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家兄
摘 要:本文將探討巫溪縣東溪河流域氣候特征,更好的做好氣候分析工作。
關鍵詞:巫溪縣東溪河流域;氣候特征
1 流域概況
東溪河是大寧河主要支流之一,發(fā)源于巫溪渝陜交界的大巴山南麓杉樹坪一帶。河流自西向東流經高竹、烏龍、魚鱗、龍泉、易溪,在白鹿轉向南流,經檀木,在沈家下游5km處與西溪河匯合后稱大寧河。東溪河由上至下左岸主要分布有大錯溪、河江溪、茶園子溝、銅罐溝、易溪溝,右岸主要有龍洞溝、大南溪、灣中壩河。東溪河河流總長63.4km,集雨面積551.5km2,河道坡降坡降10.2‰。
2 氣象特征
設計流域屬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qū),受東南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較多,雨季長,流域內地勢高差懸殊,氣候垂直變化明顯。低山冬暖夏熱,高山夏涼冬冷。年平均氣溫隨地勢差異變化較大。受東南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較多,雨季長,主要氣候特征是春季氣溫回升快,夏熱多伏旱,秋涼綿雨多,冬季干冷。
流域降雨充沛,據(jù)流域鄰近的巫溪氣象站多年實測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174.1mm。每年4~10月為雨季,約占年降雨量的86.7%,尤以5、7月份最多,其中7月約占17.1%,1月份最少,約占1.15%。暴雨中心多發(fā)生在后溪河的建樓,其次則發(fā)生在西溪河高樓和柏楊河的塘坊一帶。多年平均氣溫17.8℃,極端最高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7.3℃;多年平均風速1.9m/s,最大風速21m/s(1988年8月),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4.4m/s;多年平均相對濕度69.1%;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553.3h;多年平均霧日11.2d;多年平均無霜期304d。
2.1 雨量情況
2年共40年降水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732.4mm, 降水年內分布不均,4~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7.9%,主汛期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1.1%,其中9月份最多,占全年的16.2%,1月份最少,占全年的1.21%。歷年逐月平均降水量見下表。
2.2 基本氣象特征情況
巫溪氣象站位于巫溪縣城廂鎮(zhèn),地處大寧河谷,站址海撥高程約250m。巫溪縣氣象站主要氣象要素特征統(tǒng)計見下表。
2.3 暴雨洪水特性
據(jù)建樓站實測1958~2000年共43年短歷時暴雨量系列資料分析,該地區(qū)暴雨出現(xiàn)較旱,結束較晚,年最大24h暴雨最早出現(xiàn)在3月31日,最晚出現(xiàn)在10月19日;暴雨量大,持續(xù)時間長,1994年8月26~28日,連續(xù)最大6h、24h、3d暴雨量均出現(xiàn)實測系列的最大值,分別為180.0mm、331.0mm、762.0mm。另據(jù)建樓站短歷時暴雨資料統(tǒng)計:年最大6h暴雨多年平均值為84.0mm,在43年系列中大于100mm的6h降雨量達10年;年最大24h暴雨多年平均值為146.4mm,在43年系列中大于200mm的24h降雨量為9年;年最大連續(xù)3d暴雨多年平均值為188.6mm,在40年系列(缺1959、1961、1962年)中大于300mm的連續(xù)三日降雨量有4年,大于200mm的達20年。
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每年4~10月為汛期,較大洪水多發(fā)生在5~9月,其中年最大洪水發(fā)生在7、8月較多,而8月份又常發(fā)生伏旱,10月份以后,付高南移,流域內降雨較多,但雨強較小,形成年最大洪水的機率及量級較小。
流域屬山區(qū)性河流,洪水具有匯流快、陡漲陡落、峰形尖瘦、峰頂持續(xù)時間短等特點。據(jù)調查,設計流域洪水多為單峰形,洪水過程一般在48h以內,最大洪量多集中在6h之內。
2.4 東溪河洪水歷史
⑴東溪河流域歷史洪水調查。結合巫溪縣志中有關歷史洪水災情等文獻資料,大寧河流域較確切的大洪水有1869和1938兩年。大寧河歷史洪水調查成果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