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是北宋中期以后比較活躍的一位詞人,盡管他并不完全以詞著名。因為當(dāng)時的文人雅士大都染指長短句,作為當(dāng)時文壇重要人物的晁補之自然也不會例外。在蘇門六君子中,并不以詞見長的陳師道尚且以為自己的詞作不在秦七、黃九之下,更何況生性豪雋、倜儻風(fēng)流的晁補之。根據(jù)唐圭璋《全宋詞》所載,晁補之共存詞168首,這在宋代詞人中是個不小的數(shù)量。晁補之的詞,其《雞肋集》并未收載。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錄了晁補之的詞,稱之為《晁無咎詞》,共一卷。明朝毛晉所刊晁補之詞,則稱之為《琴趣外編》,共有六卷。兩者出入頗大,不詳何故。今有喬力先生所著《晁補之詞編年箋注》,輯晁補之詞167首。
晁補之一生宦途奔波,中年之后又一度閑居故鄉(xiāng)東皋近十年,他把自己的人生感嘆一寓于詞。在這些詞作中,抒寫男女之情的有39首,離別、唱酬之作有50首,寫景抒懷之作19首,詠物18首,各種壽詞7首,東皋寓居之作24首以上。這里主要看一下晁補之抒寫男女之情即關(guān)于女性的詞作,這類詞也可謂之言情詞。
晁補之關(guān)于女性的詞作具有共同的特點,即感情真摯、情調(diào)健康。這與秦觀、黃庭堅等同門詞人的同類作品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晁補之的女性詞作可以分作兩部分。一部分是寫給自己的妻子,一部分是寫給歌妓的。
晁補之的妻子杜氏是北宋陜西路轉(zhuǎn)運使、兵部侍郎杜純的二女兒,而杜純則是晁補之的姑丈和恩師。這應(yīng)該是一樁門當(dāng)戶對、親上做親的婚姻。杜氏十分恭儉賢淑,她是晁補之一生的伴侶和朋友。晁補之曾說妻子對自己多有勸誡,自己能夠寡憂少悔,多賴妻子賢淑貞慧。晁補之寫過一首《寄家人》的小詩,詩中就曾以漢代舉案齊眉的梁鴻和孟光自比。在他的詞集中,寫給杜氏女或者代杜氏女的詞作共有9首。這首《點絳唇》是他寫給妻子生日的一首詞:
點絳唇
回雁風(fēng)微,養(yǎng)花濃淡天容好。似春知道。吉夢佳辰到。
共樂春臺,攜手蓬萊小。同傾禱。愿春不老。歲歲尋芳草。
詞中說好像老天知道妻子的生辰,因此特地送來一個云淡風(fēng)微的好日子。想起和妻子在一起的美好,真希望春天常在,妻子的容顏不老。
晁補之經(jīng)常游宦在外,然而,無論在離別的日子還是在相守的時刻,晁補之總是對妻子充滿溫情。在外做官的時候,他不斷想象妻子盼望自己歸來的場景以及因為自己不在妻子寬帶思君的情形:
馬上匆匆聽鵲喜,朦朧月淡黃昏。碧羅雙肩擁朝云。粉光先辨臉,朱色怎分唇。
暫別寶奩蛛網(wǎng)遍,春風(fēng)淚污榴裙。香箋小字寄行云。纖腰非學(xué)楚,寬帶為思君。
——《臨江仙·代內(nèi)》
晁補之寫給妻子的這9首詞,有的題作代內(nèi)、寄內(nèi),有的是為妻子生日而作的壽詞,足見其感情之深。
在晁補之關(guān)于女性的詞作之中,除去寫給妻子杜氏的作品,便是寫給歌妓的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這些寫給歌妓的詞作,也沒有淺薄、輕佻的意味,常常流露出的卻是志誠和敦厚。晁補之平生所眷的歌妓有名姓的很多。其中主要的則有韓忠彥的家伎輕盈,晁端禮的家伎娉娉,還有他的家伎榮奴。徽宗朝韓忠彥以吏部尚書進而拜相,當(dāng)時曾在吏部任職的晁補之經(jīng)常參加他的酒會,因而也就有機會認識了色藝雙絕的歌妓輕盈。輕盈是一位色藝雙絕的歌妓,晁補之曾有一首寫輕盈彈琵琶的詞,像當(dāng)年白居易贊嘆潯陽江船上琵琶女一樣,深深為其高超的技藝所折服:“未彈了、昭君遺怨,四坐已凄然?!保ā毒G頭鴨》)
這次與輕盈姑娘的初次相見也許讓晁補之意有難舍,而輕盈姑娘對他的才華也十分仰慕,并向他求取詩詞。晁補之于是為她寫下了一首《行香子》:
柳態(tài)纖柔,雪艷疏明。問人來、人道輕盈。張琶蓮臉,一寸秋波。比瀟灑處,猶難稱,此嘉名。
花前燭下,微嚬淺笑,要留詩、盞畔低聲。司空見慣,狂眼須驚。也不辭寫,雙羅帶,恐牽情。
其中,像“花前燭下,微嚬淺笑,要留詩、盞畔低聲”這樣的句子,十分傳神地寫出了輕盈姑娘的舉止有度以及向人索詞時的不露痕跡。
晁補之與輕盈的見面不只一次,他直接留題給輕盈的詞也不止一首。有一次,他去拜謁正在戶部為官的四叔晁端仁,正好又邂逅了前來獻藝的歌妓輕盈:“羅綺叢中,笙歌宴里,眼狂初認輕盈,解花無比,似一鉤新月,云際初生?!保ā蹲嫌窈崱罚┰诓室嘛h舞的人群中,晁補之一下子便認出了他意有所屬的輕盈。然而,席罷歌散,卻又是空自生情:“襄王自是春夢,休謾說東墻,事更難憑。”無端的輕別,也會催生出惱人的相思:“輕歸去,那知有人,別后牽情?!保ā蹲嫌窈崱罚?/p>
晁補之對于輕盈姑娘是戀戀不舍的。以至于把他移情別戀的姑娘也比作輕盈。晁端禮家有歌妓名喚娉娉,年齡雖小,卻能歌善舞。晁補之為之題《江城子》:
娉娉聞道似輕盈。好佳名。也堪稱。楚觀云歸,重見小樊驚。豆蔻梢頭春尚淺,嬌未顧,已傾城。
章臺休詠舊青青。惹離情。恨難平。無事飛花,繚亂撲旗亭。不似劉郎春草小,能步步,伴人行。
從詞中“章臺休詠舊青青。惹離情。恨難平”這樣的句子中,猶可看出晁補之對輕盈的離恨和懷念。只是娉娉姑娘也十分嬌嗔可人,更何況她也能夠經(jīng)常歌舞相伴。然而,天不假年,年僅十三歲的娉娉便早早地離開了人間。這讓晁補之傷悼不已:“彩云易散琉璃脆。念往事、心將碎。只合人間十三歲。百花開盡,丁香獨自。結(jié)恨春風(fēng)里?!保ā肚嘤癜浮虫场罚?/p>
晁補之原有家伎榮奴,后來無奈遣去。在榮奴離去之后,他寫下了兩首頗為傷懷的詞。一首為《勝勝慢》,另一首為《點絳唇》,表達了對榮奴離開的依依不舍:“還記章臺往事,別后縱青青,似舊時垂。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枝。”(《勝勝慢》)
晁補之筆下的歌妓還有田氏、璨奴、閻麗、褚延娘等,另外還有一些不曾留下名姓的女子。在為她們寫下的歌詞中,在一些莫名的相思煩惱的抒發(fā)中,都表現(xiàn)出晁補之的一往情深。
無論是寫給妻子,還是寫給歌妓,晁補之的言情詞都表現(xiàn)出情意真切、語言質(zhì)樸且情調(diào)健康的特色。除極少數(shù)篇章略有一些香艷的詞句之外,絕大多數(shù)詞作都比較樸實而具有文人風(fēng)調(diào)。清人晁貽端(晁氏第29世孫)曾經(jīng)說過:“無咎雖游戲小詞,不作綺艷語,殆因法秀禪師諄諄教山谷老人,不敢以筆墨勸淫耶?”(《晁氏叢書序》,清·晁貽端輯《晁氏叢書》,六安晁貽端待學(xué)樓道光10年刻本)晁補之的豪雋是有所檢束的,他從來也不曾追逐過狹邪無度的冶游生活。雖然由于社會風(fēng)氣的熏染以及交際應(yīng)酬的影響,他留下不少寫給歌兒舞女的小詞,但這些詞沒有柳永等人曾有的狎妓的心態(tài),也沒有黃庭堅使酒玩世的放蕩不羈,整體的情感基調(diào)都是健康的。
體現(xiàn)在晁補之言情詞中的這種健康的文人風(fēng)調(diào),其實就是北宋中期以來以蘇軾為代表的士大夫文人的風(fēng)雅追求,也是詞越來越雅化的表現(xiàn)。蘇軾革新詞風(fēng),提高詞品,作為與蘇軾關(guān)系最親近的弟子,晁補之是積極響應(yīng)的。他還以自己的論詞主張為蘇軾對詞的革新的嘗試與開拓張目。在時人紛紛批評蘇軾詞風(fēng)、并指斥蘇軾不通音律的時候,他積極為乃師辯護,稱“蘇東坡詞,人謂多不諧音律,然居士詞橫放杰出,自是曲中縛不住者。”(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16,中華書局1960年11月)蘇軾不作香艷之詞,在這一點上,晁補之亦步亦趨,堪為蘇軾詞風(fēng)的繼承者。
晁補之詞的這種表現(xiàn),還跟其家族文化的影響有很大關(guān)系。晁氏是兩宋最著名的文化家族、仕宦家族,在晁補之前后的兩宋三百余年,晁氏詩書傳家,在其鼎盛的二百余年間,先后出現(xiàn)了近30名進士,十幾名顯宦。他們當(dāng)中很多以文學(xué)著名,如晁端禮、晁補之、晁沖之等。文學(xué)傳家是晁氏的家風(fēng),只不過晁氏族人所崇尚的文學(xué),主要還是“在廊廟,在北門,在西掖,在東觀”的那些“為國秉筆,贊善禮樂”的文字,即做制誥、翰林所草擬的國書文告,還有做史官所修撰的典籍史書。這種觀念,典型地體現(xiàn)了對“為國秉筆”家風(fēng)的認同。秉持這種家風(fēng),自然就會摒棄輕佻、浮艷的文字。因此,晁氏諸輩文人中,除晁端禮外,以詞名世者并不多見。這也是晁補之的詞并不追求輕佻、浮艷的原因所在。
晁補之在有關(guān)女性詞的寫作中追求健康的風(fēng)調(diào),其于離別、唱酬、寫景抒懷之作更是以雅健、沉咽等為特色。表達的是更為豐富、健康的情感。因此,晁補之的詞首先繼承了蘇軾開創(chuàng)的抒寫胸襟懷抱的豪放一路詞風(fēng)。清人紀(jì)曉嵐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其詞神姿高秀,與軾可以肩隨?!保ㄇ濉び垃尅⒓o(jì)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九十八集部詞曲類一,中華書局1965年)便指出了晁詞的這種風(fēng)格以及對蘇軾的承繼關(guān)系。當(dāng)然,晁補之與蘇軾相比,學(xué)識才華與胸襟氣度都不能相拮抗,因此,他成不了蘇軾那樣的大家。但襟懷、詞風(fēng)卻能夠相仿佛。其次,晁補之的詞在繼承了蘇軾的豪放詞風(fēng)的同時,還以其“沉咽”下啟辛詞一脈。辛棄疾無疑是蘇軾豪放詞風(fēng)的繼承者。然而,在辛棄疾的豪放詞作中,我們很難找到像東坡那樣真正的飄逸超曠,而會更多地發(fā)現(xiàn)如晁補之詞中時時存在的沉恨幽咽。這是因為辛棄疾南北飄蓬般的宦游以及壯年賦閑的經(jīng)歷都與晁補之非常相似的緣故。晁補之以做一個勤民報國的干吏為追求,而辛棄疾則以抵御外侮、恢復(fù)失土為己任,然而,在新舊兩黨的傾軋中,在主戰(zhàn)主和的爭吵中,兩人都失去了宏圖大展的機會,甚至于在盛年之際不得不長期歸隱田園。因此,在辛棄疾的詞中,就有了與晁補之一樣的沉吟悲咽:“正夢斷,爐煙裊,參差疏簾隔。為何事,年年春恨,問花應(yīng)會得。”(晁補之《歸田樂·東皋寓居》)“卻笑東風(fēng)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zhuǎn)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雖然不能說晁補之的詞作與詞風(fēng)直接地影響了辛棄疾,但是,從辛詞的創(chuàng)作中,我們還是非常明顯地看到晁補之詞的痕跡。劉熙載在《藝概》中指出:“無咎詞堂廡頗大,人知辛稼軒《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fēng)雨)一闕,為后來名家所競效,其實辛詞所本,即無咎《摸魚兒》(買陂塘旋栽楊柳)之波瀾也。”因此說,在豪放詞的薪火相接的承傳中,晁補之是一個重要的角色。
總之,晁補之是北宋中期以后健康詞風(fēng)的積極倡導(dǎo)者,他對蘇軾詞風(fēng)的翼護和鼓吹是豪放、雅健之詞得以立于世、存于世的不可忽視的因由。晁補之雖然算不上北宋中期的重要詞人,但他對詞的健康發(fā)展所起到的作用不容漠視。
(張建偉 菏澤學(xué)院 274007)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