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薇
摘要:本文從目前學界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這一概念界定的幾種具有代表性觀點出發(fā),認為明細其上位概念、學科立場以及歷史文化語境在界析概念時至關重要?;诖?,認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是一種具有鮮明教育屬性、以學生習得直接經(jīng)驗與即時信息內(nèi)容為主體,以形塑大學生價值觀與綜合素質(zhì)養(yǎng)成為目的,并與理論教育相輔相成的學習活動。
關鍵詞:實踐;實踐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概念界定是學術研究的邏輯起點及核心問題。對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這一概念的具體內(nèi)涵,看似早已被人熟知掌握,然真正進入學理的考證分析進而闡釋其質(zhì)的規(guī)定性卻面臨著復雜豐富甚至艱難的局面。本文基于學術界已有成果嘗試提出對這一概念的自我界定。
一、 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概念的幾種界定分析目前學界關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概念界析可謂林林總總,形式多樣,但細致分析起來,大體有以下幾種代表觀點。
(一)從廣義的實踐觀視角出發(fā)來界定其內(nèi)涵與外延
如認為“大學生實踐是人類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知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應用與創(chuàng)新活動;是在成長成才過程中改造主觀世界、促進自身全面發(fā)展的活動;是在走向社會過程中與生產(chǎn)勞動和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適應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的活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1]。以此將其分為:“大學生課程學習中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校園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校外社會實踐活動以及虛擬社會實踐活動?!盵2]此種劃分突出了社會實踐教育的全面性以及全程性,尤其是虛擬社會實踐的提出是對當今時代的鮮明回應。但同時也導致了如下問題:一是是否所有教育性實踐活動均應劃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概念范疇?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是否有其獨特的歷史語境內(nèi)涵?二是此種劃分看似層次與范圍分明,但是在實質(zhì)上卻導致了所劃分內(nèi)容的交疊。如其認為課程學習中的社會實踐有專題調(diào)查、專業(yè)實習,校園社會實踐中有志愿服務與勤工助學,但是在校外社會實踐中其定義同樣存在教學計劃內(nèi)社會實踐包含的專業(yè)實習、社會調(diào)查與教學計劃外的實踐活動包括走出校園的志愿服務、勤工助學等??梢姶朔N劃分在其層次中是存在交叉的。
與此相類似,從廣義實踐觀出發(fā),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劃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學者認為“在廣義的實踐觀指導下的教學活動就是廣義的實踐教學。廣義的實踐教學存在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包括理論實踐教學和社會實踐教學”。并以此將整個教學活動劃分為三個層次:“課堂內(nèi)的實踐教學、校園實踐教學以及社會實踐教學……第三種是最為重要的實踐教學,包括課程實習、假期社會服務、畢業(yè)設計、畢業(yè)實習等??傊侵竻⑴c各種科學文化的創(chuàng)造、處理各種社會關系和各種生產(chǎn)實踐的活動?!盵3]此種定義從實踐-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的概念路徑出發(fā),可以說較科學的闡釋了社會實踐教育的教育性實踐本質(zhì)問題,但是同樣面臨著具體外延劃分層次區(qū)別以及知識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有效區(qū)分度問題。
(二)從國家出臺的政策文件中來尋求概念的界定
關于組織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促進此項教育活動的科學化、社會化以及長效化,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出臺了大量的政策文件來保障其順利推進實施。因此,從這項活動開展的真實歷程以及相關政策文件來看,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有其獨特的歷史語境以及由政策文件所保障的合法性內(nèi)涵。基于此,有的學者認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不能進行泛化的定義,其理由有二:“一是從出現(xiàn)的時間視角來看,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重要組成部分的校內(nèi)實踐要遠早于大學生社會實踐。二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其特定的內(nèi)涵,即走出校門,具有社會參與性?!盵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在論及實踐教學時,指出:“要切實加強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畢業(yè)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保障各環(huán)節(jié)的實踐和效果,不得降低要求?!薄斑@里就明確表明了實驗、實習、畢業(yè)設計(論文)與社會實踐是并列關系,而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盵5]此概念的界定從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歷史活動以及政策文件出發(fā)來處理其具體內(nèi)涵關系,考慮到了概念界定的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但是就概念的質(zhì)性要素闡釋還不夠全面。
另外相類似的還有人認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指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目標要求,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大學生深入實際、深入社會、深化教學、服務社會,充分發(fā)揮大學生主體作用,并依靠社會力量完成的一種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活動?!保ɡ铋L松,2006年)可以明顯看出,此概念的闡釋借用了國家關于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對于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規(guī)定性內(nèi)涵。
·理論探討·“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概念探析(三)基于不同學科語境的概念界定
研究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所關涉到的學科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學,此外還有哲學與心理學等相關學科。從不同的學科語境出來,也會得出具有不同側重點的研究結果。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所關注的焦點為價值觀的內(nèi)化與外化問題。因而以此為出發(fā)點,很多學者均肯認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路徑,是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內(nèi)化的催化劑與行為外化的選擇器,并應促進二者在理論與實踐層面上有機結合,而概念的結合式探析就成為了先導。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中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概念闡釋即為例證。前者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育法就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引導大學生、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際,身體力行的多種實踐活動,豐富情感體驗,加深對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培養(yǎng)其優(yōu)良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盵6]而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視野中審視這一教育活動,認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是按照高校大學生培養(yǎng)目標,根據(j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結合學生政治發(fā)展的特點和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組織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以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為目的的各種實踐活動”[7]。此種定義直接將大學生社會實踐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彼此的視野,探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實踐拓展,較好的促進了二者育人合力的發(fā)揮。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無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與場域。但從內(nèi)涵來看,其教育機理的揭示還需更加精細化。
其次,教育學核心關注的是生命個體的成長以及全面素質(zhì)的養(yǎng)成。以此來探討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就有了宏觀與微觀的不同視域。如有學者從實踐教育出發(fā)來探討這一概念,認為其應該有三層內(nèi)涵:“從狹義上說,實踐教育是指一種教育措施、方法,它往往與實踐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從中義上說,實踐教育是指一種課程體系及教育體系。從廣義上說,實踐教育是指一種‘實踐育人、‘知行合一、‘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念。”[8]可以說此概念界定給出了研究大學生實踐教育的廣闊理論背景以及應然所需關涉的理論層次,拓展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概念的研究領域。但是對于其具體內(nèi)涵,還需從實踐教育的整體范疇中剝離出來。
以上界定均對這一概念的探析給出了相對各異的標準以及具體的界定類型劃分,豐富了后來研究者對這一概念不同角度的審視,從而繼續(xù)推進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而在正式開始對此概念的界定之前,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這一概念界定本身所應注意的問題分析至關重要。
二、定義“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需要注意的問題“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這一名詞的構成是復合形式的。在了解與其相關的理論背景基礎上對其核心詞匯進行有機拆分可以得到支持這一概念的上位概念——實踐、實踐教育、社會實踐教育。換言之,在界定這一概念的具體內(nèi)涵時,首先應該就上述概念的意涵進行分析整合,進而在遵循詞匯群義不斷擴展的邏輯推演基礎上得出所需概念的具體表述。其次,只單純的邏輯推演不足以達到解決這一問題的圓滿,因為站在不同的學科立場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由學科的研究對象與表述范式所決定的。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進行界定,本文將主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立場上,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踐觀出發(fā),重點關注大學生個體的價值形塑與整體素質(zhì)的養(yǎng)成以及教育機制、規(guī)律的探求,并借鑒教育學、心理學與哲學等相關學科視野以求達到界析的綜合全面。最后,作為現(xiàn)實層面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活動,其正式生成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以及各高校積極倡導努力下真實開展的一項逐漸擴大完善的育人工程。因此,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進入現(xiàn)實層面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語境,其理論層面的抽象概括應該遵循邏輯與歷史相統(tǒng)一的原則。
三、“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概念界定探析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區(qū)分以往哲學體系的重要范疇。“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卻把能動的方面抽象地發(fā)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xiàn)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9]“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概念是指能動地、客觀地改造物質(zhì)世界的對象性活動?!盵10]正是由于實踐的引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的揭示了人與世界相互作用的機制、認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驗證以及社會生活的本質(zhì)所在。這一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一般由三個要素組成:實踐主體、實踐客體以及實踐中介(工具)。由此三要素構成的實踐活動首先是物質(zhì)、客觀的活動。構成實踐諸要素以及實踐過程、結果均具有客觀性,受到現(xiàn)實關系的制約。其次實踐活動呈現(xiàn)出自覺能動的特質(zhì),實踐主體性的發(fā)揮使得人的意志對象化為客觀現(xiàn)實。另外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每一項實踐活動均受到社會現(xiàn)實關系的制約從而使不同時代的實踐活動具有傳承累積性以及時代突破性。最后實踐是一種直接現(xiàn)實性的活動。它指的是實踐活動本身的客觀物質(zhì)性以及促使理論認識轉化為實際的功能性?!叭藨撛趯嵺`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于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xiàn)實性或非現(xiàn)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jīng)院哲學的問題?!盵11]因此人正是通過實踐來把握物質(zhì)世界的,它是人與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正是由于實踐在歷史發(fā)展、社會生活與人的認識發(fā)展中的基礎性地位,教育活動從開始便屢屢謀求與其交融式發(fā)展,探究將教育要素與實踐活動進行有機整合,希冀借助實踐活動來達到教育價值的真實傳遞,從而促進教育對象能力素質(zhì)的發(fā)展與完善。從歷史上看,不論西方教育大家如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皮亞杰的發(fā)生認識論以及杜威的經(jīng)驗主義教育思想還是中國古代的知行合一、躬行乃啟化之源均是教育與實踐相結合的典范。馬克思更是提出了:“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盵12]但是從教育的視野中來看實踐活動,則其具有不同于一般實踐活動的特色所在。“教育性實踐,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問題為中心,有目的地運用所學知識,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與體驗客觀世界,并基于多樣化操作學習過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活動?!盵13]由此可見,相對于一般教育實踐活動所具有的客觀性、能動性、歷史性與現(xiàn)實性,教育性實踐更加注重學生在有目的、有計劃的實踐活動中習得情境性的體驗認知與階段性的總結反思。因為說到底教育性的實踐是一種學習發(fā)展過程,較之一般實踐活動注重對客觀世界的參與改造,它更體現(xiàn)在學生于實踐學習中實現(xiàn)思維品質(zhì)的內(nèi)化與行為動機的外化;注重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深刻的檢視主觀世界的既有狀態(tài),通過實踐操作、真實情境的觀察訪問以及社會服務學習驗證知識理論、培養(yǎng)動手操作與人際交往能力,進而不斷突破自我實現(xiàn)生命個體的完善。而這一實踐活動進入學校教學之中,便是實踐教育。
實踐教育是與理論教育(或稱為知識教育)相區(qū)別的一種教育活動,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育人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教育活動的實踐教育指的是在“知行合一”、“教學做合一”以及“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等理論的指導之下,將教育過程視為一種實踐活動過程,實踐活動成為教育的具體場域以及知識載體。一般說來,傳統(tǒng)形態(tài)的理論教育將課堂視為教學的唯一固定地點,采取教師-文本-學生的單向度知識傳遞方式,進而學生也將間接經(jīng)驗的獲得作為教育的主要成果。而實踐教育是在知識傳遞的基礎上(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實踐教育絕不是取代知識教育,取消課堂對間接經(jīng)驗的傳遞,而是以知識教育為基礎,并且在實踐教育的過程中也應同時結合理論形態(tài)的教育形式,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來達到教育過程的真實有效),重點強調(diào)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改變傳統(tǒng)教育中學生處于“靜聽”的被動接受局面。同時教師也非教學過程的唯一主導者、知識價值真?zhèn)闻c對錯的唯一裁判者以及教學結果僅有的評判者,而是實踐教育活動的科學設計組織者、教學過程的藝術指導者以及實踐教育結果的反思總結者。此外實踐教育的教育目標是為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養(yǎng)成以達到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其教育以“問題型、策略型、情感型、技能型等程序性知識為基本學習內(nèi)容”[14]。這是一類主要涉及“為什么”和“怎么辦”的知識類型,如概念原理的運用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技能方法或情感性體驗等。不同于理論教學中以陳述性知識為主,主要關涉“是什么”的知識類型,如概念、原題、命題等的具體事實為何。同時就其外延來看,實踐教育按教學的地點不同一般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課堂實踐教育、校園實踐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在這三者之中,社會實踐教育是最為根本的一種類型。
之所以說社會實踐教育是實踐教育體系中最為根本的一種形式,是因為它是課堂與校園實踐教育的最后指向所在,并最為深刻鮮明地體現(xiàn)了實踐教育的精神理念以及對其具體實踐教育程式的驗證豐富。相對于課堂實踐教育中的討論、學生展示等教育活動與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主體的校園實踐教育而言,社會實踐教育強調(diào)學生走出校園、直接參與社會現(xiàn)實,是在預先具有設計性的實踐活動中體驗情境、解決問題、得出結論進而反思總結的一種具有發(fā)展性的學習過程。它與理論教育以及課堂、校園實踐教育的關系如圖1所示。
圖1社會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課堂實踐教育、校園實踐教育的關系
由圖1可以看到,如果說整個教育體系是由兩個圓環(huán)所組成的話,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整體教育中實踐教育并非是可有可無的點綴或補充,也非是決然割裂式的互不相容,而是相互滲透、彼此依存式的和諧式生長。通過實踐教育,加深了對理論教育所傳遞知識的驗證,同時成為了理論知識發(fā)展的有效助推力。另一方面,理論教育也為實踐教育的進行提供了知識心理基礎。進一步來看,在實踐教育中,社會實踐教育是另外兩種實踐教育形式的延伸與確證,是實踐教育中最基本、最主體的存在。而在社會實踐教育中,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在中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中意義重大而深遠。
從概念發(fā)展的邏輯來看,經(jīng)過前文對實踐、實踐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其內(nèi)涵與相互關系的分析,此時便可以將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納入到實踐—實踐教育—社會實踐教育這一概念群組邏輯發(fā)展的理論鏈條之中,找到支撐其意涵發(fā)展的理論背景,從而可以在宏闊的視野中審視解讀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含義。除此之外,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作為一項具體的教育活動,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中成型為一項意義重大的育人工程有其歷史脈絡??梢哉f從開始便承擔了特定的教育任務,具有專門的教育功能。1984年,團中央在遼寧首次召開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現(xiàn)場觀摩經(jīng)驗交流會”,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同志正式提出了“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口號,這一原則被確立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指導方針。1987年,《中共中央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強調(diào):“青年學生只有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更多地了解國情,了解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實際,了解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才能樹立起為社會主義祖國而獻身的信念,逐步鍛煉成為有用的人才?!敝赋隽松鐣嵺`活動對于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明確了社會實踐活動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年8月20日,為了貫徹黨中央的《決定》,共青團中央下發(fā)了《共青團中央關于改進和加強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正式將大學生社會實踐定為改進和加強高校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和方式之一,并強調(diào)“要把社會實踐活動與教育改革緊密結合,使之逐步成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梢姡髮W生社會實踐教育從開始便具有較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強調(diào)在社會實踐中使大學生實現(xiàn)教育成長與社會服務的雙重功效?;诖?,綜合以上分析,本文認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可以界定為:在共青團、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高校按照高等教育的教學計劃與培養(yǎng)目標,引導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通過參與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jīng)驗與即時信息為主體、以促進大學生價值觀形塑與綜合素質(zhì)養(yǎng)成為目的、并與課堂理論教育相輔相成的一種具有計劃選擇性的學習活動。
此定義首先明確了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屬性問題。強調(diào)社會實踐教育是一種教育的重要形態(tài),并非所有大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均為實踐教育的范疇,而是經(jīng)由指導機構、學校教師以及實踐單位等綜合性的設計選擇,以實踐活動為實施載體,具有計劃性與指導性的學習活動。其次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內(nèi)容不同于理論教育的知識傳授,而是強調(diào)通過實踐活動的參與體驗進而反思整合以達到問題的解決、實踐技能的提升與思維品質(zhì)的內(nèi)化,是一種以直接經(jīng)驗學習、即時信息獲得為主的教育活動。再次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的關系是彼此依賴、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構成了大學生素質(zhì)教育的整體,并在現(xiàn)實層面上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切合社會需求以實現(xiàn)服務社會的教育改革。最后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大學生正確價值觀養(yǎng)成與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在實踐活動中注重改造主觀世界、促進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教育中充分實現(xiàn)了教育的主體性問題,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模式,體現(xiàn)了“以活動促發(fā)展”的精神實質(zhì)。而就其外延來看,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可以劃分為教學計劃內(nèi)的社會實踐,包括專業(yè)實習、實驗、軍事訓練等;教學計劃外社會實踐教育,包括社會調(diào)查、參觀訪問、志愿服務等。
參考文獻:
[1][2]胡樹祥,吳滿意.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8,61-62.
[3]郭水蘭.實踐教學的內(nèi)涵與外延[J].廣西社會科學,2004(10):186-187.
[4][5]廖曰文.確保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參加社會實踐——大學生全員參與社會實踐工作的調(diào)查與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111-112,112.
[6]魏志強.當代大學生實踐教育法的實施研究[D].西南大學,2010.
[7]韓旭.思想道德教育視域下大學生社會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8]曾素林.論實踐教育——基于實證方法與國際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13.
[9][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3,134.
[10]楊河主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57.
[12]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8.
[13]郭元祥.論實踐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2012(1):18.
[14]田慧生,李臣之,潘洪捷.活動教育引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92.