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軍
周末,爸爸帶著奇奇和阿酷貓去摘藍莓。兩個小家伙別提多高興。在車上,奇奇換上了專門準備的一雙高幫的運動鞋,爸爸和阿酷貓問為什么。奇奇得意地說,你們都不知道,藍莓田里面肯定和草莓地一樣潮濕,露水大,穿這雙鞋好坐車。阿酷貓抖了抖手套說:“你們不知道吧,藍莓可不是長在地上的,爬樹當然用手套了?!毖劭磧蓚€小家伙要吵起來,爸爸說我們到了藍莓園自然見分曉了。
來到藍莓地里面,兩個小家伙都傻眼了。這藍莓既不是長在地上,也不是長在大樹上,而是長在一小叢一小叢的灌木上。
雖說名字里面有個“莓”字,但是它們跟草莓可沒有半點瓜葛。實際上,藍莓跟美麗的杜鵑花是同出一門的表兄弟。如果把草莓、藍莓和杜鵑花的花朵放在一起,我們就能很清楚地分清它們的親疏關(guān)系了。并且,從藍莓植株的個頭(小灌木)來看,也顯然跟長著草質(zhì)莖蔓的草莓不是一家子。
藍莓的學名叫越橘,是杜鵑花科越橘屬的成員。越橘屬是一個大家庭,整個家族有400多個兄弟,在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都有它們的身影。而得到藍莓這個通用名,就是因為它們果實的藍色“外衣”。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藍莓果實都是藍色,比如廣泛栽培的兔眼藍莓就泛著紅色,而野生的紅豆越橘完全是鮮紅色的。
藍莓的花朵與果子一樣頗顯精致,就像一串小小的燈籠。在這些花朵的內(nèi)部有含糖量很高的花蜜,這正是眾多蜜蜂、熊蜂所愛好的食物。雖然藍莓花沒有特殊的強烈氣味,但是僅憑花蜜就可以吸引大批的傳粉者。這些“食客”在聚餐的同時為藍莓完成了授粉工作。藍莓蜂蜜的甜度極高,即使稀釋數(shù)倍仍能甜入人心,這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為何蜜蜂愿意辛勤工作了。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開始采食藍莓。據(jù)考證,在1000年前,我國就已經(jīng)有食用野生藍莓的記錄,一些種類(如烏飯樹)的枝葉還被用作強身健體的藥物,《本草綱目》中記載蒼山越橘具有“順氣、消飽脹、益腎固精、強筋明目”的功效。
而在同一時期的歐洲和美洲文化中,也有很多關(guān)于藍莓的記載。在農(nóng)作物欠收的年份里,藍莓是重要的救荒食品。到了1600年,大批來到美洲的歐洲拓荒者,開始大量采摘包括藍莓在內(nèi)的各種小漿果。從某種意義上說,藍莓對于新大陸的開拓做出了重要貢獻。后來,拓荒者在有野生矮叢藍莓集中分布的地方,將它們從森林中疏離開來,劃分成便于修剪和采摘的地塊。不過即使在人為呵護的條件下,這些野生藍莓(矮叢藍莓)一般每兩年才提供一次豐碩的果實。直到19世紀,人們還都是依靠野生種來收獲藍莓果實,而沒有人工種植。
成熟的藍莓果會由最初的綠色變成了藍色(當然,也有變成紅色或白色的種類,如紅豆越橘),果實外面還包裹著一層霜狀物。采摘藍莓還要講究手法,如果是生拉硬扯,果柄處出現(xiàn)破損,就會使藍莓果快速變質(zhì)。輕輕地捏住藍莓果向順時針方向一旋,一顆完美的藍莓果就被摘下來了。
摘了一大筐的藍莓,奇奇和阿酷貓央求爸爸,我們干脆買一些藍莓樹苗,在家里種起來,這樣不就總能吃到新鮮的藍莓了嗎。爸爸笑了笑說,種藍莓可沒有那么簡單。
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溫度的問題。如果在一年的生長期內(nèi),沒有足夠的低溫處理過程,藍莓就無法開花。那些多分布于中高緯度或者低緯度的高山地區(qū)的北高叢藍莓,通常需要在低于7.2℃的環(huán)境中“凍”上1000小時以上,而來自南方的兔眼藍莓,也需要在低于7.2℃的環(huán)境中待上300到800小時。
不僅如此,跟其他杜鵑花科的植物一樣,藍莓的根系和真菌聯(lián)手才能在土壤中收獲水分和營養(yǎng)。如此一來,這些根系就成了既怕旱又怕澇的嬌氣物。
不光是水分和有機質(zhì),藍莓對于土壤中的酸堿度也有很高的要求,一定要在pH值低于5.5,且高于3.8的酸性土壤里才能茁壯成長。pH值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其正常生長。這種習性可能是因為野生藍莓多生長在森林邊緣,已經(jīng)習慣了由枯枝落葉形成的酸性土。
聽到這些,奇奇和阿酷貓,還是放棄了種藍莓的想法,去找更多好吃的藍莓果了。
(作者簡介:植物學博士,前《科學世界》副主編,現(xiàn)在“果殼閱讀”策劃少兒圖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