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霞
【摘要】 筆者在本文中就語文教學活動展開了一些論述,并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新課標 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7-070-01
語文究竟是什么?語文老師究竟要做什么?
在新課標面前走了一遭,以為認真地書寫了一次“語文”,偶一回首,卻發(fā)現(xiàn)漏筆處處。
當教育模型由教語文轉變?yōu)椤八仞B(yǎng)——養(yǎng)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整體素質是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和提高,特別是學生們更感興趣于獨立開展抽象思維過程本身、長知識和長智慧相互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我是否重視了過程?
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閱讀教學中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勵他們努力發(fā)現(xiàn),鼓勵他們有獨特的體驗;確實須關注與研究教學方法,但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比較而言,方法畢竟是第二位的,首先要下工夫鉆研課文,通過對語言文字表達形式的咀嚼、推敲、比較、分析,探究作者寫作的真正意圖、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思想感情,從文字的表面深入到文字的背后,觸摸到作者的心靈。很多時候恰恰忘了讀懂文章是讓語文課具備本色的第一關,離開了這個前提與基礎,就會亂貼標簽,附加許多亂人視聽的包裝,課文內含的思維結晶、情感源流卻被沖淡或被淹沒。
讀書要學會辨味、品味,多辨、多品,越讀就越有所得??蓪嶋H上往往認為寫什么已解決或自以為瑣事纏身,匆匆地上了講臺。
美國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學者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曾經(jīng)深刻地探討過把教學變成一種娛樂活動的現(xiàn)象。“人們不再認為教育應該建立在緩慢發(fā)展的鉛字上,一種建立在快速變化的電子圖像之上的新型教育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彼羁填A見了電子媒介帶來的文化危機:20世紀傳媒技術的發(fā)展,使人類從以印刷文字為中心的“讀文時代”轉向以影像為中心的“讀圖時代”,從而結束了一個“闡釋時代”。而這個“讀圖時代”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模式,它用趣味代替復雜而連貫的思想。
我力圖糾偏,在課堂上喋喋不休地分析行文邏輯結構,卻沒有依據(jù)動態(tài)的、具體微觀的寫作任務開發(fā)微型邏輯思維圖,幫助學生快速組織思想、形成邏輯嚴密的行文思路。深知學生習作中“邏輯混亂”的常見病有——概念混亂、轉換論題、以偏概全、強加因果、強行推理、片面立論、論點與論據(jù)不相契合、混淆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等錯誤。遺憾的是從未搜集學生邏輯混亂的語料,并把學生習作中的典型語例作為彌足珍貴的資料進行開發(fā)、診治,有針對性地設計邏輯思維訓練。
思維訓練始終繞不過的一個問題:探究的本質特點是什么?探究題目應該綜合考查學生的哪些語文能力?如何讓學生進行真正的探究活動,思考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以后應該特別注意這三點:1. 基于現(xiàn)實問題選擇探究話題。要從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現(xiàn)實生活入手,發(fā)現(xiàn)學生現(xiàn)實世界中存在的問題,選擇探究話題,并力圖達成一定的研究目的,解決該問題。2. 借助規(guī)范的研究方法。教師應具備基本的科學研究常識,能區(qū)分“文獻法”“觀察法”“思辨法”“概念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常用研究方法,并能擅長某一類研究方法的具體操作,以有效指導學生的前期探究工作。3. 選擇適當?shù)奈捏w類別和寫作知識。常見的文體類別既包括研究性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評論性文章等連續(xù)性文本,也包括圖表、表格、示意圖、設計方案等非連續(xù)性文本類。所需要的寫作知識也多包括“選題報告格式”“摘要的撰寫”“論文小標題的撰寫”“下定義”“觀點的提取”等內容。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基于問題解決的研究型寫作”,然而這也是我們學校不容易開展的。
高中三年的語文課,學生在課堂上將學習很多東西,基于學習經(jīng)驗的歸整訓練,可以大大促進課堂思維流程,促進學生經(jīng)驗向知識化轉變。可惜的是,課堂往往在斷片中結束。
在“實用性”方面曾誤入歧途:先是把它理解為“應用文”,又把它簡化為一些“格式”,其實中只要打好基礎,學生走入社會取得經(jīng)驗后會自然適應。碰壁之后,又無所適從。于是,忽略實用和讀者意識就成了當前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大缺陷。
語文教學要在學生心里打下做人根基。我們自身應該通過學習涵養(yǎng)成自然灑脫的氣象,雍容可貴的君子人格,廓然大公的心胸境界;如此才能影響學生之人格。在當今之世,教師特別需要一種獨立不倚的人格精神,能以精神之富足,抗衡世俗之富貴塵世之喧擾。
在全人發(fā)展觀的基礎上,會有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筍冒出,如生態(tài)整體觀、個性發(fā)展觀、主體教育觀。強調學習主體之間共生互補、個體特長的發(fā)揮以及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體現(xiàn)在課堂中,就呈現(xiàn)出學習主體之間相互作用,知識與技能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語言與文化相互交融的特點。課堂生態(tài)系統(tǒng),追求的是觀點互補后的組際平衡以及主體內部讀寫能力的平衡,從而構建融洽的課堂生態(tài)。
理念探索之路無窮盡,不管何種理念,教師技巧傳授應“無痕”,這對教師的“技巧識別敏感度”與“技巧解析靈活度”是一個考驗:教師要把各種寫作技巧不露痕跡地融化在閱讀、觀影、游戲等各種活動中,最終不是講少了講淺了,恰是講多了講深了。
隱蔽首先要簡約,躬身自問:教學目標簡明了嗎?教學內容簡要了嗎?問題設計簡練了嗎?教學流程簡潔了嗎?教學手段簡單了嗎?教學語言簡雅了嗎?
怎么越寫發(fā)現(xiàn)越多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