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海
人物概述
納丁·戈迪默是南非著名小說家,199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94年前,南非是個種族歧視極為嚴重的國家。她便成了“反叛者”和“反傳統(tǒng)”的人物,她拿起筆來為被壓迫者的解放事業(yè)而斗爭。在描寫社會現(xiàn)實方面,其作品時而流露出悲天憫人的傾向,但就世人對南非看法所受影響來說,沒有任何一位南非作家像戈迪默發(fā)揮出那樣重大的作用。其作品堪稱為“南非社會的一面鏡子。”
2014年7月13日,納丁·戈迪默在約翰內(nèi)斯堡的家里在睡夢中平靜地離開人世。
生命留痕
創(chuàng)作,是最喜愛的職業(yè)
戈迪默天生喜歡讀書,6歲時就讀了不少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她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就是要寫自己的故事,要寫熟悉的東西。那時候南非像是在世界的另一個盡頭,受英國的影響很大,她讀的兒童讀物都是描述英國兒童的事情,而這些書中描述的事情不是她所能看到的。
她當時住在一個金礦小鎮(zhèn),于是,她便開始寫自己在這里的所見所聞。十二三歲的時候,她對自己周圍的一切開始懷疑:教會學校里都是白人;電影院都是白人;跳舞練習班里也都是白人;而見到的黑人除了傭人和清潔工外,就是礦工。從這時起,她開始了反思。
很多年后,第一段婚姻結(jié)束后的那段日子她非常難過,她便開始以寫作謀生,做自己最喜歡做的事。她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就是從事自己最喜愛的職業(yè)。
人物剖析
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生活中,我們會面臨無數(shù)次的選擇,可是,真正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職業(yè)的人,為數(shù)并不是很多。因而,才有了一聲聲嘆息,一陣陣牢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誰能夠做不好呢?
生命留痕
豐富的創(chuàng)作源泉
南非種族隔離正式化始于1948年,從那時起,種族隔離一直存在。后來,社會突然發(fā)生了巨變,黑人可以自由地工作,生活,應該說,這是一種“令人震驚的自由”。
這時,戈迪默從一些黑人朋友中看到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現(xiàn)象:他們先是從黑人居住區(qū)搬了出來,住到市區(qū)的希伯魯區(qū)的樓房,可是很快就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喜歡市區(qū),然后他們又開始想方設法到別處尋找花園住房。從過去居住的地方搬出來后,他們又發(fā)現(xiàn)過去的貧民窟中有許多值得他們懷念的東西,比如說,如果要出門的話,鄰居會照顧你的老人和孩子,雖然彼此之間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大家總體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F(xiàn)在搬到樓房里了,連隔壁住的是誰都不知道,樓下的人就更不認識了,于是會產(chǎn)生一種孤獨感。戈迪默一直在觀察這種新現(xiàn)象,以便從中發(fā)現(xiàn)一些新東西。
人物剖析
細心地觀察,冷靜地思考,可以為創(chuàng)作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心思細膩的戈迪默敏銳地捕捉這些變化,對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事情進行了深入思考,對南非黑人獲得自由后的復雜心理進行了冷靜的分析,從而獲得了最具時代感的寫作素材。成功是屬于有準備的人,戈迪默是一個有準備之人,因此,她在世界文壇留下了美麗的身影。
生命留痕
獲諾獎前后的處境
一位作家在真正獲得諾貝爾獎前的至少五六年甚至七八年里,都會一直被排在候選人之列。每年結(jié)果揭曉之前,總有記者打電話問戈迪默:“你已經(jīng)排上名了,將獲諾貝爾獎,你有什么感想?”她總是告訴記者:“如果我得了獎,我會告訴你的,再見!”然后就掛斷電話。這種情況持續(xù)了一年又一年,她知道遲早有一天會獲獎。在她獲獎的前一年,也就是1990年,墨西哥詩人帕斯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他們是朋友,戈迪默為他感到高興,因為帕斯比戈迪默的年齡要大得多。替他高興完了也就沒去想什么,那幾年她已經(jīng)習慣了當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第二年文學獎揭曉那天,電話鈴響了,是瑞典的一位記者通知她,說她剛剛獲得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她了解這位記者,知道這不是在開玩笑。
當時南非的總統(tǒng)德克勒克,在戈迪默回南非后竟然沒有一個字的祝賀。按理說,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總統(tǒng)都會為自己國家出了諾貝爾獎得主而高興的,而且,戈迪默還是諾貝爾文學獎26年來獲獎的第一位女作家,也是非洲第二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但是,德克勒克卻沒有一句祝賀的話,就是因為她反對種族隔離制度。
人物剖析
每一次獎勵,都是對貢獻者的一種肯定。諾貝爾文學獎,是無數(shù)文學創(chuàng)作者向往的榮譽。然而,多年充當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戈迪默,卻有著一種寬廣的胸懷,從來沒有計較,反而為朋友獲獎高興。終于,在1991年,她收獲了這一份遲到的禮物。面對這一獎項,她沒有表現(xiàn)出激動的神情,仍然以平靜的態(tài)度接受。即使當時的總統(tǒng)德克勒克沒有一個字的祝賀,對此,她也能平靜地接受,可見她對榮譽的淡然心態(tài)。
生命留痕
戈迪默與曼德拉的友情
雖然出身于一個富裕的白人家庭,但戈迪默從上個世紀60年代便開始致力于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在1962年,她幫反種族隔離斗士曼德拉起草了著名的演講詞《為理想我愿獻出生命》。在后來接受采訪時,她曾表示:“在我的國家南非,寫作意味著迎戰(zhàn)種族主義。”南非廢除種族隔離、促進民主選舉,戈迪默都為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她是曼德拉智囊團中的功臣之一,曼德拉曾將其視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對戈迪默而言,最驕傲和最自豪的并不是摘取諾貝爾文學獎的桂冠,而是1986年出庭作證,使22名非國大黨員免除死刑。
人物剖析
真正的友誼,往往是經(jīng)歷血與火的考驗的。珍惜每一份友誼,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加精彩,我們的世界才能更加廣闊。戈迪默與曼德拉,一個是默默耕耘的作家,一個是叱咤政壇的斗士,因為思想的共通,他們走到了一起。在非國大這個陣營里,兩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分別將對方看作最好的朋友。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強強相遇的精彩,更看到了心靈的默契。是啊,真正的友誼,不就是一種心與心的交流嗎?
生命留痕
因死亡而重新發(fā)現(xiàn)
2014年7月13日,諾獎得主、南非女作家納丁·戈迪默去世。與同樣獲得諾獎的馬爾克斯去世時不同,中國讀者沒有讓戈迪默的新聞占領朋友圈,也沒有用一支支蠟燭表達懷念或者哀思。可是,在微信上轉(zhuǎn)發(fā)了一組照片之后才驚嘆,這位老太太居然如此優(yōu)雅、美麗、有氣質(zhì)。91歲的戈迪默因其離世,被中國讀者驚艷地重新“發(fā)現(xiàn)”了。
在所有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作家當中,戈迪默大概屬于最冷門的那個群落。多年來,戈迪默的書,始終冰冷地存在著,即使在最具文藝腔調(diào)的豆瓣網(wǎng),她的小說,讀過、在讀與想讀的加起來,也沒超過100人。
戈迪默以南非和種族隔離為主題,她的筆卻并沒有停留在政治層面,而是以女性的幽微洞察力,通向無法言說的人性深處——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幾乎是文藝類暢銷書的標簽了。或許,在人們驚艷于老太太91歲時安寧甚至略帶高貴感的死亡之后,她的書會有可能被重新包裝,并被閱讀?
外國文學,在中國一向占據(jù)文學市場和閱讀市場的巨大份額,但即便如此,不得不說我們的閱讀視野依然是有缺失的。戈迪默的安靜去世,正為這一缺失提供了新的注腳。
人物剖析
是金子,永遠會綻放出光芒。對一些經(jīng)典的暫時冷落,代表的只是一種閱讀的缺失,而隨著時光的推移,經(jīng)典仍然會散發(fā)出魅力。相信,她在作品中所描繪的時代風采,一定會在中國這片土壤開出美麗的花朵。有些缺憾,是可以彌補的,我們必須從現(xiàn)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