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是每個國家的重要節(jié)日,它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民族的集體記憶。各國都有不同的慶祝國慶的方式,而這些慶祝方式也體現(xiàn)出不同的民族特性。
英國:國慶日與天氣相關(guān)
英國的國慶日是女王的“官方生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生日是4月21日,但由于倫敦4月氣候欠佳,因此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女王官方誕辰日”。
每到國慶日,英國皇家衛(wèi)隊的騎兵在倫敦騎士廣場上接受女王的檢閱,場面十分莊嚴盛大。
法國:焰火照亮埃菲爾鐵塔
法國國慶日是在每年的7月14日,以紀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眾攻克了象征封建統(tǒng)治的巴士底獄,從而揭開法國大革命序幕。
在法國,閱兵式是國慶節(jié)的重頭戲。按照慣例,閱兵式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舉行,由法國“法蘭西巡邏兵”的飛行表演拉開序幕。入夜,節(jié)日的燈火與天空中繽紛的焰火交相輝映,爆竹聲與狂歡的樂曲聲、歡呼聲響成一片,使節(jié)日慶祝達到最高潮。
韓國:國慶日最多
韓國有4個國慶日:3月1日紀念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統(tǒng)治而掀起的“三一運動”誕生的“三一節(jié)”;7月17日紀念1948年大韓民國憲法頒布的“制憲節(jié)”;8月15日紀念1945年韓國從日本壓制下解脫找回了國權(quán)、紀念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建立的“光復(fù)節(jié)”;10月3日紀念公元前2333年,國祖檀君創(chuàng)建最初的民族國家“檀君朝鮮”的“開天節(jié)”。其中, 8月15日的“光復(fù)節(jié)”是四個國慶日中地位最高的節(jié)日。
每逢國慶,韓國無論哪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一面面飄揚的太極旗。韓國人還經(jīng)常在各個國慶日組織一些游行或紀念會,在街道或是廣場分發(fā)傳單,高舉國旗,高呼“大韓民國萬歲”。
德國:慶祝活動毫不張揚
德國的國慶節(jié)也就是德國的統(tǒng)一日。1990年10月3日東西德合并,德國作為一個統(tǒng)一國家成立。每年的10月3日是法定的休假日,城市里會有些慶?;顒?,但更多的是懺悔,多半不是官方組織的,主題大多是反戰(zhàn)的。
因為二戰(zhàn)的原因,德國人一般比較低調(diào)。面對這樣的歷史,直到今天,大多數(shù)德國人都沉默而尷尬,而在慶祝國慶這個問題上,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慶?;顒佣己敛粡垞P。
美國:舉行盛大游行
美國的國慶日又稱為“獨立日”,為每年7月4日。獨立日在美國是一個相當熱鬧的節(jié)日。過去,獨立日的慶?;顒右杂涡泻脱葜v為主,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如今,逐漸增加了戶外活動、體育比賽、燃放爆竹和煙火等活動。
泰國:為國王慶生
泰國的國慶日定在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生日——12月5日。這天,曼谷的大街小巷都懸掛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和王后詩麗吉的肖像。同時,身著禮服的泰國士兵將在曼谷市銅馬廣場參加盛大的閱兵式。
朝鮮:盛大閱兵式
9月9日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國慶前夕,國旗插遍了平壤市的大街小巷,巨型標語矗立在市區(qū)交通要道。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廣場會舉行慶祝國慶的盛大閱兵式和群眾游行。
【相關(guān)鏈接】
“國慶節(jié)”大分類
世界各國國慶節(jié)的名稱以及日期的確定都不盡相同。從名稱上說,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中,稱“國慶節(jié)”或“國慶日”的有中國、法國等約40個國家;稱“獨立日”或“獨立節(jié)”的有美國、墨西哥、菲律賓、緬甸等約60個國家;稱“共和日”或“共和國日”的有南斯拉夫、扎伊爾、冰島等國家;稱“革命節(jié)”的有原蘇聯(lián)、阿爾巴尼亞、匈牙利;稱“聯(lián)邦成立日”的有瑞士;稱“聯(lián)合日”的有坦桑尼亞;還有的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日”和“巴基斯坦日”。
從日期的含義上說,約有30個國家以建國日為國慶節(jié);有的以革命起義日為國慶節(jié),如法國;有的則以國家元首生日為國慶節(jié),如日本、泰國、荷蘭、丹麥、英國等國。這些國家隨著國王、天皇或女王的更換而改變國慶節(jié)的日期。
一般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國慶日,但是,尼泊爾、瑞典、烏干達、幾內(nèi)亞共和國和丹麥卻有兩個國慶節(jié)。在尼泊爾,一個是國家民主日,一個是國王的生日;在瑞典,一個是國旗日,一個是國王的生日;在丹麥,一個是憲法日,一個是女王生日。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慶節(jié)是圣馬力諾的國慶節(jié)。在公元301年,圣馬力諾就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jié)。
(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