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平++喬新榮++殷東林
摘要:采用簡單熱水浸提法提取信陽紅茶多糖,探討料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溫度等因素對多糖提取率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提取紅茶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料液比1 g ∶25 mL、提取時間6 h、提取溫度95 ℃,該工藝條件下多糖的提取率為3.50%,葡萄糖激酶的相對酶活比值達到3.12。多糖提取率與葡萄糖激酶的相對酶活并不呈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信陽紅茶;多糖;葡萄糖激酶;提取工藝
中圖分類號: TS201.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0-0263-02
收稿日期:2013-12-08
基金項目:河南省茶產業(yè)發(fā)展研究計劃(編號:KX13J11)。
作者簡介:趙麗平(1979—),女,河南許昌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E-mail:zhaoliping19790224@163.com。信陽毛尖歷史悠久,而且香氣濃郁,甘醇爽口,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近幾年來,河南省信陽市又生產出紅茶新品種,名為“信陽紅”[1]。據報道,綠茶的抗氧化性主要來自于茶多酚,而紅茶的抗氧化性主要來自于茶多糖。一直以來,人們對信陽綠茶多酚的研究較多,而對信陽紅茶多糖的研究較少。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減慢心率、增加冠脈流量、抗氧化、抗血栓及抗凝血等作用[2-5]。茶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種,本研究采用操作簡單、投資少的水提法提取紅茶多糖,并應用正交設計優(yōu)選法對紅茶多糖的提取工藝進行研究。同時為揭示多糖的高提取效率與其高活性之間的相關性,以葡萄糖激酶為例,系統(tǒng)考察了提取條件對多糖活性的影響,以期為紅茶多糖生物活性的系統(tǒng)研究及將其作為藥用及食品等多方面功能原料的開發(fā)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與試劑
信陽紅茶,購自河南省信陽市茶市;試驗動物為昆明種小鼠,由信陽農林學院動物科學系飼養(yǎng)。
分析純無水乙醇、丙酮、氯仿-正丁醇(武漢中天化工責任有限公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ATP、NADP(Solarbio公司)。
1.2儀器與設備
MZ-10粉碎機(青島邁科隆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101A-2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賀德實驗設備公司);DK-S24 型電熱數顯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A1004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天平儀器廠);LD5-2A型離心機(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721分光光度計(上海光學儀器廠)。
1.3試驗方法[6-10]
1.3.1單因素試驗將一定量的紅茶在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機粉碎,得紅茶細粉末,用熱水浸提,采用不同料液比(g ∶mL)、不同提取時間和不同提取溫度提取紅茶多糖。(1)料液比試驗。2.1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料液比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1可知,在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一定時,提取率隨料液比的增大呈現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料液比1 g ∶20 mL時的提取率達最大值,而隨液料比進一步加大,提取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隨著液料比增大,溶液的黏度降低,紅茶多糖的擴散阻力降低,從而有利于多糖的溶出,使多糖得率逐漸提高;但液料比過大會引起后續(xù)提取過程中多糖的損失,導致多糖得率減小。因此從全方位考慮,本試驗選擇的料液比的3個水平為1 g ∶15 mL、1 g ∶20 mL、1 g ∶25 mL作為正交試驗的料液比因素。
2.1.2提取時間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2可以看出,在提取溫度和料液比一定時,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提取率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以提取6.0 h的提取率最高,在6.0 h以后,隨著提取時間延長,提取率有所下降。這是因為在提取的初始階段,隨著時間延長,紅茶多糖的溶解越來越充分,從而使多糖的提取率逐漸升高;當提取一定時間后,溶出的雜質也越來越多,溶液的黏度增加了,從而阻礙了多糖的擴散溶出,使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此外,也可能是提取時間過長導致紅茶多糖部分降解所致?;谔崛⌒?、提取成本方面的考慮,將6.0 h定為紅茶多糖的較佳提取時間,選取5.5、6.0、6.5 h作為正交試驗時間因素的3個水平。
2.1.3提取溫度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3可以看出,紅茶提取率隨著溫度的升高明顯增加。在 90 ℃ 左右時,紅茶多糖提取率的上升開始不很明顯;當溫度超過95 ℃時,提取率有下降趨勢,這可能是因為溫度過高時容易引起多糖的降解,因此提取率下降,而溫度過低則不利于多糖物質的溶出。因此,選擇95 ℃作為紅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溫度,選擇85、90、95 ℃作為正交試驗溫度因素的3個水平。
2.2正交試驗結果
各因素水平設計見表1,試驗結果見表2。
3結論
紅茶多糖提取過程中會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料液比、浸提時間和浸提溫度均會對紅茶多糖得率產生影響。本試驗中,料液比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浸提溫度,最后為浸提時間;但從本試驗結果來看,提取率與葡萄糖激酶相對酶活并不呈正相關關系。影響紅茶多糖提取率及酶活的因素
很多,除了上述因素外,多糖提取方法、茶葉的采摘時期、除蛋白試劑的種類和方法等都會影響紅茶多糖提取率。因此今后還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優(yōu)化提取條件,提高提取率,從而在綜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探討提取率與多糖酶活性的關系。同時,對紅茶多糖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分離純化、組分鑒定、分子測量和生物活性測定等也有待深入。
參考文獻:
[1]佚名. “信陽紅”今年產值25億元[J]. 中國茶葉,2012(1):25.
[2]王莉英,俞茂華. 茶多糖的組分及其生物活性[J]. 中國臨床醫(yī)學,2004,11(5):924-925.
[3]倪德江,陳玉瓊,謝筆鈞,等. 綠茶、烏龍茶、紅茶的茶多糖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J]. 營養(yǎng)學報,2004,26(1):57-60.
[4]王超,施曉云,祁楊. 茶多糖提取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2):187-190.
[5]劉素強,鐘應富,吳全,等. 茶多糖的研究及其利用[J]. 南方農業(yè),2009,3(5):111-113.
[6]趙麗平,肖穎,董翠. 信陽綠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藝研究[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2,40(10):245-246.
[7]章銀良,李紅旗,高峻,等. 螺旋藻多糖提取新工藝的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1999,25(2):15-18.
[8]林標聲,楊生玉,胡曉冰,等. 茯苓液體培養(yǎng)法中羧甲基茯苓多糖(CMP)的提取、純化及鑒定[J].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8(3):296-300.
[9]王紅慶,趙麗平,朱曉明. 槐花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J]. 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50(13):2733-2735.
[10]周向軍,高義霞,袁毅君,等. 烏龍茶多糖提取工藝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國釀造,2011(8):80-84.
摘要:采用簡單熱水浸提法提取信陽紅茶多糖,探討料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溫度等因素對多糖提取率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提取紅茶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料液比1 g ∶25 mL、提取時間6 h、提取溫度95 ℃,該工藝條件下多糖的提取率為3.50%,葡萄糖激酶的相對酶活比值達到3.12。多糖提取率與葡萄糖激酶的相對酶活并不呈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信陽紅茶;多糖;葡萄糖激酶;提取工藝
中圖分類號: TS201.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0-0263-02
收稿日期:2013-12-08
基金項目:河南省茶產業(yè)發(fā)展研究計劃(編號:KX13J11)。
作者簡介:趙麗平(1979—),女,河南許昌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E-mail:zhaoliping19790224@163.com。信陽毛尖歷史悠久,而且香氣濃郁,甘醇爽口,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近幾年來,河南省信陽市又生產出紅茶新品種,名為“信陽紅”[1]。據報道,綠茶的抗氧化性主要來自于茶多酚,而紅茶的抗氧化性主要來自于茶多糖。一直以來,人們對信陽綠茶多酚的研究較多,而對信陽紅茶多糖的研究較少。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減慢心率、增加冠脈流量、抗氧化、抗血栓及抗凝血等作用[2-5]。茶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種,本研究采用操作簡單、投資少的水提法提取紅茶多糖,并應用正交設計優(yōu)選法對紅茶多糖的提取工藝進行研究。同時為揭示多糖的高提取效率與其高活性之間的相關性,以葡萄糖激酶為例,系統(tǒng)考察了提取條件對多糖活性的影響,以期為紅茶多糖生物活性的系統(tǒng)研究及將其作為藥用及食品等多方面功能原料的開發(fā)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與試劑
信陽紅茶,購自河南省信陽市茶市;試驗動物為昆明種小鼠,由信陽農林學院動物科學系飼養(yǎng)。
分析純無水乙醇、丙酮、氯仿-正丁醇(武漢中天化工責任有限公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ATP、NADP(Solarbio公司)。
1.2儀器與設備
MZ-10粉碎機(青島邁科隆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101A-2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賀德實驗設備公司);DK-S24 型電熱數顯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A1004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天平儀器廠);LD5-2A型離心機(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721分光光度計(上海光學儀器廠)。
1.3試驗方法[6-10]
1.3.1單因素試驗將一定量的紅茶在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機粉碎,得紅茶細粉末,用熱水浸提,采用不同料液比(g ∶mL)、不同提取時間和不同提取溫度提取紅茶多糖。(1)料液比試驗。2.1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料液比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1可知,在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一定時,提取率隨料液比的增大呈現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料液比1 g ∶20 mL時的提取率達最大值,而隨液料比進一步加大,提取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隨著液料比增大,溶液的黏度降低,紅茶多糖的擴散阻力降低,從而有利于多糖的溶出,使多糖得率逐漸提高;但液料比過大會引起后續(xù)提取過程中多糖的損失,導致多糖得率減小。因此從全方位考慮,本試驗選擇的料液比的3個水平為1 g ∶15 mL、1 g ∶20 mL、1 g ∶25 mL作為正交試驗的料液比因素。
2.1.2提取時間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2可以看出,在提取溫度和料液比一定時,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提取率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以提取6.0 h的提取率最高,在6.0 h以后,隨著提取時間延長,提取率有所下降。這是因為在提取的初始階段,隨著時間延長,紅茶多糖的溶解越來越充分,從而使多糖的提取率逐漸升高;當提取一定時間后,溶出的雜質也越來越多,溶液的黏度增加了,從而阻礙了多糖的擴散溶出,使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此外,也可能是提取時間過長導致紅茶多糖部分降解所致?;谔崛⌒?、提取成本方面的考慮,將6.0 h定為紅茶多糖的較佳提取時間,選取5.5、6.0、6.5 h作為正交試驗時間因素的3個水平。
2.1.3提取溫度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3可以看出,紅茶提取率隨著溫度的升高明顯增加。在 90 ℃ 左右時,紅茶多糖提取率的上升開始不很明顯;當溫度超過95 ℃時,提取率有下降趨勢,這可能是因為溫度過高時容易引起多糖的降解,因此提取率下降,而溫度過低則不利于多糖物質的溶出。因此,選擇95 ℃作為紅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溫度,選擇85、90、95 ℃作為正交試驗溫度因素的3個水平。
2.2正交試驗結果
各因素水平設計見表1,試驗結果見表2。
3結論
紅茶多糖提取過程中會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料液比、浸提時間和浸提溫度均會對紅茶多糖得率產生影響。本試驗中,料液比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浸提溫度,最后為浸提時間;但從本試驗結果來看,提取率與葡萄糖激酶相對酶活并不呈正相關關系。影響紅茶多糖提取率及酶活的因素
很多,除了上述因素外,多糖提取方法、茶葉的采摘時期、除蛋白試劑的種類和方法等都會影響紅茶多糖提取率。因此今后還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優(yōu)化提取條件,提高提取率,從而在綜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探討提取率與多糖酶活性的關系。同時,對紅茶多糖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分離純化、組分鑒定、分子測量和生物活性測定等也有待深入。
參考文獻:
[1]佚名. “信陽紅”今年產值25億元[J]. 中國茶葉,2012(1):25.
[2]王莉英,俞茂華. 茶多糖的組分及其生物活性[J]. 中國臨床醫(yī)學,2004,11(5):924-925.
[3]倪德江,陳玉瓊,謝筆鈞,等. 綠茶、烏龍茶、紅茶的茶多糖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J]. 營養(yǎng)學報,2004,26(1):57-60.
[4]王超,施曉云,祁楊. 茶多糖提取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2):187-190.
[5]劉素強,鐘應富,吳全,等. 茶多糖的研究及其利用[J]. 南方農業(yè),2009,3(5):111-113.
[6]趙麗平,肖穎,董翠. 信陽綠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藝研究[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2,40(10):245-246.
[7]章銀良,李紅旗,高峻,等. 螺旋藻多糖提取新工藝的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1999,25(2):15-18.
[8]林標聲,楊生玉,胡曉冰,等. 茯苓液體培養(yǎng)法中羧甲基茯苓多糖(CMP)的提取、純化及鑒定[J].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8(3):296-300.
[9]王紅慶,趙麗平,朱曉明. 槐花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J]. 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50(13):2733-2735.
[10]周向軍,高義霞,袁毅君,等. 烏龍茶多糖提取工藝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國釀造,2011(8):80-84.
摘要:采用簡單熱水浸提法提取信陽紅茶多糖,探討料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溫度等因素對多糖提取率及葡萄糖激酶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提取紅茶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料液比1 g ∶25 mL、提取時間6 h、提取溫度95 ℃,該工藝條件下多糖的提取率為3.50%,葡萄糖激酶的相對酶活比值達到3.12。多糖提取率與葡萄糖激酶的相對酶活并不呈正相關關系。
關鍵詞:信陽紅茶;多糖;葡萄糖激酶;提取工藝
中圖分類號: TS201.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0-0263-02
收稿日期:2013-12-08
基金項目:河南省茶產業(yè)發(fā)展研究計劃(編號:KX13J11)。
作者簡介:趙麗平(1979—),女,河南許昌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生物化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E-mail:zhaoliping19790224@163.com。信陽毛尖歷史悠久,而且香氣濃郁,甘醇爽口,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近幾年來,河南省信陽市又生產出紅茶新品種,名為“信陽紅”[1]。據報道,綠茶的抗氧化性主要來自于茶多酚,而紅茶的抗氧化性主要來自于茶多糖。一直以來,人們對信陽綠茶多酚的研究較多,而對信陽紅茶多糖的研究較少。研究表明,茶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減慢心率、增加冠脈流量、抗氧化、抗血栓及抗凝血等作用[2-5]。茶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種,本研究采用操作簡單、投資少的水提法提取紅茶多糖,并應用正交設計優(yōu)選法對紅茶多糖的提取工藝進行研究。同時為揭示多糖的高提取效率與其高活性之間的相關性,以葡萄糖激酶為例,系統(tǒng)考察了提取條件對多糖活性的影響,以期為紅茶多糖生物活性的系統(tǒng)研究及將其作為藥用及食品等多方面功能原料的開發(fā)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與試劑
信陽紅茶,購自河南省信陽市茶市;試驗動物為昆明種小鼠,由信陽農林學院動物科學系飼養(yǎng)。
分析純無水乙醇、丙酮、氯仿-正丁醇(武漢中天化工責任有限公司);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ATP、NADP(Solarbio公司)。
1.2儀器與設備
MZ-10粉碎機(青島邁科隆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101A-2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賀德實驗設備公司);DK-S24 型電熱數顯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A1004型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天平儀器廠);LD5-2A型離心機(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721分光光度計(上海光學儀器廠)。
1.3試驗方法[6-10]
1.3.1單因素試驗將一定量的紅茶在烘箱中干燥后用粉碎機粉碎,得紅茶細粉末,用熱水浸提,采用不同料液比(g ∶mL)、不同提取時間和不同提取溫度提取紅茶多糖。(1)料液比試驗。2.1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料液比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1可知,在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一定時,提取率隨料液比的增大呈現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料液比1 g ∶20 mL時的提取率達最大值,而隨液料比進一步加大,提取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由于隨著液料比增大,溶液的黏度降低,紅茶多糖的擴散阻力降低,從而有利于多糖的溶出,使多糖得率逐漸提高;但液料比過大會引起后續(xù)提取過程中多糖的損失,導致多糖得率減小。因此從全方位考慮,本試驗選擇的料液比的3個水平為1 g ∶15 mL、1 g ∶20 mL、1 g ∶25 mL作為正交試驗的料液比因素。
2.1.2提取時間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2可以看出,在提取溫度和料液比一定時,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提取率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以提取6.0 h的提取率最高,在6.0 h以后,隨著提取時間延長,提取率有所下降。這是因為在提取的初始階段,隨著時間延長,紅茶多糖的溶解越來越充分,從而使多糖的提取率逐漸升高;當提取一定時間后,溶出的雜質也越來越多,溶液的黏度增加了,從而阻礙了多糖的擴散溶出,使多糖提取率反而下降;此外,也可能是提取時間過長導致紅茶多糖部分降解所致?;谔崛⌒?、提取成本方面的考慮,將6.0 h定為紅茶多糖的較佳提取時間,選取5.5、6.0、6.5 h作為正交試驗時間因素的3個水平。
2.1.3提取溫度對紅茶多糖化合物提取率的影響由圖3可以看出,紅茶提取率隨著溫度的升高明顯增加。在 90 ℃ 左右時,紅茶多糖提取率的上升開始不很明顯;當溫度超過95 ℃時,提取率有下降趨勢,這可能是因為溫度過高時容易引起多糖的降解,因此提取率下降,而溫度過低則不利于多糖物質的溶出。因此,選擇95 ℃作為紅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溫度,選擇85、90、95 ℃作為正交試驗溫度因素的3個水平。
2.2正交試驗結果
各因素水平設計見表1,試驗結果見表2。
3結論
紅茶多糖提取過程中會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料液比、浸提時間和浸提溫度均會對紅茶多糖得率產生影響。本試驗中,料液比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最大,其次是浸提溫度,最后為浸提時間;但從本試驗結果來看,提取率與葡萄糖激酶相對酶活并不呈正相關關系。影響紅茶多糖提取率及酶活的因素
很多,除了上述因素外,多糖提取方法、茶葉的采摘時期、除蛋白試劑的種類和方法等都會影響紅茶多糖提取率。因此今后還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以進一步優(yōu)化提取條件,提高提取率,從而在綜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探討提取率與多糖酶活性的關系。同時,對紅茶多糖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分離純化、組分鑒定、分子測量和生物活性測定等也有待深入。
參考文獻:
[1]佚名. “信陽紅”今年產值25億元[J]. 中國茶葉,2012(1):25.
[2]王莉英,俞茂華. 茶多糖的組分及其生物活性[J]. 中國臨床醫(yī)學,2004,11(5):924-925.
[3]倪德江,陳玉瓊,謝筆鈞,等. 綠茶、烏龍茶、紅茶的茶多糖組成、抗氧化及降血糖作用研究[J]. 營養(yǎng)學報,2004,26(1):57-60.
[4]王超,施曉云,祁楊. 茶多糖提取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 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5(2):187-190.
[5]劉素強,鐘應富,吳全,等. 茶多糖的研究及其利用[J]. 南方農業(yè),2009,3(5):111-113.
[6]趙麗平,肖穎,董翠. 信陽綠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藝研究[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2,40(10):245-246.
[7]章銀良,李紅旗,高峻,等. 螺旋藻多糖提取新工藝的研究[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1999,25(2):15-18.
[8]林標聲,楊生玉,胡曉冰,等. 茯苓液體培養(yǎng)法中羧甲基茯苓多糖(CMP)的提取、純化及鑒定[J]. 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8(3):296-300.
[9]王紅慶,趙麗平,朱曉明. 槐花多糖提取工藝的研究[J]. 湖北農業(yè)科學,2011,50(13):2733-2735.
[10]周向軍,高義霞,袁毅君,等. 烏龍茶多糖提取工藝及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國釀造,2011(8):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