則,很好地將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整合為一體,在自然、和諧、輕松的課堂真實環(huán)境中,實現和完成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健康思想和品德的生成,還原思品課的課堂“本色”。
如:在學習《天生我才必有用》(蘇教七上)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做一個好班長?把班長需要的條件包括具備的素養(yǎng)、能力、水平分條列出,讓學生逐條“對號入座”,從而得出自己能否做一個合格班長的分值,并將自己的檢驗結果在班上進行探討和交流。這樣的探究,一方面激發(fā)學生自己對自己的準確判斷和總結,另一方面也在自我觀察、自我反省、相互比較中科學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在生活化的“本色”課堂上,學生不經意進行了嘗試—內省—檢測—反饋:嘗試(自己能否擔當班長這個虛擬角色,自己的優(yōu)缺點有哪些);內省(自我反省與檢討,自己確實存在哪些差距);檢測(運用客觀的檢測手段作價值判斷,自己在班集體中各個方面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反饋(通過結果來進一步了解、認識自己,查找不足)。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與交流,最終學生達成了共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努力發(fā)現和發(fā)揮自己潛能,真正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價值。”這樣,就形成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本色課堂”中體會“生活”的樂趣,既拉近了學生與教材的距離,同時也幫助學生學會了用所學來指導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總之,回歸生活的道德教育,就是要使思品課教育成為學生自己的、真實可信的、有生命的、可觸摸的教育。對于思想品德課而言,脫離生活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即“教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歸生活”,回歸的最終目標是引導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
【責任編輯關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