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科,樊 華
(成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四川成都 610021)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高血壓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越來越多見了。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而且其血管病變危險性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水平呈正相關,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水平呈負相關[1]。本研究對 2 組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合并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治療前后血壓、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進行分析,觀察加用阿托伐他汀在治療高膽固醇血癥的同時對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降壓協(xié)同作用。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門診就診及住院的68例初診高血壓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制訂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并符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2007年)》中高膽固醇血癥診斷標準,即血清總膽固醇≥5.18 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37 mmol/L;既往未使用任何降脂藥物治療,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糖尿病、合并有重要臟器的嚴重疾病以及對研究藥物成分過敏者。64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每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52~77歲,平均65.32±6.44歲。觀察組中:男17例,女17例;年齡48~77歲,平均66.03±6.60歲。2組患者性別、年齡、治療前血壓及膽固醇等指標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均給予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每天1次,晨起口服;觀察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睡前口服。觀察期為8周。整個觀察期間,要求患者嚴格低鹽低脂飲食,第4周及第8周結束時均復查患者血壓、血膽固醇水平及肝腎功指標,抽血前1天要求素食。
1.3 觀察指標 ①診室血壓:測量當日上午9—11時血壓。測血壓前,受試者應至少安靜休息5 min,然后測量2次右上肢血壓,2次測量間隔至少1~2 min。若2次測量結果差別≥5 mmHg,則再次休息后重新測定,取測量結果的平均值記錄。②實驗室檢查:均使用OLYMPUSAU640自動生化儀測定空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肝功能、肌酶等指標,測定前1天要求素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所有計量資料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治療前后比較及組間比較均使用配對t檢驗。
2.1 用藥情況 2組患者在觀察期間無漏服,2組患者均無肝功及肌酶異常,無任何不良事件發(fā)生,無患者失訪或退出。
2.2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第8周末診室血壓比較結果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第8周末診室血壓比較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比較 結果詳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比較
觀察期間2組患者均嚴格低鹽低脂飲食。觀察期結束后素食1天,然后空腹測定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2組患者血清膽固醇水平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但觀察組血清膽固醇水平改善較對照組明顯,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目前大量研究證實高膽固醇血癥患者,尤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1]。在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人群中血脂異常患者的比例越來越高,降壓同時控制血脂水平顯得刻不容緩。目前多項研究已證實,在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高血壓與血脂異常這2個危險因素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同時控制血壓與血脂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將產生更大的效益。所以對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的患者,降壓的同時降脂治療能更好地控制血壓,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他汀類藥物在降低患者血脂方面的功效毋庸置疑,對于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而言,還可以逆轉動脈粥樣硬化[2-3]。多項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除具有調節(jié)血脂作用外,還具有抑制炎癥、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具有修復損傷內皮和穩(wěn)定動脈斑塊的作用[4]。阿托伐他汀是HMG-CoA還原酶的選擇性、競爭性抑制劑,通過抑制肝臟內HMG-CoA還原酶和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漿中膽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并通過增加細胞表面的肝臟LDL受體以增強LDL的攝取和代謝,從而達到改善血管彈性從而達到降低脈壓的功效。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抗高血壓藥物對于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及動脈彈性有顯著改善作用,在降低收縮壓的同時減小脈壓差[5]。因此,筆者推測阿托伐他汀是通過改善高血壓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從而改善血管彈性,降低收縮壓及脈壓來發(fā)揮其降壓協(xié)同作用。
本研究亦證實,觀察組患者在降壓的同時使用降脂藥物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管彈性,降低患者脈壓差,降低血壓,發(fā)揮降壓協(xié)同作用。阿托伐他汀作為目前上市的他汀類藥物中療效較為顯著的一種,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6]。該藥副作用相對較小,一日一次服用方法簡便,與高血壓藥物聯(lián)合使用的治療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推廣。
[1]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20-228.
[2]Derosa G,Maffioli P.Effects of amlodipine plus atorvastatin association in hypertensive hypercholesterolemic patients[J].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10,8(6):835 -843.
[3]Amin KA,Abd El-Twab TM.Oxidative markers,nitric oxide and homocysteine alteration in hypercholesterolimic rats:role of atorvastatine and cinnamon[J].Int J Clin Exp Med,2009,2(3):254-265.
[4]米紹妍,王瑞峰.阿托伐他汀在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5):29 -30.
[5]戴淑華,向賢宏,元剛,等.阿托伐他汀輔助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療效觀察及對動脈彈性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8):29 -31.
[6]朱三華.阿托伐他汀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0):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