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 要:以翻譯等值理論為視角,分析了英漢不同的主語選擇傾向產(chǎn)生的句法理據(jù)、語用理據(jù)以及文化理據(jù)。同時剖析了語言等值實現(xiàn)的三個主要途經(jīng)。
關(guān)鍵詞:英語物稱主位;意義等值;翻譯
從小句概念意義中的語法形式范疇來分類,句子的主語可分為“人稱主語”(personal subject)和“物稱主語”(impersonal sub
ject)兩種類型。所謂“人稱”,即指漢語句子中作主語的往往是人或其他可以發(fā)出行為動作的實體。所謂“物稱”,即指抽象名詞、動作行為名詞也可以是具體事物等在英語句子中作主語。非人稱表達法是英語常見的一種文風,尤其常見于政治演說詞,公文、新聞、科技論著等正式書面語以及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這種表達法往往可以使陳述顯得客觀,結(jié)構(gòu)趨于嚴謹,語氣較為委婉。本文以翻譯等值理論為視角,分析了英漢不同的主語選擇傾向產(chǎn)生的理據(jù)以及在不同層面上語言翻譯等值獲得的途徑。
一、英語物稱主位產(chǎn)生理據(jù)的認知分析
(一)句法理據(jù):“英語句子的概念是施事行為式的,可以看作 SVO 三分結(jié)構(gòu)[1]”英語句子的主語是語法主語,指動作的主體,即做出動作或發(fā)生變化的人或事物即施事或者是受事;是動作動詞組成的動核結(jié)構(gòu)里動核所聯(lián)系的主體,它一般和表動作的動詞聯(lián)系在一起,非動作動詞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聯(lián)系施事;充當施事的主要是名詞。漢語里也有施事主語,但是漢語習慣以人施事,不以物施事,英語習慣施事者常常是物。具象、意象涵義的名詞都可以充當主語。
(二)語用理據(jù):美國語言類型學家 Charles N. Li & Sandra
A. Thompson認為英語作為強調(diào)主語的語言,在話題種類上無法與突出話題的漢語相比,[2]”漢語話題主位的種類可以是無限的,任何語言單位都可以是話題。趙元任先生在談到漢語主語時說:“有一種強烈的趨勢,主語指的事物是有定的,賓語所指的事物是無定的”。漢語話題可以省略,英語主語不能省略。所以英語主語的受限也使得主語選擇過程中,往往更傾向于把自己(主體)從環(huán)境(客體)中區(qū)分出來,英語對于“物稱”的主語選擇傾向在語用范疇上增加了英語的延展性和表現(xiàn)力。
(三)文化理據(jù):連淑能指出:“英語常用物稱表達法,即不用人稱來敘述而讓事物以客觀的口氣呈現(xiàn)出來。相反,漢語則較注重主體思維,這種思維模式以‘萬物皆備與我做主導,往往從自我出發(fā)來敘述客觀事物,或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為或狀態(tài),因而常用人稱”。因此,英語重物稱,漢語重人稱。同時,劉宓慶也提出“主體意識與非人稱主語”的概念。英語較常用物稱表達法,往往站在主觀的對立面,對于描述對象傾向于客觀陳述,而漢語則是在感知事物的過程中,迅速地不自覺地與自己固有知識主觀意識相結(jié)合,它認識感覺客觀事物強調(diào)主觀思維和認識,人稱更多的出現(xiàn)在漢語表達中”。物稱主語與人稱主語使用傾向性在文化層面的剖析,往往與英語母語使用者的客體思維模式有相關(guān)性,對于“物(不論‘物的具象表達或是意向表達)”的突出作用,會在句子中更多的體現(xiàn)于物對人的理念、行為產(chǎn)生的影響,例如:(1)Her devotion and passion pleased her boss.她工作努力,為人熱情 ,深得老板的喜愛。(2)The constant noisy from the
next door kick him out of the door.他因為隔壁太吵了,只好出門離家了。(3)This medicine will give you instant relief.你吃了這藥馬上就會好些。由上可見,在英漢兩種語言的轉(zhuǎn)換中,漢語譯文會通過補充人稱的方式來契合漢語的表達習慣,而英語這種物稱表達法不僅在形式上更加緊密,在意義表達中也更加形象、生動。
二、理論探討
翻譯“等值”或“對等”(equivalence) 作為翻譯標準,是現(xiàn)代翻譯學中的核心概念,對于這個概念,盡管很多學者也給出了不同的解釋和說明。但總體來說,等值翻譯理論強調(diào)的都是源語和目標語的對等性。然而由于主位結(jié)構(gòu)和信息結(jié)構(gòu)的不對等,在語篇分析中經(jīng)??梢栽斐衫斫馍系钠睿⒅苯訉е路g中的錯誤,即所謂的源語言和目標語的不等值。在英漢互譯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直譯,意譯等方法來達到等值翻譯,實現(xiàn)兩種語言間的交流?!爸弊g與意譯實質(zhì)上是建立在把語言分成兩個層次(語義和語符層,即深層和表層)的基礎(chǔ)上。強調(diào)深層語義等值是意譯;強調(diào)表層語符等值是直譯。但語言的客觀實際是在語義層和語符層之間,還有語用層存在,即在表層深層之間有廣義的修辭層存在。修辭層是根據(jù)情境和語言意圖的要求,輸入言語個性特征(包括文體和風格),以達到實際最佳效果的層次。等值原則就是建立在把語言分成表層結(jié)構(gòu)、深層結(jié)構(gòu)以及修辭層面這三個層次的基礎(chǔ)上的”。
(一)直譯表層達到翻譯等值。“直譯,是在較低層次上的翻譯,指翻譯時盡量保持原作的語言形式,包括用詞、句子結(jié)構(gòu)、比喻手段等等,同時要求語言流暢易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彼此之間總會有相同或相似之處”。
反映在語言文化里,便會出現(xiàn)某些契合現(xiàn)象。如(1) This ar
ticle is to explore the use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in translation work and how to use them properly. 本文針對在翻譯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的直譯法與意譯法進行探索。 (2) The trans
lation techniques of Chinese set phrases could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literal translation, using English equivalent, and
translation of the thought. 以上兩例便是通過直譯來達到翻譯等值的。漢譯時英語物稱主語并非一定要轉(zhuǎn)換為漢語人稱主語,而應該綜合考慮兩種語言差異、文體類型,表達側(cè)重方面等因素,適當?shù)谋A粑锓Q主語,如保留無靈主語,保留無靈主語與有靈動詞的搭配,以確保譯文符合譯入語讀者閱讀習慣的同時仍然具有原文的表現(xiàn)力。
(二)意譯深層達到翻譯等值?!耙庾g則從意義出發(fā),只要求將原文大意表達出來,不注意細節(jié),譯文自然流暢即可,意譯不注意原文形式,但意譯并不意味著可以將原文隨意修改。譯文意譯是較高層次上的翻譯,一般采用句子和句子以上的翻譯單位。它往往把整個句子甚至一段話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翻譯,而不考慮詞語的對應?8?”。如以下三例以物稱作主語的句子:(1)The
miserable scene threw people into panic. (2)Tuesday morning
found me in the kitchen, fumbling with the lid of the doughnut
box, when I heard my father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World Trade ...(3)His intention to go abroad at such a young age encountered
his familys strong opposition.例 1 的主語是表示具體的客觀事物the miserable scene, 突出它對人們的行為造成的結(jié)果是 “panic”; 例2利用表示時間名詞做主語, 反映出西方民族尊重客觀事實的特點; 在例3中,西方民族注重邏輯思維的傾向則集中體現(xiàn)在對于抽象概念主語的運用上。針對于以上的句子,譯者需要通過意譯使目標語的翻譯盡量貼近源語的文化背景及習慣以達到翻譯等值。由于漢語表達習慣更加強調(diào)人的主體性,對于客觀事實的描述傾向于強調(diào)行為主體的影響力和施動性,所以人稱表達法會更多地出現(xiàn)在漢語譯文中。所以,上述三個句子分別譯為:(1)人們看到那個悲慘的場景都驚慌失措。(2)星期二上午,我正在廚房里,摸索著要打開餅干盒子,這時聽見父親說關(guān)于--- (3)他這么小的年齡,就要離家去國外,家人們都表示激烈反對。其中第二句的譯文處理成了狀語形式,可以看出漢語主句并不具備英語主句的強調(diào)特征,英語主位與漢語話題主位的轉(zhuǎn)換導致了英語主位在翻譯過程中的“非凸顯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趙元任、李納和湯生認為,英語是主語顯著性的語言翻譯時我們要考慮原語和目的語各自表達習慣上的趨向,進行“主體轉(zhuǎn)換”(屠國元),從句中述位部分找出相應的人稱作為漢語的主語,進行相應的遷移,重組句子結(jié)構(gòu),以順應英語重物稱、漢語重人稱的特點。
(三)語用修辭層達到翻譯等值。翻譯等值論主張,在我們對于尋求意義等值最大化的進程中,削弱語言負遷移效應,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在語際的具有語用功能的源信息有效轉(zhuǎn)換,這與譯者對于目標文本的文化符號的體認和兩種符號體系的文化信息的解讀能力具有很大的正相關(guān)。如:So I asked her politely
to handle the RSVP in whatever manner she wished , as long as the
essence of the message was that we wouldnt show unless hell
froze over. (Erich Segal : Love Story) 此例中的“unless hell froze
over”是夸張之辭,通過讓地獄封凍這樣的夸張說法來說明“我”鐵了心決不去赴宴. Jeremy will be my friend until hell freezes
over. 杰里米將永遠是我的朋友。
“Prices are soaring these days ,”Mary said to her neighbor.
句中的動詞soar 通常用來指飛機或鷹在天空中翱翔的動作,但將此詞用來夸張描寫物價的飛漲,突出渲染了物價“漲”的程度,加深了聽話人對物價飛漲的印象。
比如hell freezes over,are soaring無法被異域文化中的讀者認同和理解時,就出現(xiàn)了奈達所謂的“零位信息“,這時如果還按照字面直譯,譯文則會變得毫無意義,或許我們可以求助于譯文讀者所熟知的形象表達,如果根本就找不到這類近似的形象化表達,我們或許還可以選擇放棄原文中的形象,采用直白的非形象化的說法。這一主張“借鑒了接受美學,強調(diào)接受者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強調(diào)了接受者的需求和審美意識對藝術(shù)作品的調(diào)節(jié)機制” ,這樣語用修辭層便達到了等值。
值得指出的是,漢譯時由于客觀或譯者主觀上的原因造成的源語文本與目標文本在某些方面不等值,英語物稱主語并非一定要轉(zhuǎn)換為漢語人稱主語,而應該綜合考慮兩種語言差異、文體類型,表達側(cè)重方面等因素, 在既不丟失原文意義,又滿足英語句法形態(tài)要求的情況下構(gòu)建英語 SV 結(jié)構(gòu),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原譯文文本功能的近似對等,使譯文提供給讀者的信息與原文的讀者所接受的信息達到最近似的自然等值。
參考文獻:
[1] 鄒玉婷. 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主述位理論的角度談英漢翻譯 [D].廈門: 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 2012:8
[2] 鄒玉婷. 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主述位理論的角度談英漢翻譯 [D].廈門: 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 2012:8
[3] 吳宗濟、趙新那.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 [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