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普洱茶分成三個范圍:茶品、飲品和藏品,三者互有交集。
茶品和飲品有交集,有一些茶不能喝,有一些飲品不是茶。比如古墓出土的茶,肯定值得收藏,但是不能喝。再如沉船出水的茶,或者故宮保存下來的清朝的茶,也是以藏品為主。飲品和藏品各有各的要求。飲品的要求首先是健康、安全。藏品則要求具有共識性、辨識性和資源有限性。茶品則包含了六個方面的內(nèi)容:植物學、制作學、流通學、烹泡之學、品飲之學和茶文化學。
有些普洱茶,又是藏品又是飲品,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號級茶、印級茶、國營七子餅茶和新生古樹茶。
茶史上把1733年普洱府“同慶號”茶莊開張到新中國成立之間生產(chǎn)的茶稱為“號級茶”。如今的茶餅收藏一般來說也就以1733年為上限,在此之前的所謂高古茶基本已退出市場流通。號級茶由老字號茶莊經(jīng)營,它的特點是原料都是喬木生,茶樹由種子種植,沒有扦插,茶餅制作中沒有其他茶種混雜。茶餅的好壞取決于植物學、制作學、流通和倉儲過程幾個方面。植物學屬性保證了原材料的品質(zhì)。茶樹分為喬木和灌木兩類,種子生和扦插生兩種。種子生的喬木茶樹每一株都有不同的味道,耐病性、抗蟲、抗傳染性比較強;而扦插或壓條種植的普洱茶,不光是口味的豐富性比不上喬木種子生普洱茶,更有物種易退化的缺點。加上當時還沒有化肥農(nóng)藥等化學物質(zhì)污染,保證了號級茶的口味純正、豐富。號級茶因其完全傳統(tǒng)的手工制作工藝、優(yōu)質(zhì)土壤和氣候條件,成為普洱茶中的貴族。
號級茶都是手工制作的,品類繁多,每一種的數(shù)量卻很有限,留存到今天,早已是稀有的珍寶。雖然1950年代以后也有人按照號級茶的方法來制作,但已不是古老的號級茶,而是新生的號級茶。要知道,號級茶、印級茶和國營七子餅茶的核心區(qū)別不是年代,而是植物學和制作學的差異,是選料、制作方法和制作的目的的根本不同。當然,選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又往往具有時代的屬性。在號級茶年代,基本上沒有什么太糟糕的原料。知名號級茶有“宋聘”“同昌號”“同慶號”等?!八纹浮笔悄壳叭藗冋J為最好喝的古董茶之一。如果說,藍標宋聘是品飲級別的普洱茶中最典型的收藏茶之一,那么紅標宋聘就是收藏級別普洱茶的代表了。
第二個階段是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印級茶。這段時間普洱茶生產(chǎn)由國有茶廠取代老字號茶莊,生產(chǎn)的茶餅用印有“茶”字印的茶紙包裝。這一時期尚屬工業(yè)生產(chǎn)初期,臺地種植比較少,雖然方法已經(jīng)不是老方法,但由于原料仍為種生型普洱茶樹,加之是精采細作,制作講究,整體水平也還不錯。印級茶存世比號級茶稍多一些,但總的來說還是比較少,品類也很少。目前藍印鐵餅是最容易碰到的,也最便宜,口感相對干凈。
以1972年中國土產(chǎn)畜產(chǎn)進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正式成立為標志,由七子小黃印所開創(chuàng)的普洱茶大規(guī)模大范圍拼配法漸成主流,國家又大規(guī)模推廣密植性扦插種茶,原材料也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時期,無論植物學還是制作學,都改變了自古以來的制茶方法。這時的茶品都印有“云南七子餅”的字樣,被稱為“七子餅茶”,其下限可到1992年為止。1992年前后是一個分界點。1986-1987年云南省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種植了約100萬畝的新臺地茶,大量使用化肥農(nóng)藥,從1990年開始逐漸采摘,到1992年、1993年采摘量達到高峰。也就是說,此前的茶葉主要是老茶園的,此后的茶葉則多出自新茶園。
1993年之后的幾年對普洱茶來說是一個很悲哀的時期。由于化肥農(nóng)藥大量使用于現(xiàn)代密植性茶園,影響了原材料的質(zhì)量。大量造假的出現(xiàn),更是以假亂真,破壞了茶的純粹性。由于利益的驅(qū)使,人們追求產(chǎn)量,茶樹種植過密,造成土壤惡化,普洱茶原料的質(zhì)量嚴重下降。更嚴重的現(xiàn)象是,隨著運輸業(yè)的發(fā)展,一些人開始批量買進外地茶葉,摻入普洱茶餅中進行拼配。這一時期的普洱茶品,幾乎沒有收藏價值。
七子餅茶存世比較多,但不算特別多,因此資源性上可說比較稀少。其品種很有限,8582是其中特別有名的一款,但現(xiàn)在我們常見的8582,基本上都不是1985年生產(chǎn)的,而是1987、1988年甚至可能是1989、1990年生產(chǎn)的?!?5”是指1985年的配方,“8”代表肉眼所見茶菁的大致等級為8級,“2”代表勐海茶廠。理論上講,如果按照當年的配方來生產(chǎn)。還叫8582也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問題出在第三位數(shù)上,這個“8”指8級茶菁,8級茶菁的鑒定是來自于當時國營的收購體系,但現(xiàn)在這個體系已經(jīng)沒有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進入21世紀,一些喝過傳統(tǒng)普洱茶的愛茶者無法忍受當時茶品的粗制濫造,他們親自去種植、采摘,按照傳統(tǒng)方法制作了一批由種子生出的古樹和大樹型普洱茶,開創(chuàng)了一個優(yōu)質(zhì)茶品的新階段——新生古樹茶。這一階段的普洱茶,不再是國營茶廠的一家天下,而是和新中國成立前的情形很接近,各家各戶制作自己的茶品,品種繁多,強調(diào)手工,追溯古法,手藝各有高下,有的追逐七字餅的味道,有的追逐印級茶的味道,有的追逐號級茶的味道。提問環(huán)節(jié)
提問:對于普洱茶.好茶的標準如何界定?
栗強:人們自古便知,優(yōu)質(zhì)普洱茶餅越放越有價值,但并不是所有普洱茶餅都可以放成古董。在今天,最低等級的號級茶滋味往往比不過頂級的印級茶。但一般來說,在同樣存貯條件下,最差的印級茶也會勝過最好的七子餅。所以。如果是沒有收藏價值的普洱茶餅,無論存放多久,都不會成為好茶。
好茶的標準,除了原料的好壞之外,還有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制成學的過程。普洱茶的發(fā)酵過程分為自然慢速常溫發(fā)酵和快速人工高溫發(fā)酵兩種,前者是生茶,后者是熟茶。嚴格來說,熟茶只是新時期出現(xiàn)的一種新工藝,其目的是要實現(xiàn)茶的大眾化。自古以來,具有收藏價值的是普洱生茶。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生茶中的微生物群會自然地朝著益生方向發(fā)生變化,其保健功能和口味隨此進程不斷提升,這就是陳化?,F(xiàn)在有人認為熟茶長期存放也會具備和生茶一樣的升值潛力,這是認識上的誤區(qū)。另一個決定普洱茶是否升值的關鍵因素是流通過程,也就是倉儲條件是否得當。同一批產(chǎn)出的普洱茶,一部分放在北京存放,一部分存放在廣州的紫砂缸。六年以后,前者香味宜人,后者因潮雨期缸內(nèi)四壁流水,茶受潮而腐化變質(zhì),可見好茶保存不當也會變得一文不值。
提問:純野生茶好不好?
栗強:自從人類開始采茶、種茶以來,適合品飲的茶種植物已經(jīng)普遍經(jīng)過了人類的馴化。即使不是人工栽培的茶樹,經(jīng)過人類采摘等人工干預以后,也不能稱為純野生茶。市場上大量的野生茶制成品,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個偽概念。而且,真正的野生茶基本上都不能喝,有中毒的危險。
提問:新茶、老茶的時間標準是什么?
栗強:生產(chǎn)茶,當年;新茶,7年以里;次新茶,7-20年;準老茶,20-30年;老茶,30年以上;古董茶,號字級。看一片新茶,主要看兩點:一是材料,即茶菁,區(qū)別很大;二是手藝,區(qū)別也很大。
提問:現(xiàn)在的普洱茶收藏市場還有沒有可以撿漏的空間?
栗強:有,但是要靠眼力,專業(yè)要求特別高,既有風險又有難度。
提問:飲茶對于人群和季節(jié)有沒有什么要求?
栗強:這是一個特別典型的小圈子問題,不同的小圈子有自己的選擇。我把小圈子的問題分成兩種:一種是更高端的,經(jīng)得住公共平臺的考驗,也經(jīng)得住自己個人的感受的認同的。公眾平臺的考驗稱之為常識,小圈子的認同稱之為常情。如果是低于這個的小圈子問題,我建議大家還原到常情、常識的層面。常情上自己喝著開心就行了。常理或者常識的角度就要相信檢驗報告。如果一種茶里面含有超過國家標準的有害物質(zhì)就不要喝了。其實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用好壞來區(qū)分,首先還是要看自己喝得舒不舒服。但是茶有排他性。如果喝慣了一種茶,可能一輩子或者至少幾十年都喝這種茶,這是沒有問題的。至于飲茶的季節(jié),一年四季都可以。老合先生曾說冬喝普洱,夏喝龍井。普洱冬天喝,可以去寒毒,這在過去的文獻上有記載,當然這是指生茶,不是熟茶。熟茶是現(xiàn)代科技的產(chǎn)業(yè),古代沒有熟茶。平常人平時喝茶,我的建議有兩點。第一是按照個人的口感。第二,為了安全,可以先買一公斤的茶。因為一公斤是我國質(zhì)量檢驗所需的最低數(shù)量。拿到質(zhì)檢機構查一查其中是否含有嚴重有害的物質(zhì)。如果口感上過關,質(zhì)量檢查也沒有問題。以后幾十年的時間就可以放心飲用了。其他各種有關茶的文化性的說法,不必反對、否定,也不必信以為真。圜
(責任編輯:李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