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廣西三江侗族傳統款約習慣法研究

2014-09-26 14:38:09李遠龍鄭海山
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學刊 2014年2期
關鍵詞:習慣法侗族

李遠龍 鄭海山

摘要:對廣西三江侗族傳統款約習慣法進行了綜合研究,認為款約的表現形式為無字石碑、書寫款約及碑刻規(guī)約;款約的主要內容表現為“六面陰規(guī)” “六面陽規(guī)”及“六面威規(guī)”;款約的功能主要是制裁偷盜行為、維護公共財物、穩(wěn)定社會治安、構建和諧家庭;款約的執(zhí)行特點是適用上人人平等、處罰手段多樣及親屬懲刑制。

關鍵詞:侗族;款約;習慣法

中圖分類號:D9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4)02-0058-07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位于黔湘桂三省的交界處山區(qū),地形復雜,交通不便,歷史上一直是封建王朝統治勢力比較薄弱的地方。盡管有些封建王朝為了加強對民族地區(qū)的統治,曾經在這里建立過郡縣或者州縣,很多侗族村寨直到清朝末年仍處于處于“有款無官”的狀態(tài)。本文試圖從其侗族款約的歷史、內容、功能、表現形式及其執(zhí)行特點等方面綜合論證,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款約溯源

(一)民歌與歷史傳說中的款約

侗族民歌中載:“人有股,眾拍手;人有份,眾高興?!薄凹雷妫孔?;做工,靠力;進山,找獸;下河,找魚;得肉,分串;得魚,分吃;獨吃,額腫;眾吃,快長。”[1]112我們可以看出在早期侗族社會中講究的是平均分配生產生活資料,如果不這樣平均分配將會受到懲罰,是故,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或許是款約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廣西三江侗區(qū)關于款約的形成有個這樣的傳說:“混沌之年,楚王和漢王射死了九層棉陽的一個兒子。九層棉陽的另外幾個兒子就向楚王和漢王討還血債。為了拯救楚王和漢王的子孫,張古王和盤古王折斷矛頭,使它變成曬紗桿;他們毀掉盔甲,使它能當板凳坐。從此,糾紛終結于山巔,訟事了結于山梁……可是因為復因為,因為羅單公走過田壩時偷了別人的鵝;因為羅懂公走在路上偷了別人的羊。朝王的女兒偷了祖母的棉紗;朝王的祖母又偷了外祖母的紗錠。朝王的子子孫孫,睡不安穩(wěn),站不安寧。于是他們一喊一,籌金子;二喊二,積銀兩。買得一頭白水牛,到河灘上去宰殺,將牛的腮巴破為四瓣。一瓣送給周富創(chuàng)造侗歌;一瓣送給六郎創(chuàng)造約法?!盵2]65從這段款詞中可以看出:制裁偷盜也是當時款約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早期漢文獻記載中的款約

關于侗族的款約最早文字記載見諸南宋洪邁(1123-1202年)《容齋隨筆》一書:“靖州之地(今天侗族集中聚居之湖南通道、靖州、貴州黎平東部、天柱,廣西三江等縣),其風俗與中州異。男丁受田于酋長,不輸租而服其役,有罪則聽其所裁,謂之草斷?!盵3]57這里所說“草斷”并不是草草了斷,而是一整套和國家法律不相干的地方習慣法來斷案的方式,這里的地方習慣法可能指的就是侗族的款約。元代的《宋史》記載則更為明白:“辰、沅、靖三州之地,多接溪峒,其居內地者謂之省民,熟戶、山徭、峒丁乃居外為捍蔽。其初,區(qū)處詳密,立法行事,悉有定制?!盵3]57可以看出這個時候的以侗族為主體的民族,其社會習慣法已經比較成熟了。

關于款約產生的具體年代現在還無法考證,但是作為一種社會組織的行為規(guī)范,它必然是隨著該組織的產生而產生,所以應該先有款組織后再有款約的,而根據一些傳說和歷史記載,款組織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經產生了。

二、款約的表現形式

(一)無字石碑

最早的時候沒有文字,當時款組織每次商討制定完款約時,在款坪上樹立一塊沒有文字的石頭,在那里歃血為盟。為了維護整個民族的利益,必須聯盟起來,殺雞殺羊,喝血酒。每一個碗放半碗酒,半碗血。誰同意就喝一碗酒,喝完之后就按照款約去辦事。① ①吳德光講述,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xiāng)岜團村人,退休鄉(xiāng)干部。

在款坪上樹立一塊高大的石頭,表示所議定之款約像石頭那樣堅不可催,世世代代永遠遵守,俗稱為“勒石盟款”。無字石碑的主要內容為公平分配生產資料,穩(wěn)定氏族婚姻關系等。雖然沒有文字,但是在人們的心中卻都知道它代表的是什么意義,規(guī)范著款民們的日常生活。石頭常常以其堅硬、不怕火燒、不怕水泡贏得人類的尊重,傳統侗族人們在這里把石頭當作一種象征意義上的符號,利用石頭的特質象征著所制定款約的牢不可破、堅不可摧、人人遵守、世代永存。同時采用無字石碑也受侗族早期社會對石頭崇拜的宗教因素的影響,利用神靈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的獨峒鄉(xiāng)平流村和巴馬村之間的猛江河邊、林溪鄉(xiāng)冠洞村附近、八江鄉(xiāng)八斗村旁等,都曾立過這樣沒有文字的石碑。

(二)書寫款約

書寫款約是在漢文字進入侗區(qū)之后才出現的,在先受到漢文化影響的地區(qū)出現。那時候人們開始接觸漢字,能用漢字記錄侗語了,侗族就把制定的款約書寫在本子上。雖然都是用漢字記錄侗語,但是記錄的方法也是各種各樣。書寫的款約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可以相對完整和廣泛、長久的流傳開來。目前很多侗族村寨都留有書寫本,年代都不算太久,可能是因為侗族居住在木房子里,加之成片的緊挨居住,發(fā)生火災容易造成重大損失,燒毀有時難于避免。目前流傳下來的主要有廣西三江本、湖南城步本、湖南通道本、貴州黎平本等,廣西三江本侗族款約習慣法以“六面陽規(guī)”“六面陰規(guī)”“六面威規(guī)”為核心內容。書寫款約是保留下來最完整的規(guī)約,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三)碑刻規(guī)約

“碑刻文本是將傳統的款約翻譯成漢語以后,再經過文人加工提煉而形成一種較簡單的條款,然后抄刻于石碑上。這些條文簡介明了,具備法律的性質與書寫格式了” [1]118。清代的改土歸流,在侗族地區(qū)大量設置學校,這是漢文化大量傳入侗區(qū)的產物。雖然它的語言風格和傳統形式發(fā)生了變化,但是它還是把款約的有關內容較好的保存下來,現在發(fā)現最早的碑刻石碑是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農歷七月初三所立的“高增款碑”。涉及到今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碑刻規(guī)約主要有位于貴州黎平縣境內“軟禁碑”(1757年)立、內容涉及三省交界地區(qū),包括今天的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位于廣西三江獨峒路邊的“獨洞鄉(xiāng)條規(guī)碑”(1872年)立、位于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馬胖村“馬胖鄉(xiāng)永定合約碑”(1913年)立、弄埠“議功德碑”(1936年)立等。

三、款約的主要內容

目前流傳下來的廣西三江侗族的傳統款約以“六面陽規(guī)”“六面陰規(guī)”“六面威規(guī)”三大部分為其核心內容,現將其歸納如下:

(一)制裁嚴重違法犯罪行為,一般處于死刑的“六面陰規(guī)”

在款約之中,“六面陰規(guī)”的處罰是最嚴厲的,都是規(guī)定一些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違法者一般都處于死刑。

1.對于毀壞地氣龍脈、偷挖墳墓的懲處。在侗族的宗教信仰之中,毀壞地氣龍脈、挖掘公共墓地會威脅到整個村寨乃至幾個村寨之間的共同利益,屬于最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這種情況時候,款約規(guī)定對于違法者及其父親處于活埋或者水淹。

2.對于偷盜特殊財物懲處。偷盜特殊財物在這里主要指偷糧、偷錢、偷魚、偷稻田里的禾苗。當時生產力低下,對于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竊取將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在當時“有款無管”的特殊背景下,如果不給于嚴厲打擊,整個社會無法正常運轉??罴s嚴厲規(guī)定制裁該種盜竊行為的同時,注重違法犯罪證據的收集,講究人贓俱獲。對偷盜者處死刑并抄家,直系親屬(指父母、子女)開除村寨,永遠不能回來。

3.對于殺人、放火、圖財害命懲處。對殺人放火圖財害命這種嚴重危及到生命財產的行為的懲處,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權利和財產權利,維護社會治安。對于這種違法之人,按所犯之罪規(guī)定款約為以錢贖命、沒錢命嘗。通常對于殺人、圖財害命這種剝奪生命的行為,直接以活埋處死。

4.對于破壞婚姻家庭倫理、行騙、作假等行為的懲處。侗族人民很注重婚姻家庭觀念,對于亂倫、目無長序,破壞傳統婚姻制度的處理,款約規(guī)定全村進駐犯者家中吃喝,對違法者本人處于水淹?!傲骊幰?guī)”最后教育全寨人要團結一致,和睦相處,對于作假、行騙、敲詐勒索者要給予嚴厲的打擊,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二)懲處較輕違法行為,罰款為主的“六面陽規(guī)”

“六面陽規(guī)”主要規(guī)定為一般違法行為,相對于六面陰規(guī)處罰較輕,對于違法者一般處于罰款,有時會責令其敲鑼喊寨,賠禮道歉。

1.對于破壞男女青年交往及戀愛規(guī)則的懲處。侗族男女青年村寨之內或者村寨與村寨之間的“行歌坐夜”也就是我們說的聚在一起談情說愛,“六面陽規(guī)”規(guī)定男女之間不能有作風不正、行為越軌,否則將處于罰款,此外對于山盟海誓、發(fā)生性關系之后,男方反悔不娶,造成女方不能落舅家(女還舅家的習俗),這是款約規(guī)定組織讓兩個人公開對質,如果男方確實不反悔、不聽勸阻,將對其處于吃“豬狗屎”的處罰。

2.對于破壞家庭婚姻關系的懲處??罴s對于搶奪他人妻子、暗地私通、私奔還有離婚的處罰,一般為罰款同時伴有進駐吃喝的現象。至于罰款還有貧富之別,富者多罰,貧者少罰。同時規(guī)定還有違法者送串串肉進行賠禮道歉,要求各自村寨、家族管好自己的人。

3.對于小偷小摸,尚不嚴重行為的懲處。比如偷盜芋頭、紅薯、菜、豆、偷雞、偷鴨、進山偷柴、偷筍等行為。對于此種小偷小摸,情節(jié)不算嚴重或者屬于初犯,規(guī)定各個村寨可以自己處罰,如果不服從處罰,可以集中到款組織去,由款組織給予嚴加懲處。對這種行為的處罰主要為罰款,另外有的還伴有敲鑼喊寨,賠禮道歉。

4.對于亂移山界、毀壞山林、侵占水源的懲處。各有各的山界,各有各的林地。對于故意亂移山界、侵犯他人田地,毀壞山林的行為??罴s規(guī)定對于違法者處于罰款,另外其父親要出來修補損失,母親要出來賠禮道歉??罴s對于塘水和田水的利用要合理,要符合水的自然流動規(guī)律,不能故意圍堵,侵占水源,同時禁止紛爭械斗。違法者由其父母出來賠禮道歉。

(三)以道德教化為主,教懲結合的“六面威規(guī)”

“六面威規(guī)”主要為一般的禮儀和道德要求,如提倡相互尊重、熱情好客、和睦共處、避免紛爭、秉公斷案、依約行事、齊心合力、治理村寨等,對犯著,則以勸教為主[2]69。

1.要求人們要相互尊重、熱情好客。講明款約威力無時不在,教育人們平時不要亂說亂道、行為不軌、亂摸亂動。要相互尊重,互相禮讓。侗族青年男女要經常往來,對于來客要熱情歡迎、盛情接待,結成朋友、結成親戚,世代相好。

2.要求兄弟要和睦、村寨要團結。家中兄弟要和睦相處,緊密團結,心胸寬廣,不要發(fā)生矛盾和糾紛。只有家庭團結,村寨才能和睦。對于行為不軌者,常指偷盜之人,我們不要去包庇他,要團結一致,主動揭發(fā)違法行為,并一起把他捉出來懲處。村寨內部團結,不要隨便打人捉人,同時也要求對外族之人不能隨意打捉。對隨意捉人打人的違法者處于很重的罰款,交不出罰款就處死,親屬(指父母、子女)開除村寨。

3.對于偷盜、破壞公共財物行為的懲處。“六面威規(guī)”規(guī)定對于偷盜之人,我們應該團結一致,不要包庇,給予處罰。也意在教育人們款約威力無處不在,不要去做偷雞摸狗的事情,否則將會受到款約的制裁,同時對于目無法紀,毀山、毀溪、毀林之人處罰嚴厲,即使是官府也無權干涉侗族款約規(guī)定的事情,足可見處罰態(tài)度之堅決。

四、款約的功能

(一)保護私人生產生活資料,制裁偷盜行為

據統計,在發(fā)現的款約之中,關于制裁偷盜的條款占到了整個款約的1/3左右。在“六面陰規(guī)”二層二部就有這樣一段記載:“如若哪家孩子,膽大如葫蘆,氣大如雷吼。惡如虎,狡如龍。能拱天上糧倉,能挖地下金銀。掘田埂,掀魚窩,挖墻拱璧?!蹅冇米乩K套他的脖子,咱們用草索捆他的手腳,拉他進十三款坪,推他進十九土坪。抄家抄倉,翻屋倒晾。讓他家門板破,讓他家門坎斷。抄家抄產,抄錢抄財。趕他的父親到三天路程以遠,攆他兒子到四天路程以外。父親不準回村,母親不準回寨?!盵2]71五層五部也規(guī)定池塘偷魚、田里偷禾給予嚴厲制裁。這些款約講述的是偷盜行為,引起全村人的公憤,而且要當場被抓到,人贓俱在。這時候就會捆綁他到款坪去交給有威望的頭人處理,全村人對他進行抄家,搗毀房屋,驅逐出寨,全家人開除村籍。類似制裁偷盜的款約還有很多,比如“六面陽規(guī)”六部六層中就有對小偷小摸的行為處罰款四兩四,還要他敲鑼喊寨。此外“六面威規(guī)”四層四部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由此可知,制裁偷盜是款約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保護山林、水源、田地等,維護公共財物

“六面威規(guī)”六層六部載:“如若哪家孩子,耳不聽勸,不依古理,不怕銅鑼。他毀山毀溪,毀了十二個山頭的桐油樹,毀了十二個山頭的杉木林……我們就跟他當面說理,我們就給他當面定罪?!盵2]79此外“六面陽規(guī)”里面也有關于毀壞山林、侵占公共水源的處罰。還有很多相關款約,這里不在一一列舉。筆者在三江獨侗鄉(xiāng)調查款約習慣法時,談到款約對于村寨公共財產的保護這個問題,村中一老人這樣說:“款約首先規(guī)定的就是整個村寨的利益,對于保護村寨公共財產也是十分重視的,村里面的一些山林,還有山地,田地都是屬于村里的公共財產。對于破壞公共財產的行為,一般情況下是處于罰款,由款首召集款民在款坪集中開會去決定。但是如果涉及到破壞公共墓地,挖掘公共墳墓的行為,也有處死的。”正是由于侗族款約對于公共財產的保護,才使得今天的侗族村寨依然是樹木林立,郁郁蔥蔥,溪水清澈見底,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三)懲處搶劫、殺人、放火等,穩(wěn)定社會治安

“六面陰規(guī)”三層三部:“如若哪家孩子,膽大如虎。氣大如雷,狼心狗肺。攔路搶劫,奪人金銀。林中捆人,路上殺人。他捆人不露臉面,他殺人不留姓名。他放火燒人于草叢,他行兇害人于刺蓬。他放火燒屋,放火燒山,圖財害命,天地不容。拉他進十三款坪,推他上十九土坪。有錢拿錢來抵罪,無錢拿命來償還。要他的靈魂到陰間,要他的身軀磚土堆?!?[2]71講的是對于殺人、搶劫、放火行為的處置,以死刑為主,另外還有拿錢來贖罪的,這些都要到款坪去,召集村寨人共同研究決定。相關款約還記載:“不許誰人,殺人放火,行兇逞強,搞亂村里。哪人觸犯,當眾抓到,敲鑼傳村,千家事,眾人理。村里放水救水,放火救火,是水制得住火,是村罰得了人?!?[1]130對于嚴重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處罰是相當嚴厲的,捆住手腳投入水中淹死,扔到火里燒死。筆者在三江獨峒鄉(xiāng)調查時聽當地老人講:“解放前獨峒搶劫比較多,搶劫者一般都是在山路里比較隱蔽的地方,頭巾蒙面。搶劫得錢不殺人,一般在離村寨比較遠的地方,不容易捉到,捉到的話就要按款約處死?!雹?①吳德光講述,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xiāng)岜團村人,退休鄉(xiāng)干部。另外款約還規(guī)定有對于拐賣人口、強奸婦女、內外勾結滋擾鄉(xiāng)里的處罰,處罰都比較重,有肉刑和罰金。

(四)規(guī)制亂倫、離婚等,構建和諧家庭

“六面陰規(guī)”四層四部記載:“他當公公卻貪戀兒媳,他當兄弟卻貪戀姐妹。他把母親喊成姑媽,他把姑媽喊成母親……他要樹木變成竹子,他要蘿卜變成青菜,他搞亂了村規(guī),他破壞了寨里,全寨依寨理來喝他。牽他到村頭旋水塘,趕他到寨腳綠水潭。叫他跟烏龜共村,叫他同團魚共寨?!盵2]71從上面款約可以看出侗族對于那種亂倫,破壞家庭倫理道德,破壞傳統婚姻制度的行為處罰是極為嚴厲的,全寨人到他家里大吃大喝,然后還要拿他沉塘水淹。在廣西三江,解放前,高定村某款首去世,而其弟弟跟該款首的老婆有染,被村寨人發(fā)現,該弟弟又不娶她為妻,最后村寨集體開會商議,結果由該款首弟弟的房族之人將其處死?!傲骊栆?guī)”里面也有關于男女之間的戀愛和結婚的明確規(guī)定,對于不守規(guī)矩者給予嚴厲的處罰。此外相關款約還有這樣的記載:“女子出嫁,節(jié)草山頭相許,唱歌山中定情。男丟女罰銀七錢二,女丟男也罰銀七錢二。女子出嫁,凡出黑糯飯、白糍粑,過大禮這時女丟夫罰六兩六,男丟妻也罰六兩六。若生已經生男育女,夫妻不和,窩火打架,相爭相吵,因此婚姻拆散,要罰十二兩銀子。不準誰喝過田口之水,割過田埂之草,如若亂搞,罰他五十二兩。若是教不服,勸不轉,就拿他到石法場處罰?!盵1]133綜上所述,侗族的款約法在維護侗族的家庭婚姻的穩(wěn)定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對于破壞婚姻,破壞家庭和諧的行為給予嚴厲制裁。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wěn)定,才能集中力量搞生產,促發(fā)展。

五、款約的執(zhí)行

(一)適用上人人平等

款約由民主方式制定,不僅僅代表某個人的意志和利益,而是代表全村寨或者整個地區(qū)的意志??罱M織所制定的款約就對該款組織所包含的村寨有約束力,不論對于款首或者對于一般的款民來說都是平等的,款首沒有任何的特權,一但違反了款約所規(guī)定的各種行為,也是要受到制裁的。有這樣一個例子:“1923年,高定村青年吳信酉,其父是該村的款首,偷別人的雞被發(fā)現,寨老按照當地的款約對其進行嚴厲的處理,由其叔伯給予活埋了?!盵2]15另外一個例子:“1933年高定村侗族歌手吳宏廟一時糊涂偷了別人的東西,被送到鼓樓進行處理。大家認為他平時為人不錯,也是初犯就想罰他銀子了事,而且有人愿意代他交罰銀,但是吳宏廟拒絕了這樣的處罰,認為自己有愧鄉(xiāng)親,已無顏立足了,要求寨老們按照款約給予嚴厲的處罰,最后被親屬帶到山上活埋處置了。”[2]14以上兩個例子說明款約已經深入人心,為侗族人民所接受,神圣不可侵犯。無論是誰,只要違法,就要受到嚴厲的懲處,在適用上體現出人人平等。

(二)處罰手段多樣

款約的處罰手段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3種。一種是生命刑,主要是對于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或者對于那種慣偷慣犯屢教不改者,包括活埋、水淹、火燒等等,同時對于其有牽連關系的親屬適用開除寨籍;第二種是財產刑,主要針對不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一般以小偷小摸居多,或者破壞家庭婚姻穩(wěn)定的行為,有時也和生命刑附帶在一起,包括抄家、進駐吃喝、罰款;第三種情況為賠禮道歉,主要對于有悔改之意的人要求做出的行為,以此表示向對方或者村寨之人請求原諒。主要包括敲鑼喊寨、送串串肉、洗面等。

(三)親屬懲刑制

對于犯罪的懲處,大體上采用的是親屬懲刑制,也就是所謂的“家治”或者“族制”。一個人犯罪了,首先由該人所在的房族負責處理。如果該房族不進行處理,就由更大的家族來處理,最后才有村寨出面處理。如果親屬、房族、家族之人不對本族成員進行處理,整個村寨的人就會對該族成員有意見,輕者不理不睬,重者進駐吃喝就行處罰。為了維護房租家族的聲譽,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秉公處理,自覺的清除本族的害群之馬。筆者在三江獨峒鄉(xiāng)調查的時候有個老人曾這樣講:“對于執(zhí)行死刑,款首就會命令由犯罪人自己的家族的人來執(zhí)行死刑,到時候還有別的家族的人在一邊監(jiān)督的。要家族自己動手主要是每個家族都有義務管好自己家族的成員,自己家族的成員做不好的,整個家族都有責任的,所以也要求自己動手處理活埋。還有由本家族自己動手可以避免家族間的積怨,對村寨這個熟人社會的穩(wěn)定也是有好處的。如果本家族的人私自把罪犯給偷偷放走了,整個村寨都會組織起來對該家族的人給予懲罰,以罰款為主?!雹?①吳德光講述,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xiāng)岜團村人,退休鄉(xiāng)干部。

六、款約研究對國家法制建設的啟示

侗族款約時至今日還在影響著侗族人民的生活,規(guī)范著他們的行為。而當前國家正大力推行法治建設,國家法的大量“侵入”,兩種機制的并存且同時發(fā)揮作用,必然帶來兩者的沖突與碰撞。國家法律永遠也無法窮盡一切現實的或者可能發(fā)生的社會現象 [4]125。在處理國家法與民族地區(qū)習慣法的沖突過程中,我們要以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努力做到法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和統一。

(一)法律多元

法律多元是指在一個社會中存在很多不同的法,不僅僅是國家制定的法律,在民間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qū)存在的習慣法也應該受到國家法的重視,而不是把國家法視為法的唯一淵源。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指出:“法應該與國家的自然狀態(tài)有關系;和寒、熱、溫的氣候有關系;和土地的質量、形勢和面積有關系;和農、獵、牧各種人民的生活方式有關系。法律應該和政治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關系;和居民的宗教、性癖、財富、人口、貿易、風俗、習慣相適應。最后,法律和法律之間也有關系,法律和他們的淵源,和立法者的目的,以及和作為法律建立的基礎的事物的秩序也有關系?!盵5]7我們應該從這些觀點去考察法律,而不是一味的強調國家法至上,忽視甚至排斥民間習慣法的存在。在我國西南很多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平時和外界的交往很少,國家的一些法律很難在這里施行,他們采用當地傳統習慣法來解決遇到的問題,而很少訴諸國家法律。由于我國各地的經濟政治發(fā)展很不平衡,民族眾多,各地方各有自己的特點,國家法不可能考慮的面面俱到。地方習慣法則根植于地方,適應當地特殊情況的需要。正如梁治平所講的:“傳統習慣法本身所具有的靈活性有助于它適應不盡相同的社會環(huán)境?!盵6]183

(二)一般民間糾紛,注重地方習慣法的解紛作用

“2005年某侗族村寨的一起離婚糾紛案件,男女雙方都沒有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而是根據當地的習慣法結婚的,沒有結婚證。幾年后提出離婚,男方不同意離婚,故產生糾紛,由當地的老人協會受理。最后在老人協會調解下,男女雙方離婚,女方退還彩禮”。① ①楊喬偉講述,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xiāng)岜團村人,農民。按照我國現在的法律規(guī)定,離婚是不能由老人協會來調解的,男女雙方其實也不存在婚姻關系,因為沒到法定結婚年齡,也沒有領取結婚證,但是依據當地的習慣法,他們的婚姻關系已經在當地得到確認了,如果此事上訴到法院,最后法院也不能判處他們離婚,事情會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容易產生其他社會矛盾。而當老人協會利用當地的習慣法來解決此事剛好恰到好處,即解決了問題,又節(jié)省了當事人的時間和金錢,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從本案我們可以看出,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對于一般民間糾紛更應該注重根植于地方的習慣法的解紛作用,而不是一味的推行國家法。只有符合當地的特點,為當地老百姓的心里所接受,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

(三)嚴重犯罪行為,堅決適用國家法律進行制裁

在侗族地區(qū),20世紀一些廣西三江經常會發(fā)生打死小偷的行為。當地群眾普遍認為,如果不打死小偷,今后他還會繼續(xù)偷別人的東西。這種觀念根源是受侗族傳統款約法的影響的,如在“六面陰規(guī)”二層二部就有這樣一段記載:“如若哪家孩子,膽大如葫蘆,氣大如雷吼。惡如虎,狡如龍。能拱天上糧倉,能挖地下金銀。掘田埂,掀魚窩,挖墻拱璧……讓他家門板破,讓他家門坎斷。抄家抄產,抄錢抄財。”[2]70在侗族傳統社會確實也處死過一些有偷盜行為的人,我們站在國家法律的角度來看這種行為,其實是以一種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去處置違法者的行為,這種行為與國家正在倡導的法治建設是相違背的。這時國家就要積極的介入,對于那些嚴重的犯罪行為,由國家的法律來進行堅決的制裁,以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和尊嚴。類似的情況還有藏族地區(qū)的“賠命價”,國家可以允許少數民族運用本民族的傳統習慣法來解決一般社會糾紛,作為國家法在當地的一種補充,這樣有利用當地社會的穩(wěn)定。但是絕不能允許嚴重違法犯罪行為的發(fā)生,要樹立國家法的權威。

本文綜合了款約的歷史文獻,輔之于民族學田野調查材料,采用法人類學法律多元的理論進行對廣西三江侗族款約習慣法進行了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分別從款約溯源、款約的表現形式、款約的主要內容、款約的功能及款約的執(zhí)行等進行了詳細論證,認為:其表現形式為無字石碑、書寫款約及碑刻規(guī)約;主要內容表現為“六面陰規(guī)” “六面陽規(guī)”及“六面威規(guī)”;其功能主要是制裁偷盜行為、維護公共財物、穩(wěn)定社會治安、構建和諧家庭;其執(zhí)行特點是適用上人人平等、處罰手段多樣及親屬懲刑制。

參考文獻:

[1] 石開忠.侗族款組織及其變遷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 鄧敏文,吳浩.沒有國王的王國[M]//侗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 廖君湘.侗族傳統社會過程與社會控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 周相卿.法人類學理論問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5]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 [M].張雁澤,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6] 梁治平.清代習慣法:社會與國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龍澤江]

猜你喜歡
習慣法侗族
習慣法的修辭—辯證觀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10
再談婚姻的定義:尤以一妻多夫制、繼承權及僧伽羅人的習慣法為例
西藏研究(2018年2期)2018-07-05 00:46:42
快樂童年——榕江侗族兒童
侗族建筑博物館——大利村
論侗族自然觀中的生態(tài)倫理及其價值
布面油畫《侗族女孩》
油畫藝術(2017年3期)2017-05-21 00:56:38
侗族養(yǎng)生防病抗衰老經驗薈萃
論環(huán)境習慣法在環(huán)境糾紛解決中的功能
海峽法學(2015年2期)2015-02-27 15:07:51
論藏區(qū)社會控制與賠命價習慣法的治理
貼近大地:侗族棲居之所的智慧之思
通化县| 忻州市| 乌鲁木齐市| 防城港市| 长葛市| 许昌市| 米脂县| 宜章县| 明光市| 吴旗县| 武宁县| 图木舒克市| 炎陵县| 洛浦县| 沧源| 宁国市| 桐庐县| 藁城市| 宣武区| 五河县| 应城市| 滁州市| 克东县| 鲜城| 威信县| 揭西县| 慈溪市| 荥经县| 郸城县| 普兰店市| 通江县| 西城区| 丹江口市| 阿克陶县| 历史| 怀化市| 佛坪县| 奉节县| 德阳市| 遵义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