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志鵬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浙江 寧波 315207)
高中體育課層次遞進式教學簡議
裘志鵬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浙江 寧波 315207)
如何實現(xiàn)體育的全面教育,增強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高中體育課教學實踐中亟需探索的一個命題。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高中體育教研也不斷的在創(chuàng)新,通過高中體育課層次遞進式教學實現(xiàn)學生全面教學的目標,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凸顯出學生主體作用。
分層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采取層次式的教學方式,根據(jù)學生實際情形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從而促進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的變革,是基于這一重要思想基礎之上一個較為成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分層教學,凸顯出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將學生按照個體差異的不同,劃分出相應的層次,因材施教,從而促使學習效果更優(yōu)質(zhì),面向?qū)W生群體更全面。對于高中體育教學而言,個體的差異和高中千篇一律的體育訓練之間的矛盾,使得高中體育教學和教學目標偏差,造成了高中體育教學的低效性。因此,分層教學、學生為主的層次遞進式教學對于高中體育教學而言,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基于此,對高中體育教學中層次遞進式教學展開了相關(guān)的探討。
在高中體育課層次遞進式教學中,其主要的目標是通過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凸顯出學生為主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的轉(zhuǎn)變,實現(xiàn)全面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對于分層教學而言,在高中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即是全面了解學生,劃分學生層次。我們都知道,每個個體之間都是有差異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一般,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雙胞胎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我們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彼此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有的人擅長邏輯,有的人擅長語言,有的人擅長藝術(shù)。每個人彼此之間都是相對獨立、相對特別的,也因此,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每一位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水平。在高中體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實現(xiàn)層次遞進式教學,首先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對學生劃分層次,然后施行層次教學。全面了解學生,對于教師而言是極為必要的,這是保證教育全面的重要過程,也是保證高中體育教學目標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通過全面觀察學生,按照學生身體素質(zhì)等不同,將學生劃分出不同的層次,因材施教,往往能夠更好地促進高中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例如,在藝術(shù)韻律操的教學中,全面了解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部分的課程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我們將學生分為了3個不同的層次。最高層次的是那些對于韻律和肢體動作都把握得比較好的學生,在藝術(shù)韻律操的學習中表現(xiàn)也較佳;第二層次的是那些肢體動作合格但是韻律把握有所欠缺的,他們在藝術(shù)韻律操的學習中容易對節(jié)拍的把握出現(xiàn)偏差;最低等次的表現(xiàn)為肢體動作和韻律把握都欠佳,從而整體表現(xiàn)也欠佳的學生群體。
基于對學生全面認識的基礎上,我將學生劃分為以上的3個層次,對于藝術(shù)韻律操的學習而言,第一層次的主要是強化訓練,即進一步熟練藝術(shù)韻律操;第二層次要注重動作和音樂的吻合,要加強動作的韻律感,使動作更為的契合;第三層次的學生則是將藝術(shù)韻律操拆解開來,一點點吞吃入腹,從而完成對藝術(shù)韻律操的學習。這種分層方式使得藝術(shù)韻律操的學習能夠更好地把握內(nèi)容,因材施教,也因此,收到了較好的學生反饋效果。
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了學生在高中體育課的學習中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層次水平,如何在此基礎上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主體目標,實現(xiàn)全面教育目標,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彌補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而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的途徑之一就是設計分層訓練的教學模式。如前文所言,在高中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層次的劃分是非常常見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學生層次的不同,因材施教從某種程度上,的確是增強了學生體育訓練的有效性,但是過于明顯的層次劃分容易產(chǎn)生學生心理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的體育訓練的發(fā)展。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于體育課的探索,要求高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要讓體育訓練面向全體學生,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而有的時候,過于明確的學生層次劃分往往會刺激優(yōu)等學生松懈體育訓練,會刺激學困生喪失體育訓練的興趣,從而限制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于高中體育課教學實踐而言,劃分學生層次是極為必要的,但是過分注重學生的層次反而不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因此,在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從教學內(nèi)容入手,設計分層訓練,彌補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在教學實際中,很多體育課的教學實踐都是基于分層訓練的思想設計的。
例如在田徑業(yè)余訓練中,關(guān)于短跑的訓練,在這次訓練中,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將學生分成幾個訓練小組。但是在這種訓練小組的模式中,不再是水平相近的,相反的是水平參差不齊但是各有長處的為一組。在組內(nèi),他們互相配合互相進步,從而提升整個小組的短跑訓練效果,對于田徑訓練而言,有著極大的提升作用。在對學生進行分層訓練的教學內(nèi)容實際中,通過優(yōu)秀學生帶動學困生的學習熱情,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交流和合作水平,同時更是保證了學生之間差異的縮小,消除學生之間的隔閡,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進步,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全面目標。
在高中體育層次遞進式教學探索中,通過層次遞進式教學設計分層教學模式,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對于高中體育教學而言,在分層教學模式實踐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即建立分層評價體系,有效地鼓勵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成為體育教學的主體,實現(xiàn)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評價是檢驗課程有效性的關(guān)鍵,也是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在高中體育課的教學中,評價體系的構(gòu)建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分層教學模式而言,在設計教學評價體系的時候,也應當注重評價體系的層次感,根據(jù)學生層次的不同,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訓練中來,實現(xiàn)高中體育的教學目標。對于高中體育教學而言,課程的設計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參與到體育學習中來,因此,必須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性的培養(yǎng),而最佳手段就是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在教學實踐中,分層評價體系的構(gòu)建非常實用,在學生層次劃分中,如前文所有,學生表現(xiàn)為3類,第一類為優(yōu)等生,他們在學習中能夠較好的完成學習內(nèi)容;第二類為中等生,在學習中學習內(nèi)容完成情況一般,仍然存有一定的進步空間;第三類為學困生,在學習內(nèi)容的掌握上有所欠缺,需要加強學習力度。對于這3類學生,如果采取同樣的評價模式,則往往反饋效果薄弱,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則會進一步消磨,從而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反的,在教學實際中對于這3類學生我采取的評價體系也不同,對于優(yōu)等生盡可能的找出他們有瑕疵的地方,鼓勵他們進步;對于中等生在點出他們錯誤的同時要予以鼓勵;而對于學困生以鼓勵為主,盡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這種分層式的評價體系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在高中體育教學的探索中,分層教學模式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做出的一次重大創(chuàng)新,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不僅凸顯出了新課改學生主體的關(guān)鍵點,更是加強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通過劃分學生層次、設計分層訓練、建立分層評價能更好地構(gòu)建高中體育的分層教學模式,更好地加強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推進學生全面學習的發(fā)展。
[1] 張偉民.對高中體育分層教學的若干思考[J].體育師友,2010(4).
[2] 葛承國.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有效性探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6).
[3] 陳新紅.高中體育分層教學之我見[J].快樂閱讀(中旬刊),2012(8).
G807.3
A
1674-151X(2014)12-100-02
2014-10-22
裘志鵬,體育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