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再次成為我們教學活動的“主角”,經過預習,學生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得到了鍛煉,經過預習,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更熟悉,理解更深入。有效的預習使我們的“課堂生成”也將會更精彩。
隨著高年級課文篇幅越來越長,內容越來越多,內涵也越來越深,預習在高年級語文教學顯得更為重要。但我發(fā)現學生的預習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學生對待預習作業(yè)不是草草了之,就是應付了事,學生沒有從預習中找到快樂,更沒有認識到這條“最佳路徑”在學習中所起到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滋潤”效果。
一、以教師指導為主的預習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教師的鼓勵與引導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主學習的意識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以至一生。筆者感到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首先是教師自己要提出高標準嚴要求,對重點篇目的課文進行認真地研讀,提出既有一定的思考價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探索興趣的預習題。其次是注重課堂上的檢測與落實,避免“雷聲大雨點小”的不良習慣,做到“擲地有聲”,落實到位。具體來說應抓好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
(1)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更有助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所以,“讀”在預習中是最不能忽視的一個首要環(huán)節(jié)。應先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進而從讀中悟理、悟情、悟法,并發(fā)現疑難??梢宰寣W生用多種方法讀,如高聲朗讀,輕聲讀,默讀等等。
(2)查。初讀一篇新文章,學生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詞。這時,老師應提醒學生請來工具書幫忙,并把易錯的字音、較難記的字形、字義,記錄在書上或預習本上。特別是一些多義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理解,鼓勵學生反復體會,自查自悟。切忌學生從現成的參考書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歷史名詞、科學術語,可讓學生到網上、圖書室翻閱有關資料。
(3)畫。畫出關鍵詞,重點句段。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可指導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如“---”“──”“~”“√”(依學生喜好而定)勾畫文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學生自己認為精彩的描寫、含義深刻的句段及對自己有所觸動、有所啟發(fā)的片段,都可以選用自己喜愛的固定標志畫出來。
(4)問。課堂上許多學生往往有一種錯誤的認識,就是認為反正老師上課要講,不愿花費時間去自查自找自問,養(yǎng)成一種懶散的學習習慣。針對這種心態(tài),老師在給學生講清道理之外,還應要求他們把疑難問題在書上標識出來,看誰提的問題最多。孩子們?yōu)榱税l(fā)現問題,會紛紛開動腦筋挖空心思找出疑點:有關于字詞的,有關于內容的,也有關于布局謀篇的,還有關于文章作者的和時代背景的。
二、多種形式的預習
經過一段時間由教師指導形式的預習,學生逐漸掌握了預習的方法,這時就要轉入新的形式,讓學生以自愿組合的方式,根據習得的方法,一起預習,互相影響、互相啟發(fā)、互相促進預習的濃厚氛圍。
(1)以學生個體為主的預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指導、同學合作預習是個體預習的基礎,學生經過了前兩個階段的訓練,對預習也摸出了門道,在課堂上也嘗到了預習的甜頭,漸漸地把預習作為一種興趣、一種需要而習以為常。這樣就可以在教師預習題的提示下能較為自覺的預習,進入自為階段。
(2)以創(chuàng)造性為主的預習。在經過一段時間由教師設置問題預習的基礎上,學生能逐漸地體會和把握到設置預習題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經過教師指導,這樣的“體會”與“把握”將逐步內化為獨立預習的能力。鼓勵學生根據課文自主的設計預習的題目,實現由教師設置題目到學生自主設置題目的轉變,其間教師的點撥、指導、鼓勵尤為重要,當然也要有一個過程,開始學生“仿照設置問題”,勢必存在一些偏頗、謬誤,此時,就不能任由學生機械的模仿,作為教師該出手就出手,及時給予他們有效的指導、點撥,使他們發(fā)揮思維創(chuàng)造力,達到預習的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教學實踐,使學生在思想上提高了對課前預習的認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思維,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絕大多數同學對學習語文逐漸的產生了興趣,對課前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yè)能夠積極的、嚴肅認真的去完成。在上每節(jié)課之前首先要完成預習作業(yè)已經成為語文課必備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之一,同學們課前預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正在形成。通過這一段的教學反思與實踐,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關注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促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設立競爭機制,讓學生樂于預習
為了鼓勵學生做好預習作業(yè),使它制度化,要把競爭意識引入到預習活動中,誠如有競爭才有發(fā)展嘛。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心理特點,在預習中適當采用競賽的形式,激發(fā)他們的預習興趣。如,在課堂上限定一定的時間,開展預習生字詞比賽,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多的字詞;對學生的讀書筆記,可以挑出寫得好的加以表揚,張貼,在班級博客上展覽;檢查學生的課文朗讀時,可開展小組朗誦比賽,看誰讀得有感情;當然,更精彩的是“扮演小老師”。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在預習中的質疑問題后,采用搶答的方式,請學生講解……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持之以恒地進行預習實踐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覺性,也提高了自學能力,并獲得成就感。
預習是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一座橋梁。我想,只要教師正確引導,把握學生知識生長點,改進預習要求,課堂就會柳暗花明。讓我們把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樂學、好學的場所,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讓語文課永遠充滿生命的涌動。
總之,預習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人生智慧。真正有質量的預習不僅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使學生在語言表達、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別是對于可塑性強的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對小學生加強預習習慣的引導和養(yǎng)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務也是艱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