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安+黃仁軍+袁天澤+沈遠明
摘要:采用菌渣與化肥配施的方法,研究丘陵區(qū)菌渣還田對稻田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隨著水稻生育期的推進,稻田土壤的pH值呈“先上升后有所降低”的趨勢。土壤pH值隨菌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灌漿期在化肥50%+菌渣100%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化肥用量一致的情況下,隨菌渣用量的增加,大部分處理土壤全氮含量呈增加的趨勢。灌漿期在無菌渣的條件下,土壤全氮含量隨化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說明單施化肥能促進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土壤堿解氮含量的變化趨勢與土壤全氮含量的變化趨勢有些不同。稻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變化主要受磷素易移動性和菌渣與化肥配施的互作效應影響,在當?shù)鼗视昧繛?0%時,施用大量菌渣會促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用量為100%時,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卻沒有相應地增加反而先升高后降低了。
關鍵詞:菌渣;丘陵區(qū);稻田土壤;氮;磷
中圖分類號:S153.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8-0343-02
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養(yǎng)基廢料,隨著食用菌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菌渣的數(shù)量急劇增加,據(jù)我國食用菌協(xié)會的統(tǒng)計,2008年食用菌產(chǎn)量為1 830萬t,菌渣為4 570萬t。由于對菌渣相關技術研究的滯后,菌渣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往往被隨地丟棄或燃燒,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同時菌渣還易發(fā)霉變質(zhì),造成對土地和水源污染,霉菌孢子隨風到處亂飄,對人身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據(jù)研究,菌渣含有眾多可利用的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元素[1]。此外,土壤中添加食用菌菌渣能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和全氮含量,增加團粒結(jié)構(gòu)[2-3],并能提高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鉀的含量和pH值[4-6]。因此,將菌渣還田既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提升稻田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土地生產(chǎn)能力。目前,關于菌渣還田的研究較多,但針對丘陵區(qū)菌渣在還田過程中對土壤養(yǎng)分含量變化的影響研究還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以菌渣為研究對象,設置不同菌渣與化肥配施比例處理,研究菌渣還田后對水稻生長期間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從而揭示菌渣還田提升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菌渣的資源化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數(shù)據(jù)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與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3年3—9月在重慶市萬州區(qū)高峰鎮(zhèn)馬嶺村大田(30°43′44″~ 30°43′ 55″N,108°19′15″~108°19′52″E)上進行。該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氣溫和,無霜期長,境內(nèi)多年平均氣溫 17.7 ℃,平均降水量1 243 mm,平均海拔475 m,屬于典型的丘陵區(qū)。
試驗地為單季稻種植方式。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為:pH值7.05,全氮含量2.08 g/kg,堿解氮含量162 mg/kg,速效磷含量3.8 mg/kg。供試菌渣為2012年3月收獲的平菇廢菌渣,菌渣含水量為65.2%,pH值為7.4,主要成分為:有機碳含量57 g/kg、氮含量29.5 g/kg、磷含量0.29 g/kg。供試水稻品種為深兩優(yōu),2013年3月19日播種,5月4日移栽,8月30日收獲。
1.2 試驗設計
設3個菌渣還田水平、3個化肥施用水平,采用2因素完全試驗設計方案,共9個處理。菌渣還田量(干質(zhì)量)分別為0、7 500、15 000 kg/hm2,相對用量記為0(對照)、50%、100%;化肥用量分別為當?shù)亓晳T施肥量的0、50%、100%,其中100%施肥方案為:尿素(含N 46%)300 kg/hm2、碳酸氫銨300 kg/hm2、磷肥用過磷酸鈣(含P2O514%)375 kg/hm2,肥料一次性施入,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共27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為2.8 m2,小區(qū)施肥量見表1,其他田間管理按照常規(guī)栽培技術要求進行。
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100%條件下,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卻沒有相應地增加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
3 結(jié)論
隨著水稻生育期進行,稻田土壤pH值呈先上升后有所降低的趨勢。土壤pH值先上升主要與施用肥料有關;土壤pH值隨菌渣用量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趨勢,說明施用菌渣能提高土壤pH值。部分稻田土壤全氮含量整體呈增高的趨勢,在灌漿期化肥50%+菌渣100%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化肥用量一致的情況下,隨菌渣用量的增加,大部分處理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說明土壤全氮含量與菌渣用量呈正相關關系;在灌漿期菌渣用量為0時,土壤全氮含量隨化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單施化肥能促進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稻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且在水稻分蘗期、拔節(jié)期及灌漿后期變化情況不一致,這主要受到磷素易移動和菌渣與化肥配施的互作效應的影響。在當?shù)鼗视昧繙p半時,菌渣大量的施用能促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過量使用時,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卻沒有相應地增加反而先升高后降低了。
參考文獻:
[1]馬嘉偉,黃其穎,程禮澤,等. 菌渣化肥配施對紅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及水稻生長的影響[J]. 浙江農(nóng)業(yè)學報,2013,25(1):147-151.
[2]衛(wèi)智濤,周國英,胡清秀.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現(xiàn)狀[J]. 中國食用菌,2010,29(5):3-6,11.
[3]李學梅. 食用菌菌渣的開發(fā)利用[J].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3(5):40-42.
[4]陳慶榆,黃守程,姚 政. 蚯蚓和食用菌廢渣對土壤的綜合改良作用[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8(4):24-25.
[5]陳世昌,常介田,吳文祥,等. 菌渣還田對梨園土壤性狀及梨果品質(zhì)的影響[J]. 核農(nóng)學報,2012,26(5):821-827.
[6]趙志白,劉美菊,季光孟,等. 單季稻施用食用菌廢菌棒的效果[J].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801-802.
[7]周細紅,曾清如,蔣朝輝,等. 尿素施用對土壤pH值和模擬溫室箱內(nèi)NH3和NO2濃度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04,35(3):374-376.
[8]溫廣蟬,葉正錢,王旭東,等. 菌渣還田對稻田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12,26(3):82-86.endprint
摘要:采用菌渣與化肥配施的方法,研究丘陵區(qū)菌渣還田對稻田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隨著水稻生育期的推進,稻田土壤的pH值呈“先上升后有所降低”的趨勢。土壤pH值隨菌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灌漿期在化肥50%+菌渣100%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化肥用量一致的情況下,隨菌渣用量的增加,大部分處理土壤全氮含量呈增加的趨勢。灌漿期在無菌渣的條件下,土壤全氮含量隨化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說明單施化肥能促進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土壤堿解氮含量的變化趨勢與土壤全氮含量的變化趨勢有些不同。稻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變化主要受磷素易移動性和菌渣與化肥配施的互作效應影響,在當?shù)鼗视昧繛?0%時,施用大量菌渣會促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用量為100%時,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卻沒有相應地增加反而先升高后降低了。
關鍵詞:菌渣;丘陵區(qū);稻田土壤;氮;磷
中圖分類號:S153.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8-0343-02
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養(yǎng)基廢料,隨著食用菌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菌渣的數(shù)量急劇增加,據(jù)我國食用菌協(xié)會的統(tǒng)計,2008年食用菌產(chǎn)量為1 830萬t,菌渣為4 570萬t。由于對菌渣相關技術研究的滯后,菌渣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往往被隨地丟棄或燃燒,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同時菌渣還易發(fā)霉變質(zhì),造成對土地和水源污染,霉菌孢子隨風到處亂飄,對人身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據(jù)研究,菌渣含有眾多可利用的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元素[1]。此外,土壤中添加食用菌菌渣能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和全氮含量,增加團粒結(jié)構(gòu)[2-3],并能提高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鉀的含量和pH值[4-6]。因此,將菌渣還田既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提升稻田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土地生產(chǎn)能力。目前,關于菌渣還田的研究較多,但針對丘陵區(qū)菌渣在還田過程中對土壤養(yǎng)分含量變化的影響研究還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以菌渣為研究對象,設置不同菌渣與化肥配施比例處理,研究菌渣還田后對水稻生長期間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從而揭示菌渣還田提升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菌渣的資源化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數(shù)據(jù)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與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3年3—9月在重慶市萬州區(qū)高峰鎮(zhèn)馬嶺村大田(30°43′44″~ 30°43′ 55″N,108°19′15″~108°19′52″E)上進行。該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氣溫和,無霜期長,境內(nèi)多年平均氣溫 17.7 ℃,平均降水量1 243 mm,平均海拔475 m,屬于典型的丘陵區(qū)。
試驗地為單季稻種植方式。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為:pH值7.05,全氮含量2.08 g/kg,堿解氮含量162 mg/kg,速效磷含量3.8 mg/kg。供試菌渣為2012年3月收獲的平菇廢菌渣,菌渣含水量為65.2%,pH值為7.4,主要成分為:有機碳含量57 g/kg、氮含量29.5 g/kg、磷含量0.29 g/kg。供試水稻品種為深兩優(yōu),2013年3月19日播種,5月4日移栽,8月30日收獲。
1.2 試驗設計
設3個菌渣還田水平、3個化肥施用水平,采用2因素完全試驗設計方案,共9個處理。菌渣還田量(干質(zhì)量)分別為0、7 500、15 000 kg/hm2,相對用量記為0(對照)、50%、100%;化肥用量分別為當?shù)亓晳T施肥量的0、50%、100%,其中100%施肥方案為:尿素(含N 46%)300 kg/hm2、碳酸氫銨300 kg/hm2、磷肥用過磷酸鈣(含P2O514%)375 kg/hm2,肥料一次性施入,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共27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為2.8 m2,小區(qū)施肥量見表1,其他田間管理按照常規(guī)栽培技術要求進行。
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100%條件下,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卻沒有相應地增加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
3 結(jié)論
隨著水稻生育期進行,稻田土壤pH值呈先上升后有所降低的趨勢。土壤pH值先上升主要與施用肥料有關;土壤pH值隨菌渣用量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趨勢,說明施用菌渣能提高土壤pH值。部分稻田土壤全氮含量整體呈增高的趨勢,在灌漿期化肥50%+菌渣100%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化肥用量一致的情況下,隨菌渣用量的增加,大部分處理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說明土壤全氮含量與菌渣用量呈正相關關系;在灌漿期菌渣用量為0時,土壤全氮含量隨化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單施化肥能促進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稻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且在水稻分蘗期、拔節(jié)期及灌漿后期變化情況不一致,這主要受到磷素易移動和菌渣與化肥配施的互作效應的影響。在當?shù)鼗视昧繙p半時,菌渣大量的施用能促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過量使用時,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卻沒有相應地增加反而先升高后降低了。
參考文獻:
[1]馬嘉偉,黃其穎,程禮澤,等. 菌渣化肥配施對紅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及水稻生長的影響[J]. 浙江農(nóng)業(yè)學報,2013,25(1):147-151.
[2]衛(wèi)智濤,周國英,胡清秀.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現(xiàn)狀[J]. 中國食用菌,2010,29(5):3-6,11.
[3]李學梅. 食用菌菌渣的開發(fā)利用[J].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3(5):40-42.
[4]陳慶榆,黃守程,姚 政. 蚯蚓和食用菌廢渣對土壤的綜合改良作用[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8(4):24-25.
[5]陳世昌,常介田,吳文祥,等. 菌渣還田對梨園土壤性狀及梨果品質(zhì)的影響[J]. 核農(nóng)學報,2012,26(5):821-827.
[6]趙志白,劉美菊,季光孟,等. 單季稻施用食用菌廢菌棒的效果[J].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801-802.
[7]周細紅,曾清如,蔣朝輝,等. 尿素施用對土壤pH值和模擬溫室箱內(nèi)NH3和NO2濃度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04,35(3):374-376.
[8]溫廣蟬,葉正錢,王旭東,等. 菌渣還田對稻田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12,26(3):82-86.endprint
摘要:采用菌渣與化肥配施的方法,研究丘陵區(qū)菌渣還田對稻田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隨著水稻生育期的推進,稻田土壤的pH值呈“先上升后有所降低”的趨勢。土壤pH值隨菌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灌漿期在化肥50%+菌渣100%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化肥用量一致的情況下,隨菌渣用量的增加,大部分處理土壤全氮含量呈增加的趨勢。灌漿期在無菌渣的條件下,土壤全氮含量隨化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說明單施化肥能促進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土壤堿解氮含量的變化趨勢與土壤全氮含量的變化趨勢有些不同。稻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變化主要受磷素易移動性和菌渣與化肥配施的互作效應影響,在當?shù)鼗视昧繛?0%時,施用大量菌渣會促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用量為100%時,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卻沒有相應地增加反而先升高后降低了。
關鍵詞:菌渣;丘陵區(qū);稻田土壤;氮;磷
中圖分類號:S153.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8-0343-02
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養(yǎng)基廢料,隨著食用菌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菌渣的數(shù)量急劇增加,據(jù)我國食用菌協(xié)會的統(tǒng)計,2008年食用菌產(chǎn)量為1 830萬t,菌渣為4 570萬t。由于對菌渣相關技術研究的滯后,菌渣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往往被隨地丟棄或燃燒,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同時菌渣還易發(fā)霉變質(zhì),造成對土地和水源污染,霉菌孢子隨風到處亂飄,對人身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據(jù)研究,菌渣含有眾多可利用的如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元素[1]。此外,土壤中添加食用菌菌渣能提高土壤有機質(zhì)和全氮含量,增加團粒結(jié)構(gòu)[2-3],并能提高土壤的有效磷、速效鉀的含量和pH值[4-6]。因此,將菌渣還田既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又能提升稻田土壤養(yǎng)分含量和土地生產(chǎn)能力。目前,關于菌渣還田的研究較多,但針對丘陵區(qū)菌渣在還田過程中對土壤養(yǎng)分含量變化的影響研究還鮮見報道。因此,本研究以菌渣為研究對象,設置不同菌渣與化肥配施比例處理,研究菌渣還田后對水稻生長期間土壤氮磷含量的影響,從而揭示菌渣還田提升稻田土壤肥力水平的影響,以期為菌渣的資源化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數(shù)據(jù)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與供試材料
試驗于2013年3—9月在重慶市萬州區(qū)高峰鎮(zhèn)馬嶺村大田(30°43′44″~ 30°43′ 55″N,108°19′15″~108°19′52″E)上進行。該地區(q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氣溫和,無霜期長,境內(nèi)多年平均氣溫 17.7 ℃,平均降水量1 243 mm,平均海拔475 m,屬于典型的丘陵區(qū)。
試驗地為單季稻種植方式。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為:pH值7.05,全氮含量2.08 g/kg,堿解氮含量162 mg/kg,速效磷含量3.8 mg/kg。供試菌渣為2012年3月收獲的平菇廢菌渣,菌渣含水量為65.2%,pH值為7.4,主要成分為:有機碳含量57 g/kg、氮含量29.5 g/kg、磷含量0.29 g/kg。供試水稻品種為深兩優(yōu),2013年3月19日播種,5月4日移栽,8月30日收獲。
1.2 試驗設計
設3個菌渣還田水平、3個化肥施用水平,采用2因素完全試驗設計方案,共9個處理。菌渣還田量(干質(zhì)量)分別為0、7 500、15 000 kg/hm2,相對用量記為0(對照)、50%、100%;化肥用量分別為當?shù)亓晳T施肥量的0、50%、100%,其中100%施肥方案為:尿素(含N 46%)300 kg/hm2、碳酸氫銨300 kg/hm2、磷肥用過磷酸鈣(含P2O514%)375 kg/hm2,肥料一次性施入,試驗設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共27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面積為2.8 m2,小區(qū)施肥量見表1,其他田間管理按照常規(guī)栽培技術要求進行。
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100%條件下,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卻沒有相應地增加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
3 結(jié)論
隨著水稻生育期進行,稻田土壤pH值呈先上升后有所降低的趨勢。土壤pH值先上升主要與施用肥料有關;土壤pH值隨菌渣用量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趨勢,說明施用菌渣能提高土壤pH值。部分稻田土壤全氮含量整體呈增高的趨勢,在灌漿期化肥50%+菌渣100%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在化肥用量一致的情況下,隨菌渣用量的增加,大部分處理土壤全氮含量增加,說明土壤全氮含量與菌渣用量呈正相關關系;在灌漿期菌渣用量為0時,土壤全氮含量隨化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單施化肥能促進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稻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且在水稻分蘗期、拔節(jié)期及灌漿后期變化情況不一致,這主要受到磷素易移動和菌渣與化肥配施的互作效應的影響。在當?shù)鼗视昧繙p半時,菌渣大量的施用能促進土壤對速效磷的釋放;而在化肥過量使用時,隨著菌渣用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卻沒有相應地增加反而先升高后降低了。
參考文獻:
[1]馬嘉偉,黃其穎,程禮澤,等. 菌渣化肥配施對紅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及水稻生長的影響[J]. 浙江農(nóng)業(yè)學報,2013,25(1):147-151.
[2]衛(wèi)智濤,周國英,胡清秀.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現(xiàn)狀[J]. 中國食用菌,2010,29(5):3-6,11.
[3]李學梅. 食用菌菌渣的開發(fā)利用[J].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03(5):40-42.
[4]陳慶榆,黃守程,姚 政. 蚯蚓和食用菌廢渣對土壤的綜合改良作用[J]. 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08(4):24-25.
[5]陳世昌,常介田,吳文祥,等. 菌渣還田對梨園土壤性狀及梨果品質(zhì)的影響[J]. 核農(nóng)學報,2012,26(5):821-827.
[6]趙志白,劉美菊,季光孟,等. 單季稻施用食用菌廢菌棒的效果[J].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10(4):801-802.
[7]周細紅,曾清如,蔣朝輝,等. 尿素施用對土壤pH值和模擬溫室箱內(nèi)NH3和NO2濃度的影響[J]. 土壤通報,2004,35(3):374-376.
[8]溫廣蟬,葉正錢,王旭東,等. 菌渣還田對稻田土壤養(yǎng)分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2012,26(3):82-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