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軍
摘 要:導語的設計離不開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無論設計何種類型的導語,都要針對教學目標,都要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學修養(yǎng)的提高,有利于審美觀的養(yǎng)成。讓我們共同努力是我們的導語更加生動具有活力。
關鍵詞:導語設計;充滿活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358-01
看了葉瀾教授的文章,我感觸很大,深深地認識到:課堂教學應被看做師生生活的一種經(jīng)歷,是學習生活的組成部分,而學生的表現(xiàn)各不相同,他們有時精神不振,有時過度興奮,有事茫無頭緒,有時沒有信心,這就要求教師用生命的活力影響學生,能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感到關注,讓學生爭論迸發(fā)出思維的火花。在這個過程中,導語的設計尤為重要。導語,即語文教學時的開場白。一堂語文課,學生要學習新知識、接受新內(nèi)容,老師一開始上課就得扣住學生的心弦,激起他們的求知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這個“開場白”是至關重要的教學步驟,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識教學的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說一說。
一、激勵性導語
設計這種導語,文體一般為散文和記敘文。如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葡萄)這可不是一般的葡萄,這是從遙遠的新疆吐魯番的的葡萄溝運來的,看著這令人垂延欲滴的葡萄,你們想不想到葡萄溝去走一走,看一看?!蓖瑢W們望著晶瑩剔透,水靈靈的葡萄,臉上充滿吃的欲望,我不失時機的吊起他們的胃口:“同學們一定很想吃到這甜甜的葡萄吧,那就把它作為這節(jié)課的獎勵,誰表現(xiàn)好就獎給誰吃”。同學們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個個躍躍欲試,準備好好表現(xiàn)。這一設計源于三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對吃的、玩的比較感興趣,我抓住孩子年齡特點導入新課,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使課堂伊始便充滿活力。
二、誘導性導語
設計這種課時,教師要把作者的思路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正確的誘導,駕馭全文的內(nèi)容,使學生形成一種思索過程。如:契珂夫的幽默諷刺小說《變色龍》是描寫動物世界的科幻小說嗎?事想象天空的神魔小說嗎?那么它是一篇怎樣的小說?“變色龍”是什么?作者為什么借一種動物來描寫一位堂堂的警官?俄國著名的小說家契珂夫在世界文學畫廊中成功的塑造了“變色龍”的形象,這個典型形象使人們在覺得滑稽可笑的同時又產(chǎn)生深深的思索。這個簡潔的導語會使學生的思路開闊,觸類旁通,用心去推敲、領悟作品的精神。
三、直敘性導語
這種導語運用與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節(jié)選)課文。如課文《烈日暴雨下的祥子》的導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出自《駱駝祥子》。祥子是小說的主人公,他生長在農(nóng)村,在封建勢力壓迫下,失去了僅有的幾畝田,又死了父母,難以度日。便跑到了北京,靠拉人力車(租車拉)為主……這段平鋪直敘的導語,會深深地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思想感情和閱讀作品的興趣。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會很好地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以及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產(chǎn)生對主人公祥子的同情和對舊社會的憎惡感。
四、勸勉性導語
這種導語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能開啟他們的心扉,使他們醒悟、深思,從而積極進取。如學習《時間篇》時導語:“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董必武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古云此日是可惜,我輩更應惜秒陰。在新學期伊始,我們學習《時間篇》有特殊意義。《時間篇》有兩篇文章,《今》為李大釗所寫,《匆匆》為朱自清所寫。通過兩篇文章的學習,我們可以看到名人名家是如何對待今,如何惜時進取的。希望同學們寶貴,一開始就有個惜時的良好開端,抓緊分分秒秒,努力學習,積極工作,爭取新的進步。
五、說明性導語
設計這種導語,多為說明文、應用文教學。這種導語要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和題目,抓住說明文、應用文的要素。如《蜘蛛》這片文章的導語:“說明文就其說明對象分有實體事物說明文和抽象事物說明兩種?!吨┲搿肥钦f明動物蜘蛛的,是實體事物說明文。閱讀分析和寫作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采用一定的說明順序,和恰當?shù)恼f明方法。說明動物可以抓住動物的外形、聲音、習性等特征,也可以抓住動物的生理結構、生理功能、進化過程來說明。請同學們一邊看課文一邊想,作者是抓住蜘蛛的什么特征、采用怎樣的說明順序、運用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蜘蛛的?
總之,導語的設計離不開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無論設計何種類型的導語,都要針對教學目標,都要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fā)和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利于文學修養(yǎng)的提高,有利于審美觀的養(yǎng)成。讓我們共同努力是我們的導語更加生動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