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洋
民航西南地區(qū)空中交通管理局,四川成都 610000
根據(jù)《平行跑道同時儀表運行管理規(guī)定》的要求,平行跑道按照用于進近和離場的使用方式分為“獨立平行儀表進近”、“相關(guān)平行儀表進近”、“隔離平行運行”、“獨立平行離場”等4 種基本模式,對于跑道入口前后錯開的平行跑道,以進近方向為準(zhǔn),把入口靠前的跑道稱為“前跑道”,把入口靠后的跑道稱為“后跑道”,那么隔離運行實際上包括“前起后落”和“前落后起”2 種方式,照此方法組合,雙跑道運行按照起降關(guān)系組合應(yīng)當(dāng)出現(xiàn)7 小類:前起后落(隔離)、前落后起(隔離)、雙起單落(前落)、雙起單落(后落)、雙落單起(前起)、雙落單起(后起)、雙起雙落,上述模式最終歸為3 大類:隔離、半混合、混合,如下表:
表1 雙跑道運行復(fù)合模式與起降模式對照表
跑道中心線的間距是決定平行跑道運行模式的基本條件,其中獨立進近、相關(guān)進近和獨立離場要求跑道間距分別不得小于1035m、915m 和760m,但是入口錯開的情況下,隔離運行要求的最小間距是一個變化的值,以760 米為基準(zhǔn),最小間距與跑道入口錯開的距離成反比?!镀叫信艿劳瑫r儀表運行管理規(guī)定》第十五條的具體描述為:
“兩條平行跑道中心線的間距不小于760m 時,允許航空器按照隔離平行運行的模式運行。出現(xiàn)下列情形的,跑道中心線的間距應(yīng)當(dāng)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以進近的方向為準(zhǔn),當(dāng)進近使用的跑道入口相對于離場跑道入口每向后錯開150m 時,平行跑道中心線的最小間距可以減少30m,但平行跑道中心線的間距最小不得小于300m;
2)以進近的方向為準(zhǔn),當(dāng)進近使用的跑道入口相對于離場跑道入口每向前錯開150m 時,平行跑道中心線的最小間距應(yīng)當(dāng)增加30m?!?/p>
照此規(guī)定,兩條入口錯開的平行跑道采用隔離平行運行模式所需跑道中心線間距最小值的計算方法應(yīng)為:
其中△=入口錯開距離÷150×30,當(dāng)進近跑道入口向前錯開時使用“+”,向后錯開時使用“-”。
為后文敘述方便,我們用A、B、C1、C2、D 分別代表5 種基本運行模式,雙跑道運行模式與跑道間距的關(guān)系見下表:
表2 雙跑道基本模式與最小間距對照表
表1 中所列7 種雙跑道起降模式即是根據(jù)表2 所列5 種基本模式經(jīng)過組合疊加而成。
成都雙流機場跑道構(gòu)型特殊,呈南北狹長型分布,兩條平行跑道中心線東西間距為1525m,02L 入口與02R 入口南北錯開達到4640m,使用Dmin=760±△的公式進行計算,可得到2種隔離模式下所需最小間距分別為:
Dmin前起后落=760-928=-168(米)
Dmin前落后起=760+928=1688(米)
圖1 雙流機場平行跑道橫向距離和入口錯開示意圖
由于隔離運行要求跑道中心線間距最小不得小于300m,修正后得出:
Dmin前起后落=0300 米 < 1525 米
Dmin前落后起=1688 米 > 1525 米
表3 跑道間距對雙流機場“基本模式”的限制
由表中可見,在雙流機場現(xiàn)有跑道構(gòu)型與間距條件下,除C2 即“前落后起”的隔離模式外,其余A、B、C1、D 共4 種基本模式均符合平行跑道同時儀表運行的間距要求。通過基本模式的起降關(guān)系組合,就可以得到雙流機場可以采用的雙跑道運行模式,見下表:
表4 雙流機場雙跑道“復(fù)合模式”的組合方式
在所有7 種雙跑道起降模式中,涉及C2 基本模式的均不符合間距要求,只有隔離(前起后落)、雙起單落(后落)、雙落單起(前起)這3 種起降模式符合要求。
根據(jù)目前的跑道間距條件,在進離場程序等滿足相應(yīng)要求的情況下,雙流機場可以采用“獨立平行儀表進近”、“相關(guān)平行儀表進近”、“隔離平行運行”、“獨立平行離場”等4 種基本運行模式,但受到跑道入口錯開距離過大因素限制,7 種起降模式中有4 種不符合間距要求,僅有3 種符合要求(因東西兩條跑道長度相同,南北運行模式相同),這限制了雙跑道功能的充分發(fā)揮,也是導(dǎo)致跑道容量瓶頸的客觀原因。
僅從跑道間距方面考慮,目前限制雙流機場雙跑道功能充分發(fā)揮的主要原因是:“隔離平行運行”模式中C2 模式不滿足間距要求,若通過其他間接方式改變所需最小間距或者采用相關(guān)隔離的保守方式,理論上也許可以達到恢復(fù)C2 模式滿足間距要求的效果。
方法1:跑道02R 入口內(nèi)移
雙流機場現(xiàn)有兩條跑道入口縱向錯開4640m,橫向距離1525m,經(jīng)過測算,若將靠后的跑道入口內(nèi)移815 米,使錯開距離縮小至3825 米,按照Dmin=760+△(米)公式,此時C2模式隔離運行所需最小間距剛好為1525m,與現(xiàn)有兩條跑道橫向距離相等,滿足C2 模式間距要求,由此一來,7 種雙跑道起降模式全部符合間距要求。
以02R 跑道為例,若入口內(nèi)移815m,可用起飛滑跑距離和可用著陸距離均由原來的3600m 縮短為2785m,以100m 向下取整后為2700m,這一數(shù)據(jù)恐怕小于大多數(shù)民用航空器所允許的最小起飛距離,故對于實際運行并不可取。
圖2 02R 跑道入口內(nèi)移示意圖
方法2:相關(guān)隔離運行“前落后起”模式
在不改變間距參數(shù)的前提下,可以考慮為起降航空器提供一個管制間隔,保證離場航空器在進近航空器飛越起飛跑道入口之前完成飛越跑道末端的動作,即為隔離運行的兩條跑道配備單跑道混合起降間隔,通過放大管制間隔的方式變相運行“前落后起”的隔離模式,即C2 模式,一定程度上該方式可在空域受限的情況下提高雙跑道的利用率,但對于提高跑道容量的貢獻很小。
圖3 C2 模式下相關(guān)隔離運行示意圖
根據(jù)2013 年9 月優(yōu)化以后的起降間隔標(biāo)準(zhǔn),參照成都塔臺近年來的放飛間隔經(jīng)驗值,照此方法運行C2 模式,02L 跑道進近航空器間隔約為11km,02R 跑道離場航空器間隔約為2min,低于C1 模式下8km 進近間隔和1.5min 起飛間隔,降低了整體跑道容量,增加了席位負(fù)荷,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風(fēng)險,建議謹(jǐn)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