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林
(華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現(xiàn)代漢語名量詞空間維度研究述評
張加林
(華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名量詞一直是現(xiàn)代漢語量詞研究中較熱門的一類量詞。本文以現(xiàn)代漢語名量詞的空間維度特征為考察對象,概述近些年來研究者對名量詞空間維度特征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對名量詞的研究成果作一定的評價。
現(xiàn)代漢語 名量詞 空間特征 維度特征
量詞的研究大致經(jīng)歷了從注重事實描寫到注重功能分析及認知解釋的過程。之前不少研究者將量詞研究的重難點放在量詞的句法功能及量詞與數(shù)詞、名詞、動詞等詞類的選擇關系和搭配機制的研究上。名量詞作為量詞最重要的一個小類,其空間維度特征被某些研究者忽視,直到近些年來才得到研究者的重視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現(xiàn)代漢語名量詞的空間維度特征為考察對象,梳理近年來研究者在名量詞空間維度特征研究方面的進展。
空間維度涉及兩個概念:語言空間和物理空間。物理空間是人們所能感受到的現(xiàn)實的空間。但是,在語言表達中,語言空間要表達物理空間的時候,人們可能會疑惑語言空間對物理空間表達的可能性及真實程度。實際上,語言空間不僅可以表達物理空間,而且可以做到準確、有區(qū)別地表達物理空間。比如:
a.陽光 b.一縷陽光 c.一片陽光
一般客觀存在的事物都要占據(jù)一定的物理空間,例a中的“陽光”是客觀存在的一種事物,那么其空間性是怎樣的呢?此時就需要用量詞量化“陽光”的空間性,比如例b、c中的名量詞“縷”和“片”不僅量化了“陽光”的空間性,而且體現(xiàn)了根據(jù)不同維度特征量化出來的“陽光”的特征:“一縷陽光”重在體現(xiàn)“陽光”的一維空間特征,“一片陽光”則重在表現(xiàn)陽光平面似的二維空間特征。
國內(nèi)外的漢語研究者在研究名現(xiàn)代漢語量詞時,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名量詞的一個小類——形狀量詞的語法、語義特征,例如陳望道(1973)在《論現(xiàn)代漢語中的單位和單位詞》中注意到了不同的形體單位詞(即形狀量詞)實際上是依據(jù)事物的不同模樣而設立的,同時“形體單位詞如用于抽象事物,可視事物具體化、形象化”[1]P30。但是研究者主要還是從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的角度,對個別常用的典型名量詞(如:個、枚)進行歷時和共時的研究,探求其發(fā)展演變軌跡、語法化過程等,對名量詞的空間維度特征研究不夠重視。名量詞的空間維度特征真正受到重視并得到深入研究,以下幾位研究者功不可沒:
戴浩一(1990,1994)通過借鑒Lakoff(1987)對日語分類詞(即量詞)Hon的研究,以范疇化作為基礎,進行漢語量詞的研究,進而從整體上構(gòu)建了漢語的認知語法體系。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戴浩一對漢語的一些典型名量詞 (形狀量詞“張、條、根、枝”等)進行了個案研究的嘗試。以“條”為例,戴浩一認為“……tiao,one dimension in extension,is‘primary’among the group of classifiers for long objects that also include gen根and zhi枝;and zhang is‘primary’ among the group of Chinese classifiers for flat objects that also include fu幅,pian片,and mian面”[2]P67。戴浩一不僅對名量詞“條”的空間性進行了研究,還從“彈性”、“硬性”、“離散性”等角度對現(xiàn)代漢語名量詞中的形狀量詞“張、根、枝”等進行了考察。通過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條”常用于長而軟的物體;“根”與之相反,常用于長而硬的物體;“枝”則常用于長而圓的物體。此外,戴浩一還同他的學生一起從范疇化的角度對漢語的形狀量詞進行了詳細考察。
石毓智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樣對戴浩一重點研究的形狀量詞“張、條、根、枝”等進行了認知上的研究,但石毓智對戴浩一的形狀量詞研究提出了質(zhì)疑,不認同戴浩一從“彈性”、“硬度”等視角對其進行空間維度特征研究的相關成果。
石毓智(2001)認為:“表事物形狀的量詞的最根本認知基礎為:(a)物體各維之間的比例是表事物形狀的量詞的認知基礎,而不是維數(shù)的多少。(b)物質(zhì)性(materiality)是表事物形狀量詞的第二位認知基礎。至于‘彈性’、‘硬性’和‘離散性’與該類量詞的設立無關。”[3]P34石毓智通過探討表物體形狀量詞背后的認知依據(jù),解釋了漢語量詞系統(tǒng)設立的原則。其中最具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方法是從維度比入手,對“張”、“條”、“片”等量詞進行了精確的函數(shù)描寫,同時指出了物體維數(shù)的多少不是量詞認知問題的關鍵,物體各維數(shù)之間的比例才是形狀量詞系統(tǒng)設立的認知根據(jù)。與物體各維數(shù)之間的比例相比,物質(zhì)性是形狀量詞的第二位認知基礎。
邵敬敏(1993)注意到了名量詞所具有的空間維度特征,但是作者沒有專門針對名量詞進行深入研究,而是采用動態(tài)的觀點,“從名詞與量詞的語義制約與反制約關系上說明它們之間存在著雙向選擇性,從而提出 ‘雙向選擇組合網(wǎng)絡’和‘量詞選擇的三個層次’的構(gòu)想”[4]P181。邵敬敏將名量詞分為外形特征類、非外形特征類、附容處所類。其中,外形特征類名量詞又可細分為形狀型名量詞和動狀型名量詞。根據(jù)空間存在形狀的差別,他注意到形狀名量詞自身存在點狀、線狀、面狀、塊狀、圈狀等形狀上的差別。但是,邵敬敏重在考察名量詞與名詞的雙向選擇關系,雖然提到了名量詞空間維度上的差別,但是沒有專門提出該問題并進行細致研究。
陳忠(2006)主要從“有界—無界”的角度對量詞的空間維度特征進行了認知語言學方面的相關研究。陳忠認為,現(xiàn)代漢語量詞的句法功能大都與量詞自身的界限特征有關,作者對量詞的類型及其界限強度等級進行了全面考察:作為典型名量詞的個體量詞,其表現(xiàn)對象在空間上的界限特征較為顯著,個體之間呈現(xiàn)出離散的空間關系,“體現(xiàn)在句法上,個體量詞傾向于自由地與有界名詞同現(xiàn)”[5]P422;類別量詞的空間界限特征不明顯,所以類別量詞與無界名詞同現(xiàn)自由,若與有界名詞同現(xiàn),則限制條件較多。最后,陳忠還詳細考察了數(shù)量成分界限特征的句法制約作用。
朱曉軍(2008)基于漢語中特有的個體量詞,研究了量詞的形狀空間意義,認為“漢語的量詞體現(xiàn)了物體的維度,尤其是個體量詞,這是量詞空間形狀意義的根本所在”[6]P100。沒有形體或者形體不固定的事物,通過與量詞的搭配使用,可以使其形體實體化、具體化。此外,朱曉軍還從范疇化的原型理論出發(fā),研究量詞和名詞的選擇性共現(xiàn)關系,通過考察量詞和名詞的搭配,發(fā)現(xiàn)“名詞與量詞的關系有中心與外圍之分,中心成員名詞與量詞搭配是有理據(jù)的,外圍成員與量詞是通過意象轉(zhuǎn)換、隱喻、轉(zhuǎn)喻等方式聯(lián)系的”[7]P30。
(一)形狀量詞個案研究多,其他名量詞研究少。
雖然眾多研究者從語義特征和認知等角度等對名量詞的空間維度特征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但是此類研究主要集中在個別典型的形狀量詞上,比如針對形狀量詞“個、張、條、塊、枝、根、把”等進行的個案研究。根據(jù)何杰(2001)的統(tǒng)計,現(xiàn)代漢語量詞這類較為封閉的詞,其數(shù)目有789個,而名量詞又占據(jù)了總數(shù)的絕大部分。與形狀量詞個案研究中所涉及的量詞進行對比可知,研究者對個別典型形狀量詞之外的名量詞的研究還比較薄弱,所以對其余名量詞空間維度特征的揭示還需做大量細致的研究工作。
(二)空間性研究較充分,維度特征研究需深化。
通過梳理前面較具代表性的幾位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發(fā)現(xiàn),研究者在對名量詞,尤其是個別典型的形狀量詞進行個案研究時,研究的重點大都放在了這些量詞的空間性上。以戴浩一對“條”的研究為例,他最后的結(jié)論是“條”用于表示長而軟的事物的量。具體長到什么程度,以及“寬度”這個因素,他都分析得不夠充分。
與戴浩一相比,石毓智從客觀事物“維度比”的角度對形狀量詞空間性和維度特征的研究更深入,同時較有說服力。不過,石毓智對形狀量詞的研究與戴浩一相似的是,他只考察了個別典型的形狀量詞(如“張、塊、片”),對形狀量詞系統(tǒng)、名量詞系統(tǒng)還缺乏整體性的研究。
在現(xiàn)代漢語名量詞空間維度特征研究方面,語言學前輩已經(jīng)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研究理論,同時在研究方法方面做了有益嘗試。與方位詞相比,名量詞的空間性不夠突出,不少研究者在對現(xiàn)代漢語諸詞類的空間問題進行研究時,多將名量詞與方位詞這種空間性較為明顯的詞類一并研究,比如齊滬揚(1998)的《現(xiàn)代漢語空間問題研究》和李宇明(2000)的《漢語量范疇研究》。現(xiàn)代漢語名量詞的空間維度研究的獨立性、系統(tǒng)性,可以從研究者對方位詞等空間性較強的詞類研究成果中借鑒相關研究經(jīng)驗。
[1]陳望道.論現(xiàn)代漢語中的單位和單位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2]Tai,James H-Y.and Fangyi Chao.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Zhang[J].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1994,29(3).
[3]石毓智.表物體形狀的量詞的認知基礎[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01).
[4]邵敬敏.量詞的語義分析及其與名詞的雙向選擇[J].中國語文,1993(1-6).
[5]陳忠.認知語言學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6]朱曉軍.空間范疇的認知語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
[7]朱曉軍.認知語言學視角下的漢語個體量詞搭配——以“條”為例[J].語言與翻譯,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