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國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國學意識,而文獻意識正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關鍵。文獻意識主要包括目錄史源意識、版本意識、辨?zhèn)我庾R、訓詁意識、輯佚集異意識以及文化貫通意識六個基本內容。它是學術意識,更是文化傳承意識。在國內中學的國學教育中,文獻意識主要被簡單化為“國學經(jīng)典的誦讀”和“儒學道德精神的強化”,這不利于國學的傳承創(chuàng)新。中學是國學教育的基礎階段,我們要通過專業(yè)性或“開放性”師資隊伍的建設、文獻實踐活動的拓展等手段來培育文獻意識,切實推動國學教育的全面發(fā)展。
國學 文獻學 國學教育 文獻意識
一、中學階段“國學”教育的現(xiàn)狀及改善目標
國學教育是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協(xié)同配合,但目前國學教育的核心陣地還在學校。然而,當前國內學校教育中的國學教育情勢并不樂觀,主要表現(xiàn)為:“國學教育”與“應試教育”的不對接(包括國學師資力量的薄弱,合適教材、教學大綱的缺乏等),大、中、小三級教育階段的國學教育分工不明,此外還有具體教學過程中重形式輕內涵、重目的輕過程、重道德教化輕學術傳承等一系列問題。我們認為,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除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應試教育”慣性之外,還與我們對國學內涵及國學教育目的的定位不當有關。就“應試教育”與“國學教育”無法對接的問題來說,矛盾的根源是現(xiàn)行教學大綱及考試制度對“國學”的無視,同時還有一段時期以來重科學實業(yè)輕人文精神的社會價值取向的影響。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政府在相關制度、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方面予以關注,但就我國當前經(jīng)濟形勢、人口壓力及其它社會問題來看,短期內應試教育與國學教育的對接問題還無法解決。
既然無法從上而下進行改革,我們就需要探索自下而上的技術手段,力求在現(xiàn)行政策內革新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我們認為,要改變國學教育中大、中、小三級教育中國學教育分工不明、重形式輕內涵、重目的輕過程、重道德教化輕學術傳承這幾個問題,首先要明確國學的基本內涵和國學教育的目標任務。我們要認識到國學不僅是歷史文獻、國故經(jīng)典和道德精神,同時也是國家學術和文化的傳承。國學教育不能僅僅局限在通過經(jīng)典誦讀、儀式復原最終達到精神陶冶或者道德約束力的提升上,還需要將這些有意味的形式融匯到“文化精義”的傳承創(chuàng)新上。明確了這兩個基本問題之后,我們還需要界定大、中、小三級學校教育在國學教育中承擔的任務。我們認為,小學階段應著意于國學啟蒙,可通過經(jīng)典誦讀、國學文獻(包括紙質文獻和器物)認知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國學興趣,引導學生樹立民族文化自豪感;中學階段則應當著意于國學意識的培養(yǎng),即在興趣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學、哲學、歷史等人文學科中存在的問題,養(yǎng)成問題意識,并逐步形成以文獻詮釋歷史及社會生活的思維習慣;高等教育階段則應將國學意識變成專業(yè)的國學實踐能力。即能用有效的學術方法、廣博的學術視野對國學“辯章學術,考鏡源流”,最終實現(xiàn)國學精義的傳承創(chuàng)新。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中學階段上承小學的國學啟蒙,下啟高等教育階段的專業(yè)學術教育,是國學教育的基礎與關鍵。
我們認為,中學階段的“國學意識”培養(yǎng),主要是對國學的“文獻關注意識”、“問題詮釋意識”以及“文化傳承意識”的培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國學研究的“文獻意識”著手。所謂“文獻意識”,是人們對文獻或文獻資源的敏感、重視、獲取、利用并加以妥善保存的自覺意識。在國學教育活動中,它要求師生雙方自覺建構“辯章學術,考鏡源流”的文獻精神,養(yǎng)成在國學文獻的閱讀、研習中自覺運用文獻學的方法理論發(fā)現(xiàn)問題的習慣。這一特點表明,“文獻意識”與“國學意識”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當下,國學熱正在興起,無論國內國外,中華文化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作為國學教育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中學國學教學要積極探索合適路徑,切實提升學生的文獻意識,為高等教育階段的專業(yè)化國學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文獻意識”的基本內涵
從文獻學視角來看,中學階段的文獻意識培養(yǎng)可從目錄意識、版本意識、辨?zhèn)我庾R、訓詁意識、輯佚集異意識以及文化貫通意識六個基本方面展開。
1.目錄意識
這是一種場域意識,是從目錄學角度生發(fā)出來的,是國學治學的根基。目錄意識強調學習范圍的圈定,目的是實現(xiàn)學習過程的層次性、選擇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國學典籍卷疊浩繁,在信息時代,要想窮盡經(jīng)史子集是絕無可能的,因此圈定學習或者教學范圍就很關鍵,如何圈定,目錄就是依據(jù)。以“詩學”學習來說,《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里黛玉與香菱有一段相關對話,也很能說明目錄意識在學習中的重要性:
香菱笑道:“我只愛陸放翁的詩‘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說的真有趣!”黛玉道:“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學不出來的。你只聽我說,你若真心要學,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讀一百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蓮的七言絕句讀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這三個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玚,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個極聰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詩翁了!”
黛玉的讀詩之法就是典型的目錄學意識,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選擇性學習,是學問的基本路徑??傊?,目錄意識就是有效地選擇學習范圍,在經(jīng)史子集中層遞性地擇優(yōu)學習,一方面了解它的目錄歸屬,厘定價值取向,另一方面為研究學習提供信息檢索的線索,便于文獻傳承。
從這個意義上說,目錄意識是國學的根基,在國學教學的可能性和方向性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依托。
2.版本意識
這是一種選擇比較意識,其目的就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古代典籍歷經(jīng)變遷,轉述甚多,版本各異,但經(jīng)典和真理只有一個,為了實現(xiàn)目錄和史源意識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有版本意識,將善本作為學習的底本,惟其如此,才不會南轅北轍。
以李白《靜夜思》為例,最早得見的是宋本:“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至明代,這首詩又變成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對多數(shù)人來說,也許從未關注過這樣的變化,我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事實就是它現(xiàn)在的樣子,至于它形成、流變的過程我們很少關注。但問題是,國學不是一種固定的形態(tài),而是在不斷變化中顯現(xiàn)出來的。從這首《靜夜思》來看,宋本盡管最貼近李白生活的時代,但李白的文采詩風及“仙氣”在“看”、“山月”之中被消解殆盡了。另外,從音韻學的角度來說,這兩個用詞也明顯音韻不諧。對國學學習來說,我們不僅僅要誦讀它,還需要了解它由宋到明的版本變化,要了解變化出于何種考量,要了解變化之后的好與壞。一定意義上說,“變化”才是國學的實質。因為國學不是死寂的典籍和文字,而是我們創(chuàng)造這些典籍的過程。endprint
總體上說,版本意識就是要求我們盡可能地搜集文獻的相關版本,并通過比較探索這些版本變化的軌跡,了解變化的原因并最終確定最初和最合理的版本,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國學的精義。
3.辨?zhèn)我庾R
這是一種“疑古”意識,即在文獻典籍的學習中樹立一種“懷疑”精神,不輕易地認同文獻記錄,而是通過目錄及版本的梳理,最終在足夠的文獻獲取的前提下對魚龍混雜的文獻去偽存真,最終獲取最符合史實信息的一種自覺意識。
在古代典籍中,偽作極多,且作偽形式多樣。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關于中國古代偽書的舉例,列出確定全部偽作的18種,其它各種形式的偽作50余種??梢哉f中國古代典籍中不僅偽作多,而且作偽意圖多樣。以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古典小說為例,“作者之偽”是較為常見的。因為小說“叢殘小語”,“君子弗為”的先天地位,古典小說多數(shù)署名不詳或者署名訛誤。譬如《西游記》,它作者問題就很復雜:自上個世紀20世紀20年代以來,經(jīng)由魯迅胡適等人的考證,吳承恩被確認為西游記的作者,依據(jù)是明代天啟年間的《淮安府志》有吳承恩作《西游記》的記載,且《千頃堂書目》卷八有“吳承恩作《西游記》”的說法,凡此種種就使得吳承恩就成為了《西游記》的作者。但今天我們考查天啟《淮安府志》與《千頃堂書目》可知,它兩種都不收錄通俗小說。并且《千頃堂書目》還把《西游記》放到了“地理類”的分目中,這與神魔小說《西游記》應無相關之處。同時,我們考查《吳承恩文集》,也沒有關于《西游記》的記載。據(jù)此,我們認為,《西游記》的作者確定為吳承恩大概還是為時過早的。
通過這個列子,我們認為增強學生的辨?zhèn)我庾R很重要。我們不能讓學生形成理所當然的文獻認知習慣,要讓他們知道,文獻中魚龍混雜,需要他們找到足夠的證據(jù)來排除這些錯誤信息;同時糾錯與辨?zhèn)我庾R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是一舉兩得的。
4.訓詁意識
這是一種解釋意識。所謂“訓詁”,有“訓”和“詁”兩個方面的意思。所謂“訓”,《說文解字》講:“訓,說教也”。清段玉裁將“說教”解釋為“說釋而教之”,并引申為“順其理”,并且“凡順皆訓”。所謂“詁”,《說文解字》說:“詁,訓故言也”??追f達疏曰:“詁者,古也,古今異言,通之使人知也?!焙掀饋碚f“訓詁”就是對文獻典籍的解釋,訓詁意識也就是一種解釋意識,即是要求我們在面對文獻的時候有一種“無一字無來處”的問題意識。以此種意識去學習國學,便能真正地洞悉國學的點滴并精義。反之,想當然地按照現(xiàn)有的接受習慣和知識儲備去接受既成的文獻,只能掛一漏萬了。
以《水滸傳》為例,許多讀者大概是把它作為通俗讀物來讀的,但《水滸傳》卻不止于“通俗讀物”。金圣嘆在評點《水滸傳》時認為它更像是一部“知識分子建構政治理想的”隱書。在《金批水滸》中,故事的發(fā)生地不是隨意的設定,人物的姓名不是簡單的捏造,它們都有文化的訴求在隱。譬如故事中的“王進”、“史進”這兩個姓名便有許多學問。金圣嘆在水滸第一回總評中說:“史之為言史也,固也。進之為言何也?曰:彼固自許,雖稗史,然已進于史也。史進之為言進于史,固也。王進之為言何也?曰:必如此人,庶幾圣人在上,可教而進之于王道也?!盵3]在這段文字中,王進、史進成為了“王道”、“歷史”的代名詞。當然,金圣嘆的評點也不見得符合事實,但他如何做出這樣評點的文化背景卻需要我們去考查,當我們弄清了金圣嘆的“圣王之道”的理想信念之后,我們也就不難理解他對《水滸傳》的腰斬及解讀了,而這一解讀的依托語境,正是國學的重要內涵。
可以說,國學經(jīng)典作為古人智慧的結晶,每一處文字、每一個意向都有著豐富的寄托,即使是《水滸傳》這樣的小說,我們也不能簡單地當做娛樂閑書去讀。許多問題看似無關緊要,但不加訓詁,就只能知其皮毛而掩其真意,不利于國學的傳承。所以,我們在中學階段國學的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樹立訓詁意識,惟其如此,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在點滴中開掘文獻典籍的內涵。
5.輯佚集異意識
這是一種信息處理意識。輯佚就是搜集匯集散佚的文獻資料,集異就是搜集整理與常識或者傳世文獻不一樣的文獻資料,因此輯佚集異意識就是在國學教育中漸漸地養(yǎng)成一種搜集整理新鮮的、罕見的、有別于傳世文獻的信息的意識。這種意識是一種典型的增值意識,只有在這一意識的引領下,我們的文獻才能得以豐富,得以發(fā)展。
中國古代文獻典籍因為政治、兵燹等各種原因散佚得非常厲害,但這些散佚的文獻或許恰恰正是某一關鍵問題的核心確證,這就要求我們在生活中、閱讀中要切實增強輯佚意識。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就是這種意識作用的典范。對許多人來說,“龍骨”作為一味中藥,被吃下去的可能比現(xiàn)在留存的要多很多,那些比現(xiàn)在更能回溯歷史的文獻可能就在剛剛吃下的那一塊里。也就是說我們在國學的傳承中,常常因為缺乏這種信息意識而成為文獻的毀滅者。因此為了國學教育的開展,為了中國文化的保護與弘揚,我們要增強這種意識,要做在生活的邊角料里發(fā)現(xiàn)甲骨文的王懿榮,而不做對歷史文化熟視無睹的文化看客。
6.文化貫通意識
國學從內涵來說是文化的精義,從外延來說又是各種不同形態(tài)的文化總括,它包括哲學、文學、藝術、歷史、算學等諸多內容,并且這些學科之間又彼此相通,這就要求我們在國學文獻的處理當中要具有相當?shù)奈幕炌ㄒ庾R。
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講稿,是典型的文化貫通力的作品。他講的是魏晉時期的社會文化,其中既有文學、哲學,還有服飾、藥和酒及行為方式的問題。這幾類事物對不了解中國文化的人來說,或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但若是知曉中國文化的貫通性,便頓覺它的切中肯綮了。魯迅說到的藥不是治病的藥,而是“五石散”,類似今天的毒品,能讓人麻醉甚至癡狂。它與怡情縱性之酒和而飲之,放浪形骸的魏晉風度就形成了,“事出于沉思,義歸于翰藻”的文風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能有這樣的認知能力,首先就要有文化貫通的意識。它要求我們自覺打通不同學科領域的界限,多角度、寬領域地看待我們的文化問題。在國學教育過程中,文化貫通意識有重要意義:它的形成不僅能有效拓展學術眼界和思路,推動國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還能切實增強國學教育的趣味性,使學習不止停留在抽象的文化概念之中,還能具象到現(xiàn)實的物象之上,是國學教育活動中國學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內涵。endprint
總之,文獻意識是一種文化修養(yǎng)和文化自覺。在中學階段的國學教育中應該大力培養(yǎng)這種意識,要讓國學教育的主體和客體都自覺地形成這種認知,養(yǎng)成這種意識,惟其如此,我們的國學才有復興的希望。
三、文獻意識的培養(yǎng)
中學階段文獻意識的培養(yǎng)比較困難,一方面中學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容易偏激和感情用事,難以抵御社會上的各種聲色誘惑,無法進入國學意識培養(yǎng)所必須的“虛靜”狀態(tài),難以養(yǎng)成積極的“文獻意識”。同時,國學教育與國民教育體系的不對接,導致學校和家長對國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繼而對文獻意識的重視也不足;第二,國學內涵、文獻知識的繁雜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使人面對國學和文獻無所適從;第三,國學與文獻在現(xiàn)代社會中直接參與社會生產(chǎn)的渠道極為狹窄,人們無法在生活中找到直接的國學或文獻與現(xiàn)實利益的結合點,導致人們對國學和文獻的興致不高。但這些問題對于國學教育和文獻意識培養(yǎng)來說,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我們要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國學自豪感,通過國學教育師資的強化、國學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拓展在教學中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文獻自覺意識,推進國學教育的發(fā)展。
1.師資力量的強化
國學教育的開展,師資是關鍵。我們知道,國學涵蓋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全部,因此能夠擔當國學教師的人必是經(jīng)過相當嚴格的專業(yè)學術訓練。當前,中學國學師資的強化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工作:
一方面,選任經(jīng)過系統(tǒng)國學教育的高等專業(yè)人才,并在人事、職稱等政策方面加以支持;另一方面,根據(jù)國學內涵的廣博性特征,采用開放式國學教育師資,即在國學教學中,按階段、按專業(yè)聘請相關方面的專家學者參與教學。相比較專門國學教師的培養(yǎng)來說,這是一條更為切實可行,也最能解決燃眉之急的最好路徑。當然,對于這些專門的開放式國學教師,我們也需要制定相關的準入、管理、績效考核機制。在師資加強的前提下,中學國學教育一定會有新的突破。
2.專業(yè)知識的錘煉
文獻自覺是在文獻學專業(yè)框架內建構起來的文獻意識和文獻能力的概括,因此,文獻專業(yè)知識的錘煉就成為文獻自覺的基礎。
目前,文獻專業(yè)知識的錘煉主要是通過專業(yè)的學校教育來展開的。但就國內文獻專業(yè)教育來看,一般是從研究生階段開始設立的,這相較于文獻自覺的培養(yǎng)來說,開設得有些晚。從當前的國學教育形勢來看,我們應該將文獻學的相關知識前置到中學階段中去,這一點從我國古代的教育歷史來看,也是完全合適的。我國古代的教育是從蒙學開始的,所謂蒙學就是“童蒙養(yǎng)正”的意思,就是在道德文章方面打下根基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文獻專業(yè)知識中的句讀、訓詁及《四書》等文獻知識和文化典籍等作為國學內容來傳授,這樣就可以從小在學生的心中樹立一種國學認同和國學精神,讓他對這種文化有一種親近感、使命感,同時也養(yǎng)成了他們的文獻學基礎,便于后續(xù)文獻專業(yè)的知識儲備和能力提升。
3.實踐平臺的建構與拓展
文獻意識的形成除了靠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還需要有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訓練。文獻意識的對象是內容龐雜的國學,它不僅包括紙質文獻的內容,還有以各種形式存在的文化符號,這要求我們必須在專業(yè)的學術錘煉的同時加強文獻能力實踐的鍛煉。
文獻意識的實踐平臺有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文獻知識在學術領域的積極參與,譬如類書、目錄、叢書的參與編訂,古籍文獻的整理??保鐾廖墨I的考訂辨?zhèn)蔚鹊?。這個實踐主體主要是專業(yè)文獻工作者,對于中學生來說,“創(chuàng)意文化產(chǎn)業(yè)園區(qū)”是他們最合適的實踐平臺。在當前文化產(chǎn)業(yè)大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文化產(chǎn)業(yè)園的參觀學習或者工作參與,在適合他們年齡、興趣的動漫產(chǎn)業(yè)、文化創(chuàng)意、文化產(chǎn)品等項目的設計、開發(fā)等方面培養(yǎng)他們的文獻意識。當然,文獻參與實踐一方面能夠促進文獻意識的形成,同時也可能使文獻意識走上功利化的道路,這需要師生在實踐中不斷加以修正,保證國學教育的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
————————
參考文獻
[1] 周勛初.李白詩原貌之考索.文學遺產(chǎn),2007(1).
[2] 章培恒.百回本《西游記》是否吳承恩所作.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3(4).
[3] 金圣嘆.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75.
[作者:孫振杰(1980-),男,河南鄢陵人,平頂山學院文學院講師,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
【責任編輯 任洪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