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枸地氯雷他定序貫法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效果觀察

2014-10-23 11:00:40吳國根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4年27期
關(guān)鍵詞:序貫療法臨床療效

吳國根

[摘要] 目的 觀察枸地氯雷他定序貫法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本院皮膚科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符合入選標準的慢性蕁麻疹患者65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33例,對照組32例。觀察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序貫法治療,對照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常規(guī)治療,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及臨床療效。 結(jié)果 兩組治療前后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觀察組的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9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jié)論 枸地氯雷他定序貫法治療慢性蕁麻疹可改善患者癥狀,臨床療效優(yōu)于枸地氯雷他定常規(guī)治療方法。

[關(guān)鍵詞] 枸地氯雷他定;序貫療法;常規(guī)療法;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58.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9(c)-0072-03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sequenti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WU Guo-gen

People′s Hospital of Nanchang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of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sequenti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Methods 65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in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33 cases)and control group(32 cases).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sequential therapy was applied in observation group,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as used in control group.The wheal size,wheal number,wheal duration time and pruritu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Wheal size,wheal number,wheal duration time,pruritus score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1).After treatment,wheal size,wheal number,wheal duration time,pruritus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97%,total effective rate in control group was 75.0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1). Conclusion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 sequenti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can improve symptom of patient and clinical efficacy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 of desloratadine citrate.

[Key words] Desloratadine citrate disodium;Sequential therapy;Conventional therapy;Clinical efficacy

慢性蕁麻疹是由各種因素所致皮膚黏膜血管發(fā)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損害,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約有1/3的患者與自身免疫功能異常有關(guān)[1]。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皮膚瘙癢,出現(xiàn)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或水腫性紅斑[2]。由于慢性蕁麻疹病因復雜,病機不完全清楚,治療非常棘手,目前多采用抗組胺藥物持續(xù)服用數(shù)月或逐步遞減治療[3]。枸地氯雷他定為第3代抗組胺藥物,其水溶性好,藥物能快速釋放[4]。本研究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序貫法治療慢性蕁麻疹,與常規(guī)枸地氯雷他定用量比較,觀察其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皮膚科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符合入選標準的慢性蕁麻疹患者65例,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齡21~57歲,平均(37.21±12.48)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齡22~57歲,平均(37.51±12.63)歲,平均病程(4.07±0.32)個月;對照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齡21~57歲,平均(37.03±12.21)歲,平均病程(4.10±0.29)個月。兩組的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蕁麻疹的診斷標準:①患者反復出現(xiàn)散在紅斑、風團,有明顯瘙癢癥狀,病程≥6周[5];②病因不明的患者;③患者近2周內(nèi)未使用過抗組胺藥、鈣劑、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及中藥等治療;④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①凡有明確病因的蕁麻疹,如食物、藥物、寄生蟲等過敏原所致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其他疾?。ㄈ鏢LE、甲狀腺炎)引起的蕁麻疹;②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系統(tǒng)性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計劃近期內(nèi)生育的育齡女性患者。

1.4 剔除標準

①未按規(guī)定用藥或治療期間服用其他抗過敏藥物者;②治療期間不配合,中止治療,資料不全者;③試驗期間遇有特殊情況終止治療者。

1.5 方法

觀察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廣州海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38),第1周:17.6 g,1次/d;第2周:8.8 mg/d,1次/d;第三周:8.8 mg/d,每2天1次;第四周:8.8 mg/d,每3天1次。對照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連續(xù)服藥4周后復查。

1.6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

1.6.1 癥狀評分 ①風團數(shù)目:無風團為0分;風團<10個為1分;風團10~25個為2分;風團數(shù)>25個為3分。②風團大?。簾o風團為0分;風團直徑<1.5 cm為1分;風團直徑1.5~2.5 cm為2分;風團直徑>2.5 cm為3分。③風團持續(xù)時間:無風團為0分;風團持續(xù)<1 h為1分;風團持續(xù)1~12 h為2分;風團持續(xù)>12 h為3分。④瘙癢:無瘙癢為0分;輕度瘙癢為1分,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瘙癢,可忍受,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響為2分;重度瘙癢,不能忍受,明顯影響生活和(或)睡眠為3分[6]。

1.6.2 療效判斷 按MTLOR的4級評分法(0~3分)進行評判[7]。治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90%;顯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為60%~89%;好轉(zhuǎn):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為20%~59%;無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20%。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zhuǎn))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觀察組的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2.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9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02,P<0.01)(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1

3 討論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因其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數(shù)月至數(shù)年,難以治愈。蕁麻疹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目前病因還不明確,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其發(fā)病有免疫和非免疫兩種誘因。免疫主要由Ⅰ型變態(tài)反應引起,通常體內(nèi)是IgE吸附于肥大細胞,當再次接觸抗原后,這些細胞表面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從而組胺及其他藥理活性物質(zhì)從肥大細胞內(nèi)釋放出來而形成風團。非免疫機制的蕁麻疹是由某些藥物本身能降低肥大細胞的cAMP而引起組胺釋放[8]。另外飲酒、發(fā)熱、受冷、運動、情緒激動等因素也是誘因之一。目前國外廣泛采用無鎮(zhèn)靜作用的H1受體拮抗劑進行治療[9]。枸地氯雷他定片是第3代抗組胺藥,在體內(nèi)可快速轉(zhuǎn)化為枸地氯雷他定而選擇性地拮抗外周H1受體,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抑制組胺從肥大細胞釋放,從而發(fā)揮其抗炎、抗過敏作用[10]。

本研究對慢性蕁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給藥的方法,與常規(guī)枸地氯雷他定片給藥對照研究,療程4周。研究結(jié)果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片對改善患者的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等臨床癥狀均有一定的療效,但序貫法改善的程度更好;臨床療效比較,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給藥的方法比常規(guī)枸地氯雷他定片給藥方法好。通常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療慢性尋麻疹,必須每天服藥,且需服較長時間,但序貫療法可達到長時間服藥的目的,治療效果與袁華剛等[6]長時間服藥的報道相當,與枸地氯雷他定片聯(lián)合其他藥物的治療效果也相當[11]。任華麗等[12]報道,如果枸地氯雷他定片按常規(guī)用量效果不明顯,可以加量到常規(guī)劑量的4倍,在適當時間內(nèi)維持較大劑量可提高治愈效果,因此,本研究在第1周加大了1倍的劑量,癥狀控制后逐漸減量并維持一定的藥物濃度及治療時間,這樣既保證了有效的H1受體拮抗作用,又減少了藥物蓄積所致的毒副作用。

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療法雖然效果比較理想,但治愈率只有30.30%,是否療程不夠,還是加大劑量的力度不夠,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童海濤,張洪波.86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過敏原檢測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1,33(4):224,226.

[2] 王宗明,楊雄波.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12):1401-1403.

[3] 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蕁麻疹診療指南(2007版)[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40(10):591-593.

[4] 陳興寬,李英濤,儲麗敏.調(diào)整枸地氯雷他定用量及用法對慢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2, 32(13):1070-1071.

[5] 包玲華.皮敏消膠囊治療不同類型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1,27(5):310.

[6] 袁華剛,馮興華,張慶,等.枸地氯雷他定長療程遞減服藥法治療慢性蕁麻疹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3,20(17):33,39.

[7] 段慈群.枸地氯雷他定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3,11(6):34-35.

[8]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01:613-618.

[9] Zuberbier T,Maurer M.Urticaria:current opinions about etiology,diagnosis and therapy[J].Acta Derm Venereol,2007, 87(3):196-205.

[10] 張任賢.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J].北方藥學,2011,8(12):18.

[11] 王會民,李麗.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z1):57-58.

[12] 任華麗,王學艷.EAACI/GA2LEN/EDF/WAO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診療指南(2009版)解讀[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4):531-534.

(收稿日期:2014-07-28 本文編輯:李亞聰)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皮膚科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符合入選標準的慢性蕁麻疹患者65例,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齡21~57歲,平均(37.21±12.48)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齡22~57歲,平均(37.51±12.63)歲,平均病程(4.07±0.32)個月;對照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齡21~57歲,平均(37.03±12.21)歲,平均病程(4.10±0.29)個月。兩組的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蕁麻疹的診斷標準:①患者反復出現(xiàn)散在紅斑、風團,有明顯瘙癢癥狀,病程≥6周[5];②病因不明的患者;③患者近2周內(nèi)未使用過抗組胺藥、鈣劑、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及中藥等治療;④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①凡有明確病因的蕁麻疹,如食物、藥物、寄生蟲等過敏原所致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其他疾病(如SLE、甲狀腺炎)引起的蕁麻疹;②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系統(tǒng)性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計劃近期內(nèi)生育的育齡女性患者。

1.4 剔除標準

①未按規(guī)定用藥或治療期間服用其他抗過敏藥物者;②治療期間不配合,中止治療,資料不全者;③試驗期間遇有特殊情況終止治療者。

1.5 方法

觀察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廣州海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38),第1周:17.6 g,1次/d;第2周:8.8 mg/d,1次/d;第三周:8.8 mg/d,每2天1次;第四周:8.8 mg/d,每3天1次。對照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連續(xù)服藥4周后復查。

1.6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

1.6.1 癥狀評分 ①風團數(shù)目:無風團為0分;風團<10個為1分;風團10~25個為2分;風團數(shù)>25個為3分。②風團大?。簾o風團為0分;風團直徑<1.5 cm為1分;風團直徑1.5~2.5 cm為2分;風團直徑>2.5 cm為3分。③風團持續(xù)時間:無風團為0分;風團持續(xù)<1 h為1分;風團持續(xù)1~12 h為2分;風團持續(xù)>12 h為3分。④瘙癢:無瘙癢為0分;輕度瘙癢為1分,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瘙癢,可忍受,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響為2分;重度瘙癢,不能忍受,明顯影響生活和(或)睡眠為3分[6]。

1.6.2 療效判斷 按MTLOR的4級評分法(0~3分)進行評判[7]。治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90%;顯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為60%~89%;好轉(zhuǎn):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為20%~59%;無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20%。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zhuǎn))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觀察組的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2.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9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02,P<0.01)(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1

3 討論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因其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數(shù)月至數(shù)年,難以治愈。蕁麻疹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目前病因還不明確,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其發(fā)病有免疫和非免疫兩種誘因。免疫主要由Ⅰ型變態(tài)反應引起,通常體內(nèi)是IgE吸附于肥大細胞,當再次接觸抗原后,這些細胞表面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從而組胺及其他藥理活性物質(zhì)從肥大細胞內(nèi)釋放出來而形成風團。非免疫機制的蕁麻疹是由某些藥物本身能降低肥大細胞的cAMP而引起組胺釋放[8]。另外飲酒、發(fā)熱、受冷、運動、情緒激動等因素也是誘因之一。目前國外廣泛采用無鎮(zhèn)靜作用的H1受體拮抗劑進行治療[9]。枸地氯雷他定片是第3代抗組胺藥,在體內(nèi)可快速轉(zhuǎn)化為枸地氯雷他定而選擇性地拮抗外周H1受體,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抑制組胺從肥大細胞釋放,從而發(fā)揮其抗炎、抗過敏作用[10]。

本研究對慢性蕁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給藥的方法,與常規(guī)枸地氯雷他定片給藥對照研究,療程4周。研究結(jié)果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片對改善患者的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等臨床癥狀均有一定的療效,但序貫法改善的程度更好;臨床療效比較,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給藥的方法比常規(guī)枸地氯雷他定片給藥方法好。通常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療慢性尋麻疹,必須每天服藥,且需服較長時間,但序貫療法可達到長時間服藥的目的,治療效果與袁華剛等[6]長時間服藥的報道相當,與枸地氯雷他定片聯(lián)合其他藥物的治療效果也相當[11]。任華麗等[12]報道,如果枸地氯雷他定片按常規(guī)用量效果不明顯,可以加量到常規(guī)劑量的4倍,在適當時間內(nèi)維持較大劑量可提高治愈效果,因此,本研究在第1周加大了1倍的劑量,癥狀控制后逐漸減量并維持一定的藥物濃度及治療時間,這樣既保證了有效的H1受體拮抗作用,又減少了藥物蓄積所致的毒副作用。

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療法雖然效果比較理想,但治愈率只有30.30%,是否療程不夠,還是加大劑量的力度不夠,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童海濤,張洪波.86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過敏原檢測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1,33(4):224,226.

[2] 王宗明,楊雄波.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12):1401-1403.

[3] 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蕁麻疹診療指南(2007版)[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40(10):591-593.

[4] 陳興寬,李英濤,儲麗敏.調(diào)整枸地氯雷他定用量及用法對慢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2, 32(13):1070-1071.

[5] 包玲華.皮敏消膠囊治療不同類型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1,27(5):310.

[6] 袁華剛,馮興華,張慶,等.枸地氯雷他定長療程遞減服藥法治療慢性蕁麻疹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3,20(17):33,39.

[7] 段慈群.枸地氯雷他定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3,11(6):34-35.

[8]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01:613-618.

[9] Zuberbier T,Maurer M.Urticaria:current opinions about etiology,diagnosis and therapy[J].Acta Derm Venereol,2007, 87(3):196-205.

[10] 張任賢.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J].北方藥學,2011,8(12):18.

[11] 王會民,李麗.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z1):57-58.

[12] 任華麗,王學艷.EAACI/GA2LEN/EDF/WAO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診療指南(2009版)解讀[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4):531-534.

(收稿日期:2014-07-28 本文編輯:李亞聰)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皮膚科2011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符合入選標準的慢性蕁麻疹患者65例,其中男31例,女34例,年齡21~57歲,平均(37.21±12.48)歲。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齡22~57歲,平均(37.51±12.63)歲,平均病程(4.07±0.32)個月;對照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齡21~57歲,平均(37.03±12.21)歲,平均病程(4.10±0.29)個月。兩組的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蕁麻疹的診斷標準:①患者反復出現(xiàn)散在紅斑、風團,有明顯瘙癢癥狀,病程≥6周[5];②病因不明的患者;③患者近2周內(nèi)未使用過抗組胺藥、鈣劑、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劑及中藥等治療;④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①凡有明確病因的蕁麻疹,如食物、藥物、寄生蟲等過敏原所致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其他疾?。ㄈ鏢LE、甲狀腺炎)引起的蕁麻疹;②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系統(tǒng)性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計劃近期內(nèi)生育的育齡女性患者。

1.4 剔除標準

①未按規(guī)定用藥或治療期間服用其他抗過敏藥物者;②治療期間不配合,中止治療,資料不全者;③試驗期間遇有特殊情況終止治療者。

1.5 方法

觀察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廣州海瑞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138),第1周:17.6 g,1次/d;第2周:8.8 mg/d,1次/d;第三周:8.8 mg/d,每2天1次;第四周:8.8 mg/d,每3天1次。對照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8.8 mg,1次/d。連續(xù)服藥4周后復查。

1.6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

1.6.1 癥狀評分 ①風團數(shù)目:無風團為0分;風團<10個為1分;風團10~25個為2分;風團數(shù)>25個為3分。②風團大小:無風團為0分;風團直徑<1.5 cm為1分;風團直徑1.5~2.5 cm為2分;風團直徑>2.5 cm為3分。③風團持續(xù)時間:無風團為0分;風團持續(xù)<1 h為1分;風團持續(xù)1~12 h為2分;風團持續(xù)>12 h為3分。④瘙癢:無瘙癢為0分;輕度瘙癢為1分,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中度瘙癢,可忍受,對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響為2分;重度瘙癢,不能忍受,明顯影響生活和(或)睡眠為3分[6]。

1.6.2 療效判斷 按MTLOR的4級評分法(0~3分)進行評判[7]。治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90%;顯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為60%~89%;好轉(zhuǎn):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為20%~59%;無效:癥狀積分下降指數(shù)<20%。有效率=(治愈+顯效+好轉(zhuǎn))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觀察組的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的比較(分,x±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2.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9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02,P<0.01)(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P<0.01

3 討論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因其反復發(fā)作,病程遷延數(shù)月至數(shù)年,難以治愈。蕁麻疹的發(fā)病機制非常復雜,目前病因還不明確,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其發(fā)病有免疫和非免疫兩種誘因。免疫主要由Ⅰ型變態(tài)反應引起,通常體內(nèi)是IgE吸附于肥大細胞,當再次接觸抗原后,這些細胞表面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從而組胺及其他藥理活性物質(zhì)從肥大細胞內(nèi)釋放出來而形成風團。非免疫機制的蕁麻疹是由某些藥物本身能降低肥大細胞的cAMP而引起組胺釋放[8]。另外飲酒、發(fā)熱、受冷、運動、情緒激動等因素也是誘因之一。目前國外廣泛采用無鎮(zhèn)靜作用的H1受體拮抗劑進行治療[9]。枸地氯雷他定片是第3代抗組胺藥,在體內(nèi)可快速轉(zhuǎn)化為枸地氯雷他定而選擇性地拮抗外周H1受體,穩(wěn)定肥大細胞膜,抑制組胺從肥大細胞釋放,從而發(fā)揮其抗炎、抗過敏作用[10]。

本研究對慢性蕁麻疹患者采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給藥的方法,與常規(guī)枸地氯雷他定片給藥對照研究,療程4周。研究結(jié)果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片對改善患者的風團大小、風團數(shù)目、風團持續(xù)時間、瘙癢等臨床癥狀均有一定的療效,但序貫法改善的程度更好;臨床療效比較,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給藥的方法比常規(guī)枸地氯雷他定片給藥方法好。通常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療慢性尋麻疹,必須每天服藥,且需服較長時間,但序貫療法可達到長時間服藥的目的,治療效果與袁華剛等[6]長時間服藥的報道相當,與枸地氯雷他定片聯(lián)合其他藥物的治療效果也相當[11]。任華麗等[12]報道,如果枸地氯雷他定片按常規(guī)用量效果不明顯,可以加量到常規(guī)劑量的4倍,在適當時間內(nèi)維持較大劑量可提高治愈效果,因此,本研究在第1周加大了1倍的劑量,癥狀控制后逐漸減量并維持一定的藥物濃度及治療時間,這樣既保證了有效的H1受體拮抗作用,又減少了藥物蓄積所致的毒副作用。

枸地氯雷他定片序貫療法雖然效果比較理想,但治愈率只有30.30%,是否療程不夠,還是加大劑量的力度不夠,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童海濤,張洪波.86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過敏原檢測分析[J].皮膚病與性病,2011,33(4):224,226.

[2] 王宗明,楊雄波.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和安全性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12):1401-1403.

[3] 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蕁麻疹診療指南(2007版)[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7,40(10):591-593.

[4] 陳興寬,李英濤,儲麗敏.調(diào)整枸地氯雷他定用量及用法對慢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2, 32(13):1070-1071.

[5] 包玲華.皮敏消膠囊治療不同類型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1,27(5):310.

[6] 袁華剛,馮興華,張慶,等.枸地氯雷他定長療程遞減服藥法治療慢性蕁麻疹效果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3,20(17):33,39.

[7] 段慈群.枸地氯雷他定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處方藥,2013,11(6):34-35.

[8]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3版.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01:613-618.

[9] Zuberbier T,Maurer M.Urticaria:current opinions about etiology,diagnosis and therapy[J].Acta Derm Venereol,2007, 87(3):196-205.

[10] 張任賢.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J].北方藥學,2011,8(12):18.

[11] 王會民,李麗.復方甘草酸苷聯(lián)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z1):57-58.

[12] 任華麗,王學艷.EAACI/GA2LEN/EDF/WAO蕁麻疹及血管性水腫診療指南(2009版)解讀[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4):531-534.

(收稿日期:2014-07-28 本文編輯:李亞聰)

猜你喜歡
序貫療法臨床療效
中成藥序貫療法治療腔隙性腦梗死療效觀察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chǎn)兒原發(fā)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chuàng)手術(shù)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shù)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他汀類藥物序貫療法治療心血管疾病效果分析
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效果研究
兩種阿奇霉素序貫治療方案用于支原體肺炎患兒的效果評價
西平县| 娄烦县| 剑河县| 丰城市| 上思县| 桐城市| 庄浪县| 东方市| 宁德市| 和硕县| 古田县| 永修县| 定安县| 平定县| 温州市| 巴南区| 安西县| 哈巴河县| 宜丰县| 靖江市| 龙胜| 富源县| 兴文县| 余姚市| 阜康市| 德保县| 清丰县| 库伦旗| 正定县| 神木县| 都江堰市| 郧西县| 玛沁县| 奉贤区| 仪陇县| 邮箱| 辽中县| 定安县| 璧山县| 新密市| 即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