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留美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困境與對策

2014-11-15 02:59袁琳趙麗霞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5期
關鍵詞:跨文化適應美國

袁琳 趙麗霞

摘要:

文化適應已成為移民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隨著美國亞裔人口的急劇增長,亞裔青少年的比重也逐年增加,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問題日益凸顯,并引起了西方學界的關注。文章梳理了國外文獻中關于留美亞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適應中面臨的一系列困難如語言障礙、文化認同危機、心理適應困難以及高風險行為等,并提出促進留美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的對策,為中國青少年留學生出國提供參考。

關鍵詞:美國;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

中圖分類號:G40-05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

10085831(2014)05014107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開始關注主流文化群體之外的少數(shù)族群移民的心理健康狀況,文化適應(acculturation)已成為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早在1936年,Redfield、Linton與Herskovits就提出了最為經典且廣泛引用的“跨文化適應”定義,即“由個體組成的,且具有不同文化的兩個群體之間,發(fā)生持續(xù)的、直接的文化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1]。心理學家在這一領域的貢獻主要是最近幾十年來的工作,他們通常更加注重個體這個層次[2],強調文化適應對各種心理過程的影響[3]。

青少年時期是跨文化適應的高危險階段[4]。青少年時期是個體處于社會化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青少年來到一個與原有文化迥異的國度,必將面臨更大的文化沖擊和挑戰(zhàn)。實際上,移民青少年的跨文化適應過程是移民青少年在新文化中的再次社會化過程及其心理的調整過程。

近年來,美國亞洲人口飛速增長,成為美國人口增長最快的族群。2000至2010年間,美國人口從2.81億增加到了3.08億,而亞洲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美國人口增長速度的4倍,增長了43%,從1.02千萬增加到了1.47千萬①。在亞裔群體的人口增長中,亞裔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亞裔青少年的發(fā)展也逐漸引起了美國社會的普遍關注。

美國亞裔青少年被分為以下亞群:中國、日本、朝鮮、菲律賓、越南及亞州其他國家(如東南亞與大平洋各島嶼國家) [5]。由于受亞裔青少年是“模范少數(shù)族裔”刻板印象的影響,早期學者的相關研究大多只關注亞裔青少年在學業(yè)上的優(yōu)異成就,而忽視了他們在融入美國社會中遭遇的困難和適應不良等問題,特別是那些在青少年時期赴美留學的學生面臨的跨文化適應困難。近年,隨著留美亞裔青少年人口的增多以及相關心理社會問題的凸顯,西方學界逐步將留美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作為一個重要的移民研究議題。

一、留美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困境

國外學者對跨文化適應提出了不同的分類。大部分研究者認同的跨文化適應的分類方式是Ward及其同事的觀點,認為跨文化適應分為兩個維度:心理適應(psychological adaptation)和社會適應(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Ward, C. (1996)Acculturation. In D.Landis and R. S. Bhagat (eds)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 2nd edition (pp. 124–147).Thousand Oaks, CA: Sage. Ward, C., Bochner, S. and Furnham, A. (2001).The Psychology of Culture Shock.2nd edition. Hove: Routledge Black, J. S. and Stephens, G.K. (1989)The influence of the spouse on American expatriate adjustment in Pacific Rin overseas assignmen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15, 529-544.。在文化適應過程中,面對主流社會的文化沖擊,亞裔青少年赴美留學中面臨的跨文化適應困難,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語言障礙、文化認同危機、心理適應問題和高風險行為等方面。其中,語言障礙是留美亞裔青少年跨文化社會適應的首要問題;文化認同危機、心理適應困難和高風險行為則是留美亞裔青少年跨文化心理適應的主要問題。

(一)語言障礙

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亞裔,除菲律賓裔,中學GPA的成績均高于白人,其中華人學生GPA成績最高。但是,除去印度裔和巴基斯坦裔之外的其他亞裔在口語成績上低于白人學生,華人學生比白人學生的口語成績低39點之多 [6]。研究表明,美國亞裔青少年的英語水平對他們的跨文化適應有著很大影響。Yu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家說英語是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水平的一個度量單位。青少年在家以說本國語為主而不說英語會經歷更多的心理社會問題和學校問題,更缺乏信心而依賴父母幫助[7]。研究表明,那些在家不說英語的青少年存在這些心理社會健康風險,如與同學疏遠、感受脆弱,交新朋友困難[8]。另外,也有學者研究了語言適應與物質濫用的關系。Unger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家只講英語的亞裔青少年的煙草用量水平比只講亞洲語言或講雙語(英語和亞洲語言)的青少年的煙草用量水平更大[9]。

研究發(fā)現(xiàn),亞裔青少年隨著在美時間越長,對英語的掌握程度越熟練,越少講母語。但是他們的父母大多仍然保持講母語,這時孩子與父母的交流就會逐漸存在著語言障礙,容易導致父母與孩子的誤解和沖突。Qin等人認為,在一些華裔家庭中,語言障礙是親密情感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zhàn),語言障礙會妨礙青少年與他們父母之間的交流以及建立親密關系。語言障礙常常造成他們的父母不能理解青少年真正想要的,或者說心理障礙隱藏于語言障礙中[10]

(二)文化認同危機

認同感是青少年發(fā)展的一個中心任務。埃里克森認為青少年不能建立一個一致的、穩(wěn)定的認同感可能會導致困惑或心理痛苦[11]。研究發(fā)現(xiàn),文化認同危機是亞裔青少年融入美國社會面臨的主要壓力源,是長期困擾亞裔青少年的突出問題。Feldman 和Rosenthal指出,亞裔青少年被要求遵循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西方的個人主義和傳統(tǒng)的亞洲集體主義價值觀[12]。青少年必須把兩種文化整合到他們自己的文化認同中。一方面,培養(yǎng)獲取新文化的能力,這是功利性的,有助于他們在學校取得成功。另一方面,發(fā)展積極的民族認同,這從心理方面來講也是很重要的[13]。endprint

文化認同困擾也常常呈現(xiàn)在亞裔青少年家庭的跨文化代際沖突中。Rick 和Forward認為,隨著亞裔青年越來越適應美國的社會規(guī)范,他們會意識到與父母的價值觀聯(lián)系更少,這個轉變會成為他們家庭的一個主要壓力源[14]。當子女比父母更快地適應美國的文化和語言時,移民家庭就會出現(xiàn)“跨文化代溝”。因為父母與本族文化接觸更多,而子女經??释两谛挛幕校泼窦彝ビ纱司涂赡墚a生沖突和誤解[13]。許多研究表明,亞裔移民父母更愿意保持他們本國語言、傳統(tǒng)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以及養(yǎng)育孩子的方式,而孩子吸收主流文化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遠遠比他們的父母發(fā)展更快。因此,許多亞裔移民家庭中存在代溝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15]。

(三)心理適應困難

心理適應困難是留美亞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適應中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據(jù)研究,亞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適應中的心理適應困難主要表現(xiàn)為抑郁、焦慮、自尊水平低、自殺等。1998年,據(jù)美國公共福利基金會對女青少年的調查顯示,在5至12年級女孩中,亞裔女孩有抑郁癥狀的占30%,而西班牙裔白人女孩有抑郁癥狀的占22%,非裔美國女孩占17%,西班牙女孩占27%[16]。Way等人在對紐約不同種族的男青少年的抑郁和自尊測試中也發(fā)現(xiàn),與非裔男孩和拉丁美洲男孩相比,亞裔男孩心理功能水平最低[17]。據(jù)Piers-Harris自我意識量表調查顯示,與白人相比,亞裔青少年自我概念較低,表現(xiàn)出較多的焦慮和壓抑,認為自己的吸引力和受歡迎程度較低[18]。據(jù)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部報告,15至24歲的華裔自殺率比全美這個年齡組的平均自殺率水平高36%[19]。2005年,美國心理協(xié)會報告顯示15至24歲的亞裔女青少年自殺率最高[20]。

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過程中心理適應困難的因素主要包括語言障礙、歧視、同輩群體、家庭等。歧視是影響亞裔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Lee研究發(fā)現(xiàn),亞裔學生經常被白人學生看成是順從的、被動的、安靜的、卑怯的、狡猾的、溫順的以及排外的(抱團的),即喜歡呆在自己的種族內[21]。因此,美國主流的同輩群體很容易拒絕亞裔青少年。被美國同輩群體拒絕,移民學生就會產生自我貶低、低價值感和缺乏歸屬感[22]。Grossman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被歧視的痛苦可以預測華裔第6年級和第8年級的抑郁癥狀[23]。亞裔青少年所經歷的歧視對他們的幸福和適應也有消極的影響[24]。其次,家庭中的親子關系以及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對亞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影響。有關亞裔移民家庭的研究顯示,亞裔移民孩子面臨的最大困難是:父母對孩子的學業(yè)和職業(yè)成就方面非現(xiàn)實的期望;父母過多干預孩子的生活;父母普遍不讓孩子參與決策;對孩子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持否定的態(tài)度[15]。Chung等人研究表明,過度保護是影響亞裔兒童和青少年各種適應不良和心理不良的因素[25]。與美國青少年相比,亞裔青少年與他們父母的交流面臨更大的困難,尤其是和父親的交流。并且,在心理咨詢中,亞裔高中生或大學生將困惑、憤怒和挫敗感歸因于與較為傳統(tǒng)的父母關系的困難是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15]。

雖然留美亞裔青少年在跨文化適應中存在著諸多心理問題,但是他們心理健康服務的求助意愿卻很低。Zheng等人分析華裔青少年接受心理健康服務的文化障礙主要包括:認知障礙、情感障礙、價值取向障礙、交流障礙和實踐障礙等[26]。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亞裔學生對他們的社會支持不滿。Lorenzo等人發(fā)現(xiàn),亞裔青少年與歐美的同輩相比,在四個不同的社會支持領域滿意程度低得多:提供的實際援助、建議、積極的反饋數(shù)量以及他們能吐露心聲的可能性[18]。

(四)高風險行為

其一,吸煙。在美國,青少年的吸煙行為長期以來是特別受社會關注的公共健康問題之一。隨著移民的增多,移民青少年的吸煙行為也逐漸成為較為突出的公共健康問題。

2004年全美青年煙草調查報告顯示,亞裔高中生中有20.6%的學生吸煙[27]。但是,在第12年級的學生中,亞裔吸煙學生占33.69%Kwon, H. T. et al..Risk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cigarette use among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J/OL].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8,11–17. http://www.aahperd.org/iejhe/template.cfm?template=2005/kwon.html.2005-06-20.。亞裔青少年開始吸煙行為的年齡比美國其他主要種族的青少年更晚,平均年齡在14.63歲[28]。有研究發(fā)現(xiàn),吸煙的亞裔青少年表現(xiàn)出更高水平的抑郁癥狀[28]。吸煙行為的增多與學習成績下降有關[29]。

許多學者對亞裔青少年吸煙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家庭、同輩群體、文化適應水平等。Crowe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與家庭有良好關系的亞裔青少年不吸煙的可能性更大[30]。Weiss等人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經常吸煙的亞裔青少年屬于家庭功能不良群體;亞裔青少年與父母有良好的關系,獲得充足的社會支持,他們傾向于更好地適應家庭和融入社會,因此,他們的問題行為就更少,包括吸煙行為。在家庭中,亞裔青少年父親吸煙的榜樣作用對亞裔青少年有很大影響:父親吸煙與亞裔青少年對吸煙持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和日后更可能成為一個經常吸煙者有關[31]。

目前,學者們普遍認為,美國文化適應水平是影響吸煙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對于文化適應與吸煙行為的關系,學者們持不同觀點。一些研究表明,未能很好地文化適應的青少年更可能使用煙草、物質濫用,以及經歷更多的壓力,表現(xiàn)出精神病理學癥狀和不愉快。但是,另一些研究則表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適應有助于他們發(fā)展應對技巧,更成功地適應新環(huán)境,而不使用煙草和其他毒品[31]。endprint

其二,酗酒。盡管亞裔青少年過量飲酒大大少于白人、黑人和拉美青少年,但是酗酒卻是亞裔青少年的普遍現(xiàn)象[32]。Makimoto發(fā)現(xiàn)那些飲酒的亞裔青少年與其他族群的青少年相比,每天飲酒量為最高[27]。據(jù)美國一項全國性調查,亞裔青少年接受戒酒治療的人數(shù)從1994年的1 698人上升至1999年的2 587人,增長了52%。而美國青年戒酒治療總人數(shù)從1994年的108 471人上升至1999年的129 787人,只上升了20% [33]。研究還發(fā)現(xiàn),亞裔青少年酗酒沒有性別差異[34]。

亞裔青少年酗酒和吸煙行為一樣都與同輩群體有關。研究表明,跨文化適應可能本質上并不導致亞裔青少年酗酒,但是他們在跨文化適應過程中會與有酗酒行為的其他青少年社會互動??缥幕m應良好的亞裔青少年的最好朋友飲酒或吸煙是他們面臨同輩壓力時卷入健康風險行為的一種重要途徑。Oetting和Beauvais的一系列研究也表明與物質濫用的青少年同輩的聯(lián)系會對青少年物質濫用產生主要的直接的社會化影響[34]。

其三,犯罪。美國是發(fā)達國家中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這并不表明美國社會所有種族的犯罪率都一樣高。學者們研究了亞裔青少年的文化適應、同輩群體的影響等與犯罪的關系。Tyson 和Hubert指出持有集體主義觀的青少年比持有個人主義觀念的青少年更傾向于將犯罪行為看成是較為嚴重的惡劣行為[35]。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持有個人主義的想法、信念和價值觀,他們更有可能卷入反社會行為和與犯罪同伴交往[28]。研究顯示,更好適應美國文化的亞裔青少年比他們的同輩有更多的犯罪行為[36-37]。Wong研究發(fā)現(xiàn),堅持中國文化(尤其是踐行中國文化習俗)的青少年會降低犯罪的可能性,盡管也會有些小罪[38]。

研究表明,亞裔青少年認同有兩個因素會增加犯罪和暴力行為:缺乏學校依附與同伴犯罪[39-40]。其中,同輩犯罪是影響亞裔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一項指標[41]。

二、促進留美亞裔青少年跨文化適應的對策

為了促進留美亞裔青少年群體的跨文化適應,提出以下對策。

(一)重視語言準備,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

語言能力是移民進行文化適應的前提[42]。因此,語言關是青少年留學生到國外面臨的首要問題。許多父母和青少年對語言的準備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qū):只要到了國外,有語言環(huán)境,學習語言輕而易舉,水到渠成;青少年年齡小,記憶力強,學習語言速度比成人快。并且,中學階段國外對其語言的要求不如大學錄取時對語言的要求那樣苛刻。因此,一些出國留學青少年對語言的準備往往不夠充分,未引起重視。但是,青少年一旦到達國外便發(fā)現(xiàn)預期與現(xiàn)實之間存在強烈的反差,語言學習并不簡單。語言準備不充分會影響到青少年在國外融入社會的一系列問題,如學業(yè)成就、人際交往、心理健康等。在語言的準備過程中尤其應注重發(fā)展和強化青少年的口語交際能力,即要著重培養(yǎng)青少年在實際情境中能運用他國語言進行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青少年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停留在“口語”技能基礎上,還要重“交際”,即有傾聽、對話、交往和溝通的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熟悉東道國文化,培養(yǎng)文化辨別力

研究表明,文化間的差距越大,跨文化交往中建立和保持和諧關系的難度就越大,例如旅居英國的澳大利亞人比旅居中國的澳大利亞人對東道國的適應要容易一些[43]。青少年跨文化適應問題,主要是因為東道國的文化與原有文化的差異性而引發(fā)。文化差異往往會給青少年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文化是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文化之間的差異是相對的,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性。出國留學前應讓青少年充分了解東道國的文化,熟悉東道國的文化習俗,縮短對陌生文化的適應期;了解東道國與母語國文化之間的差異性,提升其文化的認知和包容能力。

與此同時,還應培養(yǎng)青少年的文化辨別力。青少年處于可塑性較強的時期,許多方面尚未發(fā)展成熟,易受暗示,喜歡模仿,識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控能力較弱。青少年初到異國,對陌生的環(huán)境往往充滿興奮、好奇。面臨紛紜復雜的陌生文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辨別力,才能戰(zhàn)勝各種迷惑與刺激,免于被誤導和盲從。Hahm指出,政策制定者和心理健康專業(yè)人士有必要將工作重點更多地用于幫助亞裔青少年建立一種平衡,即讓他們在學習和尊重傳統(tǒng)語言和價值觀的同時幫助他們獲得健康地融入美國文化的技能[44]。

(三)關注心理健康,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青少年是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劇變時期,生理發(fā)育迅速,而心理發(fā)展相對緩慢,處于從不成熟向成熟發(fā)展的過渡時期。因此,在這個時期心理發(fā)展表現(xiàn)出矛盾性的特點,容易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從而影響青少年的社會適應。個體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是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個體的社會適應能力越強,就越能保持心理健康。個體在青少年時期出國留學,這是個體人生中重大的生活變動,若青少年的社會適應能力不強,就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社會問題。據(jù)研究,青少年在異國文化適應過程中主要的心理社會問題涉及內部失調(如焦慮、抑郁、自殺等)、外部失調(如犯罪等)和濫用藥物(如吸煙、飲酒行為等)。因此,對于出國留學的青少年要重視其獨立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特別是青少年社會適應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包括現(xiàn)實知覺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自我認知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勞動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應對壓力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等。青少年只有具備獨立健康的人格以及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在跨文化的適應過程減少心理社會問題,心理才能健康發(fā)展。

許多有關亞裔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的研究也指出,亞裔青少年與家人在跨文化適應過程中遇到心理問題時應主動求助,同時也對為亞裔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詢的專業(yè)人士提出了諸多建議,如臨床心理咨詢者對亞洲傳統(tǒng)價值觀和家庭作用的了解是制定有效治療計劃的重要工具[45]。endprint

(四)加強親子溝通,提供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預測心理適應的顯著因素。社會支持來源很多,包括家庭成員、朋友和熟人。其中,親子關系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基本關系。當青少年出國留學初到異國的時候,會失去原有在母語國的社會支持網絡,而新的社會支持網絡又尚未建立起來,這時,父母就是青少年最重要的心理支持資源。當青少年面臨壓力時,父母應多關心,加強與他們的情感溝通,豐富溝通內容,而不只是給予過多過高的教育期望和壓力。并且,父母還應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要采取一味的說教,這極易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引發(fā)更多的親子沖突。在與孩子的溝通中應少說教、多傾聽;少批評、多表揚,充分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其次,父母還應多加強與青少年學校的聯(lián)系,共同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抵制不良同伴的影響,并鼓勵孩子多參與學校、班級的活動,協(xié)助孩子盡快建立起新的社會支持網絡。有學者提出,父母和教師應該鼓勵亞裔青少年參與結構性的、目標導向的同輩群體的活動,這些活動中的群體規(guī)范不期望或不贊成酗酒和吸煙。例如,參加一些課外班和課外活動,如亞洲語言課程、武術班、藝術班或音樂課,這些皆可以營造健康的環(huán)境[46]。此外,還可鼓勵亞裔青少年參加為移民青少年開設的文化適應班(CAC)。研究表明,參加文化適應班的華裔高中生在參加完第五次文化適應課后與學校老師聯(lián)系更緊密,與其他學生也有了更多的社會聯(lián)系[47]。 參考文獻:

[1]BERRY J W.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1997,46(1):7.

[2] LEE S, SOBAL J, FRONGILLO E A.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acculturation: the case of korean American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003, 34(3): 282-296.

[3] 余偉,鄭鋼.跨文化心理學中的文化適應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5(6):836-846.

[4] BEISER M. Influences of time,ethnicity,and attachment on depression in Southeast Asian refugees[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8,(1).

[5] KATHERINE L.美國亞裔青少年疾病的診斷不同[J].姜新華,譯.山東精神醫(yī)學,1994(3):11.

[6]DON T. NAKANISHI, NISHIDA T Y . The Asian American educational experience[M].New York:Routledge,1995: 308.

[7] YU S M. Acculturation and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U.S. immigrant adolescents [J].J. Adolesc. Health, 2003(33):479-488.

[8] YU S M. Association of language spoken at home with health and school issues among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2(5):192-198.

[9] UNGER J B. English language use as a risk factor for smoking initiation among Hispanic and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 Evidence for mediation by tobacco-related beliefs and social norms[J]. Health Psychology, 2000(5):403–410.

[10]QIN D B. The other side of the model minority story the familial and peer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 [J].Youth & Society,2008(4):480-506.

[11] ERIKSON E.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M].New York:Norton,1980.

[12] FELDMAN S S, HOSENTHAL D A.The acculturation of autonomy expectations in Chinese high schoolers residing in two western n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0(25):259-281.

[13] DINA B. Immigrant Youth in U.S. school: 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on[J]. The Prevention Researcher, 2007 (4):14-17.

[14] RICK K, FORWARD J. Accultur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mong youth[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2(1): 85-94.endprint

[15]RHEE S. Acculturatio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self-esteem among Asian and Cauc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J]. Adolescence, 2003(38):749-768.

[16] THE COMMONWEALTH FUND. The commonwealth fund survey of the health of adolescent girls[R].New York: Commonwealth Fund,1998.

[17] WAY N, CHEN L. Close and general friendship among African American, Latino, and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from low-income familie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 2000(15):274–301.

[18]LORENZO M K.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 comparative study[J].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1995(3):197-212.

[19] KARNOW S, YOSHIHARA N. Asian Americans in transition[M]. New York: The Asia Society,1992.

[2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riefing sheet on women and depression[EB/OL]. [2005-04-20].http://www.apa.org/ppo/issues/pwomenanddepress.html.

[21] LEE S J. Behind the model-minority stereotype: Voices of high- and low-achieving Asian American students. Anthrop[J]. Edu Quart, 1994(25):413–429.

[22] STEINBERG L.We know some things: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1(11):1–19.

[23] GROSSMAN J M, ANDLIANG B. Discrimination distress among Chinese American adolescent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08(37):1–11.

[24]VIRGINIA W H, ANDREN J F. Discrimination Hurts: the academic,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of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t, 2010(4):916–941.

[25] CHUNG I.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young Asian Americans. Remarks presented at the Asian cultural diversity roundtable of the coalition for Asian American children and families, New York[EB OL].[2000-04-02]. http://pub23.ezboard.com.fcacffrm7.

[26] ZHOU ZHENG, CANDICE R S. SIU, Promoting cultural competence in counseling in Asian Americ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9(3):290-298.

[27]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4 National youth tobacco survey methodology report[EB/OL]//[2006-04-18]. Atlanta, GA: National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office on smoking and health.http://www.cdc.gov/tobacco/NYTS/nyts2004.htm.

[28]MARIA G. Rosario-Sim and Kathleen A.OConnell. depression and language acculturation correlate with smoking among older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in New York city[J].Public Health Nursing,2009(6): 532–542.endprint

[29] ALEXANDER C. Peers, schools, and adolescent cigarette smoking: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health[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1(1):22–30.

[30] CROWE J W. Crosscultural study samples of adolescents attitudes,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related to smoking[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4(75):1155–1161.

[31]WEISS J W, GARBANATI J A. Relationship of acculturation and family functioning to smoking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mong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 [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04,13(2):193–204.

[32]BNNES G M, WELTE, J W.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alcohol use among 7–12th grade students in New York State[J]. Journal of Studies on Alcohol, 1986(1): 53–62.

[33]THE SUBSTANCE 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Asian and Pacific Islander adolescents in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EB/OL]. [2003-03-01]. http://www.samhsa.gov/oas/2k2/AsianTX/AsianTX.htm.

[34] HYEOUK C H.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 binge drinking, and alcohol and tobacco-using peers [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4(3):295–308.

[35] TYSON G A, HUBERT C J.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the seriousness of delinquent behaviours[J].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Law,2003(10):316–324.

[36] SZAPOCZNIK J, KURTINES W M. Family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diversity[J].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1993(48):400-407.

[37] ZHOU M, BANKSTON C L. Straddling two social worlds: The experience of vietnamese refugee children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York: ERIC Clearinghouse on Urban Education,2000.

[38] WONG S K. Delinquency of Chinese–Canadian youth: A test of opportunity, control, and intergeneration conflict theories[J].Youth and Society, 1997(29): 112–133.

[39] KIM T E G GOTO G. Peer delinquency and parental social support as predictors of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 delinquency[J].Deviant Behavior: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2000(21):331–347.

[40] LE T N. The relationship of school, parent, and peer contextual factors with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for Chinese, Cambodian, Lao/Mien, and Vietnamese youth[J]. Crime and Delinquency, 2005(51):192–219.

[41] TIA E K, SHAROU G G. Peer delinquency and parental social support as predictors of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 delinquency[J].Deviant Behavior, 2000(4):331–347.

[42] 孫麗璐,鄭涌.移民文化適應的研究趨勢[J].心理科學進展,2010(3):496-504.

[43] 李萍. 跨文化適應研究[J]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5-19.

[44] HYEOUK C H, MAUREER L, NEIL B. Guterman, acculturation and parental attachment in AsianAmerican adolescents alcohol ise[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3(33):119–129.

[45]MAY K L, ABBIE K F, HELEN Z,et al.Social and emotional functioning of older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J].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 2000(17):289-304.

[46] HYEOUK C H. Asian American adolescents acculturation, binge drinking, and alcohol and tobacco-using peers [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4(3):295–308.

[47] CHRISTINE J. Evaluation of an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Chinese immigrant adolescents cultural adjustment[J]. Journal of Immigrant & Refugee Studies, 2008(4):567-590.endprint

猜你喜歡
跨文化適應美國
在邕東南亞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現(xiàn)狀的實證研究
對Colleen Ward雙維度模型中影響因素的研究
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
留德中國大學生的跨文化適應現(xiàn)狀
拉萨市| 汉川市| 宝坻区| 鄂托克旗| 长治市| 应用必备| 金川县| 绩溪县| 离岛区| 潮安县| 清徐县| 乐陵市| 白河县| 宜城市| 弥渡县| 石家庄市| 沾益县| 荔波县| 庆城县| 平泉县| 沙河市| 高淳县| 万全县| 三明市| 运城市| 玉屏| 三亚市| 繁昌县| 博野县| 天峻县| 砚山县| 平舆县| 黑龙江省| 孟村| 安顺市| 资溪县| 铜川市| 治多县| 深州市| 托克托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